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压机润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10: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空压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空压机润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大型空压机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润滑油来保证正常运行,润滑油对空压机轴与轴承接触部分起着润滑、冷却、清洗以及利用油膜托起运转轴的作用。由于工业循环水质不佳,易发生润滑油冷却器水侧堵塞造成换热效果下降,导致轴承温度得不到有效地冷却,从而造成温度高报警连锁压缩机停车;同时在油冷却器需要进行检修时,必须停空压机进行处理,导致空压装置停机,给生产带来了不便,并且大型空压装置停机后再起动每次费用极大,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冷却器在检修时,空压机必须停止运行,给生产带来了不便,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冷却器在检修时,空压机必须停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空压机润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
5.本技术提供空压机润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空压机润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安装于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的一侧,包括设置在第一冷凝器一侧的外壳,所述外壳远离第一冷凝器一侧插接有油路总管,所述油路总管包括有第一分管、第二分管、第三分管和第四分管,所述第一分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分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三分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四分管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一侧出口端与第二分管之间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段连接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的一侧出口端与第三分管之间相互贯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有第三油管,所述第三油管的一侧出口端与第一分管之间相互贯通,所述第二冷凝器的出口端连接有第四油管,所述第四油管的一侧出口端与第四分管之间相互贯通,这样的设计使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转换的同时,对空压机的油液进行更换,避免了空压机的停止运行,增加了工作效率。
7.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油箱,所述第一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三油管之间相互贯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七阀门。
8.可选的,所述第一油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箱,所述第二油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与第三油管之间相互贯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第六阀门。
9.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三油管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三油管连接处的前端,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的直径一致。
10.可选的,所述第三油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位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
11.可选的,所述第四油管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位于靠近第四分管的一侧。
12.可选的,所述外壳的正面设置有门,所述门位于是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的正前方。
13.可选的,所述外壳的背面设置有视窗,所述视窗设置有若干个。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5.1.空压机的油液通过第二分管和第一油管进入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通过第二油管和第三分管将冷却完毕的油液输送进空压机,完成油液冷却循环,当空压机需要更换油液时,油泵启动,将第一油箱内部的油液通过第三油管进入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冷却完的油液进入第四油管,第三阀门关闭,第四阀门打开,第四油管内部的冷却油液进入第四分管后流入空压机,第四阀门打开的同时第二阀门关闭,第一阀门打开,油液进入第三油管,第三油管内的第五阀门关闭,使油液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第二油箱,这样的设计使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转换的同时,对空压机的油液进行更换,避免了空压机的停止运行,增加了工作效率。
16.2.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油箱,第一油箱内部储存润滑油,第一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油泵,油泵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第三油管之间相互贯通,油泵启动可以将第一油箱内部的润滑油添加进入第三油管中,第一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第七阀门,第七阀门为逆流阀,尽量避免第三油管中的油液进入第一油箱中,影响第一油箱中的油品质量,第一油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箱,第二油箱为空箱,第二油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出口端与第三油管之间相互贯通,通过第三油管的设计可以将第三油管中的油液进行流出,第二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第六阀门,第六阀门为单向阀,这样的设计尽量避免第二油箱中的油液倒流入第三油管。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冷凝器循环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施例的第二冷凝器循环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冷凝器;2、第二冷凝器;3、外壳;301、门;302、视窗;4、第一油管;5、第二油管;6、第三油管;7、第四油管;8、油路总管;801、第一分管;802、第二分管;803、第三分管;804、第四分管;9、温度计;10、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四阀门;14、第五阀门;15、第六阀门;16、第七阀门;17、第一油箱;1701、油泵;1702、第一连接管;18、第二油箱;1801、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
2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空压机润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参照图1、图2和图3,空压机润
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安装于第一冷凝器1和第二冷凝器2的一侧,包括设置在第一冷凝器1一侧的外壳3,外壳3的正面设置有门301,门301的尺寸大于第一油管4的尺寸,门301位于第一油管4和第二油管5的正前方,这样的设计方便对是第一油管4和第二油管5进行更换,外壳3的背面设置有视窗302,视窗302内部安装玻璃,或百叶窗,视窗302设置有若干个,方便对外壳3内的情况进行观察。
25.参照图2、图3和图4,外壳3远离第一冷凝器1一侧插接有油路总管8,油路总管8包括有第一分管801、第二分管802、第三分管803和第四分管804,第一分管801、第二分管802、第三分管803和第四分管804的直径一致,第一分管801和第二分管802之间相互贯通,第三分管803和第四分管804之间相互贯通,第一分管8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阀门10,第二分管80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阀门11,第三分管80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阀门12,第四分管804的内部设置有第四阀门13,第一冷凝器1的入口端连接有第一油管4,第一油管4的一侧出口端与第二分管802之间相互贯通,第一冷凝器1的出口端连接有第二油管5,第二油管5的一侧出口端与第三分管803之间相互贯通,第二冷凝器2的入口端连接有第三油管6,第三油管6的一侧出口端与第一分管801之间相互贯通。
26.参照图2、图3和图4,外壳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油箱17,第一油箱17内部储存润滑油,第一油箱17的一侧设置有油泵1701,油泵1701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702,第一连接管1702与第三油管6之间相互贯通,油泵1701启动可以将第一油箱17内部的润滑油添加进入第三油管6中,第一连接管1702的内部设置有第七阀门16,第七阀门16为逆流阀,尽量避免第三油管6中的油液进入第一油箱17中,影响第一油箱17中的油品质量,第一油箱17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油箱18,第二油箱18为空箱,第二油箱1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801,第二连接管1801的出口端与第三油管6之间相互贯通,通过第三油管6的设计可以将第三油管6中的油液进行流出,第二连接管1801的内部设置有第六阀门15,第六阀门15为单向阀,这样的设计尽量避免第二油箱18中的油液倒流入第三油管6,第二连接管1801与第三油管6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连接管1702与第三油管6连接处的前端。
27.参照图2、图3和图4,第一连接管1702与第二连接管1801的直径一致,第二连接管1801和第一连接管1702的流量一致,第二连接管1801的位置,使第二油箱18优先对第三油管6的油液进行流出,第三油管6的内部设置有第五阀门14,第五阀门14位于第一连接管1702与第二连接管1801之间,第五阀门14的设计阻挡第三油管6内油液的流动,使第三油管6中的废油流入第二油箱18,增加第三油管6中油液的置换效率,第二冷凝器2的出口端连接有第四油管7,第四油管7的内部设置有温度计9,温度计9位于靠近第四分管804的一侧,第四油管7中的油液经过温度计9的检测,可以对进入空压机的油液进行检测,避免油液过高进入空压机,导致空压机的损坏,第四油管7的一侧出口端与第四分管804之间相互贯通。
28.本技术实施例的空压机润滑油冷却器切换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29.空压机的油液通过第二分管802和第一油管4进入第一冷凝器1,第一冷凝器1通过第二油管5和第三分管803将冷却完毕的油液输送进空压机,完成油液冷却循环,当空压机需要更换油液时,油泵1701启动,将第一油箱17内部的油液通过第三油管6进入第二冷凝器2,第二冷凝器2冷却完的油液进入第四油管7,第三阀门12关闭,第四阀门13打开,第四油管7内部的冷却油液进入第四分管804后流入空压机,第四阀门13打开的同时第二阀门11关闭,第一阀门10打开,油液进入第三油管6,第三油管6内的第五阀门14关闭,使油液通过第
二连接管1801进入第二油箱18,这样的设计使第一冷凝器1和第二冷凝器2转换的同时,对空压机的油液进行更换,避免了空压机的停止运行,增加了工作效率。
3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