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1:36: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申请涉及自密实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


背景技术:

2.自密实混凝土是指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够流动、密实,即使存在致密钢筋也能完全填充模板,同时获得很好均质性,并且不需要附加振动的混凝土。通过改变粉煤灰掺量,聚丙烯纤维掺量和水胶比配制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能和后期抗压强度。
3.现有技术中,自密实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无法进行精准掺料,而且掺料结束后不便进行全面均匀混料,从而影响后续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密实混凝土无法精准掺料以及不便均匀混料的问题,而提出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包括掺料筒,所述掺料筒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所述掺料筒的顶部连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配料秤,所述掺料筒顶部中心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混料机构;
7.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同轴连接的转杆,且转杆的底端同轴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混料杆,所述混料杆的杆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螺旋叶片,所述混料杆与掺料筒之间安装有自转驱动组件。
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掺料筒内的环形内齿圈,且环形内齿圈与掺料筒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杆相连接,所述混料杆靠近顶端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与环形内齿圈相啮合的驱动齿轮。
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掺料筒靠近顶端的内筒壁上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导料板,且导料板呈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位于配料秤出料口的下方设置,且导料板的低端位于转盘的上方设置。
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内齿圈与驱动齿轮的中心轴线均相互重合设置。
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掺料筒的筒壁上连通有进料斗。
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掺料筒的底部呈弧形结构设置,且掺料筒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
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基座。
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杆与掺料筒内筒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了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该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通过设置掺料筒、配料秤、驱动电机和混料机构,两个配料秤便于精准控制粉煤灰掺量以及聚丙烯纤维掺量,实现精准掺料,驱动电机配合混料机构便于对精准掺料的物料进行全面均匀混合,从而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17.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申请不仅方便进行精准掺料,而且可对掺料结束后的物料进行全面均匀混合,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20.图中:1掺料筒、2支撑腿、3配料秤、4驱动电机、5转杆、6转盘、7混料杆、8螺旋叶片、9环形内齿圈、10支杆、11驱动齿轮、12导料板、13进料斗、14出料管、15防滑基座、16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3.参照图1,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包括掺料筒1,掺料筒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腿2,支撑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基座15,保证掺料筒1放置的稳定性,掺料筒1的筒壁上连通有进料斗13,方便将配比后的水胶加入掺料筒1内,掺料筒1的底部呈弧形结构设置,且掺料筒1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14,便于混料结束后进行出料,掺料筒1的顶部连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配料秤3,便于精准控制粉煤灰掺量以及聚丙烯纤维掺量,实现精准掺料,掺料筒1顶部中心处安装有驱动电机4,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混料机构,方便对掺料结束后的物料进行全面均匀的混合,提高后期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混料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4输出端同轴连接的转杆5,且转杆5的底端同轴连接有转盘6,掺料筒1靠近顶端的内筒壁上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导料板12,且导料板12呈倾斜设置,导料板12位于配料秤3出料口的下方设置,且导料板12的低端位于转盘6的上方设置,便于将掺料结束后的物料导至转盘6上,转盘6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混料杆7,混料杆7的杆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螺旋叶片8,混料杆7与掺料筒1之间安装有自转驱动组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连接有转杆的转盘旋转,配料秤3掺配好的物料落至转盘上受离心力作用甩出,从而方便对物料进行初步预混,转盘带动两个混料杆做环形运动,通过自转驱动组件使得两个混料杆可进行自转动,配合螺旋叶片从而方便对掺料筒1内的物料进行全面均匀的混合。
24.自动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掺料筒1内的环形内齿圈9,且环形内齿圈9与掺料筒1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杆10相连接,支杆10与掺料筒1内筒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16,提高结构强度,混料杆7靠近顶端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与环形内齿圈9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1,环形内齿圈9与驱动齿轮11的中心轴线均相互重合设置,保证转盘6带动混料杆7运动时,驱动齿轮11与环形内齿圈9可以保持啮合状态,转盘带动两个混料杆7沿着环形内齿圈9做环形运动,而驱动齿轮11与环形内齿圈9相啮合,从而使得混料杆7在做环形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自转动,有效提高混料效果。
25.工作原理:两个配料秤3便于精准控制粉煤灰掺量以及聚丙烯纤维掺量,实现精准掺料,启动驱动电机4带动连接有转杆5的转盘6旋转,配料秤3掺配好的物料落至转盘6上受离心力作用甩出,从而方便对物料进行初步预混,同时,转盘6带动两个混料杆7沿着环形内齿圈9做环形运动,而驱动齿轮11与环形内齿圈9相啮合,从而使得混料杆7在做环形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自转动,配合螺旋叶片8从而方便对掺料筒1内的物料进行全面均匀的混合,有效提高后期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26.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包括掺料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料筒(1)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腿(2),所述掺料筒(1)的顶部连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配料秤(3),所述掺料筒(1)顶部中心处安装有驱动电机(4),且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4)输出端同轴连接的转杆(5),且转杆(5)的底端同轴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混料杆(7),所述混料杆(7)的杆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螺旋叶片(8),所述混料杆(7)与掺料筒(1)之间安装有自转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掺料筒(1)内的环形内齿圈(9),且环形内齿圈(9)与掺料筒(1)之间通过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杆(10)相连接,所述混料杆(7)靠近顶端的杆壁上固定套接有与环形内齿圈(9)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料筒(1)靠近顶端的内筒壁上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导料板(12),且导料板(12)呈倾斜设置,所述导料板(12)位于配料秤(3)出料口的下方设置,且导料板(12)的低端位于转盘(6)的上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内齿圈(9)与驱动齿轮(11)的中心轴线均相互重合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料筒(1)的筒壁上连通有进料斗(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料筒(1)的底部呈弧形结构设置,且掺料筒(1)底部的中心处连通有出料管(1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基座(15)。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0)与掺料筒(1)内筒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加强杆(16)。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自密实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超高聚丙烯纤维自密实混凝土用自掺料系统,包括掺料筒,掺料筒的底部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掺料筒的顶部连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配料秤,掺料筒顶部中心处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混料机构;混料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输出端同轴连接的转杆,且转杆的底端同轴连接有转盘,转盘的底部对称安装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上转动连接有混料杆,混料杆的杆壁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螺旋叶片,混料杆与掺料筒之间安装有自转驱动组件。本申请不仅方便进行精准掺料,而且可对掺料结束后的物料进行全面均匀混合,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有效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余长虹 谢易 廖裕森 陈锦红 马伟忠 李振荣 赖芝旗 林喜崧 贺雄 刘川 钟福祥 周彪 胡积钦 张惠军 曾华军 林希龙 官岳铭 王云飞 周卫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汇鑫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