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02:55: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液晶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液晶屏在生产过程中,需在基板上涂布对应的胶浆,然后再将液晶屏贴合在基板上,经压合预固化和热固化后成一体,而在此过程中,在基板上涂布胶浆时,由于基板表面较为光滑,进而极易致使胶浆快速溜走,导致胶浆停留时间较短,同时导致胶浆难以流平,并且在涂胶时胶浆极易产生气泡,现有技术中,很难将胶体中产生的气泡充分抽尽,而气泡的存在会使液晶屏的表面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构成液晶屏与基板之间出现微脱,同时在将液晶屏贴合在基板上时,需要通过人工进行辅助对齐,再进行胶合,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由于人存在个体差异性,进而难以保障每次胶合时都按统一标准进行对齐,降低了产品质量。
3.综上,需要研发一种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基板表面的胶浆难以流平,以及胶浆极易产生气泡,而气泡的存在会使液晶屏的表面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在将液晶屏贴合在基板上时,人工难以保障每次胶合按统一标准对齐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
5.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包括有滑轮、承重板、第一支撑架、涂胶单元、消泡单元和胶合单元;六个滑轮上部固接有承重板;承重板上表面固接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部连接有用于对液晶屏进行涂胶的涂胶单元;承重板上表面中部连接有用于对液晶屏涂胶后将胶泡消除的消泡单元;承重板上表面右部连接有用于将两块液晶屏进行胶合的胶合单元。
6.可选地,涂胶单元包括有第一固定架、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块、第一滑动块、安装架、第一楔形板、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块、毛刷、固定块、第一连杆、挡架、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块、连接架、第一固定板、连接板、放置板、第一弹簧杆、移动架、楔形块和第二连杆;承重板上表面左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滑轨;两个第一电动滑轨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滑块;两个第一电动滑块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滑动块;两个第一滑动块之间固接有安装架;安装架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一楔形板;安装架前部和后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两个第二电动滑轨相向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块;两个第二电动滑块之间固接有毛刷;毛刷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两个固定块;左部两个固定块之间和右部两个固定块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杆;两个第一连杆中部均固接有一个挡架;第一支撑架上部固接有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轨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三电动滑块;第三电动滑块上表面固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中部固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放置板;第一固定板矩形四角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弹簧杆;左方的两个第一弹簧杆之间和右方的两个第一弹
簧杆之间各固接有一个移动架;两个移动架上表面均固接有一个楔形块;两个移动架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杆;两个第二连杆均与放置板滑动连接。
7.可选地,第一连杆与固定块连接处均设置有扭力弹簧。
8.可选地,斜面切削为倾斜状,用于阻挡胶浆,并在移动时进行刮浆。
9.可选地,消泡单元包括有第二支撑架、第四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固定板、气泡检测器、第二滑动块、双层胶筒、电动塞板、圆筒、顶针、漏斗、活塞片和伸缩板;承重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部固接有第四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中部滑动连接有第四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块下表面固接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伸缩部固接有顶针;第二支撑架上部且位于第四电动滑轨的下方固接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左侧固接有气泡检测器;第二固定板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中部固接有双层胶筒;双层胶筒上部固接有电动塞板;双层胶筒中部固接有圆筒;顶针与双层胶筒滑动连接;顶针与电动塞板滑动连接;双层胶筒下部固接有漏斗;顶针与漏斗滑动连接;顶针上部固接有活塞片;活塞片与双层胶筒滑动连接;活塞片与圆筒滑动连接;双层胶筒中部固接有两个伸缩板;两个伸缩板均与活塞片固接。
10.可选地,圆筒上部开有两个贯穿孔,用于空气压缩后进行通气。
11.可选地,双层胶筒下部环形等距开有贯穿孔,用于胶浆流动。
12.可选地,漏斗下部环形等距开有贯穿孔,用于引导胶浆流动。
13.可选地,顶针下部环形等距开有凹槽,用于引导胶浆流动。
14.可选地,胶合单元包括有第三支撑架、第五电动滑轨、第五电动滑块、第二固定架、第二楔形板、限位架、第三固定架、滑动板、第三楔形板、第二弹簧杆、滑动架、第四楔形板、第二电动推杆、电动吸盘和限位板;承重板上表面右部固接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前部和后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五电动滑轨;两个第五电动滑轨上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五电动滑块;两个第五电动滑块之间固接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下部矩形四角各固接有一个第二楔形板;第二固定架下部矩形四角且位于第二楔形板的上方各固接有一个限位架;四个第二楔形板各与一个限位架固接;承重板上表面右部固接有四个第三固定架;四个第三固定架上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板;四个滑动板上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三楔形板;四个第三楔形板各与一个第二楔形板相接触;四个第三固定架上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弹簧杆;四个第二弹簧杆各与一个滑动板固接;第二固定架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下部固接有两个第四楔形板;滑动架中部固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两个第二电动推杆伸缩部均固接有一个电动吸盘;两个电动吸盘之间下部固接有限位板。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在基板的上表面涂覆胶浆,并且增加胶浆在基板表面的停留时间,并使胶浆流平,接着,再将胶浆中出现的气泡去除,并对气泡去除后形成的凹陷补充胶浆,然后再将液晶屏与基板进行对齐胶合,避免了液晶屏与基板之间出现微脱,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障液晶屏胶合时按统一标准对齐,大大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第一立体构造示意图;图2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第二立体构造示意图;图3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涂胶单元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涂胶单元第一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图5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涂胶单元第二局部第一立体构造示意图;图6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涂胶单元第三局部第二立体构造示意图;图7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消泡单元立体构造示意图;图8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消泡单元局部爆炸图;图9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消泡单元第一局部剖视图;图10展现的为本发明的消泡单元第二局部剖视图;图11展现的为本发明的胶合单元第一立体构造示意图;图12展现的为本发明的胶合单元第一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图13展现的为本发明的胶合单元第二局部立体构造示意图;图14展现的为本发明的胶合单元第二立体构造示意图。
17.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滑轮,2-承重板,3-第一支撑架,201-第一固定架,202-第一电动滑轨,203-第一电动滑块,204-第一滑动块,205-安装架,206-第一楔形板,207-第二电动滑轨,208-第二电动滑块,209-毛刷,210-固定块,211-第一连杆,212-挡架,212a-斜面,213-第三电动滑轨,214-第三电动滑块,215-连接架,216-第一固定板,217-连接板,218-放置板,219-第一弹簧杆,220-移动架,221-楔形块,222-第二连杆,301-第二支撑架,302-第四电动滑轨,303-第四电动滑块,304-第一电动推杆,305-第二固定板,306-气泡检测器,307-第二滑动块,308-双层胶筒,308a-第一腔室,308b-第二腔室,309-电动塞板,310-圆筒,311-顶针,312-漏斗,313-活塞片,314-伸缩板,401-第三支撑架,402-第五电动滑轨,403-第五电动滑块,404-第二固定架,405-第二楔形板,406-限位架,407-第三固定架,408-滑动板,409-第三楔形板,410-第二弹簧杆,411-滑动架,412-第四楔形板,413-第二电动推杆,414-电动吸盘,415-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9.实施例1一种液晶屏生产用智能化对齐胶合装置,根据图1-2所示,包括有滑轮1、承重板2、第一支撑架3、涂胶单元、消泡单元和胶合单元;六个滑轮1上部固接有承重板2;承重板2上表面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架3;第一支撑架3上部连接有涂胶单元;承重板2上表面中部连接有消泡单元;承重板2上表面右部连接有胶合单元。
20.在进行工作时,由工作人员通过六个滑轮1将承重板2移动至所要使用位置,随后再由工作人员将液晶屏基板放在涂胶单元中,液晶屏基板以下简称基板,而后涂胶单元启动运作对基板进行涂覆胶浆,然后由于基板表面较为光滑,进而导致胶浆极易溜走,随后涂胶单元运作增加胶浆停留时间并使胶浆流平,接着涂胶单元运作将涂有胶浆的基板传送至消泡单元处,接着消泡单元运作将胶浆中出现的气泡去除,并对基板进行补充胶浆,而后再由工作人员将液晶屏放在胶合单元,接着涂胶单元运作将基板传送至胶合单元处,然后胶合单元启动运作将液晶屏与基板进行对齐胶合。
2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根据图1和图3-14所示,涂胶单元包括有第一固定架201、第
一电动滑轨202、第一电动滑块203、第一滑动块204、安装架205、第一楔形板206、第二电动滑轨207、第二电动滑块208、毛刷209、固定块210、第一连杆211、挡架212、第三电动滑轨213、第三电动滑块214、连接架215、第一固定板216、连接板217、放置板218、第一弹簧杆219、移动架220、楔形块221和第二连杆222;承重板2上表面左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架201;第一固定架201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一电动滑轨202;两个第一电动滑轨202中部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滑块203;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03相向侧均固接有一个第一滑动块204;两个第一滑动块204之间固接有安装架205;安装架205上部固接有两个第一楔形板206;安装架205前部和后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207;两个第二电动滑轨207相向侧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块208;两个第二电动滑块208之间固接有毛刷209;毛刷209左部和右部各固接有两个固定块210;左部两个固定块210之间和右部两个固定块210之间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杆211;两个第一连杆211中部均固接有一个挡架212;第一支撑架3上部固接有第三电动滑轨213;第三电动滑轨213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三电动滑块214;第三电动滑块214上表面固接有连接架215;连接架215上部固接有第一固定板216;第一固定板216中部固接有两个连接板217;两个连接板217之间转动连接有放置板218;第一固定板216矩形四角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弹簧杆219;左方的两个第一弹簧杆219之间和右方的两个第一弹簧杆219之间各固接有一个移动架220;两个移动架220上表面均固接有一个楔形块221;两个移动架220下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连杆222;两个第二连杆222均与放置板218滑动连接。
22.第一连杆211与固定块210连接处均设置有扭力弹簧。
23.斜面212a切削为倾斜状,用于阻挡胶浆,并在移动时进行刮浆。
24.消泡单元包括有第二支撑架301、第四电动滑轨302、第四电动滑块303、第一电动推杆304、第二固定板305、气泡检测器306、第二滑动块307、双层胶筒308、电动塞板309、圆筒310、顶针311、漏斗312、活塞片313和伸缩板314;承重板2上表面中部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撑架301;第二支撑架301上部固接有第四电动滑轨302;第四电动滑轨302中部滑动连接有第四电动滑块303;第四电动滑块303下表面螺栓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304;第一电动推杆304伸缩部固接有顶针311;第二支撑架301上部且位于第四电动滑轨302的下方固接有第二固定板305;第二固定板305左侧固接有气泡检测器306;第二固定板305中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307;第二滑动块307中部固接有双层胶筒308;双层胶筒308上部固接有电动塞板309;双层胶筒308中部固接有圆筒310;顶针311与双层胶筒308滑动连接;顶针311与电动塞板309滑动连接;双层胶筒308下部固接有漏斗312;顶针311与漏斗312滑动连接;顶针311上部固接有活塞片313;活塞片313与双层胶筒308滑动连接;活塞片313与圆筒310滑动连接;双层胶筒308中部固接有两个伸缩板314;两个伸缩板314均与活塞片313固接。
25.圆筒310上部开有两个贯穿孔,用于空气压缩后进行通气。
26.双层胶筒308下部环形等距开有贯穿孔,用于胶浆流动。
27.漏斗312下部环形等距开有贯穿孔,用于引导胶浆流动。
28.顶针311下部环形等距开有凹槽,用于引导胶浆流动。
29.胶合单元包括有第三支撑架401、第五电动滑轨402、第五电动滑块403、第二固定架404、第二楔形板405、限位架406、第三固定架407、滑动板408、第三楔形板409、第二弹簧杆410、滑动架411、第四楔形板412、第二电动推杆413、电动吸盘414和限位板415;承重板2上表面右部螺栓连接有第三支撑架401;第三支撑架401前部和后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五电动
滑轨402;两个第五电动滑轨402上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五电动滑块403;两个第五电动滑块403之间固接有第二固定架404;第二固定架404下部矩形四角各固接有一个第二楔形板405;第二固定架404下部矩形四角且位于第二楔形板405的上方各固接有一个限位架406;四个第二楔形板405各与一个限位架406固接;承重板2上表面右部固接有四个第三固定架407;四个第三固定架407上部均滑动连接有一个滑动板408;四个滑动板408上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三楔形板409;四个第三楔形板409各与一个第二楔形板405相接触;四个第三固定架407上部均固接有一个第二弹簧杆410;四个第二弹簧杆410各与一个滑动板408固接;第二固定架404上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411;滑动架411下部固接有两个第四楔形板412;滑动架411中部螺栓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推杆413;两个第二电动推杆413伸缩部均固接有一个电动吸盘414;两个电动吸盘414之间下部固接有限位板415。
30.在进行工作时,由工作人员预先往毛刷209加入胶浆,随后再将基板放在放置板218中部,此时基板的上表面略高于放置板218的上表面,接着,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03启动沿着两个第一电动滑轨202往左移动,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03移动带动两个第一滑动块204移动,两个第一滑动块204移动带动安装架205移动,安装架205移动带动两个第二电动滑轨207移动,两个第二电动滑轨207移动带动两个第二电动滑块208移动,两个第二电动滑块208移动带动毛刷209往左移动,进而对基板的上表面左部进行涂覆胶浆,同时安装架205移动带动两个第一楔形板206移动,此时毛刷209往左移动至基板的左边缘处时,左方的第一楔形板206触碰到左方的楔形块221对其造成挤压,并使左方的楔形块221往下移动,左方的楔形块221往下移动带动左方的移动架220往下移动,移动架220往下移动对左方的两个第一弹簧杆219造成挤压,同时移动架220往下移动带动左方的第二连杆222往下移动,第二连杆222往下移动带动放置板218往左发生倾斜,进而使得胶浆往左流动,进而增加胶浆停留时间,同时毛刷209往左移动带动右方的两个固定块210移动,右方的两个固定块210移动带动第一连杆211移动,第一连杆211移动带动挡架212移动,此时由于放置板218往左发生倾斜,进而使得挡架212与放置板218之间的间距扩大,接着两个第二电动滑轨207启动带动两个第二电动滑块208往下移动,进而带动毛刷209往下移动,毛刷209往下移动带动右方的两个固定块210往下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211往下移动,此时第一连杆211往下移动带动挡架212往下移动,进而使得两个阻挡部触碰到倾斜后的放置板218,进而使得挡架212往左发生偏转,进而通过斜面212a对流动至基板的左边缘的胶浆进行阻挡,此时胶浆会富集在左方的挡架212中,接着,两个第一电动滑块203沿着两个第一电动滑轨202往右移动,进而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带动相关联的所有部件往右移动,进而将富集在斜面212a处的胶浆重新涂覆在基板的上表面并将胶浆刮平,同时两个第一电动滑轨202往右移动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带动相关联的所有部件往右移动,此时右方的第一楔形板206触碰到右方的楔形块221并对其造成挤压,进而以相同的工作原理使得放置板218往右发生倾斜,进而使得胶浆往右流动,然后再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将流动至基板的右边缘的胶浆刮平,从而实现增加胶浆在基板表面的停留时间并使胶浆流平,接着,第三电动滑块214启动沿着第三电动滑轨213往右移动,第三电动滑块214移动带动连接架215移动,连接架215移动带动第一固定板216移动,第一固定板216移动带动两个连接板217移动,进而带动相关联的所有部件往右移动,进而将涂有胶浆的基板传送至第二支撑架301的下方;接着,涂有胶浆的基板传送至第二支撑架301的下方,再通过工作人员预先往双层
胶筒308中加入胶浆,此时胶浆位于第一腔室308a,然后气泡检测器306启动运作,对基板上表面涂覆的胶浆进行检测,若检测出有气泡再将气泡位置信息进行传输,而后第四电动滑块303启动沿着第四电动滑轨302进行移动,第四电动滑块303移动带动第一电动推杆304移动,第一电动推杆304启动带动顶针311移动,顶针311移动带动双层胶筒308移动,双层胶筒308移动带动第二滑动块307沿着第二固定板305进行移动,进而使得顶针311移动至气泡的正上方,此时电动塞板309开启,接着,第一电动推杆304启动带动顶针311往下移动,进而通过顶针311将气泡扎破,从而将胶浆中出现的气泡去除,同时气泡去除后极易形成凹陷,接着顶针311往下移动带动活塞片313往下移动,活塞片313往下移动带动两个伸缩板314进行伸缩,进而通过电动塞板309吸入空气,此时第一腔室308a和第二腔室308b中均充满空气,接着电动塞板309关闭,然后第一电动推杆304启动带动顶针311往上移动复位,顶针311往上移动带动活塞片313往上移动,活塞片313往上移动对第二腔室308b中的空气进行压缩,进而使得第二腔室308b中的空气通过圆筒310上的两个贯穿孔流向第一腔室308a中,进而使得第一腔室308a形成气压,进而将第一腔室308a内的胶浆挤出,此时胶浆流入漏斗312中,并顺着漏斗312流向顶针311下部尖端处,再滴入气泡破碎后形成的凹陷中,从而实现对基板进行补充胶浆;接着,第三电动滑块214启动带动连接架215继续往右移动,进而以相同的工作原理将基板传送至第三支撑架401的下方,此时第一固定板216移动至四个第三楔形板409之间,而后再由工作人员预先将液晶屏放在限位板415内,并通过两个电动吸盘414将液晶屏吸住,接着两个第五电动滑块403启动沿着两个第五电动滑轨402往下移动,两个第五电动滑块403往下移动带动第二固定架404往下移动,第二固定架404往下移动带动四个第二楔形板405往下移动,四个第二楔形板405往下移动对四个第三楔形板409造成挤压,进而使四个第三楔形板409分别移动至第一固定板216与放置板218之间的矩形四角,进而对放置板218进行限位使放置板218不再发生偏转,接着,第五电动滑块403往下移动带动第二固定架404继续往下移动,此时第二固定架404移动带动四个限位架406往下移动,进而通过四个限位架406对四个第三楔形板409进行限位,同时第二固定架404往下移动带动滑动架411往下移动,滑动架411往下移动带动两个第四楔形板412往下移动,此时两个第四楔形板412往下移动触碰到两个楔形块221,进而使得两个第四楔形板412受到挤压后进行移动,进而使得两个第四楔形板412对其两个楔形块221,同时两个第四楔形板412移动带动滑动架411移动,滑动架411移动带动两个第二电动推杆413移动,两个第二电动推杆413移动带动两个电动吸盘414移动,两个电动吸盘414移动带动限位板415移动,进而带动液晶屏移动,进而使液晶屏对其基板,随后两个第二电动推杆413启动带动两个电动吸盘414往下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板415往下移动至与放置板218相接触,此时通过限位板415对液晶屏与基板进行限位,然后两个电动吸盘414停止运作,从而实现将液晶屏与基板进行对齐胶合。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