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煤田地震解释软件中添加已知地质信息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4-27 09:15: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数据处理来对煤田地震解释软件添加煤矿已知地质信息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煤田地震解释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工区内有部分区域已经开采的情况,会有巷道、工作面、实见断层、陷落柱等大量的信息,准确的利用这些信息会更好的指导地震资料解释工作,大大提高地震资料解释精度。以往在煤田地震解释常用软件geoframe中添加这些信息主要是通过添加巷道拐点、断层迹等构造地质信息中少数几个点的方式来实现,然后在basemap中对照井下采掘工程图把这些点手工连线。
3.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包括:
4.1.因为巷道拐点、断层等需要提取的点很多,而且需要先在basemap中添加点,然后再对照采掘工程图来手工进行连线,这就导致现有方法工作量较大。
5.2.断层、陷落柱等在平面上并不是表现为直线,这就需要提取大量的点来接近实际情况,在点不够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地质信息利用准确程度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有效准确的在煤田地震解释软件中添加已知地质信息并大大降低工作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田地震解释软件中添加已知地质信息的处理方法。
7.一种煤田地震解释软件中添加已知地质信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s1,对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处理,将不需要的地质信息删除,保留巷道、实见断层、陷落柱、煤层变薄带、冲刷带以及解释方案,并将处理后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保存为后缀为dxf文件;
9.s2,在geoframe软件中建立一个层位、多个断层名,在geoframe软件的basemap中画好这个层位、这个断层的断层迹;
10.s3,将baemape中画好的断层迹信息导出为后缀为dat的第一数据文件;
11.s4,将步骤s1中的后缀为dxf文件导入到数字化软件,提取点、线的坐标信息,并结合对应的层位信息,导出为后缀为dat的第二数据文件;
12.s5,按照第一数据文件的数据要求,对第二数据文件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好的第二数据文件导入到第一数据文件中,并删除basemap中画好的断层迹,最后形成后缀为dat的第三数据文件;
13.s6,将第三数据文件加载到加载到geoframe软件中,并在basemap中显示出来。
14.进一步地,步骤s2中,在geoframe软件中需要建立10条以上的断层。
15.进一步地,步骤s3中,将baemape中画好的断层迹信息导出为第一数据文件时,还需要选择导出的文件格式。
16.进一步地,选择的文件格式为fbm的文件格式。
17.进一步地,步骤s4中通常采用的数字化软件为doublefox软件。
18.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geoframe软件中自身的数据格式,将已知平面图的地质信息数字化,对数字化的地质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再重新导入到geoframe中,操作简单,且可有效提高已知地质信息的准确程度,并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已知地质信息导入煤田地震解释软件中的方法流程图;
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已知地质信息编辑后的a.dxf文件;
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b.dat文件导出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dxf文件导入doublefox软件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oublefox软件导出数字化已知地质信息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oublefox软件导出数字化已知地质信息c.dat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字化已知地质信息编辑后的d.dat文件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dat文件导入geoframe软件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已知地质信息导入geoframe软件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手段、特征、成效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某实际矿区为实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1.如图1所示,一种煤田地震解释软件中添加已知地质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步骤s1,对收集到的采掘工程平面图或所需导入的地质信息平面图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将不需要的点、线信息删除,保留巷道、实见断层、陷落柱、煤层变薄带、冲刷带以及之前的解释方案等已知的地质信息,并另存为a.dxf文件,如图2所示;
33.步骤s2,在geoframe软件中建立11条断层并取好名字,在这里需要建立10条以上的断层,本实施例建立的11条,建立1个层位命名为hd,然后在basemap中在层位hd画出这11
条断层的断层迹;
34.步骤s3,将baemape中画好的断层迹信息导出为第一数据文件,即b.dat数据文件,选好格式,一般为fbm格式,如图3所示;
35.步骤s4,将步骤s1中的a.dxf文件导入到数字化软件,这里的数字化软件一般采用doublefox软件,如图4所示,提取点、线的坐标信息(x,y),并对应的选好层位信息(layer)线名信息等,如图5所示,导出为第二数据文件,即c.dat文件,如图6所示;
36.步骤s5,按照b.dat文件中的数据格式要求,对c.dat进行整理,然后将处理好的c.dat文件导入到b.dat文件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将c.dat提取的点,线坐标及线名等放入到b.dat文件的相应列中,这是由于geoframe软件按照字节定义读取文件,也就是相应的信息必须放在相应的列。另外,对齐方式也要保持一致,在对齐的过程中,由于线的名称、编号可能包含的字符数不一致,所以导出合适文件,在对应字节放对应信息时对齐方式也要保持一致,才能够保证导入到geoframe软件中。另外,要删除从basemap中提取的断层迹信息,形成第三数据文件,即d.dat文件,并保证d.dat文件适用于geoframe软件,如图7所示。
37.步骤s6,将d.dat文件加载到geoframe软件中,并在basemap中显示出来,如图8、图9所示。
38.通过步骤s1~s6可以快速准确的将已知资料的加入地震资料解释系统。操作简单,且可有效提高已知地质信息的准确程度,并大大降低了工作量。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