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19 23:39: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物质:可溶性含锰磷酸盐、可溶性有机铁源、可溶性有机锰盐和可溶性有机钠盐,所述可溶性含锰磷酸盐、可溶性有机铁源、可溶性有机锰盐、可溶性有机钠盐中钠、锰、铁、磷的摩尔比为Na:Mn:Fe:P=1:x:(1-x):(0.8-1.1),其中0.5<x<l,所述可溶性含锰磷酸盐包括磷酸二氢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机碳源,所述有机碳源的添加量为可溶性含锰磷酸盐质量的5-60%,所述有机碳源包括柠檬酸、PEG、葡萄糖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可溶性盐溶液制备:

将可溶性含锰磷酸盐按照溶质质量分数5%-60%溶于去离子水,获得可溶性盐溶液A;

将可溶性有机铁源按照溶质质量分数5%-30%溶于去离子水,获得可溶性盐溶液B;

将可溶性有机锰盐按照溶质质量分数5%-30%溶于去离子水,获得可溶性盐溶液C;

将可溶性有机钠盐按照溶质质量分数10%-70%溶于去离子水,获得可溶性盐溶液D;

S2、磷酸铁锰钠-碳制备:将步骤S1制得的可溶性盐溶液A、B、C、D按元素摩尔比混合制得前体浆液,向前体浆液中加入有机碳源,制得磷酸铁锰钠-碳前体浆液;

S3、磷酸铁锰钠-碳前体粉料制备:将步骤S2制得的磷酸铁锰钠-碳前体浆液经砂磨和干燥造粒,制得磷酸铁锰钠-碳前体粉料;

S4、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材料制备:将步骤S3制得的磷酸铁锰钠-碳前体粉料在保护气氛下烧结,将烧结的产物进行粉碎细化,即可制得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控制可溶性盐溶液制备的溶解温度为25-90℃;所述可溶性盐溶液A中还包括磷酸,所述磷酸的添加量为可溶性含锰磷酸盐质量的0-15%;所述可溶性盐溶液B中还包括抗坏血酸,所述抗坏血酸的加入量为可溶性有机铁源质量的0-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调节磷酸铁锰钠-碳前体浆液的pH≤6,控制磷酸铁锰钠-碳前体浆液的温度为20-8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控制砂磨颗粒的D50粒度为0.5±0.05μm;所述干燥造粒在喷雾干燥设备中进行,所述喷雾干燥设备的进风温度180℃-280℃,出风温度80℃-120℃;控制制得的磷酸铁锰钠-碳前体粉料的D50粒度为1-8μ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烧结采用分段烧结,所述分段烧结包括第一段的工作温度为300-500℃,物料保温时间为2-8h;第二段的工作温度为500-700℃,物料保温时间为5-10h;第三段的工作温度为700-900℃,物料保温时间为2-5h,控制每一段的升温速率为1-5℃/min;所述步骤S4中粉碎细化后制得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材料D50的粒度为3-5μ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可溶性有机铁源包括草酸亚铁、乳酸亚铁、柠檬酸亚铁和葡萄糖酸亚铁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可溶性有机锰源包括乙酸锰、柠檬酸锰、葡萄糖酸锰和乳酸锰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可溶性有机钠盐包括乙酸钠、甲酸钠、葡萄糖酸钠、柠檬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磷酸铁钠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晶形貌的磷酸铁锰钠‑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包括可溶性含锰磷酸盐、可溶性有机铁源、可溶性有机锰盐和可溶性有机钠盐,所述可溶性含锰磷酸盐、可溶性有机铁源、可溶性有机锰盐、可溶性有机钠盐中钠、锰、铁、磷的摩尔比为Na:Mn:Fe:P=1:x:(1‑x):(0.8‑1.1),其中0.5
技术研发人员:李槐华;岳海峰;王曼;郭欢;黄祥坤;虎国栋;管攀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贝特瑞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04.1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