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3:09: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宫腔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宫腔内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和微生物群落改变所致的免疫-炎症反应是ce发生的根本原因,基于微生物分离培养和基因高通量测序的宫腔内微生物群落检测及鉴定已然成为ce快速而精准检测的重要方法,提取子宫内膜中的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以获得大量具有高度分化潜能和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多能干细胞,并且可以用于上皮组织抗衰老和薄型子宫内膜修复等,还能作为自体干细胞用于恶性肿瘤、糖尿病、帕金森病、心脏病、脑卒中、肝肾损伤等重大疾病、意外严重伤害等情况;
3.现有的采集装置无法规避宫颈管、阴道等下生殖道微生物的污染,对女性子宫内膜损伤较大,且容易导致宫腔感染,且常常因采集管堵塞、内膜量过少等原因无法满足临床和科研的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该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可有效避免宫颈口及宫颈管内的微生物污染,顶端小孔和侧壁小孔的设置,保证了采集检测样本时不易被子宫内膜组织堵塞,且能采集到足量的子宫内膜组织,有效地保证了宫腔微生物群落的检测。
5.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包括外套管、取样管和活塞管芯,所述外套管由中空直筒和宫颈口卡口组成,所述中空直筒内设有取样管由中空筒形管壁、顶端小孔和侧壁小孔组成,所述中空直筒内设有中空筒形管壁,所述中空筒形管壁前端设有顶端小孔,所述中空筒形管壁前端侧壁上设有侧壁小孔,所述活塞管芯由密封活塞、活塞连杆和尾端手柄组成,所述中空筒形管壁内设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后端设有活塞连杆,所述活塞连杆后端设有尾端手柄。
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空直筒外壁直径为3.2mm,所述中空直筒内壁直径为2.5mm,所述中空直筒长度为30mm,所述宫颈口卡口为向外的喇叭形弯曲结构。
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空筒形管壁外壁直径为2.3mm,所述中空筒形管壁内壁直径为2.0mm,所述中空筒形管壁长度为200mm,所述顶端小孔圆孔直径为1.4-1.5mm,所述侧壁小孔为椭圆形孔且长径为1.3-1.4mm,短径为0.2-0.4mm。
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空筒形管壁尾端外侧设有防滑螺纹,所述防滑螺纹长度为20-30mm,所述中空筒形管壁中段设有深度刻度,所述深度刻度长为10mm。
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密封活塞为圆柱状且直径为1.9-2.0mm,长度为15mm,所述
活塞连杆直径为1mm,长度为250mm,所述尾端手柄长度为20mm且表面设有防滑纹。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宫颈口及宫颈管内的微生物污染,顶端小孔和侧壁小孔的设置,保证了采集检测样本时不易被子宫内膜组织堵塞,且能采集到足量的子宫内膜组织,有效地保证了宫腔微生物群落的检测,亦可用于临床疑有子宫内膜病变时行内膜活检、子宫内膜癌人群筛查以及科研和临床使用子宫内膜层干细胞提取子宫内膜组织时的微创取材。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剖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套管结构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取样管结构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管芯结构图。
15.其中:1、外套管;11、中空直筒;12、宫颈口卡口;2、取样管;21、中空筒形管壁;22、顶端小孔;23、侧壁小孔;24、防滑螺纹;25、深度刻度;3、活塞管芯;31、密封活塞;32、活塞连杆;33、尾端手柄;34、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7.根据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包括外套管1、取样管2和活塞管芯3,外套管1由中空直筒11和宫颈口卡口12组成,中空直筒11内设有取样管2由中空筒形管壁21、顶端小孔22和侧壁小孔23组成,中空直筒11内设有中空筒形管壁21,中空筒形管壁21前端设有顶端小孔22,中空筒形管壁21前端侧壁上设有侧壁小孔23,活塞管芯3由密封活塞31、活塞连杆32和尾端手柄33组成,中空筒形管壁21内设有密封活塞31,密封活塞31后端设有活塞连杆32,活塞连杆32后端设有尾端手柄33,这样的设置使外套管1和取样管2不需要扩宫便可从宫颈口进入,且不会对宫颈口产生伤害。
18.中空直筒11外壁直径为3.2mm,中空直筒11内壁直径为2.5mm,中空直筒11长度为30mm,宫颈口卡口12为向外的喇叭形弯曲结构,可有效遮挡子宫颈侧壁,防止取样管2与子宫颈部的液体和黏膜组织接触,避免宫颈管内的微生物污染。
19.中空筒形管壁21外壁直径为2.3mm,中空筒形管壁21内壁直径为2.0mm,中空筒形管壁21长度为200mm,顶端小孔22圆孔直径为1.4-1.5mm,侧壁小孔23为椭圆形孔且长径为1.3-1.4mm,短径为0.2-0.4mm,顶端小孔22更好地保证取样管2不被堵塞的同时取样管2顶端仍保持适度负压,宫腔液体和内膜组织可继续被吸入取样管的中空部。
20.中空筒形管壁21尾端外侧设有防滑螺纹24,防滑螺纹24长度为20-30mm,用于操作者抓持取样管2时防滑,中空筒形管壁21中段设有深度刻度25,深度刻度25长为10mm,用于标记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顶端进入子宫腔内的深度。
21.密封活塞31为圆柱状且直径为1.9-2.0mm,长度为15mm,活塞连杆32直径为1mm,长度为250mm,尾端手柄33长度为20mm且表面设有防滑纹34。
22.该宫腔微生物群落检测样本采集装置使用时利用无菌阴道窥视器自阴道口进入
阴道内,适度用力打开窥视器,使窥视器上下两叶分开,撑开阴道前后壁,暴露子宫颈,用1枚碘伏棉球擦拭消毒宫颈阴道部,再用1枚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宫颈阴道部,擦净碘伏残留,然后用1枚无菌干棉球擦拭宫颈阴道部,擦净水分和粘液;
23.将外套管1的中空直筒11轻轻推入宫颈口,推至外套管1的宫颈口卡口12自然卡于宫颈外口处为止,将活塞管芯3的密封活塞31自取样管2尾部推入中空筒形管壁内,并稍用力向下推至密封活塞31完全覆盖取样管2的顶端小孔22及其周围的若干侧壁小孔23,无法继续推动为止,活塞管芯3推入取样管2后,将取样管2经外套管1的宫颈口卡口12轻轻置入宫腔,将中空筒形管壁21顶端推至子宫底部,使取样管2的顶端小孔22接触子宫底的内膜,且取样管2的侧壁小孔23紧贴子宫腔侧壁内膜,操作者一手向取样管2尾端方拉动活塞管芯3的尾端手柄33至无法继续拉动为止,然后保持,使密封活塞31在中空筒形管壁21的中空部滑动形成负压并保持足够的负压,以利于子宫底和侧壁的宫腔液体和内膜组织被压入顶端小孔22和侧壁小孔23,并被吸入中空筒形管壁21内,侧壁小孔23保证了取样管2不被堵塞的同时还使取样管2的顶端小孔22处保持适度负压,以利于宫腔内液体和内膜组织继续被吸入中空筒形管壁21内;
24.操作者另一手抓住中空筒形管壁21尾端外附着的防滑螺纹24并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取样管2,同时两手配合向宫颈口方向拉动取样管2并保持负压,使子宫内膜组织与子宫壁相互分离,操作者两手协同配合将取样管2和活塞管芯3边旋转边拉出宫颈口及阴道口外,此时整个取样管2的中空部会充满宫腔液体及内膜组织;
25.将取样管2中获取的样本转移至无菌操作台上的无菌器皿或组织处理液中用于检测,操作结束后取出卡于宫颈外口的外套管1,观察被采样者宫颈口及阴道口流血情况,必要时给予一定的临床处理。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