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6:29: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育苗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2.园林,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目前在园林的育苗过程中有很多种育苗方法,其中容器育苗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稳定的方法,现有的规模化种植大多采用育苗移栽,当幼苗达到可移栽时,通过人工进行拔出幼苗,再进行移栽。
3.现有的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普遍结构传统,取苗不便影响移栽效率,且光照条件差,影响育苗质量。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普遍结构传统,取苗不便影响移栽效率,且光照条件差,影响育苗质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放置组件,且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放置组件使用的取放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支撑柱、安装板以及传送带,所述支撑柱通过分隔板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传送带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传送带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放置槽,且放置槽上可拆卸安装有培养瓶,所述传送带上还设置有取放部,且取放部贯穿箱体侧壁设置于所述取放组件内,用于实现所述培养瓶内幼苗的取放作业,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通风组件。
6.优选的,所述取放组件包括导轨、护罩以及封堵板,所述导轨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护罩通过所述导轨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上,所述封堵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上。
7.优选的,所述放置组件和所述取放组件在所述箱体上均设置有多组。
8.优选的,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进气腔、排风腔、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引风扇以及排风扇,所述进气腔和所述排风腔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两侧,且进气腔和排风腔与所述箱体之间均通过通风口连通,所述排风腔上设置有出风口,进气腔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引风扇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进气腔内,所述排风扇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排风腔内,且箱体内还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驱动组件。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带轮以及传动带,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带轮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传动带用于两组所述带轮之间的连
接。
10.优选的,所述取放部为u字型结构。
11.优选的,还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和所述分隔板上。
12.优选的,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装有幼苗(或种子)的培养瓶通过取放组件即可放入到处于取放部的放置槽上,通过传送带运动即可将装有培养瓶的放置槽输送至箱体内,循环操作即可实现将装有幼苗(或种子)的培养瓶导入箱体内,当需要移栽时,通过操作取放组件即可将运动至取放部处的培养瓶逐一取出,方便实现育苗的取放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15.通过采用多组放置组件和取放组件的设置,便于进行多种类植物的育苗工作;
16.通过补光灯便于为培养瓶内的幼苗(或种子)提供光照条件,同时通过传送带不断地运动,便于实现培养瓶内幼苗(或种子)光照均匀,进而提高育苗质量。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组件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置组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箱体,2-出风口,3-进风口,4-导轨,5-护罩,6-封堵板,7-控制面板,8-取放组件,9-取放部,10-补光灯,11-培养瓶,12-放置组件,13-通风口,14-第一转轴,15-引风扇,16-进气腔,17-支撑柱,18-安装板,19-传送带,20-第二转轴,21-排风扇,22-排风腔,23-放置槽,24-驱动电机,25-带轮,26-传动带,27-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所述移栽便捷的园林育苗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放置组件12,且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配合所述放置组件12使用的取放组件8,所述放置组件12包括支撑柱17、安装板18以及传送带19,所述支撑柱17通过分隔板27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所述传送带19通过所述安装板18安装在所述支撑柱17上,所述传送带19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放置槽23,且放置槽23上可拆卸安装有培养瓶11,所述传送带19上还设置有取放部9,且取放部9贯穿箱体1侧壁设置于所述取放组件8内,用于实现所述培养瓶11内幼苗的取放作业,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通风
组件,用于实现所述箱体1内的空气流通。
2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工作时首先将装有幼苗(或种子)的培养瓶11通过取放组件8即可放入到处于取放部9的放置槽23上,通过传送带19运动即可将装有培养瓶11的放置槽23输送至箱体1内,循环操作即可实现将装有幼苗(或种子)的培养瓶11导入箱体1内,当需要移栽时,通过操作取放组件8即可将运动至取放部9处的培养瓶11逐一取出,方便实现育苗的取放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取放组件8包括导轨4、护罩5以及封堵板6,所述导轨4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护罩5通过所述导轨4滑动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所述封堵板6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1上。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动取放组件8在导轨4上移动的方式即可实现取放组件8与封堵板6之间分离,此时取放部9将暴露在外,方便进行培养瓶11的取放作业,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3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放置组件12和所述取放组件8在所述箱体1上均设置有多组。
3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多组放置组件12和取放组件8的设置,便于进行多种类植物的育苗工作;其中所述取放组件8在所述箱体1上交错设置,且取放部9的位置始终与取放组件8相对应,方便进行移栽。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通风组件包括进气腔16、排风腔22、第一转轴14、第二转轴20、引风扇15以及排风扇21,所述进气腔16和所述排风腔22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且进气腔16和排风腔22与所述箱体1之间均通过通风口13连通,所述排风腔22上设置有出风口2,进气腔16上开设有进风口3,所述引风扇15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4安装在所述进气腔16内,所述排风扇21通过所述第二转轴20安装在所述排风腔22内,且箱体1内还安装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轴20和所述第一转轴14转动的驱动组件;
33.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4、带轮25以及传动带26,所述驱动电机24设置于所述箱体1内,且驱动电机24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转轴20相连接,所述带轮2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带轮2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20和所述第一转轴14上,所述传动带26用于两组所述带轮25之间的连接。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电机24即可同时带动第二转轴20和第一转轴14转动,通过引风扇15即可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进气腔16内,通过排风扇21即可将排风腔22内的空气排出,通过排风扇21、引风扇15以及通风口13的配合作用,即可实现箱体1内空气的外循环,进而提高育苗质量。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取放部9为u字型结构。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还包括补光灯10,所述补光灯10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1和所述分隔板27上。
3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补光灯10便于为培养瓶11内的幼苗(或种子)提供光照条件,同时通过传送带19不断地运动,便于实现培养瓶11内幼苗(或种子)光照均匀,进而提高育苗质量。
3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面板7。
3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面板7便于对补光灯10、传送带19以及驱动组件进行控
制,其中所述控制面板7上还设置有显示屏,方便对箱体1内的温度、光照等信息进行显示,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40.工作原理:首先将装有幼苗(或种子)的培养瓶11通过取放组件8即可放入到处于取放部9的放置槽23上,通过传送带19运动即可将装有培养瓶11的放置槽23输送至箱体1内,循环操作即可实现将装有幼苗(或种子)的培养瓶11导入箱体1内,当需要移栽时,通过操作取放组件8即可将运动至取放部9处的培养瓶11逐一取出,方便实现育苗的取放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补光灯10便于为培养瓶11内的幼苗(或种子)提供光照条件,同时通过传送带19不断的运动,便于实现培养瓶11内幼苗(或种子)光照均匀,通过通风组件的设置便于箱体1内空气流通。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