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作方法

2022-05-08 06:22: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本发明涉及功能橡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


背景技术:

胶辊是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胶辊外覆的橡胶直接决定了胶辊的性能,胶辊在使用过程中,若无法进行很好的导热,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不断升高直接影响效果,同时降低胶辊的使用寿命,因此,胶辊的导热性非常重要。通常导热橡胶都以导热硅橡胶或硅树脂为基质,通过填充常规的al2o3,aln,bn,tio2等导热填料以获得不同的导热性能,以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尽管导热硅橡胶具有较理想的导热性能,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其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如激光打印机等所用导电胶辊的性能,因而近年来对以其他橡胶如丁腈橡胶、顺丁橡胶和乙丙橡胶为基质的导热橡胶的研究逐渐增多。为了谋求导热橡胶的高导热性,提高橡胶中的导热填料的导热性和融合性变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都通过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对其表面进行处理来增加填料的分散性,但该方法对于提高材料的导热性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3.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目前导热橡胶胶辊导热性不佳,应用有局限性的技术问题,采用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复合,共同作为导热填料,形成沿x轴、y轴方向水平正交排布,以及z轴方向双向贯通排布,在丁腈橡胶中形成高热导率。
4.技术方案: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15-20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4.5-7.5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优选的,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质量比为1:(0.5-1):(1-3)。优选的,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优选的,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
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优选的,所述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1-9):1。优选的,所述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2mg/ml的片状氧化铝分散液和5mg/ml的球形碳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抽滤得到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步骤3:将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浸入混合均匀的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与甲基六氢苯酐混合液中,在60℃下真空脱气1h;步骤4:置于135℃下预固化2h后在165℃下固化14h,即得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优选的,所述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比例为100:45。优选的,所述片状氧化铝长度为5-10μm,所述球形碳的直径为3-7μm。优选的,所述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为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甲基四氢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内次甲基四氢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或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配合剂为1-1.5重量份硬脂酸、2-3重量份硫黄、1-2重量份促进剂dm和0.5-1重量份促进剂cz。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有益效果:1.本发明采用二维纳米材料,与高导热三维碳纤维之间产生铆接效应,形成导热通路,使丁腈橡胶由热的不良导体向热的良性导体转变,丁腈橡胶与二维纳米材料,与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处于热阻并联状态,导热通路在热量传递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二维纳米材料表面的活性官能团可改善导热填料/丁腈橡胶间的界面性能以降低界面热阻,增强导热填料与丁腈橡胶间的相互作用,对增强热导性能产生正面影响。2.本发明采用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复合,共同作为导热填料,形成沿x轴、y轴方向水平正交排布,以及z轴方向双向贯通排布,在丁腈橡胶中形成高热导率。3.本发明中采用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这种二元结构,在片状氧化铝抽滤过程中引入球形碳,构建二元多孔结构,其中的片状氧化铝为橡胶胶辊材料在面内和面外方向提供了高效的热传输通道,极大地增强了橡胶胶辊材料的导热性能。4.本发明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导热系数最高可达2.12w
·
m-1
·
k-1
,具有非常高的导热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15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4.5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质量比为1:0.5:1;所述配合剂为1重量份硬脂酸、2重量份硫黄、1重量份促进剂dm和0.5重量份促进剂cz。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其中,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1:1;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所述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2mg/ml的片状氧化铝分散液和5mg/ml的球形碳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抽滤得到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步骤3:将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浸入混合均匀的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混合液中,在60℃下真空脱气1h,其中,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比例为100:45;所述片状氧化铝长度为5μm,所述球形碳的直径为3μm;步骤4:置于135℃下预固化2h后在165℃下固化14h,即得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实施例2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16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5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质量比为1:0.5:2;所述配合剂为1.5重量份硬脂酸、2重量份硫黄、1重量份促进剂dm和0.5重量份促进剂cz。
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其中,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3:1;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所述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2mg/ml的片状氧化铝分散液和5mg/ml的球形碳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抽滤得到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步骤3:将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浸入混合均匀的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混合液中,在60℃下真空脱气1h,其中,六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比例为100:45;所述片状氧化铝长度为6μm,所述球形碳的直径为4μm;步骤4:置于135℃下预固化2h后在165℃下固化14h,即得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实施例3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17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5.5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质量比为1:0.5:3;所述配合剂为1.5重量份硬脂酸、2.5重量份硫黄、1重量份促进剂dm和0.5重量份促进剂cz。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
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其中,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5:1;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所述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2mg/ml的片状氧化铝分散液和5mg/ml的球形碳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抽滤得到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步骤3:将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浸入混合均匀的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混合液中,在60℃下真空脱气1h,其中,对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比例为100:45;所述片状氧化铝长度为7μm,所述球形碳的直径为5μm;步骤4:置于135℃下预固化2h后在165℃下固化14h,即得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实施例4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18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6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质量比为1:1:1;所述配合剂为1.5重量份硬脂酸、2.5重量份硫黄、1.5重量份促进剂dm和0.5重量份促进剂cz。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其中,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7:1;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
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所述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2mg/ml的片状氧化铝分散液和5mg/ml的球形碳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抽滤得到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步骤3:将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浸入混合均匀的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混合液中,在60℃下真空脱气1h,其中,间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比例为100:45;所述片状氧化铝长度为8μm,所述球形碳的直径为6μm;步骤4:置于135℃下预固化2h后在165℃下固化14h,即得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实施例5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19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6.5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质量比为1:1:2;所述配合剂为1.5重量份硬脂酸、2.5重量份硫黄、1.5重量份促进剂dm和1重量份促进剂cz。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其中,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8:1;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所述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2mg/ml的片状氧化铝分散液和5mg/ml的球形碳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
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抽滤得到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步骤3:将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浸入混合均匀的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混合液中,在60℃下真空脱气1h,其中,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比例为100:45;所述片状氧化铝长度为9μm,所述球形碳的直径为7μm;步骤4:置于135℃下预固化2h后在165℃下固化14h,即得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实施例6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20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7.5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所述二维纳米材料、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和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质量比为1:1:3;所述配合剂为1.5重量份硬脂酸、3重量份硫黄、2重量份促进剂dm和1重量份促进剂cz。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其中,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9:1;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所述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2mg/ml的片状氧化铝分散液和5mg/ml的球形碳分散液混合后超声分散30min,得到均匀的混合分散液;步骤2:将混合分散液抽滤得到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步骤3:将球形碳-片状氧化铝二元多孔结构浸入混合均匀的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混合液中,在60℃下真空脱气1h,其中,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与甲基六氢苯酐的比例为100:45;所述片状氧化铝长度为10μm,所述球形碳的直径为7μm;步骤4:置于135℃下预固化2h后在165℃下固化14h,即得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
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对比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之间的区别在于以高导热三维碳纤维完全代替片状氧化铝裹挟球形碳,具体的:一种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包括100重量份丁腈橡胶、20重量份导热填充材料和7.5份配合剂,所述导热填充材料包括二维纳米材料和高导热三维碳纤维;所述二维纳米材料和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质量比为1:4;所述配合剂为1.5重量份硬脂酸、3重量份硫黄、2重量份促进剂dm和1重量份促进剂cz。所述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取1g氟化锂粉末,加入在20ml盐酸溶液,搅拌0.5h;步骤2:加入ti3alc2粉末,在35℃下恒温反应48h;步骤3:将反应液抽滤洗涤至中性,干燥;步骤4:将其溶于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在氮气保护下,在室温下超声1h;步骤5:将所得分散液在转速3500r/min下离心,取上层清液;步骤6:将上层清液冷冻干燥即得二维纳米材料。所述高导热三维碳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步骤1:将乙酸木质素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置于旋涡混合器上震荡使其混合均匀,获得质量分数为40%的纺丝液,其中,乙酸木质素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为9:1;步骤2:将制备的纺丝溶液置于高压静电纺丝装置中,纺丝液射流被固化,形成纳米纤维,以无序状排列在收集板上,形成三维网络纤维;步骤3:将三维网络纤维置于管式炉中充分预氧化,并进行500℃低温炭化处理后,切成3mm短纤维;步骤4:在1300℃下炭化得高导热三维碳纤维。上述高导热橡胶胶辊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双辊开炼机的辊距调至最小,加入丁腈橡胶,然后缓慢加入导热填充材料,混合均匀后,再依次加入配合剂得到混合物,在平板硫化机上硫化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160℃。采用准稳态导热系数测定仪测试导热系数。表1不同实施例的导热性能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按相应国家标准进行测试。表2不同实施例的力学性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