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业务检测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2-05-11 13:17: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说明书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业务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线上资源转移业务成为了大多数用户的主要选择。这就导致提供资源转移业务的服务方会对接大量的用户群体。而由于资源转移业务发生在线上,因此经常会因为一些突发情况而导致资源转移链路的抖动和异常,无法顺利完成资源转移的处理操作。现有技术中,针对抖动和异常大多数采用人工从主站发起链路和核查;但是,人工场景覆盖不全,且耗时比较长,在资源转移量较大的情况下,时间越长越容易触发链路故障,且无法有效的解决链路故障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系统。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业务检测方法,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4.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系统,包括:
5.业务端和服务端;
6.所述业务端,被配置为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所述业务检测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端;
7.所述服务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并向所述业务端反馈检测结果;
8.所述业务端,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调整。
9.可选地,所述业务端,还被配置为获取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目标业务关联的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在所述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所述资源转移失败量,并将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关闭状态。
10.可选地,所述服务端,还被配置为在预设检测周期内判断是否接收到多个所述业务检测请求;若是,根据各个业务检测请求创建业务检测信息,并将所述业务检测信息发送至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若否,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的步骤。
11.可选地,所述服务端,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参与方,基于所述业务参与方的属性信息选择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其中,所述业务参与方包括所述资源转移链路中包含的所述业务转接方。
12.可选地,所述服务端,进一步被配置为读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并确定所述资源转移链路中包含的所述业务转接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处理方;按照
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检测。
13.可选地,所述服务端,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业务检测策略确定网络检测维度、业务检测维度以及数据库检测维度;基于所述网络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网络检测,基于所述业务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业务规则检测,以及基于所述数据库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数据库检测。
14.可选地,所述业务端,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通过检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策略;按照所述资源转移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资源转移检测;在资源转移检测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运行状态;在资源转移检测未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发送业务审核信息。
15.可选地,所述服务端,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所述业务转接方的所述资源转移链路进行重复检测;在重复检测周期内所述目标业务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向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发送业务审核信息。
16.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方法,包括:
17.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所述业务检测请求发送至服务端;
18.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并向所述业务端反馈检测结果;
19.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调整。
20.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21.存储器和处理器;
22.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所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步骤。
23.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步骤。
24.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中执行时,令计算机执行上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步骤。
25.本说明书提供的业务检测系统,当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存在业务故障的情况下,将基于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其发送至与业务端对接的服务端;之后服务端将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并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以确定目标业务中关联资源转移的相关问题,最后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业务端,由业务端基于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调整,实现可以精准的定位业务问题,并及时作出业务调整,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量的检测处理,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业务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28.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交易场景中的业务检测系统的处理流程图;
29.图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31.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32.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
……
时”或“当
……
时”或“响应于确定”。
33.在本说明书中,提供了一种业务检测系统,本说明书同时涉及一种业务检测方法,一种计算设备,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下面的实施例中逐一进行详细说明。
34.实际应用中,为响应监管合规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引入业务转接方,以此将之前直连模式改为三端交互。而随着业务的发展,经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的日转移量越来越大。当业务转接方抖动或异常后,是否可恢复目前是由人工从主站发起链路的核查,人工核查各个节点是否正常,人工周知到主站按照转移量由少到多的试探性开启,通过开启量间的观察,逐步进行恢复。然而,由于人工覆盖场景不全,且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处理,在转移量较大的情况下,时间越长越容易触发资源转移故障,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35.有鉴于此,本说明书提供的业务检测系统,当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存在业务故障的情况下,将基于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其发送至与业务端对接的服务端;之后服务端将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并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以确定目标业务中关联资源转移的相关问题,最后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业务端,由业务端基于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调整,实现可以精准的定位业务问题,并及时作出业务调整,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量的检测处理,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业务检测效率。
36.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业务检测系统100包括业务端110和服务端120;
37.所述业务端110,被配置为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所述业务检测请求发送至所述服务端120;
38.所述服务端1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并向所述业务端110反馈检测结果;
39.所述业务端110,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调整。
40.具体的,业务端110具体是指向用户提供目标业务的一端,用户通过与业务端110进行交互,可以参与目标业务进行资源转移处理。其中目标业务可以是资源转移业务,资金转移业务,支付业务等;转移的资源可以是互换资源,例如资金,物品等。相应的,服务端120具体是指与业务端110进行交互,通过目标业务向用户提供服务的一端,其包含业务转接方和业务处理方,通过业务转接方和业务处理方联合实现资源的转移处理操作。
41.进一步的,目标业务具体是指用户参与后,可以基于目标业务进行资源转移处理的业务,例如在资源转移业务中,用户可以通过参与该业务将持有的物品转移给其他用户,或者用户可以通过持有的物品置换需要使用的物品。相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具体是指设定时间区间内进行资源转移的笔数中,发生资源转移失败的数量,用于触发开启目标业务的检测处理操作。相应的,业务检测请求具体是指向服务端发起对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的请求,实现对发生转移失败的原因进行检测。相应的,业务检测策略具体是指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的策略,用于对不同场景下的目标业务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的策略,其中,不同的业务检测策略可以检测包含节点的资源转移链路,用于实现根据业务检测请求自定义对任意链路进行检测。相应的,资源转移链路具体是指用户参与目标业务后,进行资源转移时所需要经过的节点组成的链路,链路中的各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处理方。相应的,业务转接方具体是指在进行资源转移时,业务提供方与业务处理方之间需要对接的一方,任意场景下的资源转移都需要由业务提供方提交到业务转接方,再由业务转接方发送至业务处理方,以此保证业务场景的合规性。相应的,检测结果具体是指检测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链路是否存在故障的结果,且该检测结果可以对应多个维度,表征业务的故障来源。
42.基于此,在目标业务正常运行阶段,业务端110将会在每个时间周期检测资源转移失败量,若在某个周期内的资源转移失败量达到设定阈值,说明资源转移的失败原因可能因为目标业务本身问题造成,为了能够快速且全面的进行故障检测和处理,此时业务端110可以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其发送至与业务端110对接支持目标业务运行的服务端120。
43.服务端120在接收到业务检测请求后,确定需要对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则此时可以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之后再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以实现对资源转移失败的原因进行检测,并且会基于业务检测策略覆盖目标业务相关联的参与方,保证检测精准度和检测全面性,最后再向业务端110反馈检测结果,由业务端110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目标业务进行调整,以实现恢复目标业务的运行,可以继续向用户提供业务服务。
44.举例说明,业务端向用户提供交易服务,即用户可以通过业务端对目标商品进行购买,或者进行资金转账,再或者进行网购等;在此过程中,当进行资金转移时,将由业务提
供方(业务端)转至业务转接方,再由业务转接方发送至业务处理方,最后再由业务处理方向业务提供方反馈资金转移结果,即可完成一次交易处理操作。基于此,当业务端检测到交易业务关联的交易失败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此时可以创建交易业务检测请求,并将其发送至包含业务转接方和业务处理方的服务端,由服务端发起交易业务检测任务。
45.进一步的,服务端接收到交易业务检测请求后,为支持对业务提供方、业务转接方和业务处理方同时进行检测,从而分析出交易失败的原因,则可以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对交易业务进行检测的交易业务检测策略,之后按照交易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处理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转接方的交易链路进行检测,实现对资金流转过程中涉及到的全部节点都进行检测,当确定检测结果后,再向业务端发送检测结果即可。业务端最后即可根据检测结果对交易业务进行调整,以排除产生交易失败的原因,恢复交易业务正常运行,供用户进行使用。
46.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目标业务的检测处理时,实则是以压测流量的方式发起业务转接方业务场景覆盖业务处理方内部的应用,检测业务处理方返回检测结果,以此保证检测精准度。
47.综上所述,通过以业务检测策略出发对包含多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实现可以精准的定位业务问题,并及时作出业务调整,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量的检测处理,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业务检测效率。
48.进一步的,在创建业务检测请求时,考虑到资源转移失败量是开启业务检测的基础,失败量达到阈值时,说明资源转移失败的概率较高,可能是因为业务本身造成,为了避免造成资源损失,可以先暂停目标业务提供服务,直至故障解决后再进行恢复;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端110,还被配置为获取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目标业务关联的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在所述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所述资源转移失败量,并将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关闭状态。
49.具体的,预设时间周期具体是指检测资源转移失败数量的周期,且每个周期的失败量单独计算,用于触发业务检测处理操作;其中,时间周期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可以是分钟级别,小时级别,天级别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相应的,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具体是指时间周期内统计的转移失败量。相应的,业务状态具体是指表征当前阶段目标业务所处的状态,用于管理目标业务开启和关闭。
50.基于此,在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状态为运行状态的情况下,可以在每个预设的时间周期内统计目标业务关联的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之后将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与预设数量阈值进行比较,在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说明该时间周期内发生的资源转移失败量较多,为了能够及时对目标业务的故障进行处理,此时可以将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作为资源转移失败量,其触达业务检测机制,则此时可以将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关闭状态,再进行后续的业务检测请求的创建和发送,以降低业务故障产生的资源转移处理的影响。
51.综上,在时间周期内的资源转移失败量满足预设数量阈值后,说明此阶段发生资源转移失败的数量较多,为了能够降低转移失败造成的损失,可以将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关闭状态,从而达到及时止损的目的。
52.更进一步的,当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关闭状态后,将开启目标业务的检测
处理操作,而当检测完成后,为了能够维持目标业务继续向用户提供资源转移服务,则需要对其进行恢复处理;此外,为了保证检测精准度,还可以通过资源转移策略对目标业务进行资源转移检测;本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端110,进一步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通过检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策略;按照所述资源转移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资源转移检测;在资源转移检测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运行状态;在资源转移检测未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发送业务审核信息。
53.具体的,资源转移策略具体是指模拟真实场景进行一次资源转移处理的过程,且该资源转移的业务触发形式也可以是任意一种;相应的,资源转移检测具体是指对目标业务的资源转移通道进行检测的处理操作;相应的,运行状态具体是指将目标业务恢复进行资源转移处理的状态。相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具体是指包含业务处理方的用户、业务转接方的用户以及业务提供方的用户集合,其对应即时通讯软件中的组或者群,用于在发现目标业务故障无法及时排除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告知集群中的用户进行警告和维护。相应的,业务审核信息具体是指向集群中的用户发送的提醒信息,辅助用户进行故障排除。
54.基于此,当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处于关闭状态时,将由服务端120开启对目标业务进行检测的处理过程,业务端110将接收服务端120反馈的检测结果。此时业务端110接收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目标业务通过检测的情况下,说明此次资源转移失败量变多可能是因为业务抖动导致,则可以再当前时间节点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策略,根据资源转移策略模拟真实资源转移场景进行资源转移处理,以检测本次资源转移检测结果是否通过,若通过,则说明资源转移链路无问题,将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运行状态即可。若未通过,说明目标业务的资源转移失败的问题还未被解决,则此时可以确定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之后向业务检测集群中的用户发送业务审核信息,且该审核信息关系检测结果,以告知业务检测集群中的用户目标业务出现问题,各方可以根据业务审核信息进行故障排除处理。
55.沿用上例,先统计预设时间周期t内的交易失败量,当确定交易失败量s1大于预设数量阈值s
max
时,确定需要对交易业务进行检测时,则此时可以先关闭交易业务,即停止用户使用交易业务,避免造成资金的损失。之后再进行交易业务的检测处理操作。并在检测完成后,向交易业务的业务端发送检测结果。当业务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交易业务通过检测的情况下,说明交易业务的交易失败量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业务抖动。为了能够进一步定位具体问题,可以确定交易检测策略,之后模拟真实交易场景进行资金转移,以此检测交易业务是否还存在交易失败的问题;若未存在,则将交易业务恢复运行即可;若存在,则可以向包含业务提供方、业务处理方以及业务转接方的消息群中发送业务审核信息,以方便各方可以快速了解交易业务的业务问题,以及时进行解决。
56.综上所述,在基于业务检测策略对资源转移链路检测完毕后,为保证检测精准度,避免继续出现大规模资源转移失败的问题,可以通过业务端确定资源转移策略,之后通过资源转移策略模拟真实资源转移场景对其进行二次检测,可以精准的确定目标业务是否存在问题,以保证检测精准度。
57.此外,业务端110确定目标业务存在业务问题后,将会发布业务检测请求,服务端120监听到业务检测请求后,将会直接开启检测处理操作。而在此过程中,为避免业务端110
持续报错,即短时间内连续提交业务检测请求,若服务端120针对每个请求都开启业务检测处理,则会浪费过多的计算资源,并且无法有效的解决问题,因此可以根据请求数量开启不同的检测处理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120,还被配置为在预设检测周期内判断是否接收到多个所述业务检测请求;若是,根据各个业务检测请求创建业务检测信息,并将所述业务检测信息发送至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若否,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的步骤。
58.具体的,检测周期具体是指针对接收业务检测请求设定的时间区间,该检测周期可以是5分钟,10分钟等,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为任意数值,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59.基于此,当业务端110确定目标业务存在资源转移问题的情况下,将触发业务检测请求的创建,并会将其发送至服务端120,在此过程中,可能因为故障严重程度持续触发创建业务检测请求的操作,这就导致服务端120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多个业务检测请求,为了能够针对性进行业务检测,服务端120在接收到业务检测请求后,可以对其进行数量检测,若检测周期内接收到的业务检测请求数量是多个,说明目标业务中导致资源转移失败的问题比较严重,则可以直接基于各个业务检测请求创建业务检测信息,并将其发送至业务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由集群中各方对应的用户进行故障处理。若检测周期内接收到的业务检测请求数量仅为一个,则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检测处理操作。
60.沿用上例,当业务端根据交易失败量确定交易业务存在故障的情况下,将向服务端发送业务检测请求,若10分钟之内服务端接收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业务检测请求,说明交易业务的业务故障持续发生,比较严重,则可以直接向包含业务提供方、业务处理方以及业务转接方的消息群中发送业务审核信息。若10分钟之内服务端接收到一个业务检测请求,则说明交易业务的业务故障非持续发生,可能是因为网络抖动等原因造成,可以直接进行后续的检测处理。
61.综上所述,通过以检测周期限制检测方式,可以保证以此区分不同故障程度的检测处理方式,从而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故障问题进行精准对齐并处理,提高处理效率的同时,合理分配资源。
62.进一步的,在基于业务检测请求创建业务检测策略时,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中目标业务的复杂程度,为了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且保证能够对导致资源转移失败的原因进行精准的定位,可以根据业务参与方选择匹配业务检测策略;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120,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参与方,基于所述业务参与方的属性信息选择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其中,所述业务参与方包括所述资源转移链路中包含的所述业务转接方。
63.具体的,业务参与方具体是指需要支持目标业务完成资源转移处理的参与方,如资源转移需要经过业务提供方,业务转接方以及业务处理方,则三者均为业务参与方。相应的,属性信息具体是指表征业务参与方属于资源转移过程中的哪一方的信息。
64.基于此,服务端120接收到业务检测请求后,为了能够选择与当前场景匹配的策略对目标业务进行检测,从而精准的发现业务故障问题,可以先对业务检测请求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确定目标业务中关联的业务参与方。其次再基于业务参与方的属性信息选择能够对全部业务参与方都进行检测的策略作为业务检测策略,再进行后续的检测处理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任意检测策略中,都需要对包含业务转接方进行检测,从而保证业务场景的合规性。
65.综上,通过以业务参与方为基础确定业务检测策略,保证业务检测策略能够对需要检测的参与方都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检测的全面性,以及与当前检测场景更加贴合。
66.更进一步的,在根据业务检测策略对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时,实则是对资源转移链路中的各个节点对应的一方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120,进一步被配置为读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并确定所述资源转移链路中包含的所述业务转接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处理方;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检测。
67.具体的,业务转接方具体是指在进行资源转移时,需要在业务提供方和业务处理方之间存在的一方,用于对资源转移处理进行监测和记录;相应的,业务提供方具体是指对接用户向用户提供目标业务的一方;相应的,业务处理方具体是指资源转移过程中,需要对资源进行管理的一方。
68.基于此,在确定业务检测策略后,可以先读取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链路,并通过对资源转移链路进行分析,确定资源转移链路中各个节点分别对应的业务转接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处理方,之后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分别对业务转接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处理方进行检测,即可实现对目标业务中涉及到的全部节点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检测的全面性。
69.综上,通过对资源转移链路中的业务转接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检测,可以保证检测的全面性,从而实现全面覆盖目标业务的业务故障问题,可以精准的定位故障问题。
70.更进一步的,在基于业务检测策略对业务转接方、业务处理方以及业务提供方进行检测时,为保证检测全面性,可以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检测,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120,进一步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业务检测策略确定网络检测维度、业务检测维度以及数据库检测维度;基于所述网络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网络检测,基于所述业务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业务规则检测,以及基于所述数据库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数据库检测。
71.具体的,网络检测维度具体是指对网络层进行检测,即检测网络相关的问题;相应的,业务检测维度具体是指对业务规则进行检测,即检测业务处理过程相关的问题;相应的,数据库检测维度具体是指对数据库进行检测,即检测数据库的相关问题。
72.基于此,为保证检测覆盖范围满足需求,可以先对业务检测策略进行解析,确定网络检测维度、业务检测维度以及数据检测维度;由于三个维度的相关检测内容在业务处理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转接方都存在,因此可以分别对三者在三个维度进行网络检测、业务规则检测以及数据库检测,以保证可以精准的定位资源转移失败的原因。
73.实际应用中,在进行网络检测时,可以检测网络负载能力、容灾能力或者通信能力;业务规则检测可以检测涉及资源转移的业务的规则是否变更;数据库检测可以检测数据库的容量、稳定性等。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不同维度的检测内容,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74.沿用上例,服务端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交易业务的参与方分别为业务转接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处理方;之后选择能够对三者都进行检测的策略,按照策略对三者分别进行对应网络检测维度的网络检测,对应业务规则检测维度的业务规则检测,以及对应数据库检测维度的数据库检测,从而根据检测结果确定三者的网络检测结果,数据库检测结果以及业务规则检测结果,以通过分析检测结果确定导致交易失败的原因,并创建合理的解除方案进行交易业务的恢复处理操作。
75.综上,通过在多个维度分别对资源转移路径的参与方进行检测,不仅可以提高检测精准度,还能够覆盖更多的业务内容,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充分利用可调用的资源完成检测,有效的降低了检测时间。
76.更进一步的,当服务端120进行资源转移链路的检测后,为了能够保证检测精准度,以及快速的排除问题,恢复目标业务,可以在检测失败后,设定时间内重复进行检测,避免偶然性的原因对恢复业务的影响,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120,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所述业务转接方的所述资源转移链路进行重复检测;在重复检测周期内所述目标业务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向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发送业务审核信息。
77.具体的,重复检测具体是指对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再次检测的过程,其检测过程与上述通过业务检测策略进行检测处理过程的过程相同,相关内容均可参见上述描述内容,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相应的,重复检测周期具体是指重复进行业务检测处理的周期,其周期时间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比如2分钟、5分钟或8分钟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任何限定。
78.基于此,服务端120通过对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目标业务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重复检测,其检测次数可以根据重复检测周期决定,做到最大限度检测即可。当重复检测周期内目标业务存在至少一次通过检测的情况下,则可以恢复目标业务为运行状态。当重复检测周期内目标业务均为通过检测的情况下,说明目标业务的资源转移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业务异常导致,则可以直接向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发送业务审核信息,以告知各个参与方对应的用户对业务异常原因进行处理。
79.需要说明的是,向集群中的用户发送业务审核信息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同或相应的描述内容,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80.综上,通过采用重复检测的方式降低检测结果的偶然性,从而保证可以精准的定位业务问题,及时作出合理的方案,以达到及时恢复目标业务支持资源转移的业务服务。
81.本说明书提供的业务检测系统,当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存在业务故障的情况下,将基于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其发送至与业务端对接的服务端;之后服务端将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并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以确定目标业务中关联资源转移的相关问题,最后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业务端,由业务端基于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调整,实现可以精准的定位业务问题,并及时作出业务调整,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量的检测处理,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业务检测效率。
8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了多种实施方式,未详尽描述的地方均可相互参考。
83.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业务检测方法实施例,图2示出了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84.步骤s202,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所述业务检测请求发送至服务端;
85.步骤s204,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并向所述业务端反馈检测结果;
86.步骤s206,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调整。
87.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端,还被配置为获取预设时间周期内所述目标业务关联的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在所述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初始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所述资源转移失败量,并将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关闭状态。
88.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在预设检测周期内判断是否接收到多个所述业务检测请求;若是,根据各个业务检测请求创建业务检测信息,并将所述业务检测信息发送至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若否,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的步骤。
89.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参与方,基于所述业务参与方的属性信息选择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其中,所述业务参与方包括所述资源转移链路中包含的所述业务转接方。
90.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读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并确定所述资源转移链路中包含的所述业务转接方、业务提供方以及业务处理方;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检测。
91.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业务检测策略确定网络检测维度、业务检测维度以及数据库检测维度;基于所述网络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网络检测,基于所述业务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业务规则检测,以及基于所述数据库检测维度对所述业务转接方、所述业务提供方和所述业务处理方分别进行数据库检测。
92.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业务端接收所述检测结果,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通过检测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资源转移策略;按照所述资源转移策略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资源转移检测;在资源转移检测通过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状态调整为运行状态;在资源转移检测未通过的情况下,向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发送业务审核信息。
93.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所述目标业务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所述业务转接方的所述资源转移链路进行重复检测;在重复检测周期内所述目标业务未通过检测的情况下,向所述资源转移链路对应的业务检测集群发送业务审核信息。
94.本说明书提供的业务检测方法,当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存在业务故障的情况下,将基于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其发送至与业务端对接的服务端;之后服务端将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
并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以确定目标业务中关联资源转移的相关问题,最后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业务端,由业务端基于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调整,实现可以精准的定位业务问题,并及时作出业务调整,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量的检测处理,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业务检测效率。
95.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业务检测系统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业务检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业务检测系统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96.下述结合附图3,以本说明书提供的业务检测系统在交易业务场景中的应用为例,对所述业务检测系统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中,图3示出了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交易场景中的业务检测系统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97.步骤s302,业务提供端监测到时间周期内的交易失败量大于数量阈值的情况下,向检测端发送业务检测请求。
98.步骤s304,检测端监听到业务检测请求,将判断检测周期内是否接收到多个业务检测请求。若是,执行步骤s306;若否,执行步骤s308。
99.步骤s306,检测端根据业务检测请求创建业务检测请求信息,并发送至交易业务对应的用户集群。
100.步骤s308,检测端基于业务检测请求确定业务检测信息,并发送至网络流量检测系统。
101.步骤s310,网络流量检测系统接收业务检测信息,并将业务检测信息转发至负载均衡端。
102.步骤s312,负载均衡端接收业务检测信息,并将业务检测信息转发至网关。
103.步骤s314,网关接收业务检测信息,并将业务检测信息转发至来账端。
104.步骤s316,来账端根据业务检测信息对来账业务进行检测,将非来账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信息发送至业务处理端。
105.步骤s318,业务处理端根据非来账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信息进行检测,并向来账端反馈第一检测结果。
106.步骤s320,来账端根据对来账业务的检测确定第二检测结果。
107.步骤s322,来账业务将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进行整合,确定交易业务的检测结果并反馈至网关。
108.步骤s324,网关接收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检测端。
109.步骤s326,检测端接收检测结果,确定检测未通过的情况下,向用户集群发送业务检测请求信息。
110.步骤s328,检测端确定检测通过的情况下,向业务提供端发送检测通过信息。
111.步骤s330,业务提供端接收检测通过信息,根据检测通过信息进行个人快捷检测。
112.步骤s332,业务提供端确定个人快捷检测通过的情况下,恢复交易业务运行。
113.步骤s334,业务提供端确定个人检测未通过的情况下,向用户集群发送业务检测请求信息。
114.综上所述,当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确定存在业务故障的情况下,将基于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其发送至与业务端对接的服务端;之
后服务端将根据业务检测请求确定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并按照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以确定目标业务中关联资源转移的相关问题,最后将检测结果反馈至业务端,由业务端基于检测结果对目标业务进行调整,实现可以精准的定位业务问题,并及时作出业务调整,保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全量的检测处理,节省人力资源的同时,提高业务检测效率。
115.图4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400的结构框图。该计算设备400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410和处理器420。处理器420与存储器410通过总线430相连接,数据库450用于保存数据。
116.计算设备400还包括接入设备440,接入设备440使得计算设备400能够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460通信。这些网络的示例包括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个域网(pan)或诸如因特网的通信网络的组合。接入设备44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的任何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卡(nic))中的一个或多个,诸如ieee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口、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接口、以太网接口、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蜂窝网络接口、蓝牙接口、近场通信(nfc)接口,等等。
117.在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中,计算设备400的上述部件以及图4中未示出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彼此相连接,例如通过总线。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计算设备结构框图仅仅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不是对本说明书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增添或替换其他部件。
118.计算设备4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静止或移动计算设备,包括移动计算机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上网本等)、移动电话(例如,智能手机)、可佩戴的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或其他类型的移动设备,或者诸如台式计算机或pc的静止计算设备。计算设备400还可以是移动式或静止式的服务器。
119.其中,处理器420用于执行如下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120.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所述业务检测请求发送至服务端;
121.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并向所述业务端反馈检测结果;
122.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调整。
123.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计算设备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124.本说明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以用于:
125.业务端根据目标业务关联的资源转移失败量创建业务检测请求,并将所述业务检测请求发送至服务端;
126.所述服务端根据所述业务检测请求确定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检测策略;按照所述业务检测策略对包含业务转接方的资源转移链路进行检测,并向所述业务端反馈检测
结果;
127.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检测结果对所述目标业务进行调整。
128.上述为本实施例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性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该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与上述的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属于同一构思,存储介质的技术方案未详细描述的细节内容,均可以参见上述业务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的描述。
129.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130.所述计算机指令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13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说明书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说明书,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说明书所必须的。
132.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133.以上公开的本说明书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说明书。可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说明书。本说明书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