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人操控主动单元、替代单元及激光对抗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24 12:00: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双人操控主动单元,用于双人模拟开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1);操控台(22),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伸缩动力源(23),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操控台(22)的自由端;激光发射器(24),设置在所述操控台(22)上,所述激光发射器(24)用于发射激光信号;第一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操控台(22)上,用于接收被击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操控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转轴(25),一端与所述激光发射器(24)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扇形齿轮(26);第二转轴(27),一端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一扇形齿轮(26)啮合,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方向盘(215)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人操控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直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连接轴(28),一端设置在所述操控台(22)上,另一端与所述激光发射器(24)连接;第二扇形齿轮(29),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轴(28)上;第三转轴(210),设置在所述操控台(22)上,所述第三转轴(210)的一端通过齿轮与所述第二扇形齿轮(29)啮合,另一端与第一传动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人操控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轮,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210)远离所述第二扇形齿轮(29)的一端;主动轮(212),通过链条(211)与所述从动轮连接;第四转轴(213),两端转动设置在所述操控台(22)上,所述主动轮(212)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213)上,所述第四转轴(213)与第一动力源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人操控主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源为手轮(214),所述手轮(214)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213)上。6.一种替代单元,用于表征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主动单元(2),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杆(31);第一舵机(3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31)上;替代攻击机构(33),与所述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激光接收器(34),设置在所述替代攻击机构(33)上,用于接收激光信号;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舵机(32)和所述激光接收器(34)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替代单元(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35),摆臂(37),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35)上,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支杆(3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替代单元(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停靠舱(38),设置在所述摆臂(37)运动轨迹的终点;第二支杆(39),与所述第一支杆(31)连接;第二舵机(310),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支杆(39)连接。9.一种激光对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均包括一一对应的主动单元(2)和替代单元(3)、以及控制中心(1),所述主动单元(2)包括:
底座(21);操控台(22),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伸缩动力源(23),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另一端用于支撑所述操控台(22)的自由端;激光发射器(24),设置在所述操控台(22)上,所述激光发射器(24)用于发射激光信号;第一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操控台(22)上,用于接收被击信息;所述替代单元(3)包括:第一支杆(31);第一舵机(3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31)上;替代攻击机构(33),与所述舵机的输出端连接;激光接收器(34),设置在所述替代攻击机构(33)上,用于接收激光信号;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舵机(32)和所述激光接收器(34)均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和所述第二控制器均与所述控制中心(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击竞技技术领域,提出了双人操控主动单元、替代单元及激光对抗系统,包括:底座;操控台,一端铰接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伸缩动力源,一端铰接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用于支撑操控台的自由端;激光发射器,设置在操控台上,激光发射器用于发射激光信号;第一控制器,设置在操控台上,用于接收被击信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激光对抗系统无法对用户被击中后的状态进行真实模拟的问题。态进行真实模拟的问题。态进行真实模拟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青 吴蓬勃 甄顺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爱坦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30
技术公布日:2022/4/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