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林业生态捕虫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5 00:29: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捕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林业生态捕虫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常用的捕虫设备一般是挂在树枝上,挂在树枝上使用时,会随着风吹产生晃动,导致捕虫设备的固定不牢固,容易从树枝上掉落而损坏,而且需要把捕虫设备挂在较高处时,需要借助爬梯等工具,操作非常不方便,高处作业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现有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21126826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林业生态用捕虫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柱,立柱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座,活动座的一侧而延伸至滑槽外并固定安装有捕虫箱,捕虫箱的底部为开口构造,捕虫箱的底部安装有盖板,盖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储液盒,储液盒的顶部为开口构造,捕虫箱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储液盒上方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便捷,便于对捕虫箱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不易晃动,捕虫效果好,白天黑夜都可使用,不需进行高空作业,大大的降低了安全隐患,而且便于对捕虫箱内存留的害虫进行清理。
4.上述对比文件中的技术方案虽然实现了对捕虫箱的高处悬挂设置,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5.设备在实现对捕虫箱的悬挂设置时,其所依靠的牵引绳完全暴露于空气中,在设备的长期使用过程中牵引绳容易损坏,从而使得捕虫箱容易掉落造成安全隐患,且牵引绳的频繁替换增加了设备的侧壁开支。
6.因此,如何对捕虫设备进行处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林业生态捕虫装置。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林业生态捕虫装置,包括底板、捕虫箱与插钉,所述底板的顶部焊接有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与蜗杆,支撑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且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蜗杆的上方设有蜗轮,蜗轮上安装有转轴,所述齿条的右侧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内部的齿轮,所述转轴与活动轴上均安装有传动轮。
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插钉,所述安装座上放置有捕虫箱,捕虫箱的顶端焊接有卡块。
10.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安装座之间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连接杆、滑板、撑杆、定位杆与拉杆,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的底部对称铰接有撑杆。
11.优选的,所述撑杆的底端铰接有定位杆,定位杆远离撑杆的一端穿过空腔侧壁,所述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拉杆的顶端穿过空腔的顶部壳壁,并安装有把手,且拉杆上
套设有复位弹簧。
12.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右端穿过壳体的右侧壳壁,并安装有手柄。
13.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的正面与背面内壁上,上下对应的传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14.优选的,所述活动轴远离齿轮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柱与齿条的顶端均穿过壳体的顶部壳壁。
15.优选的,所述蜗杆与蜗轮之间啮合传动,所述支撑柱与齿轮之间也啮合传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装置不仅能够将捕虫箱独立悬挂于高出,且本装置通过设置蜗杆、蜗轮、转轴、传动轮、齿轮和齿条的组合在实现对捕虫箱进行高处设置时取代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牵引绳悬挂方式,从而不仅安全性高,且设备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18.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壳体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1的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2的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2.附图标记:1、底板;2、壳体;3、支撑柱;4、齿条;5、安装座;6、捕虫箱;7、限位机构;71、连接杆;72、滑板;73、撑杆;74、定位杆;75、拉杆;8、蜗杆;9、蜗轮;10、转轴;11、传动轮;12、齿轮;13、插钉。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4.实施例一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林业生态捕虫装置,包括底板1、捕虫箱6与插钉13,底板1的顶部焊接有壳体2,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柱3与蜗杆8,支撑柱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齿条4,且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7,蜗杆8的上方设有蜗轮9,蜗轮9上安装有转轴10,齿条4的右侧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有位于壳体2内部的齿轮12,转轴10与活动轴上均安装有传动轮11。
26.基于实施例一的林业生态捕虫装置工作原理是:当设备进行使用时,先将设备结构搬运至预定位置,再将插钉13螺纹连接于底板1上,当插钉13装配完成后,通过插钉13将设备树立于地面,再将捕虫箱6放置于安装座5上,通过限位机构7实现捕虫箱6与安装座5的固定连接,当捕虫箱6装配完成后,转动手柄,带动蜗杆8进行旋转,蜗杆8与蜗轮9之间啮合传动,进而带动转轴10进行旋转,转轴10的运动团购传动轮11进行传导进而使得活动轴进行运动,活动轴的旋转使得齿轮12进行旋转,齿轮12与齿条4之间啮合传动,进而随着齿轮12的运动带动齿条4进行上移,使得支撑柱4进行上移,进而实现捕虫箱6的高度调整,当捕虫箱6的高度调整完成后停止对手柄的转动,通过蜗杆8与蜗轮9之间的自锁功能,进而实现对捕虫箱6的位置固定。
27.实施例二
28.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林业生态捕虫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插钉13,安装座5上放置有捕虫箱6,捕虫箱6的顶端焊接有卡块,卡块与安装座5之间活动连接有限位机构7,限位机构7包括有连接杆71、滑板72、撑杆73、定位杆74与拉杆75,连接杆7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72,滑板72的底部对称铰接有撑杆73,撑杆73的底端铰接有定位杆74,定位杆74远离撑杆73的一端穿过空腔侧壁,滑板7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75,拉杆75的顶端穿过空腔的顶部壳壁,并安装有把手,且拉杆75上套设有复位弹簧。
29.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底部呈矩阵状开设螺纹槽,插钉13活动连接于螺纹槽中,安装座5的顶部壳壁上对称设置有凹槽,卡块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连接杆71的两端卡接于凹槽中,定位杆74卡接于卡槽中。
30.工作原理,当对捕虫箱6进行装配时,将其放置于安装座5上,提拉拉杆75,使得滑板72上移,压缩复位弹簧,滑板72的上移通过撑杆73带动定位杆74进行回缩,进而将限位机构7放置于卡块上,限位机构7将卡块与安装座5进行连接,松开对拉杆75的施力,随着复位弹簧的作用,进而使得定位杆74插入导卡块中,防止连接杆71脱离。
31.实施例三
32.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林业生态捕虫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包括:蜗杆8的右端穿过壳体2的右侧壳壁,并安装有手柄,转轴1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壳体2的正面与背面内壁上,上下对应的传动轮11之间连接有皮带,活动轴远离齿轮1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壳体2的内壁上,支撑柱3与齿条4的顶端均穿过壳体2的顶部壳壁,蜗杆8与蜗轮9之间啮合传动,支撑柱3与齿轮12之间也啮合传动。
33.本实施例中,壳体2的顶部壳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缺口,支撑柱3的顶端穿过通孔,齿条4的顶端穿过缺口,齿条4与缺口的组合对支撑柱3的运动提供导向的作用。
34.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