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4:25: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行业就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目前在建筑施工材料的选择方面,往往使用加气砖,其具有容重轻、保温效能高、吸音好和可加工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3.然而加气砖分为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其中粉煤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由于吸水率大、干燥收缩率大等原因,在选择该加气砖之前需要对加气砖的不同位置进行承载力的检查操作;
4.中国专利cn202122193598.9公开了一种建筑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整体、柜门、水箱,气压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调节限位机构;上述实用新型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清洗,但是通过喷头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清洗,容易存在清洗死角,碎渣发生残留,不利于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检测装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避免碎渣残留,利于装置后续的使用。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观测框,所述观测框的内部设置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电动液压杆、放置板、固定板、立板、固定螺柱、压紧片和缓冲层,所述电动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观测框的上端,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置板;
8.所述放置板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置所述固定板、所述立板,所述立板的外壁设置所述固定螺柱,所述固定螺柱贯穿所述立板,且所述固定螺柱的末端设置所述压紧片,所述压紧片的外壁设置所述缓冲层;
9.所述观测框的下端设置清洗部,所述清洗部包括清洗箱、漏斗筒和废水出管,所述观测框和所述清洗箱采用拆卸式连接;
10.所述清洗箱的下端设置所述漏斗筒,所述漏斗筒的下端设置所述废水出管。
11.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层为硅橡胶材质构件设置。
12.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设置贯通槽,所述贯通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贯通槽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13.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板的外壁设置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加强筋沿所述固定板依次设置;所述固定板的外壁设置防护垫。
14.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箱的内部设置电子液位计,所述清洗箱的外壁设置控制屏,所述控制屏和所述电子液位计电连接设置。
15.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清洗箱的下端设置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底板、支撑管和重力块,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清洗箱和所述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设置所述重力块。
16.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调平部,所述调平部包括底座和调节柱,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所述底座,所述调节柱的一端对应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底部。
17.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上述方案设置观测框,所述观测框的内部设置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电动液压杆、放置板、固定板、立板、固定螺柱、压紧片和缓冲层,所述电动液压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观测框的上端,所述电动液压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置板;所述固定螺柱贯穿所述立板,且所述固定螺柱的末端设置所述压紧片,所述压紧片的外壁设置所述缓冲层;所述观测框的下端设置清洗部,所述清洗部包括清洗箱、漏斗筒和废水出管;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避免碎渣残留,利于装置后续的使用。
19.2、所述缓冲层为硅橡胶材质构件设置;在加气砖发生形变时同样保持夹紧状态。
20.3、所述放置板的底部设置贯通槽,所述贯通槽设置有若干,且所述贯通槽沿所述放置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利于碎渣沿所述贯通槽掉落至所述清洗箱内。
21.4、所述清洗箱的下端设置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底板、支撑管和重力块,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调平部,所述调平部包括底座和调节柱;便于装置进行水平安装。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检测装置,便于对装置进行清洗,避免碎渣残留;同时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4.图1为一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检测部主视图;
26.图3为检测部俯视图;
27.图4为清洗部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底板安装示意图。
29.附图中,1、观测框,2、检测部,21、电动液压杆,22、放置板,23、固定板,231、加强筋,232、防护垫,24、立板,25、固定螺柱,26、压紧片,27、缓冲层,3、清洗部,31、清洗箱,32、漏斗筒,33、废水出管,4、贯通槽,5、电子液位计,51、控制屏,6、支撑部,61、底板,62、支撑管,63、重力块,7、调平部,71、底座,72、调节柱。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3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结构承载力的检测装置,包括观测框1,观测框1的内部设置检测部2;通过检测部2对加气砖进行固定;
32.检测部2包括电动液压杆21、放置板22、固定板23、立板24、固定螺柱25、压紧片26和缓冲层27,电动液压杆21的一端连接观测框1的上端,电动液压杆21的另一端连接放置板22;电动液压杆21带动放置板22进行上下移动,用于进行清洗操作;
33.观测框1的外壁设置维护门(图中未示出),用于将加气砖放置在放置板22的上端;维护门为公知的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说明;
34.放置板22的底部设置贯通槽4,贯通槽4设置有若干,且贯通槽4沿放置板22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利于碎渣沿贯通槽4掉落至清洗箱31内;
35.放置板22的两相对侧边分别设置固定板23、立板24,固定板23的外壁设置加强筋231,加强筋231设置有若干,且加强筋231沿固定板23依次设置;固定板23的外壁设置防护垫232;固定板23放置稳固;
36.立板24的外壁设置固定螺柱25,固定螺柱25贯穿立板24,且固定螺柱25的末端设置压紧片26,压紧片26的外壁设置缓冲层27;固定螺柱25带动压紧片26对加气砖进行压紧;压紧片26侧边设置凹槽,固定螺柱25的末端对应插装于凹槽内,固定螺柱25带动压紧片26前移,但是压紧片26不跟随固定螺柱25进行转动,缓冲层27为硅橡胶材质构件设置;在加气砖发生形变时同样保持夹紧状态;清洗时固定螺柱25带动压紧片26前移至最前端,防止固定螺柱25和清洗箱31的外壁接触;
37.观测框1的内壁上端设置检测探头(图中未示出),检测探头用于对加气砖进行检测;
38.观测框1的下端设置清洗部3,清洗部3包括清洗箱31、漏斗筒32和废水出管33,观测框1和清洗箱31采用拆卸式连接;观测框1和清洗箱31安装拆卸方便;
39.清洗箱31的内部设置电子液位计5,清洗箱31的外壁设置控制屏51,控制屏51和电子液位计5电连接设置;用于控制内部液位, 方便添加清水;
40.清洗箱31的下端设置漏斗筒32,漏斗筒32的下端设置废水出管33;设置漏斗筒32利于废渣聚集进行排放;
41.清洗箱31的下端设置支撑部6,支撑部6包括底板61、支撑管62和重力块63,支撑管62的两端分别连接清洗箱31和底板61,底板61的上端设置重力块63;装置安装拆卸方便;
42.底板61的下端设置调平部7,调平部7包括底座71和调节柱72,底板61的下端设置底座71,调节柱72的一端对应转动设置于底座71的底部;便于装置进行水平安装;
43.上述建筑结构承载力检测过程是:
44.进行检测时,将装置移动至需求的位置,通过重力块63进行固定,防止装置发生晃动;对清洗箱31的内部添加清水,添加时通过电子液位计5进行测量,控制屏51对数据进行显示,避免清水过量;
45.打开维护门,将加气砖放置在放置板22的上端,加气砖的一端接触固定板23,转动固定螺柱25,固定螺柱25带动压紧片26前移,直至缓冲层27对加气砖的另一端进行压紧,加气砖安装稳固;启动检测探头(图中未示出),检测探头用于对加气砖进行检测;
46.检测结束,打开维护门,取出加气砖;启动电动液压杆21,电动液压杆21带动放置
板22向下移动,直至放置板22设置于清洗箱31内,继续带动放置板22进行上下移动,清水不断的对放置板22上端的碎渣进行冲洗,直至将放置板22冲洗干净;电动液压杆21带动放置板22恢复至初始位置,保障下一次的使用。
4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