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边坡绿化种植盆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9:18: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边坡绿化种植盆。


背景技术:

2.随着绿化技术的进步和生态城市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生态植物的形式越来越多,且方式方法越来越先进多样,这是因为生态植物对城市环境甚至气候的调节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如美化环境,回归大自然;节能环保,使得建筑物室内冬暖夏凉;营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改善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排水负荷;吸尘降噪等等。
3.虽然市场已经具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种植盆,但这些种植盆大多不适宜进行边坡种植,不方便统一进行灌溉,种植盒内部的空气流通能力不够好,容易造成植物烂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边坡绿化种植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边坡绿化种植盆,包括种植盆本体,种植盆本体包括底壁倾斜的盆体和隔水网板,盆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分仓筋板和至少一个横向分仓筋板,竖向分仓筋板和横向分仓筋板将盆体内部分隔为多个盆体种植腔,盆体种植腔内放置有隔水网板,隔水网板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锥壳,所述盆体的上部侧壁底端对应最上层的每个盆体种植腔均开设进水口,盆体的底壁下端对应最下层的每个盆体种植腔均设置有出水口,横向分仓筋板的底端开设有竖向通水口,竖向通水口将上、下相邻的盆体种植腔连通。
7.优选的,所述隔水网板包括倾斜板和倾斜板下边沿延伸的水平板,倾斜板和水平板上均分布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锥壳,倾斜板、水平板以及锥壳上均开设有网孔。
8.优选的,所述盆体种植腔的各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限位凸壳部,所述隔水网板的边角处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凸壳部配合对位的缺口槽。
9.优选的,所述盆体种植腔的内壁还分布设置有用于支撑隔水网板的的支撑筋板。
10.优选的,所述盆体种植腔的底壁还延伸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延伸的隔水筋板,隔水筋板将盆体种植腔的下端分隔为多个储水腔,所述竖向分仓筋板上开设有横向连通孔,横向连通孔将左、右相邻的储水腔连通。
11.优选的,所述隔水筋板上边沿开设有筋板溢流口,所述横向分仓筋板的后侧壁对应每个竖向通水口均延伸设置有竖向阻水槽壳,所述盆体的上部侧壁对应进水口均延伸设置有进水槽壳,所述盆体的底壁下端对应最下层的每个盆体种植腔均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出水槽壳部,出水口设置在出水槽壳部上。
12.优选的,还包括接水盒,接水盒上延伸设置有一对接水盒卡扣,出水槽壳部开设有一对与接水盒卡扣配合的卡槽,接水盒前端还延伸设置有水管对接口。
13.优选的,所述盆体的下部侧壁上边沿延伸设置有下边扣,盆体的左侧壁上边沿延
伸设置有侧边扣。
14.优选的,每个盆体种植腔的边角处均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盆体底壁下端面分布设置有定位卡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进水口、竖向通水口以及出水口配合,可以实现盆体内部竖向水流流通及上下相邻盆体之间的水流流通,减少水管排布,节约养护成本;竖向分仓筋板和横向分仓筋板将整个盆体分割成多个独立区域,既增加了盆体自身强度,又可将土壤和储水槽实现多区域化分割;在不同角度边坡使用时,都可以实现多区域分散储水、供水,有效的提高了整盆植物的存活性;通过向最上方进水槽壳中加水,即可实现所有盆体种植腔的灌溉,便于统一进行灌溉。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方便统一进行灌溉,适应边坡种植使用,种植盒内部的空气流通能力好,植物不易烂根。
附图说明
16.图1为边坡绿化种植盆拼装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边坡绿化种植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边坡绿化种植盆中隔水网板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边坡绿化种植盆中隔水网板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边坡绿化种植盆去除隔水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边坡绿化种植盆去除隔水网板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边坡绿化种植盆中接水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边坡绿化种植盆仰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边坡绿化种植盆拼装组合的水流示意图;
25.图10为边坡绿化种植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0-种植盆本体,200-盆体种植腔,201-储水腔,300-隔水网板,1-盆体,11-支撑筋板,12-进水口,13-隔水筋板,14-筋板溢流口,15-横向连通孔,16-定位卡部,17-竖向通水口,2-横向分仓筋板,21-竖向阻水槽壳,3-竖向分仓筋板,31-倾斜板,32-水平板,33-缺口槽,34-缺口槽,35-网孔,4-进水槽壳,5-固定孔,51-限位凸壳部,6-侧边扣,7-出水口,71-出水槽壳部,72-卡槽,8-接水盒,81-水管对接口,82-接水盒卡扣,9-下边扣。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请参阅图1~10,边坡绿化种植盆,边坡绿化种植盆,包括种植盆本体100,种植盆本体100包括底壁倾斜的盆体1和隔水网板300,盆体1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竖向分仓筋板3和至少一个横向分仓筋板2,竖向分仓筋板3和横向分仓筋板2将盆体1内部分隔为多个盆体种植腔200,盆体种植腔200内放置有隔水网板300,隔水网板300上分布设置有多个向下凹陷的锥壳33,所述盆体1的上部侧壁底端对应最上层的每个盆体种植腔200均开设进水口12,盆体1的底壁下端对应最下层的每个盆体种植腔200均设置有出水口7,横向分
仓筋板2的底端开设有竖向通水口17,竖向通水口17将上、下相邻的盆体种植腔200连通。
29.进水口12、竖向通水口17以及出水口7配合,可以实现盆体1内部竖向水流流通及上下相邻盆体1之间的水流流通,减少水管排布,节约养护成本。
30.竖向分仓筋板3和横向分仓筋板2将整个盆体1分割成多个独立区域,既增加了盆体1自身强度,又可将土壤和储水槽实现多区域化分割;在不同角度边坡使用时,都可以实现多区域分散储水、供水,有效的提高了整盆植物的存活性,降低养护成本。
31.其中,所述隔水网板300包括倾斜板31和倾斜板31下边沿延伸的水平板32,倾斜板31和水平板32上均分布设置有向下凹陷的锥壳33,倾斜板31、水平板32以及锥壳33上均开设有网孔35。
32.本实用新型的盆体种植腔200内放置有隔水网板300,土壤放置在隔水网板300上面,使水土分离,避免植物烂根;同时,向下凹陷的锥壳33能够浸入在水中,便于植物汲取水分。
33.所述盆体种植腔200的各个边角处均设置有限位凸壳部51,所述隔水网板300的边角处设置有用于与限位凸壳部51配合对位的缺口槽34。如此结构设计,便于隔水网板300的定位放置。
34.所述盆体种植腔200的内壁还分布设置有用于支撑隔水网板300的的支撑筋板11。对隔水网板300进行稳定支撑,将隔水网板300支撑安装于储水区域之上,实现水土分离目的。
35.所述盆体种植腔200的底壁还延伸设置有至少一个横向延伸的隔水筋板13,隔水筋板13将盆体种植腔200的下端分隔为多个储水腔201,所述竖向分仓筋板3上开设有横向连通孔15,横向连通孔15将左、右相邻的储水腔201连通。隔水筋板13和横向连通孔15的结构分布设计合理,便于水流进行横向流动,有利于确保每个盆体种植腔200都能够储存有水分,减少水管排布,节约养护成本。
36.其中,请参阅图9,所述隔水筋板13上边沿开设有筋板溢流口14,便于上方储水腔201中的水进入到下方的储水腔201中;所述横向分仓筋板2的后侧壁对应每个竖向通水口17均延伸设置有竖向阻水槽壳21,竖向阻水槽壳21可以起到一定阻水作用,避免水流全部往下流出;所述盆体1的上部侧壁对应进水口12均延伸设置有进水槽壳4,通过向最上方进水槽壳4中加水,即可实现所有盆体种植腔200的灌溉,便于统一进行灌溉;所述盆体1的底壁下端对应最下层的每个盆体种植腔200均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出水槽壳部71,出水口7设置在出水槽壳部71上。
37.具体应用时,边坡最上层盆体1可通过灌溉水管向进水槽壳4中注入水源,实现竖向自动补水灌溉,减少管道排布,节约安装及维护成本;上、下相邻盆体1之间也可通过进水槽壳4与出水口7配合实现上方盆体1向下方盆体1竖向水流流通,实现补水自动灌溉。
38.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接水盒8,接水盒8上延伸设置有一对接水盒卡扣82,出水槽壳部71开设有一对与接水盒卡扣82配合的卡槽72,接水盒8前端还延伸设置有水管对接口81。上、下相邻盆体1之间可通过出水口7将上方盆体1多余水源向下方盆体1的进水槽壳4中竖向水流流通补水,实现自动灌溉;最底层盆体1的出水口7还可安装接水盒8,便于对接排水管,实现多余水资源回收再利用。
39.所述盆体1的下部侧壁上边沿延伸设置有下边扣9,下边扣9实现上、下相邻盆体1
之间的搭接扣合安装,使盆体1安装后形成一个组合体,提高整个绿化区域的牢固性;盆体1的左侧壁上边沿延伸设置有侧边扣6,侧边扣6可以实现左、右相邻盆体1之间的搭接扣合安装,使盆体1安装后形成一个组合体,提高整个绿化区域的牢固性。
40.每个盆体种植腔200的边角处均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固定孔5,可通过向固定孔5插入销钢条或加长螺丝的方式,将盆体1固定在边坡上;多点间隔配合使用,能够有效防止整面边坡绿化盆体移位和垮塌;盆体1底壁下端面分布设置有定位卡部16。定位卡部16可结合横向固定钢条或钢绳使用,将盆体1卡合固定,分散整个边坡绿化盆体向下的重力。
41.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