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5-01 00:18: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净化车间、实验室、医院等环境下,为了避免污染源对其他人或大气的影响,需对污染源所在空间的空气进行净化,一般设置为正压或负压洁净室。洁净室依赖风机控制气体流动形成气体循环,在循环过程中污染源空间流出气体经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达到净化目的。
3.在现有技术中,洁净室的空气流入、流出一般设置一组,气流方向单一,容易形成死角。无论污染源的方向位置如何,气流方向总是一定的。缺点在于,不能根据具体情况控制气流方向,增加了空气净化系统的工作量,能量损耗大,造成一定的能源浪费。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流方向可调的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空气循环死角,扩大空气净化范围,保证净化效果的空气净化系统。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设有出入门的腔室,所述腔室的顶壁上设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上设有第一高效过滤器、第一风机和第一电动阀,所述腔室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上均设置有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物体或人由出入门进入或离开,在腔室内部,通过控制第一风机使腔室内呈正压或负压,利用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实现腔室内的空气流通和净化。由于在腔室的两侧壁上均设有风道,有利于腔室内各个角落的气体流通,防止形成死角。
8.所述第二风道上设有第一初效过滤器、第一中效过滤器和第二电动阀,所述第三风道上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第二中效过滤器和第三电动阀。通过切换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的通断,管控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的开启与闭合,使其中之一开启,达到控制气流方向的目的。
9.所述腔室的两侧壁上方分别设有第四风道和第五风道,所述第四风道上设有第二高效过滤器、第二风机和第四电动阀;所述第五风道上设有第三高效过滤器、第三风机和第五电动阀,利用电动阀控制各风道的开启与闭合,通过控制5个风道,对腔室气流方向进行可调控制。
10.所述出入门上设有防静电门帘,方便进出,同时防止两个出入门对内部气流的影响。
11.所述腔室外周设有密闭通道。可控制使得腔室内气体仅与密闭通道内气体进行交换,形成内循环,而不影响外部环境。
12.所述密闭通道中设置带有开口的隔板,所述开口上设有控制开口打开/闭合的电
动阀,配合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的开启与闭合,实现气流方向的控制。
13.所述密闭通道的壳体上设有若干密封窗,所述若干密封窗与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和第五风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一对应设置,通过控制密闭窗的开合使密闭通道与外界大气相通或隔离。所述密封窗由电磁控制自动开合,实现自动控制。
14.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和第五风道的风道管为电控式伸缩管,风道管可穿过密闭窗直接延伸至外界大气,从而使腔室直接与外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
15.所述第一风机与第一电动阀联动控制,所述第二风机与第四电动阀联动控制,所述第三风机与第五电动阀联动控制,两两同时打开或关闭,使控制简单。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系统,在腔室的顶部及两侧均设置风道,并根据风道位置设置高效过滤器或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通过控制风道的开启和闭合,调节腔室内气体流动方向,保证净化效果,便于根据污染源位置及角度定向净化,提高净化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系统中,通过在腔室外部设置密闭通道,并在密闭通道上设置密封窗,调节各个风道管伸缩长度,从而实现空气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切换,使腔室可调节在正压或负压状态下使用,提高适用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系统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气流方向示意图(一);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气流方向示意图(二);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气流方向示意图(三);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系统的俯视图;
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气流方向示意图(一);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气流方向示意图(二);
29.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气流方向示意图(三);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00-腔室,101-出入门,200-密闭通道,1-第一风道,11-第一高效过滤器,12-第一风机,13-第一电动阀,2-第二风道,20-第一初效过滤器,21-第一中效过滤器,22-第二电动阀,3-第三风道,30-第二初效过滤器,31-第二中效过滤器,32-第三电动阀,4-第四风道,41-第二高效过滤器,42-第二风机,43-第四电动阀,5-第五风道,51-第三高效过滤器,52-第三风机,53-第五电动阀,6-隔板,61-第六电动阀,62-第七电动阀,7-密封窗。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一:
34.结合图1和图2所示的空气净化系统,包括设有出入门101的腔室100,腔室100的顶壁上设有第一风道1,第一风道1上设有第一高效过滤器11、第一风机12和第一电动阀13,腔室100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风道2和第三风道3,第二风道2上设有第一初效过滤器20、第一中效过滤器21和第二电动阀22,第三风道3上设有第二初效过滤器30、第二中效过滤器31和第三电动阀32,在出入门101上设有防静电门帘。腔室100通过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和第三风道3与外界大气进行气体交换。当进入腔室100的物体或人为污染源时,例如病房、隔离室或气体实验区,控制第一风机12使腔室100呈负压,防止腔室100内的空气由出入门101或其他缝隙流入外部。此时气流方向如图3所示,腔室100内气体经第一高效过滤器11的过滤作用后由顶部流入大气,外界空气经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的过滤作用由第二风道2和/或第三风道3流入到腔室100内,循环进行使内部空气净化。
35.腔室100的两侧壁上方分别设有第四风道4和第五风道5,第四风道4上设有第二高效过滤器41、第二风机42和第四电动阀43;第五风道5上设有第三高效过滤器51、第三风机52和第五电动阀53。通过控制第一电动阀13、第二电动阀22、第三电动阀32、第四电动阀43和第五电动阀53的开启和闭合,控制腔室100内的气体流动方向。当污染源主要集中在腔室100右侧时,如图4所示,打开第三电动阀32、第四电动阀43、第二风机43,关闭其他风道的电动阀、风机,外界大气由第三风道3经第二初效过滤器30、第二中效过滤器31的过滤进入腔室100,内部空气由第四风道4经第二高效过滤器41的过滤流出。同理,当污染源主要集中在腔室100左侧时,如图5所示,控制气流使之由第二风道2进入,第五风道5流出。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机12与第一电动阀13联动控制,第二风机42与第四电动阀43联动控制,第三风机52与第五电动阀53联动控制,可同时打开或关闭,使控制简单。
37.实施例二:
38.结合图6和图7所示,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腔室100的外周设有密闭通道200。使得腔室100内气体仅与密闭通道200内气体进行交换,形成内循环,而不影响外部环境。当密闭通道200内的物体或人为污染源时,例如密闭通道200内为气体实验区或者带有传染源的病人,而腔室100内为实验观察人员或医生等,控制工作风机使腔室100呈正压,防止密闭通道200内的空气由出入门101或其他缝隙流入腔室100内部。
39.如图6所示,密闭通道200中设置带有开口的隔板6,所述开口上设有控制开口打开/闭合的电动阀,其中一侧为第六电动阀61,另一侧为第七电动阀62,第六电动阀61、第七电动阀62分别可替代第二电动阀22、第三电动阀32实现对第二风道2、第三风道3的开启和关闭。
40.同理,在实施例二中,气流方向也可控制调节。如图8所示,第四风道4、第五风道5关闭,腔室100内气流由第二风道2和/或第三风道3流出至密封通道200,由第一风道1流入,循环进行净化。如图9所示,第三风道3、第七电磁阀62、第四风道4打开,气流由第三风道3流
出,由第四风道4流入。如图10所示,第二风道2、第六电磁阀61、第五风道5打开,气流由第二风道2流出,由第五风道5流入。
41.实施例三:
42.如图11所示,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密闭通道200的壳体上设有若干密封窗7,若干密封窗7在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第三风道3、第四风道4和第五风道5中的一个或多个一一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第三风道3、第四风道4和第五风道5均设置了密封窗7,密封窗7由电磁控制自动开合。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第三风道3、第四风道4和第五风道5的风道管为电控式伸缩管,通过控制伸缩管的长度调节外界大气或密闭通道200与腔室100进行气体交换,即形成外循环或内循环,使腔室100可调节作为正压净化室或负压净化室使用,提高适用性。
4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气净化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