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4:31: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


背景技术:

2.锅炉在燃烧时产生的炉灰与受热面接触时,极有可能粘结在受热面上引起结渣,若不采取措施及时清除,更多的灰就可能继续粘结在上面,使得该处受热面传热性能变差、管内介质温度降低,引起受热面的腐蚀和堵灰,以及排烟温度升高,又加速了结渣现象的发展和蔓延。对此,普遍采用气体爆燃产生的激波对粘灰进行清理。
3.现有的吹灰器气路箱仅仅是对空气和燃气进行了简单的混合,使用不同的燃气时,空气和燃气的比例难以控制,无法根据使用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还常常因为空气和燃气混合不均匀,混合气体在吹灰器中爆燃后所产生的冲击波不够强,而达不到预期的吹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以解决空气、燃气比例难以控制,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包括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空气控制管路、燃气控制管路、气体混合罐和混合气管;所述空气控制管路和燃气控制管路的进气口均伸出箱体,出气口分别与气体混合罐的两个进气口连通;所述混合气管一端与气体混合罐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所述混合气管上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阻火器和点火器;
7.还包括加热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外部电源,所述点火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混合罐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提高气体混合罐的温度,使其内部的空气与燃气快速混合均匀。
8.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管缠绕或盘曲后贴附在气体混合罐上,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气体混合罐的外壁上。
9.优选地,所述空气控制管路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稳压减压阀、空气调节阀、空气质量流量计及空气止回阀,所述空气调节阀和空气质量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燃气控制管路上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燃气稳压减压阀、燃气调节阀、燃气质量流量计及燃气止回阀,所述燃气调节阀和燃气质量流量计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气体混合罐的两个进气口对向设置,以使进入气体混合罐的空气和燃气快速混合。
12.优选地,所述箱体内部顶面上设有燃气泄漏检测装置,所述燃气泄漏检测装置与
控制器电连接。
13.优选地,所述气体混合罐、控制器、燃气控制管路和空气控制管路自上而下分层设置,在控制器与燃气控制管路之间设有隔温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路控制箱中设置控制器和加热组件,并将加热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后安装在气体混合罐上,提高了气体混合罐内部的温度,使其内部的空气分子和燃气分子受热,运动加剧,从而快速、均匀地混合。并且在空气控制管路和燃气控制管路上设置气体质量流量计,控制器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的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根据需求精确控制空气和不同燃气的比例。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的空气控制管路和燃气控制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
19.1、箱体;2、空气控制管路;21、空气过滤器;22、空气稳压减压阀;23、空气调节阀;24、空气质量流量计;25、空气止回阀;3、燃气控制管路;31、燃气稳压减压阀;32、燃气调节阀;33、燃气质量流量计;34、燃气止回阀;4、气体混合罐;5、混合气管;6、阻火器;7、点火器;8、加热组件;81、加热管;82、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10、燃气泄漏检测装置;11、隔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明确的是,术语“垂直”、“横向”、“纵向”、“前”、“后”、“左”、“右”、“上”、“下”、“水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意味着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有的方位或位置,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实施例1
2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空气控制管路2、燃气控制管路3、气体混合罐4和混合气管5;所述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的进气口均伸出箱体1,出气口分别与气体混合罐4的两个进气口连通;所述混合气管5一端与气体混合罐4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伸出箱体1;所述混合气管5上
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有阻火器6和点火器7;
25.该爆燃吹灰器气路控制箱还包括加热组件8和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接外部电源,所述点火器7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8设置在气体混合罐4上,并与控制器9电连接,用于提高气体混合罐4的温度,使其内部的空气与燃气快速均匀混合。
26.使用时,将外界压缩空气气源与燃气气源分别对接在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伸出箱体1的进气口处,将吹灰器的进气管对接在混合气管5伸出箱体1的一端即可,安装十分简便。
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在气路控制箱中设置控制器9和加热组件8,并将加热组件8与控制器9电连接后安装在气体混合罐4上,提高了气体混合罐4内部的温度,使其内部的空气分子和燃气分子受热,运动加剧,从而快速、均匀地混合。并且在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上设置气体质量流量计,控制器9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的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根据需求精确控制空气和燃气的比例。
28.具体的,所述加热组件8包括加热管81和温度传感器82,所述加热管81和温度传感器82分别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加热管81设置在气体混合罐4上。加热管81即可缠绕在气体混合罐4上,也可盘曲成一定形状后贴附在气体混合罐4上。需要说明的是,也可采用其他加热装置替换加热管81进行加热,如水浴加热、油浴加热等。
29.由于气体混合罐4普遍采用单层金属制成,故其体壁的温度与其内部温度相差不大,将温度传感器82设置在其外壁上即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30.控制器9根据温度传感器82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管81启停工作,从而使气体混合罐4内的温度维持在一定合理区间内,若温度过低,则仍达不到均匀混合的目的,如温度过高,则存在提前引燃混合气体的安全隐患。所以,将气体混合罐4内的温度控制在50-60℃较为合适。
31.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控制管路2上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空气过滤器21、空气稳压减压阀22、空气调节阀23、空气质量流量计24及空气止回阀25,所述空气调节阀23和空气质量流量计24分别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燃气控制管路3上沿燃气流动方向依次设有燃气稳压减压阀31、燃气调节阀32、燃气质量流量计33及燃气止回阀34,所述燃气调节阀32和燃气质量流量计33分别与控制器9电连接。
32.在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上分别设置空气质量流量计24和燃气质量流量计33,控制器9通过空气质量流量计24和燃气质量流量计33的数据控制空气调节阀23和燃气调节阀32的开度,从而根据需求精确控制空气和燃气进入气体混合罐4的比例。
33.为了加快空气和燃气的混合速度,将气体混合罐4的两个进气口对向设置,从而使空气和燃气在进入气体混合罐4后形成气流对冲,加快混合。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混合罐4、控制器9、燃气控制管路3和空气控制管路2自上而下分层设置,而安装在空气控制管路2上的空气质量流量计24和安装在燃气控制管路3上的燃气质量流量计33为精密测量仪器,其精度受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故为了避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在控制器9与燃气控制管路3之间设置一隔温板11,避免加热管81的温度对气体流量计造成影响。
35.本实施例中的燃气为乙炔、丁炔、甲烷、丙烷中的一种,而这些可燃气体的密度均小于空气,若在箱体1内发生泄漏,则靠近箱体1顶部位置的燃气浓度最高,故,在所述箱体1
内部顶面上设有与控制器9电连接的燃气泄漏检测装置10,检测到燃气时发出警报,以提高该气路控制箱的安全性。
3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路控制箱中设置控制器9和加热组件8,并将加热组件8与控制器9电连接后安装在气体混合罐4上,提高了气体混合罐4内部的温度,使其内部的空气分子和燃气分子受热,运动加剧,从而快速、均匀地混合。并且在空气控制管路2和燃气控制管路3上设置气体质量流量计,控制器9通过气体质量流量计的数据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根据需求精确控制空气和不同燃气的比例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