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及电液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5:30: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电液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当前汽车行业中,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迅速。在混合动力汽车中,双离合混动自动变速箱由于结构紧凑,燃油经济性好,传递扭矩能力大,起步性能和换挡品质好等优点,已成为当前国际变速箱领域研究的热点。
3.通常所说的混动系统,指的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能将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动力以一定的方式耦合在一起并能实现变速、变扭的传动系统,就是混动变速箱。混动变速箱通常可分为专用混动变速箱和基于传统变速箱集成混动单元 (驱动电机及相应的控制系统)的改进型混动变速箱。
4.现有技术中的p1电机是指电机置于变速箱之前,安装在发动机曲轴上,在离合器之前(原本飞轮的位置)。由于电机与发动机采用了刚性连接,所以p1 级可以实现动力辅助,在驾驶员踩下油门踏板后,ecu(电子控制单元)会控制isg电机(汽车起动发电一体机)立刻补充动力,以此让汽车保持动力输出与节油性的高度平衡。
5.p2电机是指电机置于变速箱的输入端,在离合器之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
6.原理跟p1一样,p2也需要布置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中间,但因为不必像p1 一样整合在发动机外壳中,布置的形式更灵活。(发动机-离合器1-电机-离合器 2-变速箱-差速器-车轮。)电机放在离合器后变速箱前,通过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插入两个离合器和一套电动机来实现混动,是一种并联式的两个离合器的混合动力系统。
7.现有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电液供油系统多采用叶片泵 电子泵的组合方式进行供油,由于叶片泵中叶片泵的效率高,虽然开发难度大,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通常与发动机连接,受限于发动机的机械结构不能反转,变速器通常设计倒挡齿轮、拨叉等机械结构实现倒挡功能。另外,由于叶片泵受限于进出油口的硬件结构,无法实现叶片泵的倒转。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以在倒挡与前进挡共用变速箱硬件的前提下,保障油压和润滑电液系统的正常运行。
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0.一种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设于车辆的电液控制系统中,包括电子泵和叶片泵单元;
11.所述叶片泵单元包括叶片泵,所述叶片泵和所述电子泵并行设置于所述电液控制系统的储油箱和供油管路之间,以将所述储油箱中的油液分别供至所述供油管路中;所述叶片泵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连通有循环油路,且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供油管路之间
的进油管路上设有进油单向阀,所述循环油路上设有循环单向阀;所述进油单向阀由所述第二接口向着所述供油管路单向导通,所述循环单向阀由所述第一接口向着所述第二接口单向导通。
12.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泵和所述供油管路之间的润滑供油管路上设有润油换向阀。
13.进一步的,所述润油换向阀采用两位三通阀,所述润油换向阀同时连通所述电液控制系统的润滑单元;操控所述润油换向阀的阀位切换,所述电子泵泵出的油液可择一地供至所述润滑单元或所述供油管路。
14.进一步的,所述润油换向阀采用电磁阀。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叶片泵和电子泵将储油箱中的油液分别供至供油管路中,并通过在叶片泵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之间连通有循环油路,使变速箱在反转时,叶片泵的进出口对调,实现油液的自循环,以在倒挡与前进挡共用变速箱硬件的前提下,保障油压和润滑电液系统的正常运行。
1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储油箱、润滑单元、离合油路单元、驻车机构和变速器换挡单元,且所述储油箱和供油管路之间设有叶片泵单元,所述叶片泵单元中的叶片泵由车辆的发动机或电机驱动运转,以将所述储油箱中的油液供给所述供油管路,所述离合油路单元、所述驻车机构和所述变速器换挡单元均与所述供油管路连通;
18.所述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
19.进一步的,所述储油箱连通有回流管路,且所述供油管路和所述回流管路之间设有调压单元;所述调压单元可响应所述供油管路内的油压变化,以将所述供油管路内的油液经所述回流管路排回所述储油箱中。
20.进一步的,所述润滑单元内设有限压阀,所述限压阀连接于所述润滑单元的供油油路和所述回流管路之间;所述润滑单元供油油路内的油液在压力超出设定阈值时,可经所述回流管路回流至所述储油箱中。
21.进一步的,所述调压单元包括设于所述供油管路和所述回流管路之间的主调压阀,所述主调压阀具有可切换所述供油管路和所述回流管路之间通断状态的多个阀位。
22.进一步的,所述主调压阀采用液控阀,用于驱动所述主调压阀阀位切换的驱动油路与所述供油管路连通。
23.进一步的,所述主调压阀采用三位四通阀,且所述润滑单元的供油油路连通至所述主调压阀上;于所述主调压阀的三个阀位上,所述主调压阀分别具有封死所述供油管路、导通所述供油管路和所述润滑单元、以及将所述润滑单元和所述回流管路均与所述供油管路导通的三种状态。
2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能够使叶片泵通过循环单向阀和进油单向阀并联,能够实现油液的自循环,变速器在正转和反转的工况下叶片泵均能为电液控制系统供给油液,保证电液控制系统的使用。
附图说明
26.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的油路原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储油箱;10、供油管路;11、回流管路;12、第一过滤器;13、蓄能器; 2、叶片泵单元;21、叶片泵;211、第一接口;212、第二接口;23、进油单向阀;24、循环单向阀;240、循环油路;25、换向控制油路;3、电子泵;30、辅助供油管路;300、润油换向阀;31、润滑供油管路;4、调压单元;40、主调压阀;41、调压电磁阀;42、第二过滤器;5、润滑单元;50、润滑部件;500、限压阀;6、离合油路单元;60、离合驱动机构;600、离合电磁阀;7、驻车机构;700、驻车电磁阀;8、变速器换挡单元;80、拨叉机构;800、换挡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4.实施例一
35.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设于车辆的电液控制系统中。整体构成上,其包括电子泵3和叶片泵单元2;叶片泵单元2包括叶片泵21,叶片泵21和电子泵3并行设置于电液控制系统的储油箱1和供油管路10之间,以将储油箱1中的油液分别供至供油管路10中;叶片泵21的第一接口211和第二接口212之间连通有循环油路240,且第二接口212和供油管路10之间的进油管路上设有进油单向阀23,循环油路240上设有循环单向阀24;进油单向阀23由第二接口212向着供油管路10单向导通,循环单向阀24由第一接口 211向着第二接口212单向导通。
36.本实施例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叶片泵21和电子泵3将储油箱1 中的油液分别供至供油管路10中,并通过在叶片泵21的第一接口211和第二接口212之间连通有循环油路240,使变速箱在反转时,叶片泵21的进出口对调,实现油液的自循环,以在倒挡与前进挡共用变速箱硬件的前提下,保障油压和润滑电液系统的正常运行。
37.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的一种示例性原理图如图1所示,其中,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储油箱1内集成有第一过滤器12,以对储油箱1内的油液进行过滤,从而保证油液的清洁度。
38.需要说明的是,当使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正向挡位,即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变速箱正向转动时,储油箱1内的油液因第一过滤器12进行第一次过滤后,从叶片泵21的第一接口211进入,流经叶片泵21后从第二接口212流出,而后流至进油单向阀23,进而为电液控制系统供油。在此供油过程中,循环单向阀 24处于关闭状态。
39.当使用电液控制系统中的倒挡,即变速箱反向转动时,电机带动叶片泵21 反转,此时叶片泵21的进出油口对调,油液从循环单向阀24流至叶片泵21 的第二接口212后从第一接口211流出,实现油液的自循环,此时电液控制系统的油液由电子泵3提供,从而实现变速器的换挡和离合器的分离结合,以此实现在倒挡与前进挡共用变速箱硬件的前提下,从而保障油压和润滑电液系统的正常运行。
40.除此之外,电子泵3和供油管路10之间的润滑供油管路31上设有润油换向阀300。润油换向阀300采用两位三通阀,润油换向阀300同时连通电液控制系统的润滑单元5;操控润油换向阀300的阀位切换,电子泵3泵出的油液可择一地供至润滑单元5或供油管路10。
41.具体的,电子泵3由电机进行驱动,电子泵3分别给润滑单元5和供油管路10进行供油,电子泵3与储油箱1之间的油路为辅助供油管路30,电子泵3 与润油换向阀300之间的油路为润滑供油管路31,通过润油换向阀300进行调节,储油箱1内的油液通过辅助供油管路30流经电子泵3,经由润滑供油管路 31为润滑单元5和供油管路10进行供油。
42.实施例二
4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液控制系统,该电液控制系统包括储油箱1、润滑单元5、离合油路单元6、驻车机构7和变速器换挡单元8,储油箱1和供油管路 10之间设有叶片泵单元2,叶片泵单元2中的叶片泵21由车辆的发动机或电机驱动运转,以将储油箱1中的油液供给供油管路10,离合油路单元6、驻车机构7和变速器换挡单元8均与供油管路10连通,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采用实施例一中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
44.此外,还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变速器换挡单元8,包括拨叉机构80 (用于离合器变换挡位),另外,还包括换挡电磁阀800,电液控制系统通过变速器换挡单元8中的换挡电磁阀800实现对拨叉机构80的双向控制,从而实现变速箱的四个挡位中的一挡和倒挡共用。而离合油路单元6与驻车机构7连通,具体的,离合油路单元6包括离合驱动机构60,以及离合电磁阀600,通过对离合电磁阀600的控制实现对离合驱动机构60和驻车机构7的控制。具体而言,驻车机构7和供油管路10之间的驱动油路上设有驻车电磁阀700。
45.本实施例中,储油箱1连通有回流管路11,且供油管路10和回流管路11 之间设有调压单元4;调压单元4可响应供油管路10内的油压变化,以将供油管路10内的油液经回流管路11排回储油箱1中。
46.为保障电液控制系统的油液压力,润滑单元5内设有润滑部件50和限压阀 500,限压阀500连接于润滑单元5的供油油路和回流管路11之间;润滑单元5供油油路内的油液在压力超出设定阈值时,可经回流管路11回流至储油箱1 中。
47.当润滑单元5的油液压力高于系统设定的压力阈值时,限压阀500则会开启,润滑系统中的油液通过限压阀500回流至叶片泵21进而回流至储油箱1 内,用于保持润滑单元5
内适合的油液压力。
48.具体而言,调压单元4包括设于供油管路10和回流管路11之间的主调压阀40,主调压阀40具有可切换供油管路10和回流管路11之间通断状态的多个阀位。本实施例中,主调压阀40采用液控阀,用于驱动主调压阀40阀位切换的驱动油路与供油管路10连通。
49.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的变速器换挡单元8、离合油路单元6中也设有用于稳定离合电磁阀600以及换挡电磁阀800压力的蓄能器13,在此不做具体叙述。
50.本实施例中,主调压阀40采用三位四通阀,且润滑单元5的供油油路连通至主调压阀40上;于主调压阀40的三个阀位上,主调压阀40分别具有封死供油管路10、导通供油管路10和润滑单元5、以及将润滑单元5和回流管路11 均与供油管路10导通的三种状态。
51.当电液控制系统压力过低时,主调压阀40处于封死供油管路10的状态,此时储油箱1内的油液经由叶片泵21向驻车机构7和变速器换挡单元8供油,并提高电液控制系统压力。当电液控制系统压力正常时,油液经过主调压阀40 向润滑单元5供油,当电液控制系统的压力过高时,主调压阀40切换至最右侧阀位,供油管路10中的油液可经过主调压阀40后从回流管路11回流到储油箱 1。
52.由于流管路11连通到叶片泵21的第一接口211,因此,当叶片泵21正转时,可为叶片泵21供油,能够防止叶片泵21高转速时的油液不足导致的吸空,从而保证叶片泵21的供油。
53.此外,调压单元4还包括与主调压阀40连通的调压电磁阀41,主调压阀 40与调压电磁阀41之间的第二过滤器42,以及蓄能器13。主调压阀40的压力由调压电磁阀41进行调节,蓄能器13用来稳定主调压阀40的压力。主调压阀40的作用在于有效保证润滑系统的油液供给,当油液具有富余时,多余的油液则会回流至叶片泵21内;当润滑系统需要较多的油液时,电子泵3的油液则会通过润油换向阀300的控制进入润滑系统,从而保证润滑系统所需油量充足,进而保证电液控制系统的润滑冷却效果,提高电液控制系统的效率。
54.本实施例的电液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液控制系统的供油单元,通过循环单向阀24和进油单向阀23并联,能够实现油液的自循环,变速器在正转和反转的工况下叶片泵21均能为电液控制系统供给油液,保证电液控制系统的使用。
5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