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次性加药污水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12:3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加药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加药是污水处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如果药剂与污水的接触不够充分,就会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够明显,加药次数是否合理是决定处理后水质好坏的关键。不同的污水要求的加药量不同,加药的次数亦不同。
3.目前污水处理工艺工作原理是:污水池中的污水充分混合均匀后,然后经污水提升泵进入一体化净水器中,与同时加入的阴(阳)离子絮凝剂溶液相混合并充分反应后,加速泥浆和水的分离,然后水溢流到清水回用池,沉淀后的污泥通过管道输送到带式压滤机,污泥在管道中二次加入阴(阳)离子絮凝剂溶液,泥浆中的微小颗粒聚凝成体积较大的絮状团块,物料间的结合水及表面水被分离成自由水。絮凝后的污泥被送到预脱水区,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水被分离,形成不流动状态的污泥,到达压榨区实施压榨,逐步挤压污泥,以达到最大程度的泥、水分离,最后形成滤饼排出。现有技术分别在污水进入一体化净水器和带式压滤机时两次加药,药剂使用量大,污水处理成本较高,尤其是对一些不需要多次加药便可以充分沉淀的污水,不仅浪费设备资源、而且浪费药剂及清水等资源,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加药次数、降低污水处理成本的一次性加药污水处理工艺。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加药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水抽进污水池内,然后使用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抽入管道混合器中;s2:在加药系统中用清水和絮凝剂配置絮凝剂溶液,将絮凝剂溶液抽入所述管道混合器中,在所述管道混合器中所述絮凝剂溶液和污水充分混合得到污水混合液;s3:将步骤s2中的污水混合液抽入所述絮凝沉淀罐中;污水混合液在所述絮凝沉淀罐内进行充分的絮凝沉淀及泥水分离,所述絮凝沉淀罐的上层分离出来的清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进入清水回用池,所述清水回用池中的清水用于步骤s2中所述加药系统进行配药和在后续的步骤s5中进行带式压滤机的滤带冲洗,冲洗水回流到步骤s1中的所述污水池内;所述絮凝沉淀罐的中下层分离出来的泥浆自流进入絮凝脱水区中,泥浆在所述絮凝脱水区脱去游离水,加快絮凝沉淀,减少污泥的流动性,所述絮凝脱水区中的污水回流到步骤s1中的所述污水池内;s4:经过所述絮凝脱水区脱去游离水后的污泥进入带式压滤机,在所述带式压滤机中进行深度脱水,脱除的污水重新回流进入s1中的所述污水池中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污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输送到泥饼区。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絮凝剂溶液为pam溶液或pac溶液。
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原水依次经过所述污水池、所述管道混合器、所述絮凝沉淀罐、所述絮凝脱水区以及所述带式压滤机后,仅在加入所述管道混合器中进行一次加药,减少了药剂的加入点,减少了药剂使用量,而且可以达到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效果,降低了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成本,使污水处理成为一种低附加值的、高效率的工艺流程,使污水处理的加药工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增强,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8.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流向图;图3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污水池;2-污水提升泵;3-管道混合器;4-絮凝沉淀罐;5-絮凝脱水区;6-带式压滤机;7-清水回用池;8-加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一次性加药污水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水抽进污水池1内,然后使用污水提升泵2将污水提升进入管道混合器3中;本发明中的原水属于对加药量要求不高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沉淀效果的原水,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多设置有若干加药点和加药管道等装置,占地面积大,因此采用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不仅浪费加药管道相关装置、增加了不必要的占地面积、而且浪费药剂,有些污水无需多次加药就可以实现良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为了增强污水的沉降效果,首先在所述污水池1中对污水进行搅拌,使污水混合均匀,便于后续和药剂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11.s2:在加药系统8中用清水和絮凝剂配置絮凝剂溶液,将絮凝剂溶液抽入所述管道混合器3中,在所述管道混合器3中所述絮凝剂溶液和污水充分混合得到污水混合液;所述絮凝剂溶液为阴(阳)离子絮凝剂溶液,一般采用pam溶液或pac溶液。根据污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絮凝剂为本领域公知常识,在此不赘述絮凝剂的配置方法和加药系统的结构及原理,所述加药系统8中配置所述絮凝剂溶液的清水来自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处理后所得的清水,没有另外引入清水,节省成本,循环利用。所述絮凝剂溶液和污水在所述管道混合器3中充分混合,发生反应,然后得到污水混合液。本次加药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唯一的一次加药,加在工序的最前端,既节省了药剂又保证了污水处理效果,避免了药剂的浪费,节省了成本。
12.s3:将步骤s2中的污水混合液抽入所述絮凝沉淀罐4中;污水混合液在所述絮凝沉淀罐4内进行充分的絮凝沉淀及泥水分离,所述絮凝沉淀罐4的上层分离出来的清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进入清水回用池7,所述清水回用池7中的清水用于步骤s2中所述加药系统8进
行配药和在后续的步骤s5中进行带式压滤机6的滤带冲洗,冲洗水回流到步骤s1中的所述污水池1内;所述絮凝沉淀罐4的中下层分离出来的泥浆自流进入絮凝脱水区5中,泥浆在所述絮凝脱水区5脱去游离水,加快絮凝沉淀,减少污泥的流动性,所述絮凝脱水区5中的污水回流到步骤s1中的所述污水池1内;所述絮凝沉淀罐4的上部设有清水出口,所述清水出口连通所述清水回用池7,所述絮凝沉淀罐4的底部设有泥浆出口,所述泥浆出口连通所述絮凝脱水区5,所述清水回用池7与所述加药系统8之间连通有清水管道,所述加药系统8与所述管道混合器3之间连通有加药管道。
13.s4:经过所述絮凝脱水区5脱去游离水后的污泥进入带式压滤机6,在所述带式压滤机6中进行深度脱水,脱除的污水重新回流进入步骤s1中的所述污水池1中,进行下一个循环的污水处理,脱水后的泥饼输送到泥饼区。所述带式压滤机6对污泥处理时,所述清水回用池7中的清水会通过冲洗设备对所述带式压滤机6的滤带进行冲洗,防止所述带式压滤机6的滤带堵塞,清洗水回流进所述污水池1中,进行下一个污水处理循环。
14.所述污水提升泵2、所述管道混合器3、所述絮凝沉淀罐4、所述絮凝脱水区5、所述带式压滤机6均为本领域公知常识,其各自的结构及其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在此不赘述。
15.原水进入所述污水池1,经过所述污水提升泵2提升进入所述管道混合器3中,所述絮凝剂溶液和污水在所述管道混合器3中充分混合后,进入所述絮凝沉淀罐4。经过所述絮凝沉淀罐4内絮凝沉淀及泥水分离,清水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进入所述清水回用池7,所述清水回用池7中的清水作为所述带式压滤机6的滤带冲洗水及所述加药系统8的补充水。所述絮凝沉淀罐4分离下来的泥水自流进入所述絮凝脱水区5中,泥水在所述絮凝脱水区5中不需要加入所述絮凝剂溶液,并在所述絮凝脱水区5进一步脱去游离水,加快絮凝沉淀,减少污泥的流动性。所述絮凝脱水区5出来的污泥进入所述带式压滤机6,经过所述带式压滤机6后进行污泥终端分离,泥饼外运。经过所述絮凝脱水区5及所述带式压滤机6后的滤液及冲洗水,自流进入所述污水池1,再次进行泥水分离,实现封闭循环车间使用,无任何污染外排。
16.所述加药系统8为整套工艺提供絮凝剂溶液,污水与所述絮凝剂溶液混合并充分反应后,加速泥浆和水的分离,降低待处理污泥的含水率,提高了污泥含固率。本发明实施例,减少了药剂的添加位置,不仅相对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省去了大量的加药管路和控制设备,而且大大减少了药剂使用量,对于无需多次加药就能有效处理的污水来说,多了一种设备的选择,降低了污水处理中的运行成本,使污水处理成为一种低附加值的、高效率的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的加药工艺应用性和实用性增加,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1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