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2022-04-27 15:40: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和相应的脂质体-原位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过敏性结膜炎主要指一类因同某些特应性物质接触引起结膜等发生超敏反应的眼部炎症疾病,是眼科最常见疾病之一。近半个世纪以来,该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约占总人口的20%。临床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采用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短期的皮质类固醇、皮下或舌下的免疫疗法,对于严重的顽固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还要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菌素滴眼液等。
3.盐酸西替利嗪是一种长效高选择性组胺-1(h1)受体拮抗剂,不仅可以抑制组胺的传递作用,还可以抑制参与超敏反应的血管活性肽及p物质,减少炎症细胞的移动,降低反应后期递质释放,有效抑制超敏反应,同时口干、咳嗽、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很少,而且其分子质量较大,具有极性,脂溶性较低,故血-脑屏障穿透性低,因此对中枢的镇静作用也随之降低。目前上市的盐酸西替利嗪剂型主要有胶囊、颗粒剂、普通片、分散片、口服溶液等,全身用药时由于眼复杂独特的生理学特征及解剖学特点,使药物在眼部的释放、转运及吸收的阻碍因素多,难以进入眼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极低。
4.2017年5月30日,fda批准了盐酸西替利嗪的首个局部眼用制剂(zerviate,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用于治疗与过敏性结膜炎相关的眼部瘙痒,zerviate由法国公司nicox研究开发。但传统滴眼液局部用药时受泪膜屏障和角膜屏障影响,眼内滞留时间短,生物利用度低。
5.脂质体是由一层或多层类脂双分子层所组成的封闭小囊,水溶性药物包裹在水室腔里,脂溶性药物则位于脂质层或溶解于脂质相,其结构类似生物膜。有文献报道脂质体可作为眼用药物载体用于眼局部给药,原因主要是由于角膜是由亲脂上皮层、内皮层及亲水基质层构成,从而角膜成为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即脂溶性药物易透过上皮层,但不易透过基质层,水溶性药物易透过基质层,但不易透过上皮层,从而使大量药物集聚在角膜。而脂质体的主要组成材料能够形成磷脂双分子膜层,其不仅具有亲水性,而且具有亲脂性,从而与生物膜极易融合,使药物渗入角膜,在角膜细胞内使药物得到缓慢释放,从而达到促进被包裹药物的跨角膜转运。脂质体作为眼用药物载体的作用特点有:易与生物膜融合,促进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跨角膜转运效率较高;脂质材料本身无毒、无刺激性、无免疫原性、生物可降解、与眼部组织的相容性好;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制成的脂质体粒径在0.02~5.00μm之间,滴入眼部无异物感,不影响眼睛的正常生理功能。
6.原位凝胶(in situ gel,isg)则是指一类以溶液状态给药后,能够立即在用药部位发生相转变,由液态转化形成非化学交联半固体凝胶的新制剂。根据其形成机制,原位凝胶又可分为温度敏感型、ph敏感型、离子敏感型、光敏感型等。其可以延长预先停留时间并提供持续释放药物递送,从而提高眼部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并减少全身吸收和毒性。此
外,由于其药物释放维持能力和降低给药频率,原位凝胶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7.目前未见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和原位凝胶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在结膜囊内滞留时间短,导致其眼部生物利用度低,及半固体剂型的顺应性不好,不易被患者接受等缺陷,提供一种延缓药物释放,同时增加其在眼部滞留时间、以及提高角膜渗透性、提高生物利用度的制剂。
9.首先,本发明提供一种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其包含以下质量体积浓度的组分:盐酸西替利嗪0.28~0.30%,磷脂1.4~6.0%,胆固醇0.14~1.8%,渗透压调节剂0.1~0.15%,抑菌剂0.05~0.1%,余量为溶剂。
10.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还包含以下组分:ph调节剂;所述ph调节剂的加入量以包封前或包封时ph至5~9为准。
11.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ph调节剂的加入量以包封前或包封时ph至7~9为准。
12.更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ph调节剂的加入量以包封前或包封时ph至8.33为准。
13.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盐酸西替利嗪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5~20。
14.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盐酸西替利嗪与磷脂的质量比为1:12.5。
15.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10:1~3。
16.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磷脂与胆固醇的质量比为8.53:1。
17.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磷脂为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胆固醇乙酰脂、β-谷甾醇、牛胆酸钠、蛋磷脂酰胆碱、合成二棕榈酰-dl-α磷脂酰胆碱、合成磷脂酰丝胺酸、磷脂酰肌醇、神经鞘磷脂、鞘髓磷脂、二肉豆蔻酰卵磷脂、硬脂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18.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磷脂为蛋黄卵磷脂。
19.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葡萄糖、甘露醇、醋酸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硼酸、硼砂、丙二醇、丙三醇中的至少一种。
20.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氯化钠。
21.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抑菌剂为苯扎氯铵、三氯叔丁醇、硫柳汞、醋酸苯汞、苯甲醇、苯乙醇、山梨酸、尼铂金酯中的至少一种或几种。
22.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抑菌剂为尼铂金酯。
23.更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抑菌剂为尼铂金乙酯。
24.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无机酸及其盐、有机胺及其盐、有机酸及其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硼酸、硼砂中的至少一种。
25.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2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其采用乙醇注入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
27.所述乙醇注入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处方量的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乙醇中,搅拌并超声溶解作为油相;另取加入硫酸铵溶液作为水相;取油相注入到水相液面以下,边加边搅拌,而后去除乙醇;然后装入透析袋内,置于nacl溶液中透析;取出透析好的空白脂质体,加入处方量盐酸西替利嗪,搅拌均匀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进行水化,取出水化后的脂质体,加入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用溶剂定容即可(眼用制剂要求无菌,因此一般需要采用0.22um的微孔滤膜进行滤菌,微孔滤膜会产生吸附作用,但对体系体积基本无产生影响)。
28.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硫酸铵浓度为30~90mg/ml。
29.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硫酸铵浓度为为50~80mg/ml。
30.更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硫酸铵浓度为59.39mg/ml。
31.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在包封前调节ph或包封时调节ph。
32.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在包封时调节ph。
33.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ph调节值为5~9。
34.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ph调节值为7~9。
35.更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ph调节值为8.33。
36.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透析时间为2~48h。
37.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透析时间为24~48h。
38.更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透析时间为24h。
39.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水化温度为35~55℃。
40.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水化温度为35~45℃。
41.更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水化温度为45℃。
42.其中,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水化时间为10~120min。
43.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水化时间为30~120min。
44.更优选的,上述制备方法中,控制水化时间为30min。
45.在上述脂质体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其包含以下成分: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和温度敏感凝胶;所述温度敏感凝胶为泊洛沙姆f127和泊洛沙姆f68。
46.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中,所述泊洛沙姆f127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0~26%。
47.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中,所述泊洛沙姆f127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2~26%。
48.更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中,所述泊洛沙姆f127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5.5%;
49.其中,上述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中,所述泊洛沙姆f68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6%。
50.优选的,上述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中,所述泊洛沙姆f68的质量体积浓
度为6%。
5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上述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过敏性结膜炎药物中的用途。
52.本发明的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中,所述溶剂为纯度不低于超纯水的水,例如超纯水、注射用水等。
53.本发明中,未特别说明时,所述质量体积浓度表示体系中某组分的质量与体系体积的比例,其中若质量以g计,则体积以ml计,依次类推。
5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55.本发明提供的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和原位凝胶,能够延缓药物释放,同时增加其在眼部滞留时间以及提高角膜渗透性、提高生物利用度。
附图说明
56.图1为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包封率的三维响应面图。
57.图2为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粒径图。
58.图3为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的zeta电位图。
59.图4为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透射电镜图。
60.图5为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体外释放曲线。
61.图6为stf稀择前后不同浓度f127的胶凝温度。
62.图7为溶剂对不同浓度f127胶凝温度tg1和tg2的影响。
63.图8为f68对不同浓度f127胶凝温度tg1和tg2的影响。
64.图9为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的直观形态,其中左侧为未胶凝状态,右侧为胶凝状态。
65.图10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粒径分布图。
66.图11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zeta电位图。
67.图12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的透射电镜图,其中,左侧为未经stf稀释的ctzl-isg透射电镜图,右侧为经stf稀释后ctzl-isg透射电镜图。
68.图13为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的粘度-温度变化曲线图。
69.图14为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的粘度-剪切速率变化曲线图。
70.图15为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透析法体外释放曲线。
71.图16为不同制剂荧光停留时间,其中1)为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2)为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3)为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
具体实施方式
7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保护范围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73.试验例1:制备方法选择
74.1、薄膜分散法
75.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质量比=5:1:1。称取处方量大豆卵磷脂和胆固醇于10ml氯仿中超声溶解,然后于40℃恒温水浴100rpm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氯仿,在圆
底烧瓶中可形成浅黄色磷脂膜。置于真空干燥箱中保存24h,加入质量体积浓度0.29%盐酸西替利嗪水溶液10ml,浸泡10min,搅拌并超声至完全洗脱脂质膜,然后于探头超声细胞破碎器中超声10min(超3s,停3s,650w
×
40%),即得脂质体混悬液。
76.试验发现,旋转蒸发后得到的脂质膜呈浅黄色,且不均匀,用盐酸西替利嗪溶液难以洗脱,超声洗脱后有大颗粒物存在,呈分层现象;超声破碎后黄色大颗粒物变小,但放置过夜后呈分层现象;将大豆磷脂换成蛋黄卵磷脂后,现象得到改善,不存在大颗粒物,测定包封率和粒径结果如下表1,由于粒径太大,薄膜分散法不适用。
77.表1薄膜分散法评价结果
[0078][0079][0080]
2、冻融法
[0081]
在薄膜分散法的基础上于-20℃/40℃各20min冻融3次,即得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混悬液,评价结果如表2,由于粒径太大,冻融法不适用。
[0082]
表2冻融法评价结果
[0083]
制备方法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冻融法595.40.112-28.349.99
[0084]
3、乙醇注入法
[0085]
大豆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质量比=5:1:1。称取处方量的大豆磷脂和胆固醇溶于15ml乙醇中,搅拌并超声溶解。于40℃恒温条件下,缓慢将乙醇溶液用5号针头注入到10ml 0.29%盐酸西替利嗪的ph 7.0磷酸盐溶液液面下,边加边磁力搅拌(720转/min),继续40℃恒温搅拌挥发乙醇至完全去除。放置室温后,于探头超声细胞破碎器中超声10min(超3s,停3s,650w
×
40%),即得脂质体混悬液,测得ph=7.30。
[0086]
试验发现,大豆磷脂在乙醇中溶解稍难,1min内又析出黄色颗粒物;乙醇溶液注入后液面有黄色泡沫,杯底有黄色颗粒沉淀;细胞破碎后未见颗粒物,呈浅黄色乳状,不够透明;4℃放置过夜后,脂质体呈不稳定状态,有黄色颗粒沉淀。乙醇注入法不适用。
[0087]
4、硫酸铵梯度法
[0088]
称取处方量磷脂和胆固醇于10ml氯仿中超声溶解,然后于40℃恒温水浴100rpm条件下旋转蒸发除去氯仿,在圆底烧瓶中可形成浅黄色磷脂膜。加入8ml 0.225mol/l硫酸铵溶液,浸泡,搅拌并超声至完全洗脱脂质膜,然后于探头超声细胞破碎器中超声10min(超3s,停3s,650w
×
40%),装入已处理的透析袋内,置于500ml质量浓度0.9%nacl溶液中透析24h(前6h每隔2h换一次透析液,过夜后再换一次2h透析即可)。取出透析好的空白脂质体,加入处方量(28.5mg)盐酸西替利嗪,搅拌均匀后用0.4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于40℃、100rpm转速下水化40min,取出水化后的脂质体,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
[0089]
1)、磷脂种类选择
[0090]
固定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质量比=5:1:1。选择大豆磷脂和蛋黄卵磷脂两种磷脂按上述方法制备脂质体,未调节ph,测定包封率结果为大豆磷脂41.23%,蛋黄卵磷
脂52.69%;蛋黄卵磷脂制备的盐酸西替利嗪包封率更高。
[0091]
2)、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
[0092]
固定药脂比1:6,变化蛋黄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3:1、5:1、7:1,未调节ph,制备方法如上,测定包封率及粒径结果如表3。结果表明,随着胆固醇的增加,平均粒径逐渐增大,电位逐渐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在5:1时平均粒径最小,包封率最高。
[0093]
表3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考察结果
[0094]
质量比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3:1431.70.257-0.37720.88乳状,透明5:1235.20.2624.3726.90乳状7:1259.80.5044.0421.91乳状
[0095]
3)、ph值的筛选
[0096]
a.包封前调节ph
[0097]
固定蛋黄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5:1:1。称取处方量盐酸西替利嗪先溶于水,不调节ph(ph3.00)、调节ph分别为4.98、6.10、7.20和8.33,按照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脂质体,测定粒径和包封率,评价结果如表4。
[0098]
结果表明不调节盐酸西替利嗪ph值时,电位为正电位,调节ph值后,电位变为负电位;不调节ph值的ctz脂质体的平均粒径最小,粒径分布也小,包封率最高,而ph值4.98~8.33之间,随着ph增加,平均粒径减少,pdi分布变大,zeta电位绝对值增大,包封前偏中性时包封率更好,调节ph后悬液逐渐变黄。因此,包封前不应该调节ph。
[0099]
表4包封前调ph结果
[0100]
ph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3.00136.20.15819.152.69乳状4.98955.10.257-5.1443.06乳状6.10799.00.367-9.6345.47乳白色,透明7.20535.50.369-15.651.38淡黄乳状,透明8.33443.80.727-21.940.78淡黄乳状,透明
[0101]
b.包封时调节ph
[0102]
固定蛋黄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5:1:1。按照上述制备方法,由于眼内能耐受ph为5~9,最适ph为7~8,所以不调节ph(ph 3.00)和调节ph梯度分别为7.51、8.33、10.41,分别制备酸性、偏中性、弱碱性、碱性脂质体,考察ph对包封率和粒径的影响,评价结果如表5。
[0103]
结果表明包封时偏中性时包封率更好,调节ph后悬液逐渐变黄,综合包封率和粒径,确定包封时调节ph 8.33更佳。
[0104]
表5包封时调ph结果
[0105]
ph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3.00136.20.15819.152.69乳状7.51256.30.198-11.363.76淡黄乳状,透明8.33174.70.271-20.658.15淡黄乳状,透明
10.41112.50.355-16.320.85黄色乳状,透明
[0106]
包封时调节ph至偏碱性比不调节ph值和包封前调节ph至偏碱性的包封率更好。为了提高水溶性药物的包封率,同时控制粒径,因此后面采用包封时调节ph值为8.33,pka2=8.33是盐酸西替利嗪的二级解离常数,此时呈分子状态,更易通过磷脂层,进入亲水内部。
[0107]
4)、药脂比考察
[0108]
固定蛋黄卵磷脂:胆固醇=5:1,变动药脂比分别为1:3、1:5、1:7,包封时调节ph约为8.33,其他制备条件不变,测定包封率和粒径如下表6。结果表明,药脂比为1:7时包封率最高,可达到67.09%,但粒径太大,不符合眼用脂质体粒径要求。
[0109]
表6药脂比考察结果
[0110]
药脂比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溶液状态1:3307.91.000-15.68.81浅黄乳状,透明1:5317.41.000-20.945.16浅黄乳状,透明1:71094.01.000-18.967.09浅黄乳状,透明
[0111]
由以上可知,硫酸铵梯度法制备ctz脂质体,最优处方为选用蛋黄卵磷脂、药脂比1:7、磷脂胆固醇比5:1、包封时调节ph 8.33,包封率最高可达到67%,但粒径太大,通过细胞破碎手段,粒径控制差别大,重复性不高,因此仍需寻找新的制备方法,以符合眼内用药粒径的要求《200nm。
[0112]
5、乙醇注入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
[0113]
称取处方量的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5ml乙醇中,搅拌并超声溶解作为油相;另一支烧杯中加入8ml硫酸铵溶液于50℃水浴条件下恒温,作为水相;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取油相缓慢注入到水相液面以下,边加边磁力搅拌(1200转/min),继续50℃恒温搅拌挥发乙醇50min,而后于50℃、200rpm条件下旋转蒸发去除乙醇;然后超声使圆底烧瓶内壁光滑后,装入预先处理好的透析袋内,置于500ml 0.9%nacl溶液中透析24h(前6h每隔2h换一次透析液,过夜后再换一次2h透析即可)。取出透析好的空白脂质体,加入处方量(28.5mg)盐酸西替利嗪,搅拌均匀后用0.4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33,于40℃100rpm转速下水化30min,取出水化后的脂质体,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
[0114]
1)、药脂比考察
[0115]
固定药物胆固醇质量比为1:1,变化药脂比分别为1:5、1:10、1:15、1:20,硫酸铵浓度为0.4mol/l,采用了探头超声细胞破碎器中超声10min(超3s,停3s,650w
×
40%),水化温度为40℃,其他制备条件不变,测定包封率和粒径如下表7。
[0116]
结果表明,药脂比1:10的包封率最高。由于采用了细胞破碎手段,过程中需要冰浴,操作复杂且存在一定操作误差,导致粒径变化无规律性。
[0117]
表7药脂比考察结果
[0118]
药脂比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1:5141.000.139-17.4028.38浅黄乳状,透明1:10120.300.188-21.429.23浅黄乳状,透明1:1594.690.384-20.915.68浅黄乳状1:20117.500.261-16.729.01白色乳状
[0119]
2)、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
[0120]
固定药脂比1:10,变化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分别为10:1、10:2、10:5、10:8,硫酸铵浓度为0.4mol/l,采用了探头超声细胞破碎器中超声10min(超3s,停3s,650w
×
40%),水化温度为40℃,其他制备条件不变,测定包封率和粒径如下表8。
[0121]
结果表明,随着胆固醇比例增加,平均粒径增大,pdi总体增大,10:2较10:1负电位绝对值降低一半以上,包封率在10:2最大,综合考虑选用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0:2,粒径及粒径分布均达标。
[0122]
表8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考察结果
[0123]
质量比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10:1120.300.188-21.429.23浅黄乳状,透明10:2151.500.161-7.9559.64浅黄乳状10:5311.400.565-9.8736.96白色乳状10:8659.700.534-7.2834.61白色乳状
[0124]
3)硫酸铵浓度选择
[0125]
固定蛋黄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质量比=10:2:1,变化硫酸铵浓度分别为0.225、0.4和0.6mol/l,采用了探头超声细胞破碎器中超声10min(超3s,停3s,650w
×
40%),水化温度为40℃,其他制备条件不变,测定包封率和粒径如下表9。
[0126]
结果表明,随着硫酸铵浓度升高,包封率增大,粒径均《200nm,pdi小,电位为负电位,因此选用硫酸铵浓度为0.6mol/l,包封率最高。0.6mol/l空白脂质体的粒径约30nm,为负电位。
[0127]
表9硫酸铵浓度选择结果
[0128]
浓度(mol/l)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0.22585.010.221-24.7038.14浅黄乳状,透明0.4140.500.056-27.057.16浅黄乳状,透明0.6129.200.055-23.463.53浅黄乳状,透明空白脂质29.280.154-9.58—白色乳状,透明
[0129]
4)、水化温度
[0130]
固定蛋黄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10:2:1,硫酸铵浓度为0.6mol/l,其他制备条件不变,考察35℃、40℃、45℃、50℃和55℃温度下水化2h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及包封率情况,结果如表10。结果表明,随着水化温度增加,粒径总体变大,水化温度45℃时包封率最大,因此后面采用水化温度45℃。
[0131]
表10水化温度考察结果
[0132]
温度(℃)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35197.200.139-12.6059.69浅黄乳状40151.500.161-7.9559.64浅黄乳状45196.100.150-8.0363.64浅黄乳状50263.900.182-7.8058.00浅黄乳状55255.300.153-5.8657.57浅黄乳状
[0133]
5)、水化时间
[0134]
固定蛋黄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10:2:1,采用乙醇注入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硫酸铵浓度为0.6mol/l,其他制备条件不变,考察45℃温度下分别水化10min、2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及包封率情况,结果如表11。30min以上包封率变化不大,粒径变化也不大,所以选择水化时间为30min。
[0135]
表11水化时间考察结果
[0136][0137][0138]
6)、透析时间
[0139]
固定蛋黄卵磷脂:胆固醇:盐酸西替利嗪=10:2:1,采用乙醇注入法结合硫酸铵梯度法,硫酸铵浓度为0.6mol/l,其他制备条件不变,改变透析时间分别为2h、4h、6h、8h、24h(每隔2h换一次透析液)和4h(每隔1h换一次透析液),制备的脂质体的粒径及包封率情况,结果如表12。
[0140]
结果表明,透析时间对包封率结果影响不大,但对粒径影响很大,透析24h后,平均粒径小于200nm,且粒径分布也小。因此选用透析时间为24h。
[0141]
表12透析时间考察结果
[0142]
时间(h)粒径(nm)pdi电位(mv)包封率(%)状态2571.400.437-6.7963.26浅黄乳状4-1h600.001.000-6.0961.16浅黄乳状4-2h572.200.662-7.6763.84浅黄乳状6582.000.979-7.8862.60浅黄乳状8531.700.109-11.1060.77浅黄乳状24196.100.150-8.0363.64浅黄乳状
[0143]
试验例2
[0144]
1、最优处方筛选
[0145]
根据单因素考察结果,由于乙醇注入法的注入快慢对粒径有很大影响,因此不选择粒径作为指标进行优化实验,综合考虑选择药脂质量比(a)、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b)和硫酸铵浓度(c)为影响因素,以包封率(y)为指标,在3个水平上进行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8.05b软件中的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优化实验。因素水平实验表见表13,处方优化实验的组合及结果见表14。
[0146]
表13box-behnken设计因素水平实验表
[0147][0148][0149]
表14box-behnken优化ctz脂质体处方的组合及结果
[0150]
编号abcy10.107.5060.0068.2720.107.5060.0067.2830.1310.0060.0036.6140.107.5060.0067.7750.135.0060.0041.1760.077.5040.0058.3670.1010.0080.0061.4480.105.0040.0043.0990.075.0060.0054.59100.1010.0040.0059.55110.137.5040.0053.66120.107.5060.0067.42130.137.5080.0045.00140.105.0080.0049.51150.077.5080.0054.58160.0710.0060.0068.23170.107.5060.0067.91
[0151]
1)、二次回归方程的建立
[0152]
用design expert 8.05b软件对/14中实验结果进行二元多次方程回归拟合,得到包封率(y)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为y= 67.73-7.41*a 4.68*b-0.52*c-4.55*a*b-1.22*a*c-1.13*b*c-9.04*a2-8.54*b2-5.79*c2(p=0.0163,r2=0.8790)。
[0153]
2)、方差分析与统计学验证
[0154]
通过对优化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学检验,得到结果如表15所示。
[0155]
表15方差分析和统计学检验结果
[0156]
[0157][0158]
注:p《0.05代表经统计学检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159]
根据拟合方程的相关系数可知,box-behnken设计的模型拟合程度良好,可用此模型进行ctz脂质体最优处方的分析和预测。由表1.23可知,a(p=0.0072)、b(p=0.0498)、a2(p=0.0129)、b2(p=0.0166)的差异对其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它项的差异对其无统计学意义。
[0160]
3)、效应面优化及预测
[0161]
应用design expert 8.05b软件,根据二元多次回归方程,绘制不同影响因素对包封率的三维响应面图,结果见图1。可知,盐酸西替利嗪的包封率随药脂比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随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的增大,包封率增大,影响显著;而硫酸铵的浓度变化差异对包封率无显著影响。
[0162]
根据二元多次方程和效应面,通过对包封率进行适当地限定,以进行处方优化及最优处方的预测,得到优化后的处方为a=0.08,b=8.53,c=59.39,预测得到的包封率y=70.6022%。
[0163]
2、处方工艺验证
[0164]
经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优化后的处方为:含0.29%的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其药脂比(a)为0.08,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b)为8.53,硫酸铵浓度为59.39mg/ml。
[0165]
根据最优处方制备3批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并测定其包封率情况,结果见表16。结果表明,处方优化后制备的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其包封率的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偏差较低,由此可知,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优化实验可行,建立的模型能较好的预测最优处方,三批测定的平均包封率为70.39%。
[0166]
表16处方优化结果
[0167][0168]
实施例1
[0169]
处方及配比:盐酸西替利嗪28.5mg,蛋黄卵磷脂356.3mg,胆固醇41.8mg,氯化钠:13m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0mg,超纯水定容至10ml。
[0170]
制备方法:称取处方量的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5ml乙醇中,搅拌并超声溶解作为油相;另一支烧杯中加入59.39mg/ml硫酸铵溶液8ml于50℃水浴条件下恒温,作为水相;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取油相缓慢注入到水相液面以下,边加边磁力搅拌(1200转/min),继续50℃恒温搅拌挥发乙醇50min,而后于50℃、200rpm条件下旋转蒸发去除乙醇;然后超声使圆底烧瓶内壁光滑后,装入预先处理好的透析袋内,置于500ml 0.9%nacl溶液中透析24h(前6h每隔2h换一次透析液,过夜后再换一次2h透析即可)。取出透析好的空白脂质体,加入处方量盐酸西替利嗪,搅拌均匀后用0.4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33,于45℃、100rpm转速下水化30min,取出水化后的脂质体,加入渗透压调节剂、抑菌剂,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过0.22um微孔滤膜过滤,无菌分装。
[0171]
外观: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为白色不透明乳状液体,放置3个月后,有分层现象,上层为浅黄色透明溶液,下层为乳白色沉淀。
[0172]
粒径及其分布:采用马尔文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pdi,得到粒径结果为(187.03
±
6.20)nm(n=3),如图2,符合眼内用药粒径要求。
[0173]
zeta电位测定:采用马尔文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对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定,平均值为(-5.30
±
0.78)mv(n=3),见图3。
[0174]
形貌表征:取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采用2%磷钨酸负染法,于透射电镜中观察形貌特征。结果如图4所示,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为单室实心脂质体,呈现球形或类球形,粒径在180nm左右,大小无明显差异。
[0175]
包封率及载药量测定:包封率及载药量测定方法选自葡聚糖凝胶(g-50)法、透析法、低温高速离心法及超滤离心法。葡聚糖凝胶柱法对脂质体和游离盐酸西替利嗪的分离不彻底,同时耗时较长。超滤离心法由于选用30kd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离心管,在12000rpm下离心20min,盐酸西替利嗪的透过率仅达87%,同时也存在成本高的缺点。透析法存在着游离盐酸西替利嗪的连续释放,耗时长达6个小时以上。最优选为低温高速离心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0.39
±
1.13)%(n=3);载药量为(4.63
±
0.06)%(n=3)。
[0176]
ph值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的ph值为7.12
±
0.03(n=3)。符合眼内用药最适ph范围6~8。
[0177]
渗透压测定: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的渗透压为(300
±
1.53)mosm/kg(n=3)。符合眼内用药最适渗透压范围290~310mosm/kg。
[0178]
乙醇残留: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乙醇的残留情况,结果乙醇的质量浓度为(0.0023
±
0.003)%(n=3),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残留的质量浓度需小于0.5%。
[0179]
体外释放:采用透析法对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ctz)及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ctzl)进行体外释放试验;选用人工泪液为释放介质,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如图5。表明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较比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能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并且无突释现象。
[0180]
试验例3: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的制备
[0181]
1、温敏凝胶液的制备
[0182]
1)、温敏凝胶水溶液的制备
[0183]
移取处方量的超纯水,缓慢加入处方量的泊洛沙姆f127和泊洛沙姆f68,充分搅拌均匀,置于4℃冰箱中溶胀24h,取用时搅拌混匀,即得。
[0184]
2)、ctz-isg的制备
[0185]
移取处方量的超纯水,先加入处方量的ctz,溶解均匀后,再缓慢加入处方量的泊洛沙姆f127和泊洛沙姆f68,充分搅拌均匀,置于4℃冰箱中溶胀24h,取用时搅拌混匀,即得。
[0186]
3)、ctzl-isg的制备
[0187]
移取处方量的ctzl,缓慢加入处方量的泊洛沙姆f127和泊洛沙姆f68,充分搅拌均匀,置于4℃冰箱中溶胀24h,取用时搅拌混匀,即得。
[0188]
2、人工泪液的制备
[0189]
为了模拟研究眼内泪液稀释后对凝胶的胶凝温度和其他理化性质的影响,制备了模拟泪液(simulated tear fluid,stf),也叫人工泪液。其配制方法为:将6.78g氯化钠,1.38g氯化钾,2.18g碳酸钠,0.084g二水合氯化钙定容于1l超纯水中,即得。
[0190]
3、胶凝温度的测定
[0191]
采用西林瓶倒置法对胶凝温度进行测定,测定时采用同一批薄壁西林瓶(φ1.0cm
×
φ3.5cm)。
[0192]
1)、非生理胶凝温度的测定
[0193]
精密量取2ml温敏凝胶液于西林瓶中,于1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0min,控制瓶内液面低于外水面1cm,升温速率为0.5℃
·
min-1
,使用精密温度计观测温度,每间隔10s快速倾斜西林瓶45~90
°
,观察瓶内凝胶液的流动情况,将凝胶液完全不流动时的温度记为非生理胶凝温度(tg1),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0194]
2)、生理胶凝温度的测定
[0195]
分别精密量取2ml温敏凝胶液和0.35ml的stf于西林瓶中,充分振摇混匀后,于10℃恒温水浴锅中静置10min,控制瓶内液面低于外水面1cm,升温速率为0.5℃
·
min-1
,使用精密温度计观测温度,每间隔10s快速倾斜西林瓶45~90
°
,观察瓶内凝胶液的流动情况,将凝胶液完全不流动时的温度记为生理胶凝温度(tg2),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
[0196]
3、影响胶凝温度的单因素考察
[0197]
以f127和f68为温敏型凝胶基质,以非生理和生理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基质浓度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198]
1)、不同浓度的f127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199]
按凝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为16%、18%、20%、22%、24%、26%(g
·
ml-1
)的f127水溶液,测定tg1和tg2,每一浓度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实验结果见表17和图6。
[0200]
结果表明,f127水溶液经stf稀释后的胶凝温度明显增大,随f127的浓度增加,tg1和tg2均呈递减趋势,stf稀释前后的tg1与tg2间差距也逐渐减小。
[0201]
表17不同浓度的f127水溶液的tg1与tg2(mean
±
sd,n=3)
[0202]cf127
(%)tg1(℃)tg2(℃)温差(℃)16》50》50—1831.2
±
0.3》50》18.82027.3
±
0.336.5
±
0.39.22223.7
±
0.328.7
±
0.35.02421.3
±
0.126.0
±
0.24.72620.0
±
0.123.1
±
0.13.1
[0203]
2)、溶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204]
分别以ctzl和水作为溶剂,制备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为16%、18%、20%、22%、24%、26%(g
·
ml-1
)的f127溶液,测定tg1和tg2,结果见表18、表19和图7。
[0205]
可见,以ctzl为溶剂的f127溶液比以水为溶剂的f127溶液的tg1明显降低,tg2相差不大。随f127浓度升高,以ctzl和水为溶剂的f127溶液间的tg1和tg2差距均缩小。
[0206]
表18溶剂对不同浓度f127 tg1的影响(mean
±
sd,n=3)
[0207][0208][0209]
表19溶剂对不同浓度f127 tg2的影响(mean
±
sd,n=3)
[0210][0211]
3)、f68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212]

、f68对不同浓度f127胶凝温度的影响
[0213]
以ctzl作为溶剂,制备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为21%、22%、23%、24%、25%、26%(g
·
ml-1
)的f127溶液,并加入2%f68,与未加f68相对比,考察f68对不同浓度f127的胶凝温度的影响,结果见表20、表21和图8所示。
[0214]
可见,加入f68可使f127的ctzl溶液的tg1和tg2均增加,且tg1的增加幅度比tg2的增加幅度小。随f127的浓度越大,f68对f127的ctzl溶液的tg1的增加幅度总体呈减小趋势,22%与23%f127的tg1间距的降低幅度大;而随f127的浓度增加,f68对f127的ctzl溶液的tg2的增加幅度呈逐步降低趋势。
[0215]
表20 f68对不同浓度f127 tg1的影响(mean
±
sd,n=3)
[0216][0217][0218]
表21f68对不同浓度f127 tg2的影响(mean
±
sd,n=3)
[0219][0220]

不同浓度f68对f127胶凝温度的影响
[0221]
制备质量体积浓度为23%(g
·
ml-1
)的f127的ctzl溶液,分别加入2%、3%、4%、5%质量体积浓度(g
·
ml-1
)的f68,考察不同浓度f68对f127胶凝温度的影响,结果如表22。
[0222]
结果表明,随f68浓度的增加,f127的ctzl溶液的胶凝温度增加,且f68在一定浓度内,tg1和tg2间距差变化不大,但超过一定浓度,tg1和tg2间距差变化很大。
[0223]
表22不同浓度f68对f127胶凝温度的影响
[0224]
f127(%)f68(%)tg
1(ctzl)
(℃)tg
2(ctzl)
(℃)温差(℃)23224.2
±
0.334.5
±
0.110.323326.4
±
0.137.6
±
0.111.223429.2
±
0.144.3
±
0.215.123531.7
±
0.3》50》18.3
[0225]
4)、附加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226]

抑菌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227]
分别在22%、23%、24%f127脂质体凝胶液中加入2%f68,在23%f127脂质体凝胶液中分别加入3%、4%f68,以0.10%(质量体积浓度)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抑菌剂,考察抑菌剂的加入对脂质体凝胶液的胶凝温度影响,结果见表23。
[0228]
可知,加入0.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后将降低脂质体凝胶液的胶凝温度,且抑菌剂的加入对tg
2(ctzl)
的影响较tg
1(ctzl)
更小,同时抑菌剂的加入对f127的影响大于f68,胶凝温度降低更多1℃。
[0229]
表23抑菌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230][0231]

渗透压调节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232]
选择0.13%(质量体积浓度)氯化钠作为渗透压调节剂,考察其加入对23%f127-2%f68脂质体凝胶液和25.5%f127-6%f68脂质体凝胶液的胶凝温度的影响,结果如表24所示。可知,0.13%氯化钠的加入对胶凝温度的影响不大。
[0233]
表24渗透压调节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
[0234][0235]
5、处方优化及验证
[0236]
1)、处方优化
[0237]
根据单因素考察的结果,综合考虑选择以f127和f68的质量体积浓度为因素,以tg1和tg2间距差为指标(并控制tg1》25℃,tg2≈34℃),进行2因素4水平(l
16
)的正交优化实验设计,设定的因素及水平如表25所示,实验内容与结果见表26和27。
[0238]
表25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表
[0239]
[0240][0241]
表26正交实验内容与结果(n=3)
[0242][0243]
表27方差分析及统计学检验结果
[0244][0245][0246]
由表27方差分析结果可知,f127比f68对理想胶凝温度的影响大,由综合评分值确定凝胶基质最佳处方为a3b4,即脂质体凝胶液中f127和f68的质量体积浓度分别为25.5%和6%。单因素试验中,表22中f127浓度为23%,此时f68浓度越高效果反而越差,而正交实验中,f127浓度高于表22中f127浓度,且f127和f68浓度存在互相影响胶凝温度,因此以正交实验结果为准。
[0247]
2)、处方验证
[0248]
根据正交实验结果,平行制备3批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精密量取处方量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悬液,分别加入25.5%f127和6%f68的混合凝胶基质,将其搅拌均匀后,置于4℃冰箱中充分溶胀24h,即得。测定其胶凝温度,结果见表28,平均tg1为(26.1
±
0.2)℃(n=3),平均tg2为(34.2
±
0.2)℃(n=3),表明该凝胶剂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备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剂。
[0249]
表28工艺验证结果
[0250]
编号tg1(℃)tg2(℃)126.1
±
0.134.1
±
0.1226.3
±
0.234.5
±
0.2326.0
±
0.134.1
±
0.1
[0251]
实施例2
[0252]
含0.298%的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温敏凝胶的最佳处方(10ml):盐酸西替利嗪:29.8mg、蛋黄卵磷脂:372.5mg、胆固醇:43.67mg、f127:2.55g、f68:0.6g、氯化钠:13m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0mg和超纯水定容至10ml。
[0253]
称取处方量的蛋黄卵磷脂和胆固醇溶于5ml乙醇中,搅拌并超声溶解作为油相;另一支烧杯中加入59.39mg/ml硫酸铵溶液8ml于50℃水浴条件下恒温,作为水相;用一次性5ml注射器取油相缓慢注入到水相液面以下,边加边磁力搅拌(1200转/min),继续50℃恒温搅拌挥发乙醇50min,而后于50℃、200rpm条件下旋转蒸发去除乙醇;然后超声使圆底烧瓶
内壁光滑后,装入预先处理好的透析袋内,置于500ml 0.9%nacl溶液中透析24h(前6h每隔2h换一次透析液,过夜后再换一次2h透析即可)。取出透析好的空白脂质体,加入处方量盐酸西替利嗪,搅拌均匀后用0.45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33,于45℃、100rpm转速下水化30min,取出水化后的脂质体,缓慢加入处方量的泊洛沙姆f127和泊洛沙姆f68,再加入氯化钠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充分搅拌均匀,用超纯水定容至10ml,置于4℃冰箱中溶胀24h,取用时搅拌混匀,即得。
[0254]
1、外观:如图9所示,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为白色不透明乳状溶液。
[0255]
2、粒径及其分布:采用马尔文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和pdi,得到粒径结果为((184.94
±
7.28)nm(n=3),pdi为0.092
±
0.023(n=3),如图10,符合眼内用药粒径要求。
[0256]
3、zeta电位:采用马尔文激光散射粒径分析仪对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的zeta电位进行测定,平均值为(-1.02
±
0.084)mv(n=3),见图11。
[0257]
4、形貌表征:取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和经人工泪液稀释后的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采用2%磷钨酸负染法,于透射电镜中观察形貌特征。结果如图12,溶液状态下的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的脂质体呈现球形或类球形,粒径在190nm左右,大小无明显差异。
[0258]
5、ph值测定:计算得到的平均ph值为7.18
±
0.03(n=3),符合眼内用药最适ph范围6~8。
[0259]
6、胶凝温度测定:取三批样品,平均tg1为(25.5
±
0.2)℃(n=3),平均tg2为(33.7
±
0.1)℃(n=3)。
[0260]
7、粘度考察:于旋转粘度计中测定人工泪液稀释前后各温度下的粘度值,固定测定体积为60ml。低于胶凝温度2℃以下的粘度值,使用2号转子,6rpm转速下测定;胶凝温度左右的粘度值,使用4号转子,6rpm转速下测定。
[0261]
结果见表29和图13,表明凝胶不论经人工泪液稀释与否,随温度升高,粘度值均呈上升趋势,无稀释的凝胶于25℃显著增大,而凝胶经人工泪液稀释后的粘度值于34℃达到最大。20℃下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的粘度值为(1441.03
±
14.66)mpa
·
s(n=3),经人工泪液稀释(40:7)后,34℃胶凝时的粘度值为(108463
±
612.00)mpa
·
s(n=3)。
[0262]
表29 ctzl-isg经stf稀释前后在不同温度下的粘度(mean
±
sd,n=3)
[0263][0264][0265]
8、流变学性质考察:取非生理条件(室温16℃)下的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和生理条件(34℃)下凝胶经人工泪液稀释(40:7)的半固体制剂各60ml,分别于7、14、21、28、35、42rps转速下剪切10min,立即于旋转粘度计中测定粘度值并记录,重复3次,取平均值。
[0266]
结果如表30和图14所示。该制剂用于眼部给药时,在眨眼活动的高剪切速度下,凝胶的粘度下降,有利于制剂在眼内快速均匀分散;而在睁眼活动的低剪切速度下,凝胶的粘度上升,有利于制剂克服泪液稀释和快速消除。
[0267]
表30非生理和生理条件下ctzl-isg在不同剪切速度下的粘度(mean
±
sd,n=3)
[0268][0269]
9、稳定性:分别保存于低温(4℃)、高温(60℃)和强光(4500
±
500lx),并分别于第0天(0d)、第5天(5d)、第10天(10d)取样,检测ph、粒径、含量、20℃时的粘度及眼内外的胶凝温度(tg1和tg2)。结果见表31,表示10天内该制剂各项理化性质较稳定。
[0270]
表31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稳定性结果
[0271][0272]
10、体外释放:采用透析法对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ctz)盐酸西替利嗪眼用脂质体(ctzl)及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ctzl-isg)进行体外释放试验;选用人工泪液为释放介质,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结果如图15。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的释放速率最慢,30h释放了32%。释药24h时,盐酸西替利嗪溶液的释放量分别是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和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的1.53倍和3.24倍。
[0273]
11.眼部滞留试验:采用普通级健康兔15只(体重2~3k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实验前24h自由进食、饮水,并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无任何疾病。每组左眼分别给药3种不同的眼用剂型,分别为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和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右眼给药生理盐水。固定实验兔于兔盒内,轻提下眼睑使结膜囊呈杯状,向结膜囊内滴入荧光素钠标记的药液40μl(或1滴),被动闭合眼睛10s,清醒状态下,
在紫外灯激发下观察荧光,每隔2min进行眼部荧光感光观察,并采集有关图像。制剂在兔眼的滞留时间即是角膜荧光消失的时间。记录各制剂在家兔角膜的滞留时间。结果如表32和图16。结果表明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和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与普通滴眼液相比,明显延长在眼部滞留时间,并且脂质体-原位凝胶能够更加显著增加眼部滞留时间。
[0274]
表32兔眼滞留时间的结果(mean
±
sd,n=5)
[0275][0276]
12.眼部单次刺激性试验:采用普通级健康兔(体重2~3kg)15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实验前24h自由进食、饮水,并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无任何疾病。实验兔左眼为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的给药组;右眼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刺激反应时以对照眼的情况为参考分别观察记录给药后1h、2h、4h、6h、24h、2d、3d、7d的眼刺激反应情况,根据《draizt

眼部刺激实验评分表》进行评分。最终对角膜、虹膜及结膜的刺激性分别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与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
‑‑
原位凝胶均无单次刺激性。
[0277]
13.眼部多次刺激性试验:采用普通级健康兔15只(体重2~3kg),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实验前24h自由进食、饮水,并进行眼部检查,以确保无任何疾病。实验兔左眼为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原位凝胶的给药组;右眼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刺激反应时以对照眼的情况为参考。按剂量给药后,每日给药2次,两次给药间隔8h,连续给药14d,分别观察并记录每次给药前以及每日第二次给药后1h的眼角膜、虹膜及结膜的刺激情况,同时给药结束后再继续观察3d,记录每日观察1次的兔眼刺激性情况。根据《draizt

眼部刺激实验评分表》进行评分。最终对及角膜、虹膜及结膜的刺激性分别做出评价。结果表明,盐酸西替利嗪滴眼液、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与盐酸西替利嗪脂质体
‑‑
原位凝胶多次给药均对眼部无刺激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