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9 11:19:1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振捣导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2.螺杆桩是一种新型桩,是一种"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螺丝型"组合式桩,该桩及成桩工法简称为螺杆桩技术。现浇螺杆桩是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桩机钻具旋转挤压土体泵压砼成桩,与打入式预制桩相比,施工噪音低,无振动,对已施工的桩无影响;与全螺旋钻普通泥浆护壁成孔的灌注桩相比,无泥浆污染和弃土问题。螺杆桩是一种具有很高实用价值的新型桩,将常识中"螺丝钉比钉子牢固"的道理运用在桩与桩施工中,使其更牢固的特点得以实现。
3.现浇螺杆桩混凝土振捣时,所使用振捣棒均为手持,人为对振捣棒下放深度及位置进行确定。
4.但是现有的螺杆桩混凝土振捣方式,振捣棒都是进行人工手持,不仅无法保证振捣棒下放深度及振捣均匀度,而且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以解决上现有的螺杆桩混凝土振捣方式,振捣棒都是进行人工手持,不仅无法保证振捣棒下放深度及振捣均匀度,而且耗时耗力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其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下端设置有一排竖向排列的插入组件,且最下方的插入组件下端设置有锥形结构组件,所述定位组件与插入组件之间、相邻两个插入组件之间、最下方的插入组件与锥形结构组件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组件。
7.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水平平行的第一外钢筋圈、第二外钢筋圈和第三外钢筋圈,所述第二外钢筋圈位于第一外钢筋圈和第三外钢筋圈之间,所述第一外钢筋圈、第二外钢筋圈和第三外钢筋圈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z型连接钢筋,且z型连接钢筋下端凸出第三外钢筋圈的下侧,所述第一外钢筋圈和第二外钢筋圈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定位套管,且定位套管内侧套设有锚固钉,所述第一外钢筋圈和第三外钢筋圈内侧中部均设有第一内钢筋圈,上下两个第一内钢筋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一限位钢筋。
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插入组件包括两个上下水平并列的第四外钢筋圈,上下两个所述第四外钢筋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一拼接机构,所述上下两个所述第四外钢筋圈的内侧中部均设有第二内钢筋圈,上下两第二内钢筋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限位钢筋。
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包括竖立的第一拼接套管,所述第一拼接套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拼接钢筋,且第一拼接套
管的内侧直径与拼接钢筋、z型连接钢筋的直径均相匹配,所述第一拼接套管外侧上端与上方第四外钢筋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拼接钢筋外侧下端与下方第四外钢筋圈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拼接钢筋的下端凸出下方第四外钢筋圈的下侧。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上方所述第二内钢筋圈外侧与上方所述第四外钢筋圈内侧之间、下方所述第二内钢筋圈外侧与下方所述第四外钢筋圈内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钢筋。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锥形结构组件包括水平的第五外钢筋圈,所述第五外钢筋圈内侧中部和正下方均设有第三内钢筋圈,所述第五外钢筋圈与下方所述第三内钢筋圈之间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拼接机构,上方所述第三内钢筋圈外侧与第五外钢筋圈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四连接钢筋,上下两个所述第三内钢筋圈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三限位钢筋。
12.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包括第二拼接套管,所述第二拼接套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斜撑钢筋,且第二拼接套管的内侧直径与拼接钢筋、z型连接钢筋的直径均相匹配,所述第二拼接套管外侧上端与第五外钢筋圈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斜撑钢筋下端与下方第三内钢筋圈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弧形卡套,所述弧形卡套上下两翼板之间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三外钢筋圈、第四外钢筋圈和第五外钢筋圈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内钢筋圈、第二内钢筋圈、和第三内钢筋圈的尺寸均相同。
15.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上方所述第一内钢筋圈外侧与第一外钢筋圈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钢筋,下方所述第一内钢筋圈外侧与第三外钢筋圈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钢筋。
16.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所述的用于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进一步:所述第一外钢筋圈和第二外钢筋圈尺寸相同,且第二外钢筋圈的尺寸大于第三外钢筋圈的尺寸。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振捣棒插入该装置中部的内钢圈内,并深入桩孔内合适的深度,通过内钢圈和限位钢筋的配合将振捣棒限制在桩孔的中轴线位置,这样能够使工人更加容易控制振捣棒的深度,且大大提高了振捣的均匀度和施工效率。
19.2、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设计的外侧尺寸大于桩孔的内侧尺寸,而插入组件和锥形结构组件设计的外侧尺寸均小于桩孔的内侧尺寸,在安装时,需要先将插入组件和锥形结构组件插入桩孔内,而定位组件位于桩孔的上端,其中锥形结构组件的锥形结构能够使该装置的底端更容易插入桩孔内,然后将定位组件上的锚固钉锤入桩孔四周的土壤内,从而实现该装置的固定安装,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20.3、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定位组件、插入组件和锥形结构组件均可通过连接组件拆分开,从而便于该装置的运输和周转使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多个插入组件可通过第一拼接机构彼此对接,并通过连接组件彼此固定,这样就可根据桩孔的深度选择相应适量的插入组件进行组装连接,使该装置能够适用多种深度的桩孔,且该装置能够适用内侧直径大于插入组件直径小于定位组件最大直径的多种内径的桩孔。
附图说明
21.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其他方面的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前视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锚固钉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插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锥形结构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定位组件;101、第一外钢筋圈;102、第二外钢筋圈;103、第三外钢筋圈;104、z型连接钢筋;105、锚固钉;106、定位套管;107、第一内钢筋圈;108、第一连接钢筋;109、第二连接钢筋;110、第一限位钢筋;2、插入组件;201、第四外钢筋圈;202、第一拼接套管;203、拼接钢筋;204、第二内钢筋圈;205、第三连接钢筋;206、第二限位钢筋;3、锥形结构组件;301、第五外钢筋圈;302、第三内钢筋圈;303、第二拼接套管;304、斜撑钢筋;305、第四连接钢筋;306、第三限位钢筋;4、连接组件;401、弧形卡套;40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0.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的实施例。
31.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32.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33.图1-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螺杆桩振捣导向装置,其包括:定位组件1,所述定位组件1下端设置有一排竖向排列的插入组件2,且最下方的插入组件2下端设置有锥形结构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1与插入组件2之间、相邻两个插入组件2之间、最下方的插入组件2与锥形结构组件3之间均连接有连接组件4。
34.所述定位组件1包括水平平行的第一外钢筋圈101、第二外钢筋圈102和第三外钢筋圈103,所述第二外钢筋圈102位于第一外钢筋圈101和第三外钢筋圈103之间,所述第一外钢筋圈101和第二外钢筋圈102尺寸相同,且第二外钢筋圈102的尺寸大于第三外钢筋圈103的尺寸,所述第一外钢筋圈101、第二外钢筋圈102和第三外钢筋圈103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z型连接钢筋104,且z型连接钢筋104下端凸出第三外钢筋圈103的下侧,所述第一外钢筋圈101和第二外钢筋圈102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定位套管106,且定位套管106内侧套设有锚固钉105,所述第一外钢筋圈101和第三外钢筋圈103内侧中部均设有第一内钢筋圈107,具体的,上方所述第一内钢筋圈107外侧与第一外钢筋圈101内侧之
间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一连接钢筋108,下方所述第一内钢筋圈107外侧与第三外钢筋圈103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钢筋109,上下两个第一内钢筋圈107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一限位钢筋110。
35.所述插入组件2包括两个上下水平并列的第四外钢筋圈201,上下两个所述第四外钢筋圈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一拼接机构,所述第一拼接机构包括竖立的第一拼接套管202,所述第一拼接套管202下端固定连接有拼接钢筋203,且第一拼接套管202的内侧直径与拼接钢筋203、z型连接钢筋104的直径均相匹配,所述第一拼接套管202外侧上端与上方第四外钢筋圈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拼接钢筋203外侧下端与下方第四外钢筋圈201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拼接钢筋203的下端凸出下方第四外钢筋圈201的下侧,所述上下两个所述第四外钢筋圈201的内侧中部均设有第二内钢筋圈204,具体的,上方所述第二内钢筋圈204外侧与上方所述第四外钢筋圈201内侧之间、下方所述第二内钢筋圈204外侧与下方所述第四外钢筋圈201内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三连接钢筋205,上下两第二内钢筋圈20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限位钢筋206。
36.所述锥形结构组件3包括水平的第五外钢筋圈301,所述第五外钢筋圈301内侧中部和正下方均设有第三内钢筋圈302,所述第五外钢筋圈301与下方所述第三内钢筋圈302之间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二拼接机构,所述第二拼接机构包括第二拼接套管303,所述第二拼接套管303下端固定连接有斜撑钢筋304,且第二拼接套管303的内侧直径与拼接钢筋203、z型连接钢筋104的直径均相匹配,所述第二拼接套管303外侧上端与第五外钢筋圈30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斜撑钢筋304下端与下方第三内钢筋圈302固定连接,上方所述第三内钢筋圈302外侧与第五外钢筋圈301内侧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四连接钢筋305,上下两个所述第三内钢筋圈3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一圈均匀分布的第三限位钢筋306。
37.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弧形卡套401,所述弧形卡套401上下两翼板之间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螺栓402,所述第三外钢筋圈103、第四外钢筋圈201和第五外钢筋圈301均采用直径相同的钢筋制作而成,所述弧形卡套401的内侧高度等于该钢筋直接的两倍,且弧形卡套401腰部腹板与固定螺栓402之间的间距与该钢筋的直径相同。
38.所述第三外钢筋圈103、第四外钢筋圈201和第五外钢筋圈301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内钢筋圈107、第二内钢筋圈204、和第三内钢筋圈302的尺寸均相同。
39.工作原理:
40.本实用新型中,定位组件1设计的外侧尺寸大于桩孔的内侧尺寸,而插入组件2和锥形结构组件3设计的外侧尺寸均小于桩孔的内侧尺寸,在安装时,需要先将插入组件2和锥形结构组件3插入桩孔内,而定位组件1位于桩孔的上端,其中锥形结构组件3的锥形结构能够使该装置的底端更容易插入桩孔内,然后将定位组件1上的锚固钉105锤入桩孔四周的土壤内,从而实现该装置的固定安装,保证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振捣棒插入该装置中部的内钢圈内,并深入桩孔内合适的深度,通过内钢圈和限位钢筋的配合将振捣棒限制在桩孔的中轴线位置,这样能够使工人更加容易控制振捣棒的深度,且大大提高了振捣的均匀度和施工效率。
42.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定位组件1、插入组件2和锥形结构组件3均可通过连接组件4拆分开,从而便于该装置的运输和周转使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多个插入组件2可通过第一拼接机构彼此对接,并通过连接组件4彼此固定,这样就可根据桩孔的深度选择相应适量
的插入组件2进行组装连接,使该装置能够适用多种深度的桩孔,且该装置能够适用内侧直径大于插入组件2直径小于定位组件1最大直径的多种内径的桩孔。
43.上述披露的各技术特征并不限于已披露的与其它特征的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用新型之目的进行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其它组合,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