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

2022-04-27 22:21: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填埋场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


背景技术:

2.垃圾填埋场一般采用分层覆土填埋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堆积一层垃圾后再覆盖一层黄土,这样很容易降低垃圾的污染。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包括选址、设计与施工、填埋废物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与管理和污染物控制和监测等方面的程序。
3.垃圾填埋场对防渗结构要求较高,防渗效果之间影响垃圾填埋场附近的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防渗系统层的设置,提高对垃圾渗透液的防渗性,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并通过渗沥液处理系统及时对渗沥液处理,避免发生积留的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包括垃圾填埋场、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防渗系统层和渗沥液处理系统,所述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和防渗系统层从下而上设于垃圾填埋场内,所述渗沥液处理系统靠近垃圾填埋场设置,所述防渗系统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glc垫层、hdpe膜层、土工合成层和覆盖土层。
6.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合成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土工复合排水网、土工膜和上土工复合排水网。
7.进一步地,所述土壤防渗层上设有渗沥液收集系统,所述渗沥液收集系统和渗沥液处理系统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glc垫层搭接宽度控制范围为250
±
50mm。
9.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填埋场内靠近边坡的glc垫层搭接压在靠近垃圾填埋场中央的glc垫层上。
10.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通过防渗系统层的设置,提高对垃圾渗透液的防渗性,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并通过渗沥液处理系统及时对渗沥液处理,避免发生积留。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方案的防渗系统层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方案的glc垫层摊铺示意图。
14.其中,1、垃圾填埋场,2、压实基础层,3、土壤防渗层,4、防渗系统层,5、渗沥液处理
系统,6、glc垫层,7、hdpe膜层,8、土工合成层,9、覆盖土层,10、下土工复合排水网,11、土工膜,12、上土工复合排水网,13、渗沥液收集系统。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如图1-3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包括垃圾填埋场、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防渗系统层和渗沥液处理系统,所述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和防渗系统层从下而上设于垃圾填埋场内,所述渗沥液处理系统靠近垃圾填埋场设置,所述防渗系统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glc垫层、hdpe膜层、土工合成层和覆盖土层。
18.进一步地,所述土工合成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土工复合排水网、土工膜和上土工复合排水网。
19.进一步地,所述土壤防渗层上设有渗沥液收集系统,所述渗沥液收集系统和渗沥液处理系统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glc垫层搭接宽度控制范围为250
±
50mm。
21.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填埋场内靠近边坡的glc垫层搭接压在靠近垃圾填埋场中央的glc垫层上。
22.具体使用时,防渗系统层设置的glc垫层、hdpe膜层、下土工复合排水网、土工膜、上土工复合排水网和覆盖土层可提高防性能,并通过渗沥液处理系统及时对渗沥液处理,避免发生积留。
2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填埋场、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防渗系统层和渗沥液处理系统,所述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和防渗系统层从下而上设于垃圾填埋场内,所述渗沥液处理系统靠近垃圾填埋场设置,所述防渗系统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glc垫层、hdpe膜层、土工合成层和覆盖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合成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土工复合排水网、土工膜和上土工复合排水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防渗层上设有渗沥液收集系统,所述渗沥液收集系统和渗沥液处理系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glc垫层搭接宽度控制范围为250
±
50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填埋场内靠近边坡的glc垫层搭接压在靠近垃圾填埋场中央的glc垫层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包括垃圾填埋场、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防渗系统层和渗沥液处理系统,所述压实基础层、土壤防渗层和防渗系统层从下而上设于垃圾填埋场内,所述渗沥液处理系统靠近垃圾填埋场设置,所述防渗系统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GLC垫层、HDPE膜层、土工合成层和覆盖土层;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填埋场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防渗系统层的设置,提高对垃圾渗透液的防渗性,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并通过渗沥液处理系统及时对渗沥液处理,避免发生积留的垃圾填埋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场的边坡防渗结构。场的边坡防渗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杰 黄石连 姜雨欣 刘孟青 王诗雪 沈海涛 洪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4/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