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印制电路板撕胶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09:11: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撕胶带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制造印刷电路板过程中,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工艺。表面处理是将阻焊未覆盖的金属铜表面进行处理,防止被氧化影响焊接。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有喷锡、化学镀镍金、电镀镍金、osp、沉锡和沉银等。在化金镀镍金和电镀镍金过程中,因为电路板的两侧边沿部位多数为工艺边,工艺边主要用于在印制电路板加工过程中辅助定位,在电路板制作完成之后工艺边会被切除。因此为了节约贵重金属,防止电路板的边沿镀上贵重金属,在镀金的时候电路板的边沿部分会提前贴上如图1所示的胶带,将电路板边沿处的两面及侧边均进行遮挡。如图2所示,胶带粘贴在电路板之后,两端会有一段超出电路板的,以便于后工序剥离胶带。
3.现有技术中均是通过人工将电路板两侧的胶带撕下,效率较低,且人工撕胶带时,操作员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用手与电路板表面接触,容易导致电路板表面的线路图磨损,或是将汗渍等杂质附着到电路板尤其是镀金层表面上,影响电路板的清洁度甚至会导致金面被氧化形成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印制电路板撕胶带装置,具有较高的胶带剥离效率,并且能有效防止损坏及污染电路板。
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印制电路板撕胶带装置,包括:输送轨道及卷带机构。
6.输送轨道用于输送电路板。
7.卷带机构数量为两组,位于输送轨道上方,对应设于电路板两侧。
8.卷带机构包括卷筒,卷筒下段的侧壁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一转动杆。
9.转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卷筒,转动的轴线垂直于卷筒,转动杆的下段用于将电路板边沿的胶带的端部推至缺口内,转动杆的两侧与缺口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10.卷筒绕轴线转动设置,以使胶带卷曲在卷筒外侧。
11.卷筒的外周设有推料板,推料板沿卷筒的轴线移动,用于使卷筒外侧卷曲的胶带向下排出。
12.进一步的,卷筒的顶部设有第一升降装置,第一升降装置的活动杆底部设有连接板,活动杆与卷筒平行,连接板位于卷筒内,连接板与转动杆的上端之间通过铰接杆相连,铰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连接板及转动杆,连接板沿卷筒的轴线移动,通过铰接杆带动转动杆摆动。
22、安装孔-221、弹簧-222、推料板-23、导杆-231、弹性元件-232、铰接杆-24、垫块-241、勾手板-25、钩尖-251、顶杆-26、圆环-27、推板-28、横板-281、第一升降装置-41、活动杆-411、连接板-412。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4.如图3、图4所示,一种印制电路板撕胶带装置,包括:输送轨道10及卷带机构20。卷带机构20数量为两组,位于输送轨道10上方,对应设于输送的电路板两侧。输送轨道10用于输送电路板,输送轨道10两侧设有推送板11,使电路板处于两侧的卷带机构20中间。推送板11采用气缸驱动。从而保证两侧的卷带机构20能同时对电路板两侧的胶带进行剥离。
35.具体的,如图6至图9所示,卷带机构20包括卷筒21,卷筒21垂直于电路板,卷筒21为圆管结构,卷筒21下段的侧壁沿轴线方向开设有一长方形的缺口211,缺口211贯穿卷筒21的底面,缺口211内设有一转动杆22。
36.具体的,转动杆22的中部转动连接于卷筒21,转动的轴线垂直于卷筒21,转动杆22的下段用于将电路板边沿的胶带的端部推至缺口211内,转动杆22的两侧与缺口21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用于穿过胶带,以及便于使胶带顺利向下排出。
37.具体的,卷筒21绕轴线转动设置,用于使胶带卷曲在卷筒21外侧。如图3、图4所示,卷筒21上方同轴连接于一电机的主轴,电机设于输送轨道10上方的横梁上。通过电机驱动卷筒21旋转。
38.具体的,卷筒21的外周设有推料板23,推料板23沿卷筒21的轴线移动设置,用于使卷筒21外侧卷曲的胶带向下排出。推料板23与卷筒21一同旋转。
39.优选的,如图6所示,卷筒21的顶部设有第一升降装置41,第一升降装置41的活动杆411底部设有连接板412,活动杆411与卷筒21平行,连接板412位于卷筒21内,连接板412与转动杆22的上端之间通过铰接杆24相连,铰接杆2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连接板412及转动杆22,当连接板412沿卷筒21的轴线移动时,通过铰接杆24带动转动杆22摆动。
40.当转动杆22的下段带动至卷筒21外侧的预定位置时,如图5所示,电路板侧边胶带的端部便可穿过转动杆22下段与卷筒21之间的夹角区域。之后,转动杆22的下段向卷筒21内部摆动,直至如图8、图9所示的状态,此时转动杆22与卷筒21平行。转动杆22完全容纳于缺口211内,通过转动杆22的下段将胶带推送至缺口211内,使胶带的端部卡滞在转动杆22与缺口211的侧壁之间。然后通过转动卷筒21便可将胶带从电路板上撕下,并且使胶带卷曲在卷筒21的外壁。
41.更具体的,如图7至图9所示,连接板412位于卷筒21的中段位置,且位于转动杆22上端的下方,铰接杆24位于连接板412的上方,铰接杆24朝向活动杆411的一侧设有垫块241,以此作为限位结构,当垫块241与活动杆411接触时,转动杆22与卷筒21之间正好呈预定夹角。以便于胶带的端部穿过转动杆22下段与卷筒21之间,并且精确控制转动杆22下段转动的位置,使转动杆22下段每次转动的位置保持固定,以使得转动杆22每次都能准确无误的将胶带推送至缺口211内。
42.优选的,如图7所示,连接板412为半圆结构,其弧形侧壁与卷筒21的内壁为滑动配合,以保证连接板412移动时的稳定性,防止活动杆411倾斜。
43.优选的,如图9所示,转动杆22的下段设有勾手板25,勾手板25的下段具有锐角结构的钩尖251,钩尖251朝向卷筒21的轴线。
44.如图5所示,当转动杆22的下段转动至卷筒21外侧预定位置时,钩尖251的尖点处于电路板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如图2所示,胶带贴附与电路板侧边时,位于电路板上下面的胶带在接近电路板侧边的部位将存在三角形结构的空腔区域,转动杆22将胶带推入缺口时,钩尖251处于电路板上下面的胶带之间,且正处于三角形结构的空腔区域内,以防止胶带沿转动杆22的下段滑落。利用钩尖251可使胶带相对稳定的贴在转动杆22的下段,以便于准确无误的将胶带端部推入缺口211内,并将其卡住。
45.优选的,如图9所示,转动杆22的下段朝向卷筒21的一侧开设有安装孔221,勾手板25移动设于安装孔221内,勾手板25与安装孔221的底面之间设有多组弹簧222。当弹簧222呈自然状态时,钩尖251凸出于转动杆22朝向卷筒21一侧的表面,以便于固定胶带。
46.如图7至图9所示,卷筒21的侧壁穿设有一顶杆26,当转动杆22与卷筒21平行时,顶杆26的前端压紧于勾手板25的上段,并将勾手板25压缩至安装孔221内,此时钩尖251处于安装孔221内,使钩尖251隐藏于安装孔221内。使钩尖脱离与胶带的连接,防止钩尖251卡住胶带,方便胶带沿卷筒21的下方排出。
47.胶带位于顶杆26的下方,以便于卷曲后的胶带向下排出。同时,利用顶杆26限制转动杆22向卷筒21内部转动的位置,此时转动杆22正好与卷筒21平行,且转动杆22正好容纳隐藏于缺口211内。
48.进一步优选的,顶杆26采用螺纹安装方式,以便于安装及调节长度位置,顶杆26的头部隐藏于卷筒21的侧壁内,以避免影响胶带向下排出。
49.优选的,如图6至图8所示,卷筒21外壁套设有圆环27,圆环27沿卷筒21的轴线移动设置,圆环27位于推料板23上方,推料板23顶面设有多根导杆231,导杆231均穿过圆环27,圆环27与推料板23之间设有多处弹性元件232,弹性元件232为圆柱弹簧,并且套设在导杆231外侧。
50.卷筒21通过旋转的方式使电路板边沿的胶带均卷曲在卷筒21下段。圆环27沿着卷筒21向下移动,并推动推料板23一同向下移动,将卷筒21外壁卷曲的胶带向下推出。
51.因为胶带卷曲在卷筒21外壁,胶带与卷筒21的外壁之间必定存在摩擦力,该摩擦力将阻碍推料板23向下移动,并且向推料板23施加向上的力,该相向的力使弹性元件232被压缩。
52.当圆环27继续带动推料板23下降,使卷筒21长度方向上下段一部分的卷曲胶带脱离卷筒21,此时卷曲的胶带与卷筒21之间的摩擦力将突然减小,由于摩擦力的突然减小,致使弹性元件232的弹力迅速恢复,便可利用弹力通过推料板23将卷筒21上剩余的卷曲胶带快速弹出,使卷筒21排出胶带更加方便快捷,防止胶带粘连在卷筒21上。
53.优选的,如图6至图8所示,圆环27的底部设有一对平行的推板28,推板28分别位于转动杆22的两侧,推板28的下端均设有横板281,横板281前段穿过缺口211与转动杆22两侧之间,且位于卷筒21的内部,横板281位于转动杆22的转动下方。当圆环27向下移动时,将使推板28一同向下移动,利用横板281将缺口211内的胶带向下推出,防止胶带的卡在缺口211
侧壁与转动杆22之间。
54.优选的,推料板23为圆弧结构,以便于沿卷筒21的周侧推出胶带,其一侧断开,用于避让推板28及转动杆22。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表示是唯一的或是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的各种改变或同等替换,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