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活性炭着火点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6:23: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活性炭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着火点测定仪。


背景技术:

2.着火点是在规定条件下自发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是评价煤及活性炭质量技术指标之一,一般用测量所得的燃烧温度来表示。目前现有的一些着火点测定仪大多采用国家标准对其进行通风加热测定,但是在炭点着火的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烟尘,且在没有通风时炭样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久可能会造成炭样污染,影响测定结果。
3.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测定活性炭着火点且易操作、安全性较高的一种活性炭着火点测定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活性炭着火点测定仪。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活性炭着火点测定仪,包括有箱体、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气泵开关、控制面板,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气泵开关、控制面板固定在箱体前表面,所述箱体前表面还设置有流量计、流量阀,箱体内设置有气泵,气泵输出端连接有空气干燥器,空气干燥器输出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输出端连接有流量阀,流量阀另一端连接有流量计,流量计输出端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与灼管连接,灼管内设置有上下两个热电偶,灼管外侧面连接有加热灼管。
6.进一步的,所述灼管包括有管内壁、管外壁、管顶壁,管内壁与管外壁之间通过管顶壁连接,管顶壁上与进气管连接,管顶壁中部设置有盖板。
7.进一步的,所述管内壁与管外壁之间填充有石英珠,管内壁下部填充有多孔石英圆片,多孔石英圆片上方填充有炭样,炭样上方填充有挡炭石英珠。
8.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端口处设置有通风网,通风网可以防止较大的污物落入其中,通气孔下部设置有两扇开合板,两扇开合板外侧端与通气孔转动连接,在通气时可以将两扇开合板中部进行顶起,开合板上方外侧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挡块,设置挡块可以控制开合板最大的张开角度,避免开合板张开角度过大,而无法下落闭合;两扇开合板中间位置下方固定设置有挡板,挡板可以对开合板下方进行支撑。
9.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右侧面下部设置有操作台,箱体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炉,加热灼管位于加热炉内,避免加热灼管的温度直接暴露在外界,造成灼伤人的风险。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导轨,导轨下方开设有卡槽,卡槽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卡板,卡板内侧上边框为弧形结构,下边框为直角结构,可以保证卡板可以向上转动,并可以实现卡板与箱体右侧面垂直时,卡板无法向下转动,以实现对加热炉的支撑,卡板上端内侧凸起,加热炉外侧面设置有与导轨相应的导槽,以及加热炉底部设置有与卡板相契合的限位槽,当需要对加热炉进行固定时,将加热炉沿
着导轨卡进导轨内,并将卡板从卡槽内转动取出,加热炉下移过程中将卡板卡入加热炉底部对加热炉进行支撑。
11.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式样(即炭样)填充至灼管内,炭层高度为25mm
±
1mm,炭层以上覆盖厚度为15mm挡炭石英珠,上下两个热电偶分别位于炭层内,用于测定炭样的温度变化,同时传输至控制面板用来控制向其供给气体的温度,进而实现升温速率的控制。打开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起,打开气泵开关,通过空气干燥器、空气过滤器向管内壁与管外壁之间的石英珠进行通气,气体再通过管内壁下端穿过多孔石英圆片向炭样供给干燥、洁净、无油的空气。通过流量阀控制向其供给空气的速率,空气流量计用来记录气体流量;以20l/min的流量吹炭样1h,再将空气流量调至14.7l/min
±
0.3l/min;调节炭样升温程序(即通过热电偶来测定向式样通气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控制面板,再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灼管对管内壁与管外壁之间的气体进行加热,热电偶感应其气体温度并再次向控制面板传输信号,以实现对温度上升速率的控制)将通过炭样的空气温度以大约10摄氏度每分钟的速率上升,当空气温度达到约150摄氏度时,改变升温速率至大约2摄氏度每分钟,直至热电偶测得的炭层温度突然升高至着火;当发生着火时立刻切断空气流,通过打开电磁阀通入氮气实现灭火。进而测得炭样的着火点温度。
12.有益效果:该装置可以实现对活性炭的着火点的测定,同时将操作面板设置在箱体前侧面可以方便操作,设有操作台,可以在操作台上方操作程序,以及添加试样,方便实验;可以快速对气体升温并快速灭火;设置有可通气的盖板,可以将气体进行排出,在不通气时可以对灼管内壁进行闭合,防止外界灰尘落入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13.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实用新型的箱体剖视图。
15.图3为实用新型的加热炉、加热灼管、灼管剖视图。
16.图4为实用新型的盖板局部剖视图。
17.图5为实用新型的导轨与卡板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说明:
19.1.箱体、2.控制面板、3.流量计、4.电源指示灯、5.气泵开关、6.电源开关、7.流量阀、8.加热炉、9.气泵、10.空气干燥器、11.空气过滤器、12.固定块、13.氮气进气管、14.电磁阀、15.进气管、16.桶盖、17.卡板、18.导轨、19.加热灼管、20.管内壁、21.管外壁、22.多孔石英圆片、23.炭样、24.热电偶、25.挡炭石英珠、26.卡槽、27.管顶壁、28.盖板、29.通风网、30.挡块、31.开合板、3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1
2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活性炭着火点测定仪,包括有箱体1、电源开关6、电源指示灯4、气泵开关5、控制面板2,电源开关6、电源指示灯4、气泵开关5、控制面板2固定在箱体1前表面,所述箱体1前表面还设置有流量计3、流量阀7,箱体1内设置有气泵9,气泵9输出端连接有空气干燥器10,空气干燥器10输出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11,
空气过滤器11输出端连接有流量阀7,流量阀7另一端连接有流量计3,流量计3输出端连接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与灼管连接,灼管内设置有上下两个热电偶24,灼管外侧面连接有加热灼管19。
22.灼管包括有管内壁20、管外壁21、管顶壁27,管内壁20与管外壁21之间通过管顶壁27连接,管顶壁27上与进气管15连接,管顶壁27中部设置有盖板28。管内壁20与管外壁21之间填充有石英珠,管内壁20下部填充有多孔石英圆片22,多孔石英圆片22上方填充有炭样23,炭样23上方填充有挡炭石英珠25。盖板28中部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上端口处设置有通风网29,通风网29可以防止较大的污物落入其中,通气孔下部设置有两扇开合板31,两扇开合板31外侧端与通气孔转动连接,在通气时可以将两扇开合板31中部进行顶起,开合板31上方外侧各固定设置有一个挡块30,设置挡块30可以控制开合板31最大的张开角度,避免开合板31张开角度过大,而无法下落闭合;两扇开合板31中间位置下方固定设置有挡板32,挡板32可以对开合板31下方进行支撑。
23.箱体1右侧面下部设置有操作台,箱体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加热炉8,加热灼管19位于加热炉8内,避免加热灼管19的温度直接暴露在外界,造成灼伤人的风险。箱体1右侧面固定连接有导轨18,导轨18下方开设有卡槽26,卡槽26下方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上可转动的设置有卡板17,卡板17内侧上边框为弧形结构,下边框为直角结构,可以保证卡板17可以向上转动,并可以实现卡板17与箱体1右侧面垂直时,卡板17无法向下转动,以实现对加热炉8的支撑,卡板17上端内侧凸起,加热炉8外侧面设置有与导轨18相应的导槽,以及加热炉8底部设置有与卡板17相契合的限位槽,当需要对加热炉8进行固定时,将加热炉8沿着导轨18卡进导轨18内,并将卡板17从卡槽26内转动取出,加热炉8下移过程中将卡板17卡入加热炉8底部对加热炉8进行支撑。
24.在使用时,将式样(即炭样23)填充至灼管内,炭层高度为25mm
±
1mm,炭层以上覆盖厚度为15mm挡炭石英珠25,上下两个热电偶24分别位于炭层内,用于测定炭样23的温度变化,同时传输至控制面板2用来控制向其供给气体的温度,进而实现升温速率的控制。打开电源开关6,电源指示灯4亮起,打开气泵开关5,通过空气干燥器10、空气过滤器11向管内壁20与管外壁21之间的石英珠进行通气,气体再通过管内壁20下端穿过多孔石英圆片22向炭样23供给干燥、洁净、无油的空气。通过流量阀7控制向其供给空气的速率,空气流量计3用来记录气体流量;以20l/min的流量吹炭样231h,再将空气流量调至14.7l/min
±
0.3l/min;调节炭样23升温程序(即通过热电偶24来测定向式样通气的温度,并将温度传输至控制面板2,再通过控制面板2控制加热灼管19对管内壁20与管外壁21之间的气体进行加热,热电偶24感应其气体温度并再次向控制面板2传输信号,以实现对温度上升速率的控制)将通过炭样23的空气温度以大约10摄氏度每分钟的速率上升,当空气温度达到约150摄氏度时,改变升温速率至大约2摄氏度每分钟,直至热电偶24测得的炭层温度突然升高至着火;当发生着火时立刻切断空气流,通过打开电磁阀14通入氮气实现灭火。进而测得炭样23的着火点温度。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
ꢀ“
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
“ꢀ
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
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