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5-06 09:53: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3.以微波为加热源的烹饪器具(例如微波炉或微蒸烤一体机)通常包括箱体、微波发生组件和炉门,箱体上设有烹饪腔,炉门通过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箱体上,并且通过炉门的转动实现对烹饪腔的打开或关闭,微波发生组件设置在箱体内,并通过向烹饪腔内馈入微波来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
4.现有烹饪器具的结构中,仅能够在炉门的位置对烹饪腔内的食物进行取放操作,但是,由于烹饪器具结构上的限制,炉门位置的尺寸在食物取放的过程中不够开阔,导致用户取放食物的过程中较为不便,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用户对烹饪腔内食物取放不便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7.底座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底座本体的加热机构;
8.扣合罩,所述扣合罩包括罩体和门体,所述罩体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且能够相对底座本体活动,所述门体连接于所述罩体且能够相对所述罩体活动,所述门体、所述罩体和所述底座本体构造出烹饪腔,所述罩体相对所述底座本体活动,以全部打开所述烹饪腔,所述门体相对所述罩体活动,以部分打开所述烹饪腔。
9.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罩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底座本体上,门体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罩体上,当需要对食物进行烹饪时,门体、罩体以及底座本体构造出封闭结构的烹饪腔,食物放置在烹饪腔内,通过运行加热机构实现对食物的加热烹饪,当烹饪完成后,若食物的体积较小,开启门体,以将烹饪腔被部分打开,以满足用户自烹饪腔内取放食物的需求,若食物的体积较大,开启罩体,以将烹饪腔被完全打开,进一步满足用户自烹饪腔内取放食物的需求。通过扣合罩的结构能够有效满足了用户自烹饪腔内取放食物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10.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烹饪器具,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包括底座部和背座部,所述底座部具有烹饪台面,所述罩体与所述背座部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所述门体与所述罩体以可转动的方式连接。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抵靠在所述烹饪台面上以构成所述烹饪腔,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烹饪台面分离以全部打开所述烹饪腔。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的侧部或顶部设有第二端口,所述门体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端口,在所述第二端口被打开的状态下,所述烹饪腔被部分打开。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口设置在所述罩体的侧部且与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门体抵靠在所述烹饪台面上以构造出所述烹饪腔;
15.并且/或者所述罩体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二端口远离所述背座部设置。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为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内的微波发生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成通过所述烹饪台面溃入所述烹饪腔。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波发生机构包括:
18.微波发生器,所述微波发生器设置在所述背座部内;
19.波导管,所述波导管呈喇叭状结构,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小端与所述微波发生器的馈入端连通;
20.调波件,所述调波件包括微波馈入口和微波馈出口,所述调波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部内,并且所述微波馈入口与所述喇叭状结构的大端连通,所述微波馈出口与所述烹饪台面对应设置,所述调波件对进入所述烹饪腔内的微波进行调节,以在所述烹饪台面的预设区域内形成表面波能量场。
2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波件包括:
22.主腔体,所述微波馈入口开设在所述主腔体的侧壁上,所述微波馈出口开设在所述主腔体的顶部;
23.多个调波肋片,所述多个调波肋片呈预设排列结构设置在所述主腔体内。
2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扣合罩还包括扼流件,至少部分所述扼流件设置在所述罩体内且靠近所述烹饪台面设置。
2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吸波置物盘,所述吸波置物盘以可分离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烹饪台面上,所述吸波置物盘设置成吸收所述微波发生机构馈入到所述烹饪腔内的微波。
附图说明
26.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27.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图1中所示的烹饪器具处于第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图1所示的烹饪器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图4中所示的烹饪器具中底座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如下:
33.100为烹饪器具;
34.101为烹饪腔;
35.10为底座组件;
36.11为底座本体;
37.111为底座部;
38.1111为烹饪台面,1112为预设区域;
39.112为背座部;
40.1121为狭缝;
41.12为连接件;
42.13为加热机构;
43.131为微波发生器;
44.132为波导管;
45.133为调波件;
46.1331为主腔体,1332为调波肋片;
47.134为变频器;
48.135为风扇;
49.136为电控板;
50.137为滤波板;
51.20为扣合罩;
52.21为罩体;
53.211为第二端口;
54.212为第一端口;
55.22为门体;
56.23为扼流件;
57.30为置物盘。
具体实施方式
58.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59.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60.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
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61.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
……
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62.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烹饪器具100,该烹饪器具100包括有扣合罩20以及底座组件10,底座组件10包括有加热机构13以及底座本体11,加热机构13设于底座本体11,扣合罩20与底座本体11连接且能够相对底座本体11活动。
63.扣合罩20具有三种状态,即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其中,当处于第一状态时,扣合罩20与底座本体11两者配合,从而在两者之间构造出用于烹饪的烹饪腔101,并且该烹饪腔101为封闭结构,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切换至第二状态时,部分烹饪腔101被打开,在第一状态的基础上切换至第三状态时,全部烹饪腔101被打开。
64.具体地,扣合罩20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底座本体11上,并通过扣合罩20的活动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当需要对食物进行烹饪时,扣合罩20切换至第一状态,扣合罩20与底座配合形成烹饪腔101且该烹饪腔101为封闭结构,食物放置在烹饪腔101内,通过运行加热机构13实现对食物的加热烹饪,当烹饪完成后,若食物的体积较小,可将扣合罩20切换至第二状态,即烹饪腔101被部分打开,以满足用户自烹饪腔101内取放食物的需求,若食物的体积较大,可将扣合罩20切换至第三状态,即烹饪腔101被完全打开,进一步满足用户自烹饪腔101内取放食物的需求。
65.通过扣合罩20的结构能够有效满足了用户自烹饪腔101内取放食物的需求,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66.需要理解的是,如图1所示,当扣合罩20处于第一状态时,扣合罩20扣装在底座本体11上,扣合罩20与底座本体11之间的空间即为烹饪腔101,并且该烹饪腔101与外界隔离,以防止烹饪过程中外界对食物的影响,从而保证食物在烹饪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以及防止烹饪过程中热量的散失。
67.另外,如图2所示,当扣合罩20处于第二状态时,此时可满足用户对于小体积食物的取放需求,即烹饪腔101被局部打开的位置的尺寸大于食物的尺寸。
68.此外,如图3所示,当扣合罩20处于第三状态时,烹饪腔101被完全打开,此时食物完全暴露在外部,用户可对食物进行直接取放,无需考虑取放的方向。
69.应当理解的是,当扣合罩20处于第三状态时,即烹饪腔101被完全打开,此时用户对烹饪器具100进行清洁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清洁过程中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70.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扣合罩20包括有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门体22,另一个部分为罩体21,罩体21连接于底座本体11,门体22设置在罩体21上且可相对罩体21
活动,利用罩体21与底座本体11的配合,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的切换,利用门体22与罩体21的配合,实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切换。
71.具体地,罩体21与底座本体11连接,两者之间的连接位置设置成可活动,即罩体21可相对底座本体11活动,门体22连接在罩体21上,两者之间的连接位置也设置成可活动,即门体22可相对罩体21活动。
72.当门体22相对罩体21关闭时,罩体21为一个完整的罩状结构,此时罩体21可通过相对底座本体11的活动,并使其开口抵靠在底座本体11上,以便于底座本体11共同构成封闭的烹饪腔101,并通过运行加热机构13实现对处于封闭的烹饪腔101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当食物体积较小时,可驱动门体22相对罩体21活动(罩体21扣装在底座本体11上),使得门体22所遮挡的位置被打开,以实现烹饪腔101的部分开启;当食物体积较大时,可驱动罩体21相对底座本体11活动(罩体21扣装在底座本体11上),使得罩体21的开口与底座本体11分离,以实现烹饪腔101的全部开启。
73.扣合罩20的结构以及设置方式有效实现了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的相互切换,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得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7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罩体21与底座本体11之间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同时门体22与罩体21之间也以可滑动的方式连接。
75.具体地,罩体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沿罩体21的滑动方向(烹饪器具100水平放置时,滑动方向例如为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设置,第二滑槽沿门体22的滑动方向设置(烹饪器具100水平放置时,滑动方向例如为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底座本体11上设有第一滑块,门体22上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内。
76.当需要与底座本体11构造出烹饪腔101时,驱动罩体21(门体22相对罩体21处于关闭状态)相对底座本体11滑动,使得罩体21的开口抵靠在底座本体11上,从而在底座本体11与罩体21之间形成封闭的烹饪腔101;当需要局部开启烹饪腔101时,驱动门体22相对罩体21滑动,门体22所遮挡的位置被打开,从而实现对烹饪腔101的局部开启;当需要全部开启烹饪腔101时,驱动罩体21相对底座本体11欢动,使得罩体21的开口与底座本体11分离,从而实现烹饪腔101的全部打开。
7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5所示,底座本体11包括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为具有烹饪台面的1111的底座部111,另一个部分为背座部112,罩体21连接于背座部112且能够相对背座部112转动,门体22连接于罩体21且能够相对罩体21转动。
78.具体地,底座部111和背座部112彼此连接从而构成l型结构的底座本体11,其中,底座部111水平设置,背座部112竖直设置,罩体21与背座部112可转动地连接,门体22与罩体21可转动地连接。当需要形成烹饪腔101时,外力驱动罩体21带动门体22相对背座部112转动,使得罩体21的开口抵靠在底座部111上,从而使得罩体21与底座部111之间构成了封闭的烹饪腔101(第一状态),此时可通过转动门体22实现对烹饪腔101的局部开启(第二状态),也可通过反向转动罩体21实现对烹饪腔101的全部开启(第三状态)。
79.通过将门体22与罩体21设置成转动连接以及将罩体21与背座部112设置成转动连接,从而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另外,通过将罩体21与底座部111设置成转动连接,从而提高了罩体21的打开角度,进一步提高了烹饪腔101完全打开幅度,使得用户的使用需求
得到了进一步地满足,进一步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80.需要指出的是,如图4和图5所示,底座组件10还包括连接件12,连接件12的一端插入到背座部112的内部且通过第一连接轴与背座部112连接,连接件12的另一端插入到罩体21的内部且通过第二连接轴与罩体21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12可相对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二连接件12相对第二连接轴固定,罩体21相对背座部112转动时带动连接件12同步转动,并通过连接件12相对第一连接轴的转动实现罩体21的转动(第一连接件121转动的过程中自背座部112上的狭缝1121伸出),直至罩体21抵靠在背座部112的顶部上。
81.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罩体21上设有第一端口212,第一端口212设置在罩体21的底部。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罩体21为矩形结构,第一端口212设置在矩形结构的底部,底座部111的结构与矩形结构的形状相适配,当罩体21扣在底座部111的烹饪台面1111上时,底座部111与罩体21之间无断差,以保证烹饪器具100外观结构的一致性。
82.另外,将第一端口212设置在罩体21的底部,并通过罩体21相对背座部112的转动,实现与底座部111构成封闭的烹饪腔101以及完全打开烹饪腔101的操作,该种结构便于用户的使用,使得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得到了提高,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8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罩体21上设有第二端口211,该第二端口211设置在罩体21的侧部或顶部上。具体地,门体22通过连接轴等部件可转动的连接在罩体21上,并通过驱动门体22相对罩体21的转动来实现将第二端口211进行打开或关闭的操作,以便用户在第二状态下(烹饪腔101局部打开的状态下)对烹饪腔101内的食物进行取放。
84.需要理解的是,通过改变第二端口211的设置位置来进一步满足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85.需要指出的是,罩体21和门体22中的至少一者可设置成透光件,在底座本体11上设有照明件(照明灯),该照明件用在烹饪的过程中为烹饪腔101提供光线,通过将罩体21和门体22中的至少一者可设置成透光件,以便于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100的过程中观察烹饪腔101内的烹饪状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86.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端口211开设在罩体21的侧部上,同时第一端口212与第二端口211连通。
87.具体地,当需要构造出烹饪腔101时,门体22相对罩体21转动,以将第二端口211关闭,驱动罩体21相对背座部112转动,以使罩体21的第一端口212抵靠在底座部111上,同时门体22也抵靠在底座部111上,门体22、罩体21以及底座部111三者合围构成了封闭的烹饪腔101,当需要部分开启烹饪腔101时,驱动门体22相对罩体21转动,使得第二端口211打开,从而满足小体积食物的取放需求,当需要全部全体烹饪腔101时,驱动罩体21相对背座部112转动,使得第一端口212与底座部111分离,从而满足大体积食物的取放需求。
88.需要指出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端口211的开设位于与背座部112相对设置,当用户使用烹饪器具100时,背座部112远离用户的一侧设置,通过将第二端口211开设在罩体21远离背座部112的一侧上(罩体21面向用户的一侧),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89.另外,罩体21包括顶板以及垂直连接在顶板同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间隔设置,第三侧板分别与第一侧板的一端以及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当门体22关闭第二端口211时,门体22与第三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此时,第一侧
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门体22以及顶板共同构成了扣合罩20的整体结构,并且,门体22、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共同形成了第一端口212。扣合罩20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有效降低了扣合罩20的制造成本。
90.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烹饪器具100还包括有置物盘,其中,置物盘设置在底座本体11的烹饪台面1111上,并且置物盘与底座本体11之间以可分离的方式配合。
91.具体地,当需要对食物进行烹饪时,将置物盘放置在底座本体11上,并将待烹饪食物放置在置物盘上,再转动扣合罩20,使得扣合罩20扣在底座本体11上,从而将置物盘以及待烹饪食物封闭在烹饪腔101内,运行加热机构13,从而实现对待烹饪食物的加热烹饪。
92.当烹饪完成后,加热机构13停止运行,若食物的体积小,可转动门体22使得罩体21的第二端口211开启,以实现烹饪腔101的局部打开,用户可经由第二端口211将烹饪腔101内的食物取出(也可以连通置物盘共同取出),若食物的体积大,可转动罩体21使得罩体21的第一端口212开启,以实现烹饪腔101的全部打开,用户可经由第一端口212将烹饪腔101内的食物取出(也可以连通置物盘共同取出),通过对扣合罩20设置两种开启烹饪腔101的方式,从而有效满足了对烹饪腔101内食物取放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93.需要理解的是,设置置物盘(置物盘的中部局域可形成内凹结构),烹饪过程中的冷凝水以及油脂等被置物盘所收集,能够防止在烹饪过程中出现冷凝水及油脂四溢的情况,提高了用户清理烹饪器具100的便捷性。
9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13为电加热板,该电加热板设置在底座本体11上,置物盘放置在电加热板上,在加热的过程中,电加热板运行,电加热板对置物盘进行加热,并通过置物盘的温升来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待烹饪食物的烹饪操作。
9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13为热风机构,该热风机构设置在底座本体11内,并且在底座本体11上设置有与烹饪腔101连通的进风孔和出风孔,热风机构(具体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分别与进风孔和出风孔连通,在加热的过程中,热风机构运行,将烹饪腔101内的空气吸入到热风机构位置进行加热,再将加热后的热空气经由进风孔送入到烹饪腔101,以利用热空气对食物进行加热。
9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13为蒸汽机构,该蒸汽机构设置在底座本体11内,并且在底座本体11上设置有与烹饪腔101连通的进气孔和排气孔,蒸汽机构(具体结构可参见现有技术)与进气孔连通,出气孔与外界连通,在加热的过程中,蒸汽机构运行,将水加热至高温蒸汽,并通过进气孔送入到烹饪腔101,利用高温蒸汽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烹饪,加热后的蒸汽经由排气孔排出。
9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机构13为微波发生机构,该微波发生机构设置在底座本体11内,在对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时,为微波发生机构的加热机构13启动,所产生的微波自烹饪台面1111向烹饪腔101馈入,以利用微波实现对待烹饪食物的加热烹饪。
9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微波发生机构具体包括微波发生器131、波导管132以及调波件133,其中,微波发生器131设置在背座部112内,波导管132呈喇叭状结构,喇叭状结构的小端与微波发生器131的馈入端连通,调波件133包括微波馈入口和微波馈出口,调波件133设置在底座部111内,并且微波馈入口与喇叭状结构的大端连通,微波馈出口与烹饪台面1111对应设置,调波件133对进入烹饪腔101内的微波进行调节,以在烹饪台面
1111的预设区域内形成表面波能量场。
99.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微波发生器131具体为磁控管,在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时,磁控管通电产生微波,微波经波导管132馈入到调波件133内,调波件133对波导管132馈入的微波进行调波,经过调波件133的微波自烹饪台面1111向烹饪腔101内溃入,馈入到烹饪腔101的微波聚集在烹饪台面1111的预设区域1112内以形成表面波能量场。烹饪时,将待烹饪食物放置在预设区域1112内,表面波能量场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微波加热,以实现对食物进行烹饪的目的。
100.需要理解的是,调波件133对微波进行调波处理,使得微波进入烹饪腔101后在烹饪台面1111的预设区域1112内形成表面波能量场,当微波超过预设区域1112之外时,微波迅速衰减,表面波能量场的能量几乎为零,因此,无需设置封闭的谐振腔以及额外的微波屏蔽结构,简化了烹饪器具100的结构,降低了烹饪器具的制造成本。另外,可以将扣合罩20设置为透明结构,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01.进一步地,调波件133包括主腔体1331和多个调波肋片1332,微波馈入口开设在所述主腔体的侧壁上,微波馈出口开设在主腔体1331的顶部,多个调波肋片1332呈预设阵列设置在主腔体1331内。具体地,主腔体1331为盒状结构,位于侧壁上的微波馈入口与波导管132连通(喇叭状结构的大端),盒状结构的顶部开口为微波馈出口且与烹饪台面1111对应设置,微波发生器131启动后产生微波,微波经波导管132溃入到主腔体1331内且与多个调波肋片1332接触,通过将所有的调波肋片1332进行预设阵列,从而对微波的参数进行调节,使得微波经微波馈出口以及烹饪台面1111溃入到烹饪腔101内且在烹饪台面1111的预设区域内形成表面波能量场,并利用表面波能量场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烹饪。
102.需要指出的是,各调波肋片1332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部分相同,还可以完全不同,并且各调波肋片1332的设置方式呈预设结构,该预设结构可以为矩形阵列结构、均不分散结构以及螺旋结构等。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预设结构为矩形阵列结构,以保证对微波的导波效果,使得烹饪的效果得到了保证。
103.另外,如图5所示,各调波肋片1332设置在底座本体11的底座部111内,微波发生器131和波导管132设置在底座本体11的背座部112的内部,加热机构13还包括变频器134、电控板136、风扇135以及滤波板137,电控板136对与烹饪器具100的运动和停止进行控制,变频器134用于控制微波发生器131的工作频率,滤波板137对工作电流进行滤波,风扇135用于对滤波板137、电控板136、变频器134以及微波发生器131等进行散热,以避免温升过高导致烹饪器具100出现故障。
104.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扣合罩20还包括扼流件23,至少部分扼流件23设置在罩体21内且靠近第一端口212设置。
105.具体地,扼流件23上设有多个扼流齿,扼流齿能够对扣合罩20与底座本体11的结合位置进行阻波处理,以防止微波经扣合罩20与底座本体11之间的间隙泄露,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烹饪器具100的安全性。
106.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扼流件23的部分设置在门体22内,扼流齿的另一部分设置在罩体21内,以保证对微波的阻波效果。
107.进一步地,加热机构为微波发生机构时,烹饪器具100的置物盘为吸波置物盘(图中未示出),使用吸波置物盘对待烹饪食物进行烹饪时,打开扣合罩20,使得烹饪腔101完全
暴露在外部,将吸波盘防止在吸波置物盘上,再将待烹饪食物放置在吸波置物盘内,微波发生机构13启动并运行,微波发生机构13自吸波置物盘的位置向烹饪腔内馈入微波,吸波置物盘吸收全部微波,从而使得吸波置物盘的温度升高,利用吸波置物盘对食物进行加热烹饪,从而实现了烹饪器具在开门状态下,对待烹饪食物进行煎烤的烹饪,从而满足了用户不同的烹饪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108.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吸波置物盘为金属盘,并且在金属盘的表面涂覆有吸波材料,以保证吸波的效果,以防止出现微波泄露的情况,从而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109.另外,吸波置物盘在烹饪台面1111上的覆盖区域大于等于预设区域1112,从而进一步保证微波全部被吸波置物盘所吸收,进一步防止微波泄露的情况发生,基于此,可实现在打开扣合罩20的状态下对待烹饪食物进行加热烹饪的操作。
110.此外,加热机构13还包括安全开关,该安全开关可被配制成与吸波置物盘进行配合,例如当吸波置物盘在烹饪腔101内放置到位后,安全开关(磁性开关,吸波置物盘上设有磁铁等磁性件)被触发,烹饪器具100可进行启动,当吸波置物盘放置不到位时,安全开关不被触发,烹饪器具100无法启动。
11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