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眼科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与流程

2022-04-16 22:52: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科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使用眼科装置进行筛选检查。在这种眼科装置中,还期望应用于自检,并期望更进一步的小型化、轻量化。
3.例如,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眼科装置:使用裂隙状的照明光对被检眼进行图案照明,并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来检测其返回光。该眼科装置通过调整照明图案和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受光定时,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获取被检眼的图像。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7831106号说明书
7.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8237835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8.根据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眼科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速地拍摄眼底。而且,通过变更照明光在眼底的照明区域,能够任意地变更眼底的拍摄范围。然而,在单纯地变更照明区域的情况下,眼底的照明光的总光量减少,从而眼底的照明存在改善的余地。
9.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获取被检眼的高质量的图像的新技术。
10.实施方式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眼科装置,包括:照明光学系统,使用来自光源的光来生成照明光,并对被检眼的预定部位中的能够变更的照明区域,用具有与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的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所述被检眼的所述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的受光面;以及控制部,以与所述返回光在与所述照明区域对应的所述受光面上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取得由设定的所述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
11.在实施方式的第二方式中,在第一方式中,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以在切换为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小时所述光强度变大且在切换为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大时所述光强度变小的方式生成所述照明光。
12.在实施方式的第三方式中,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以所述被检眼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所述照明光的光强度。
13.在实施方式的第四方式中,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光源来变更所述光强度。
14.在实施方式的第五方式中,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照明光
学系统包括配置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的光路且减光量可变的减光滤光片,通过变更所述减光量来变更所述光强度。
15.在实施方式的第六方式中,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控制部以对与所述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拍摄模式中的指定的拍摄模式对应的照明区域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的方式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
16.在实施方式的第七方式中,在第六方式中,所述眼科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基于由所述图像传感器得到的受光结果来形成所述预定部位的图像;以及第一移动机构,使所述被检眼、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以及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相对地移动,在第一拍摄模式下,所述控制部基于通过对与所述第一拍摄模式对应的第一照明区域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而得到的受光结果,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第一图像的同时,通过基于所述第一图像来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执行以追随所述被检眼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和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移动的跟踪控制,在第二拍摄模式下,所述控制部基于通过对与所述第二拍摄模式对应的比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大的第二照明区域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而得到的受光结果,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第二图像。
17.在实施方式的第八方式中,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控制部用卷帘快门方式取得所述受光结果。
18.在实施方式的第九方式中,在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眼科装置包括:孔镜,配置于与所述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形成有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和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中的一个光学系统的光轴所通过的孔部,在所述孔镜的反射方向上配置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和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另一个光学系统,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光调制器,能够配置于与所述预定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调制所述照明光的同时,将调制后的所述照明光引导至所述被检眼;以及虹膜光圈,配置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光调制器之间,并能够配置于与所述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19.在实施方式的第十方式中,在第九方式中,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能够沿着由所述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所述照明光的光路移动;以及第二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一透镜沿着所述光路移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被检眼的屈光度来控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
20.在实施方式的第十一方式中,在第十方式中,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第二透镜,配置于所述光调制器与所述虹膜光圈之间,并能够沿着所述照明光的光路移动;以及第三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二透镜或所述虹膜光圈沿着所述照明光的光路移动,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三移动机构。
21.在实施方式的第十二方式中,在第一方式至第十一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眼科装置包括:光路耦合部件,使所述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路与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的光路耦合,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光调制器,能够配置于与所述预定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调制所述照明光的同时,将调制后的所述照明光引导至所述被检眼。
22.在实施方式的第十三方式中,在第十二方式中,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能够沿着由所述光调制器调制后的所述照明光的光路移动;以及第二移动机构,使所述第一透镜沿着所述光路移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被检眼的屈光度来控制所述第二移动机构。
23.在实施方式的第十四方式中,在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眼科
装置包括:孔镜,配置于与所述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形成有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和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中的一个光学系统的光轴所通过的孔部,在所述孔镜的反射方向上配置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和所述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另一个光学系统,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光扫描仪,能够配置于与所述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使所述照明光偏转的同时,将偏转后的所述照明光引导至所述被检眼;虹膜光圈,配置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光扫描仪之间,并能够配置于与所述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以及裂隙,配置于所述光扫描仪与所述虹膜光圈之间,并形成有开口部且能够配置于与所述预定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24.在实施方式的第十五方式中,在第十四方式中,所述眼科装置包括:第四移动机构,使所述裂隙沿着所述照明光的光路移动,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被检眼的屈光度来控制所述第四移动机构。
25.实施方式的第十六方式是一种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眼科装置包括:照明光学系统,使用来自光源的光来生成照明光,并对被检眼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以及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所述被检眼的所述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的受光面。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照明区域控制步骤,变更所述照明光在所述被检眼的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光强度控制步骤,以具有与在所述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的方式变更所述照明光的光强度;以及图像传感器控制步骤,以与所述返回光在与所述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所述照明区域对应的所述受光面上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取得由设定的所述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控制所述图像传感器。
26.在实施方式的第十七方式中,在第十六方式中,在所述光强度控制步骤中,以在切换为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小时所述光强度变大且在切换为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大时所述光强度变小的方式生成所述照明光。
27.在实施方式的第十八方式中,在第十六方式或第十七方式中,在所述光强度控制步骤中,以所述被检眼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所述照明光的光强度。
28.在实施方式的第十九方式中,在第十六方式至第十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光强度控制步骤中,通过控制所述光源来变更所述光强度。
29.在实施方式的第二十方式中,在第十六方式至第十九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包括配置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的光路且减光量可变的减光滤光片,在所述光强度控制步骤中,通过变更所述减光量来变更所述光强度。
30.在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一方式中,在第十六方式至第二十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以对与所述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拍摄模式中的指定的拍摄模式对应的照明区域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的方式控制所述照明光学系统。
31.在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二方式中,在第二十一方式中,所述眼科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使所述被检眼、所述照明光学系统以及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相对地移动,所述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照明区域控制步骤,在第一拍摄模式下,对与所述第一拍摄模式对应的第一照明区域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第一光强度控制步骤,将所述照明光的光强度变更为与在所述第一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第一图
像形成步骤,使用来自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的所述照明区域的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所述预定部位的第一图像,其中,所述照明光具有在所述第一光强度控制步骤中变更的光强度;跟踪控制步骤,通过基于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步骤中形成的所述第一图像来控制所述第一移动机构,执行以追随所述被检眼的方式使所述照明光学系统和所述拍摄光学系统移动的跟踪控制;第二照明区域控制步骤,在第二拍摄模式下,对与所述第二拍摄模式对应的比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大的第二照明区域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第二光强度控制步骤,将所述照明光的光强度变更为与在所述第二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所述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以及第二图像形成步骤,使用来自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的所述照明区域的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所述预定部位的第二图像,其中,所述照明光具有在所述第二光强度控制步骤中变更的光强度。
32.在实施方式的第二十三方式中,在第十六方式至第二十二方式中的任一方式中,在所述图像传感器控制步骤中,用卷帘快门方式取得所述受光结果。
33.实施方式的第二十四方式是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第十六方式至第二十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34.此外,可以任意地组合所述多个方式所涉及的结构。
35.(发明效果)
36.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以简单的结构获取被检眼的高质量的图像的新技术。
附图说明
37.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38.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39.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40.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41.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42.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说明图。
43.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说明图。
44.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说明图。
45.图9a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
46.图9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
47.图10a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
48.图10b是用于说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的示意图。
49.图1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50.图1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例的流程。
51.图13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例的流程。
52.图13b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工作例的流程。
53.图1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54.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55.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56.图17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57.图18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58.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眼科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的实施方式的一例。此外,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文献的记载内容作为以下实施方式的内容适当地进行引用。
5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一边使裂隙状的照明光的照射位置(照明区域)移动,一边照明被检眼的拍摄部位(预定部位),并使用一维或二维排列受光元件而成的图像传感器来依次接收来自拍摄部位的返回光。与照明光的照射位置的移动定时同步地,从与照明光的照射位置对应的返回光的受光位置(照明范围)中的受光元件获取返回光的受光结果。例如,用卷帘快门方式来获取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光调制器(空间光调制器)来调制来自光源的光,由此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光调制器包括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设备)、使用了反射型或透射型的液晶面板的设备、光扫描仪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光扫描仪使来自光源的光偏转,由此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根据这种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速地拍摄被检眼的拍摄部位,从而获取被检眼的高质量的图像。
60.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能够通过变更照明光在被检眼的拍摄部位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例如,裂隙宽度或裂隙长度(与宽度方向相交的方向的长度))来变更预定部位的拍摄区域。此时,眼科装置用具有与照明光在拍摄部位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的照明光来对该照明区域进行照明。例如,眼科装置以被检眼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由此,来自预定部位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变大,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这使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而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成为可能。其结果,能够详细地观察疾病区域、特征区域等的关注部位或获取高精度的跟踪所需的图像。
6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预定部位为前眼部或后眼部。前眼部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睫状体、秦氏小带等。后眼部包括玻璃体、眼底或其附近(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等)等。
6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用于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中实现由处理器(计算机)执行的处理的一个以上的步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使处理器执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各步骤。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记录介质是记录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程序的非临时性记录介质(存储介质)。
63.在本说明书中,“处理器”是指: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设备(例如spld(simple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单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电路。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于例如存储电路、存储装置中的程序并执行来实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功能。
64.以下,主要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拍摄眼底作为拍摄部位的情况。
65.《第一实施方式》
66.[光学系统的结构]
[0067]
图1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使用dmd作为光调制器而生成照明光。
[0068]
眼科装置1包括光源10、照明光学系统20、投影光学系统35、拍摄光学系统40以及摄像装置50。此外,在图1中,在光源10与照明光学系统20之间配置有可变减光滤光片11以及聚光透镜12。光源10或照明光学系统20也可以包括可变减光滤光片11和聚光透镜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20包括光源10以及投影光学系统35中的至少一个。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拍摄光学系统40包括摄像装置50。
[0069]
进一步,眼科装置1中设置有作为测定光学系统的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学系统60。在图1中,通过配置在后述的物镜46与孔镜45之间的分色镜61,oct光学系统60的光路与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路同轴地耦合。
[0070]
(光源10)
[0071]
光源10包括发出包含可见光区域和红外区域的波长区域的光的光源。例如,光源10发生具有420nm~900nm的波长范围的中心波长的光。这种光源10包括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卤素灯或氙气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源10包括白色光源或能够输出rgb的各颜色成分的光的光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光源10包括能够将红外区域的光或可见光区域的光切换输出的光源。光源10配置于分别与眼底ef和虹膜光学上非共轭的位置。
[0072]
可变减光(中性密度,neutral density:nd)滤光片11是使来自光源10的光的减光量(衰减量、减少量)可变的滤光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变减光滤光片11使用公知的旋转机构或滑动机构,从而将减光量不同的两个以上的调光滤光片选择性地配置于来自光源10的光的光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变减光滤光片11包括能够变更相对角的两个偏振滤光片。例如,受到来自后述的控制部的控制,可变减光滤光片11变更来自光源10的光的减光量。
[0073]
(照明光学系统20)
[0074]
照明光学系统20使用来自光源10的光(在图1中,通过可变减光滤光片11和聚光透镜12的光)来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照明光学系统20将生成的照明光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35。
[0075]
照明光学系统20包括虹膜光圈21、中继透镜23、dmd 24以及中继透镜25。来自光源10的光通过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透过中继透镜23,由dmd 24调制而作为裂隙状的照明光被引导至中继透镜25。透过中继透镜25的照明光被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35。
[0076]
(虹膜光圈21)
[0077]
虹膜光圈21(具体地说,后述的开口部)能够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瞳孔)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在虹膜光圈21中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开口部,使得在被检眼e的照明光的路径中的反射部位处,照明光的光束截面(照明光束截面)与来自被检眼e(眼底ef)的返回光的光束截面(拍摄光束截面)分离。只要照明光束截面与拍摄光束截面在所述反射部位处分离,则形成于虹膜光圈的开口部的形状不受限定。作为反射部位,包括角膜(角膜前面、角膜后面)、晶状体前面、晶状体后面等。
[0078]
具体地说,在虹膜光圈21中,在从光轴o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开口部。
[0079]
图2中示出从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o观察时的虹膜光圈21的结构例。
[0080]
在虹膜光圈21中形成有一个以上的开口部(在图2中,开口部21a、21b)。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限定被检眼e的虹膜中的照明光的入射位置(入射形状)。例如,如图2所示,通过形成开口部21a、21b,在被检眼e的瞳孔中心配置于光轴o时,能够使照明光从瞳孔中心偏离的位置(具体地说,相对于通过瞳孔中心的裂隙方向而线对称的位置)入射至眼内。
[0081]
即,开口部21a、21b形成为相对于与通过光轴o的位置的瞳孔(虹膜)上的裂隙光(由dmd 24形成的裂隙状的照明光)的像(裂隙像)的长边方向对应的方向上延伸的直线成为线对称。开口部21a、21b的内径的形状由将开口部21a、21b的内径上的两个点进行连接的直线限定,使得与裂隙像的短边方向对应的方向的距离不变。
[0082]
即,开口部21a、21b分别为弓形(circular segment)形状。弓形是由圆形或椭圆形的下弧以及由该下弧的弦围成的区域。弓形形状的弦的方向与对应于裂隙像的长边方向的方向大致平行。
[0083]
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使用虹膜光圈21照明被检眼e的情况下的被检眼e的瞳孔的光束截面的示例。
[0084]
通过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21a、21b的光在瞳孔上以形成例如光束截面ir1、ir2的方式入射至眼内。光束截面ir1是例如通过开口部21a的光的光束截面。光束截面ir2是例如通过开口部21b的光的光束截面。
[0085]
入射至眼内并由眼底ef反射的返回光(拍摄光)在瞳孔上形成例如光束截面pr,并被引导至拍摄光学系统40。
[0086]
此时,开口部21a、21b形成为使照明光的光束截面ir1、ir2与拍摄光的光束截面pr分离。
[0087]
图4中示意性地示出使用虹膜光圈21照明被检眼e的情况下的被检眼e的眼内的各部中的照明光束截面和拍摄光束截面。图4示意性地示出由后述的dmd 24形成对预定照明区域进行照明的裂隙光时的足迹fp1~fp3。足迹fp1表示角膜面上的光束截面。足迹fp2表示晶状体前面(虹膜面)(或拍摄光圈面)上的光束截面。足迹fp3表示晶状体后面上的光束截面。
[0088]
晶状体前面(虹膜面)(或拍摄光圈面)为与虹膜光圈21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因此,如足迹fp2所示,形成与图3相同的照明光束截面ir12、ir22以及拍摄光束截面pr2。照明光束截面ir12、ir22的形状与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21a、21b的形状大致相同。拍摄光束截面pr2的形状与拍摄光圈(形成于孔镜45的开口部)的形状大致相同。在与虹膜光圈21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上,如足迹fp2所示地照明光束截面与拍摄光束截面分离。
[0089]
在与虹膜光圈21光学上非共轭的角膜面,照明光束截面ir11、ir21和拍摄光束截面pr1在与裂隙像的长边方向对应的方向上扩展(足迹fp1)。另一方面,与裂隙像的短边方向对应的方向上的照明光束截面ir11、ir21与拍摄光束截面pr1的相对关系不变。
[0090]
同样地,在与虹膜光圈21光学上非共轭的晶状体后面,照明光束截面ir13、ir23和拍摄光束截面pr3在与裂隙像的长边方向对应的方向扩展(足迹fp3)。另一方面,与裂隙像的短边方向对应的方向上的照明光束截面ir13、ir23与拍摄光束截面pr3的相对关系不变。
[0091]
在与虹膜光圈21光学上非共轭的位置,当由后述的dmd 24变更裂隙位置时,照明
光束截面和拍摄光束截面的位置在与裂隙像的短边方向对应的方向移动。即使裂隙光的照明区域的位置变更,也维持足迹fp1、fp3示出那样的照明光束截面与拍摄光束截面的相对关系。
[0092]
因而,如图3所示,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21a被要求形成为照明光束截面(光束截面ir1)的下端与拍摄光束截面(光束截面pr)的上端的距离(与裂隙像的短边方向对应的方向的距离)d1为预定的第一距离以上。同样地,如图3所示,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21b被要求为照明光束截面(光束截面ir2)的上端与拍摄光束截面(光束截面pr)的下端的距离d2为预定的第二距离以上。在此,也可以是,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同。进一步,如图3所示,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21a、21b被要求形成为与裂隙像的短边方向对应的方向的距离d3为预定的第三距离以上。
[0093]
即,开口部21a、21b的内径的形状不会影响照明光束截面的形状和拍摄光束截面的形状。
[0094]
如上所述,在虹膜光圈21中形成有开口部21a、21b,使得在被检眼e的角膜、晶状体前面以及晶状体后面处,照明光束截面与拍摄光束截面分离。由此,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散射光的影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获取对比度强的眼底ef的高质量的图像。
[0095]
特别是,通过将开口部21a、21b的形状设为图2中示出的形状,能够增加照明光的光量,从而能够获取更高质量的图像。
[009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虹膜光圈21中沿着以光轴o为中心的圆周方向形成具有预定厚度的开口部。
[0097]
(dmd 24)
[0098]
dmd 24能够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眼底ef(拍摄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dmd 24包括在透过中继透镜23的光所照射的照射面上二维排列的多个微镜设备。受到来自后述的控制部的控制,控制各微镜设备的偏转面。由此,能够调制透过中继透镜23的光。因而,通过控制各微镜设备的偏转面,能够将透过中继透镜23的光引导至设定于眼底ef的任意位置的期望形状的照射区域。
[0099]
(中继透镜25)
[0100]
中继透镜25为倾斜透镜(tilted lens)。另外,也可以是,中继透镜25包括一个以上的透镜。中继透镜25能够沿着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由dmd 24调制的照明光的光路)移动。例如,眼科装置1包括将中继透镜25沿着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移动的公知的移动机构,通过后述的控制部控制移动机构,根据被检眼e的屈光度(广义上,眼底ef的形状)来使中继透镜25移动。由此,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能够将dmd24配置于与眼底ef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101]
另外,中继透镜25、中继透镜41、44以及物镜46构成遵循巴达尔(badal)的原理的巴达尔光学系统。由此,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能够使眼底ef中的裂隙像的大小成为恒定。
[0102]
图5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光学系统20的结构例。在图5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0103]
中继透镜25的后侧焦点位置f1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因而,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投影至眼底ef的裂隙像(由裂隙光形成的像)的大小不变。即,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能够使裂隙像相对于被检眼e的视轴的投影视角(投影倍率)(裂隙
像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成为恒定。其结果,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裂隙像的大小不变,因此能够简化dmd 24的控制。
[0104]
另外,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裂隙像相对于被检眼e的视轴的投影视角(投影倍率)为恒定,因此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能够使眼底ef中的裂隙像的照度成为恒定。
[0105]
(中继透镜23)
[0106]
中继透镜23包括一个以上的透镜。中继透镜23能够沿着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移动。例如,眼科装置1包括将中继透镜23沿着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移动的公知的移动机构,通过后述的控制部控制移动机构,根据被检眼e的屈光度来使中继透镜23移动。
[0107]
如上所述,根据被检眼e的屈光度来使中继透镜25移动。其结果,虹膜光圈21的位置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位移。此时,通过使中继透镜23移动,即使在中继透镜25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虹膜光圈21的位置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1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虹膜光圈21能够沿着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移动。由此,即使在中继透镜25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虹膜光圈21的位置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109]
如图5所示,在中继透镜25的前侧焦点位置f2或其附近配置虹膜光圈21。
[0110]
即,中继透镜23的后侧焦点位置f1为与虹膜光圈21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在中继透镜25的前侧焦点位置f2上配置虹膜光圈21。因而,从虹膜光圈21至后侧焦点位置f1为止的投影倍率由中继透镜23的焦距f1和中继透镜25的焦距f2确定。此时,投影倍率为(f1/f2)。
[0111]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在被检眼e的虹膜上需要形成预定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在从被检眼e的虹膜经由物镜46至后侧焦点位置f1为止的投影倍率为已知的投影倍率时,将预定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投影至与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即可。此时,从虹膜光圈21至后侧焦点位置f1为止的投影倍率由中继透镜23的焦距f1和中继透镜25的焦距f2确定。因而,通过变更焦距f1、f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被检眼e的虹膜上容易地形成预定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固定焦距f1的状态下,仅变更焦距f2。
[0112]
焦距f1为中继透镜25的合成焦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继透镜25包括屈光度不同的多个透镜,通过变更构成中继透镜25的透镜中的至少一个来变更焦距f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中继透镜25的透镜的至少一个为屈光度可变更的透镜。焦距可变更的透镜包括液晶透镜、液体透镜、阿尔瓦雷斯透镜(alvarez lens)等。即使在变更焦距f1的情况下,中继透镜25的后侧焦点位置也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瞳孔共轭位置)。
[0113]
焦距f2为中继透镜23的合成焦距。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继透镜23包括屈光度不同的多个透镜,通过变更构成中继透镜23的透镜的至少一个来变更焦距f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构成中继透镜23的透镜的至少一个为屈光度可变更的透镜。即使在变更焦距f2的情况下,中继透镜23的前侧焦点位置也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瞳孔共轭位置)。
[0114]
另外,为了眼底ef的拍摄,期望是发出高亮度的光的光源。然而,普遍能够入手的光源(批量生产的光源)其发光面的尺寸(发光面积、输出光束截面尺寸)受到限制,需要以
与光源的发光面的尺寸对应的投影倍率将虹膜光圈21的像投影至后侧焦点位置f1。
[0115]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变更焦距f1、f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变更从虹膜光圈21至后侧焦点位置f1为止的投影倍率,因此能够将任意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以期望大小投影至后侧焦点位置f1。由此,即使在光源的发光面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仅变更焦距f1、f2中的至少一个,也能够在后侧焦点位置f1投影期望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特别是,通过固定焦距f1并仅变更焦距f2,能够使针对被检眼e的屈光度的变化的中继透镜25的移动量(针对屈光度的变化的中继透镜25的移动灵敏度)固定。因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
[0116]
(投影光学系统35)
[0117]
投影光学系统35将由照明光学系统20生成的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e的眼底ef。在实施方式中,投影光学系统35经由通过作为后述的光路耦合部件的孔镜45与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路耦合的光路,将照明光引导至眼底ef。
[0118]
投影光学系统35包括中继透镜41、黑点板42、反射镜43以及中继透镜44。中继透镜41、44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透镜。
[0119]
(黑点板42)
[0120]
黑点板42配置于与物镜46的透镜表面或其附近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来自物镜46的透镜表面的反射光被引导至光源10。
[0121]
在这种投影光学系统35中,由照明光学系统20生成的照明光透过中继透镜41,通过黑点板42,通过反射镜43朝向孔镜45反射。
[0122]
(拍摄光学系统40)
[0123]
拍摄光学系统40将由投影光学系统35引导的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e的眼底ef的同时,将来自眼底ef的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摄像装置50。
[0124]
在拍摄光学系统40中,来自投影光学系统35的照明光的光路与来自眼底ef的照明光的返回光的光路耦合。通过使用孔镜45作为使这些光路耦合的光路耦合部件,能够使照明光与其返回光进行瞳孔分割。
[0125]
拍摄光学系统40包括孔镜45、物镜46、聚焦透镜47、中继透镜48以及成像透镜49。中继透镜48分别包括一个以上的透镜。在图1中,拍摄光学系统40包括所述分色镜61。
[0126]
(孔镜45)
[0127]
孔镜45形成有配置于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轴的孔部。孔镜45的孔部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孔镜45在孔部的周围区域中将来自投影光学系统35的照明光朝向物镜46反射。这种孔镜45作为拍摄光圈而发挥功能。
[0128]
即,孔镜45构成为使照明光学系统20(投影光学系统35)的光路与配置在通过孔部的光轴的方向上的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路耦合,并且将在孔部的周边区域中反射的照明光引导至眼底ef。
[0129]
此外,在图1中,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轴通过形成于孔镜45的孔部,投影光学系统35(照明光学系统20)配置在孔镜45的反射方向上,但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投影光学系统35(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通过形成于孔镜45的孔部,拍摄光学系统40配置在孔镜45的反射方向上。
[0130]
(聚焦透镜47)
[0131]
聚焦透镜47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能够在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移动机构受到来自后述的控制部100的控制,使聚焦透镜47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由此,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能够使通过孔镜45的孔部的照明光的返回光在摄像装置50的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上成像。
[0132]
在这种拍摄光学系统40中,来自投影光学系统35的照明光在形成于孔镜45的孔部的周边区域中朝向物镜46反射。在孔镜45的周边区域中反射的照明光被物镜46折射,通过被检眼e的瞳孔而入射至眼内,并照明被检眼e的眼底ef。
[0133]
来自眼底ef的照明光的返回光被物镜46折射,通过孔镜45的孔部,透过聚焦透镜47,透过中继透镜48,通过成像透镜49在摄像装置50的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上成像。
[0134]
(摄像装置50)
[0135]
摄像装置50包括图像传感器51,所述图像传感器51接收通过拍摄光学系统40从被检眼e的眼底ef引导的照明光的返回光。摄像装置50受到来自后述的控制部100的控制,能够进行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读取控制。
[0136]
(图像传感器51)
[0137]
图像传感器51实现作为像素化的受光器的功能。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检测面、摄像面)能够配置于与眼底ef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138]
基于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结果受到来自后述的控制部100的控制,通过卷帘快门方式读取。
[0139]
这种图像传感器51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在该情况下,图像传感器51中,在行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像素(受光元件)群包括排列在列方向上的多个像素。具体地说,图像传感器51包括多个像素、多个垂直信号线以及水平信号线。各像素包括光电二极管(受光元件)以及电容器。多个垂直信号线设置在与行方向(水平方向)正交的列方向(垂直方向)的每个像素群中。各垂直信号线与蓄积了与受光结果对应的电荷的像素群选择性地电接通。水平信号线与多个垂直信号线选择性地电接通。各像素蓄积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对应的电荷,蓄积的电荷按照例如行方向的每个像素群依次读取。例如,按照行方向的每条线,与蓄积于各像素的电荷对应的电压被供给垂直信号线。多个垂直信号线与水平信号线选择性地电接通。通过在垂直方向上依次进行所述行方向的每条线的读取工作,能够读取二维排列的多个像素的受光结果。
[0140]
针对这种图像传感器51用卷帘快门方式取得(读取)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由此获取与在行方向上延伸的期望的虚拟开口形状对应的受光像。有关这种控制,例如在美国专利第8237835号说明书等中有公开。
[0141]
图6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工作说明图。图6示意性地示出照射于眼底ef的裂隙状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ip以及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sr中的开口范围op。
[0142]
例如,后述的控制部100通过控制dmd 24,能够将照明光照射于眼底ef的预定拍摄区域内的任意位置的期望形状的照明区域。由此,在眼底ef中,裂隙状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ip能够在与裂隙方向(例如,行方向、水平方向)正交的方向(例如,垂直方向)上依次移动。
[0143]
在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sr上,通过后述的控制部100以线单位变更读取对象的像素,由此设定虚拟的开口范围op。期望的是,开口范围op为受光面sr上的照明光的返回光的受光范围ip

或大于受光范围ip

的范围。后述的控制部100与照明光在眼底ef中的照明
区域ip的移动控制同步地执行开口范围op的移动控制。由此,不会受到不必要的散射光的影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获取对比度强的眼底ef的高质量的图像。
[0144]
图7和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针对图像传感器51的卷帘快门方式的控制定时的一例。图7示出对图像传感器51进行的读取控制定时的一例。图8是表示将照明光在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ip(受光面sr上的受光范围ip

)的移动控制定时叠加到图7的读取控制定时的图。在图7和图8中,横轴表示图像传感器51的行数,纵轴表示时间。
[0145]
此外,在图7和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将图像传感器51的行数为1920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构不限定于行数。另外,在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裂隙状的照明光的裂隙宽度(行方向的宽度)设为相当于40行。
[0146]
行方向的读取控制包括复位控制、曝光控制、电荷传输控制以及输出控制。复位控制是使蓄积在行方向的像素中的电荷的蓄积量初始化的控制。曝光控制是对光电二极管照射光并使与受光量对应的电荷蓄积于电容器的控制。电荷传输控制是将蓄积于像素的电荷量传输到垂直信号线的控制。输出控制是经由水平信号线来输出蓄积于多个垂直信号线的电荷量的控制。即,如图7所示,蓄积于行方向的像素的电荷量的读取时间t是复位控制所需的时间tr、曝光控制所需的时间(曝光时间)te、电荷传输控制所需的时间tc、输出控制所需的时间tout之和。
[0147]
在图7中,以行单位使读取开始定时(时间tc的开始定时)位移,由此获取蓄积于图像传感器51中的期望范围的像素中的受光结果(电荷量)。例如,在图7中示出的像素范围为相当于一帧的图像的情况下,唯一地确定帧率fr。
[0148]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具有相当于多个行数的裂隙宽度的照明光的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在眼底ef中在与列方向对应的方向上依次位移。
[0149]
例如,如图8所示,每隔预定位移时间δt,使照明光的在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在与列方向对应的方向上以行单位位移。位移时间δt通过将图像传感器51中的像素的曝光时间te以照明光的裂隙宽度(例如,40)进行分割而得到(δt=te/40)。与该照明区域的移动定时同步地,以位移时间δt单位,按照每行使像素的各行的读取开始定时延迟开始。由此,以简单的控制并且短时间内能够获取对比度强的眼底ef的高质量的图像。
[015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图像传感器51由一个以上的线传感器构成。
[0151]
(oct光学系统60)
[0152]
oct光学系统60包括用于执行oct测量的干涉光学系统。干涉光学系统使来自oct光源的光分支为参照光与测定光,将测定光照射于被检眼e,生成经由参照光路的参照光与来自被检眼e的测定光的返回光的干涉光,检测所生成的干涉光。在此,测定光经由分色镜61被引导至物镜46,被物镜46折射而照射于被检眼e(例如,眼底ef)。测定光在被检眼e的各种深度位置中散射(包括反射)。基于被检眼e的测定光的后方散射光与去程相同的路径反向行进,作为测定光的返回光而到达oct光学系统60。oct光学系统60也可以是执行扫频源型、频谱域型或时域型oct的公知的光学系统。
[0153]
分色镜61将以使用于oct测量的波长成分为中心波长的波长范围的光反射,并将以由照明光学系统20照明的照明光的波长成分为中心波长的波长范围的光透过。
[0154]
此外,在图1中,说明了测定光学系统为oct光学系统60的情况,但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所具备的测定光学系统不限定于具备oct功能。例如,眼科装置1也可以设置
眼屈光力测定功能、眼轴长度测定功能、眼压测定功能、超声波检查功能等的测定光学系统。眼轴长度测定功能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来实现。眼轴长度测定功能也可以通过将光投影至被检眼,一边调整光学系统相对于该被检眼的光轴方向(前后方向)的位置,一边检测来自眼底的返回光,从而测定该被检眼的眼轴长度。眼压测定功能通过眼压计等来实现。另外,眼科装置1也可以设置有具有所述功能中的两个以上的功能的测定光学系统。
[0155]
具有上述结构的眼科装置1具有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拍摄模式,并以对与两种以上的拍摄模式中的指定的拍摄模式对应的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的方式控制照明光学系统。
[0156]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两种以上的拍摄模式包括眼底拍摄模式以及跟踪模式。眼底拍摄模式是用于获取眼底ef中的预定拍摄区域的正面图像的拍摄模式。跟踪模式是用于获取用于进行跟踪控制的正面图像的拍摄模式。跟踪模式中的拍摄区域(即,照明光的照明区域)比眼底拍摄模式中的拍摄区域窄。
[0157]
当指定眼底拍摄模式作为拍摄模式时,照明光学系统20生成针对眼底拍摄模式用而预先确定裂隙方向的长度和裂隙宽度中的至少一个的裂隙状的照明光。由此,照明光学系统20可以对针对眼底拍摄模式用而预先确定的尺寸的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另外,图像传感器51以与返回光在与设定为眼底拍摄模式用的照明区域对应的受光面sr上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依次取得由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进行控制。
[0158]
当指定跟踪模式作为拍摄模式时,照明光学系统20生成针对跟踪模式用而预先确定裂隙方向的长度和裂隙宽度中的至少一个的裂隙状的照明光。由此,照明光学系统20可以对针对跟踪模式用而预先确定的尺寸的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另外,图像传感器51以与返回光在与设定为跟踪模式用的照明区域对应的受光面sr上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依次取得由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进行控制。
[015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跟踪模式下的裂隙方向的长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裂隙方向的长度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跟踪模式下的裂隙宽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裂隙宽度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跟踪模式下的裂隙方向的长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裂隙方向的长度短且跟踪模式下的裂隙宽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裂隙宽度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眼底拍摄模式和跟踪模式下,裂隙方向的长度相同,跟踪模式下的裂隙宽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裂隙宽度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眼底拍摄模式和跟踪模式下,裂隙宽度相同,跟踪模式下的裂隙方向的长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裂隙方向的长度短。
[0160]
另外,当照明光在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变更时,到达眼底ef的照明光的光量也变更。因此,照明光学系统20根据通过指定拍摄模式进行变更的照明光在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能够变更照明光的每隔单位时间的光强度。具体地说,照明光学系统20以在切换为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小时光强度变大且在切换为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大时光强度变小的方式生成照明光。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以被检眼e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
[0161]
图9a和图9b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底拍摄模式说明图。图9a示意性地表示眼底拍摄模式下的眼底ef的拍摄区域pa1以及在拍摄区域pa1内移动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
ip1。在图9b中,横轴示意性地表示dmd24的受光面上的裂隙宽度方向的位置,纵轴表示照明光的光强度(每隔单位时间)。
[0162]
如上所述,若指定眼底拍摄模式,则对应于眼底拍摄模式,以依次移动预先确定的眼底ef的拍摄区域pa1的方式设定照明光的照明区域ip1。照明区域ip1在与裂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依次移动。图像传感器51以与返回光在与照明区域ip1对应的受光面sr上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依次取得由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进行控制。
[0163]
如图9b所示,照明光学系统20根据照明区域ip1的尺寸来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此时,具有变更的光强度的光在位于dmd 24的裂隙宽度方向的开启位置的微镜设备上反射,并作为裂隙状的照明光被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35。
[0164]
图10a和图10b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跟踪模式的说明图。图10a示意性地表示跟踪模式下的眼底ef的拍摄区域pa2以及在拍摄区域pa2内移动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ip2。在图10b中,横轴示意性地表示dmd 24的受光面上的裂隙宽度方向的位置,纵轴表示照明光的光强度。
[0165]
如上所述,若指定跟踪模式,则对应于跟踪模式,以依次移动预先确定的眼底ef的拍摄区域pa2的方式设定照明光的照明区域ip2。照明区域ip2在与裂隙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依次移动。图像传感器51以与返回光在与照明区域ip2对应的受光面sr上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依次取得由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进行控制。
[0166]
在跟踪模式下,以包括眼底ef的关注部位的方式设定拍摄区域pa2。作为关注部位的示例,包括视神经乳头、血管、疾病区域、治疗疤痕等的特征部位、使用后述的操作部指定的部位等。在图10a中,以包括视神经乳头的方式设定拍摄区域pa2。
[0167]
如图10b所示,照明光学系统20根据照明区域ip2的尺寸来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此时,具有变更的光强度的光在位于dmd 24的裂隙宽度方向的开启位置的微镜设备上反射,并作为裂隙状的照明光被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35。
[0168]
由此,在跟踪模式下,与眼底拍摄模式相比,来自眼底ef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变高,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提高,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其结果,能够详细地观察关注部位或获取高精度的跟踪所需的图像。
[016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光源10而变更从光源10输出的光的光强度,由此变更由dmd 24生成的照明光的光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可变减光滤光片11而变更到达dmd 24的光的光强度,由此变更由dmd 24生成的照明光的光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光源10和可变减光滤光片11,从而变更由dmd 24生成的照明光的光强度。例如,控制光源10而使从光源10输出的光的光强度降低,进一步控制可变减光滤光片11而使从光源10输出的光的光强度进一步降低。即,使用可变减光滤光片11来补全光源10的减光量。相反地,例如,控制可变减光滤光片11而使从光源10输出的光的光强度降低,进一步控制光源10而使从光源10输出的光的光强度进一步降低。即,使用光源10来补全可变减光滤光片11的减光量。
[0170]
(其它结构)
[017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眼科装置1还包括固视投影系统。例如,固视投影系统的光路在图1中示出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中与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路耦合。固视投影系统能够将内
部固定视标或外部固定视标呈现给被检眼e。在将内部固定视标呈现给被检眼e的情况下,固视投影系统包括受到来自后述的控制部的控制而显示内部固定视标的lcd,并将从lcd输出的固视光束投影至被检眼e的眼底。lcd构成为能够变更其画面上的固定视标的显示位置。通过变更固定视标在lcd中的显示位置,能够变更固定视标在被检眼e的眼底中的投影位置。通过使用后述的操作部,能够由用户指定固定视标在lcd中的显示位置。
[017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眼科装置1包括对准系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对准系统包括xy对准系统和z对准系统。xy对准系统使用于在与装置光学系统(物镜46)的光轴相交的方向上对装置光学系统与被检眼e进行位置对齐。z对准系统使用于在眼科装置1(物镜46)的光轴的方向上对装置光学系统与被检眼e进行位置对齐。
[0173]
例如,xy对准系统将亮点(红外区域或近红外区域的亮点)投影至被检眼e。后述的数据处理部获取投影了亮点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像,并求出描绘在获取到的前眼部像上的亮点像与对准基准位置的位移。后述的控制部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1d)使装置光学系统和被检眼e在与光轴的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以消除求出的位移。
[0174]
例如,z对准系统将红外区域或近红外区域的对准光从偏离于装置光学系统的光轴的位置进行投影,并接收在被检眼e的前眼部反射的对准光。数据处理部200根据与被检眼e相对于装置光学系统的距离进行变化的对准光的受光位置,特定被检眼e相对于装置光学系统的距离。控制部100以指定的距离变为期望的工作距离的方式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1d)使装置光学系统和被检眼e在光轴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
[017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从装置光学系统的光轴偏离的位置上配置的两个以上的前眼部相机来实现对准系统的功能。例如,日本特开2013-248376号公报所公开那样,后述的数据处理部对通过两个以上的前眼部相机实质上同时获取到的被检眼e的前眼部像进行分析,使用公知的三角法来特定被检眼e的三维位置。后述的控制部以装置光学系统的光轴与被检眼e的轴大致一致且装置光学系统相对于被检眼e的距离变为预定工作距离的方式通过未图示的移动机构(移动机构1d)使装置光学系统和被检眼e三维且相对地移动。
[0176]
[控制系统的结构]
[0177]
接着,说明眼科装置1的控制系统。
[0178]
图11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1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0179]
如图11所示,眼科装置1的控制系统以控制部100为中心而构成。此外,控制系统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包含在眼科装置1中。
[0180]
(控制部100)
[0181]
控制部100控制眼科装置1的各部。控制部100包括主控制部101以及存储部102。主控制部101包括处理器,按照存储于存储部102的程序来执行处理,由此执行眼科装置1的各部的控制处理。
[0182]
(主控制部101)
[0183]
主控制部101进行光源10、移动机构1d的控制、照明光学系统20的控制、拍摄光学系统40的控制、摄像装置50的控制、oct光学系统60的控制以及数据处理部200的控制。
[0184]
光源10的控制包括光源的点亮、熄灭(或光的波长区域)的切换、从光源输出的光的光量或光强度的变更控制等。
[0185]
移动机构1d通过公知的机构使被检眼e以及眼科装置1中所包含的装置光学系统(照明光学系统20、投影光学系统35以及拍摄光学系统40)相对地移动。移动机构1d受到来自主控制部101的控制,使装置光学系统相对于被检眼e的相对位置三维移动。由此,装置光学系统相对于被检眼e的相对位置在x方向、y方向以及z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变更。对移动机构1d的控制在对准、跟踪中进行。跟踪是以追随被检眼e的运动(眼球运动等)的方式使装置光学系统移动。在进行跟踪的情况下,例如,预先执行对准和调焦。跟踪是基于拍摄被检眼e而得到的图像,匹配于被检眼e的位置或朝向而使装置光学系统实时地移动,由此维持对准和调焦的优选位置关系的功能。使用于跟踪的图像可以是动态图像或依次获取的时间序列的多个静态图像。
[0186]
照明光学系统20的控制包括移动机构21d、23d、25d的控制、dmd24的控制。
[0187]
移动机构21d使虹膜光圈21在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方向(沿着照明光的光路)上移动。主控制部101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来控制移动机构21d,由此能够使虹膜光圈21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状态对应的位置。作为被检眼e的状态,包括眼底ef的形状、屈光度、眼轴长度等。例如,屈光度可以从日本特开昭61-293430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0-259495号公报所公开的公知的眼屈光力测定装置获取。眼轴长度可以从公知的眼轴长度测定装置或光学相干断层仪的测定值获取。
[0188]
移动机构23d使中继透镜23在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主控制部101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来控制移动机构23d,由此能够将中继透镜23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状态对应的位置。
[0189]
移动机构25d使中继透镜25在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主控制部101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来控制移动机构25d,由此能够将中继透镜25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状态对应的位置。
[0190]
例如,对应于屈光度而预先关联中继透镜25在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上的位置的第一控制信息被存储在存储部102中。主控制部101参照第一控制信息来特定与屈光度对应的中继透镜25的位置,并控制移动机构25d以使中继透镜25配置于特定的位置。
[0191]
在此,随着中继透镜25的移动,虹膜光圈21的位置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位移。此时,如上所述,主控制部101通过控制移动机构23d,能够将虹膜光圈21的位置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192]
dmd 24的控制包括照明光的裂隙方向的长度的控制、照明光的裂隙宽度的控制、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的位置和形状的控制、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的控制等。
[0193]
拍摄光学系统40的控制包括移动机构47d的控制。移动机构47d使聚焦透镜47在拍摄光学系统40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主控制部101能够基于使用图像传感器51获取的图像的分析结果来控制移动机构47d。另外,主控制部101能够基于用户使用后述的操作部110得到的操作内容来控制移动机构47d。
[0194]
摄像装置50的控制包括与使用dmd 24的照明光在眼底ef中的照射定时同步的图像传感器51的控制(卷帘快门控制)。图像传感器51的控制包括与照明光在眼底ef中的照明区域对应的受光面上的开口范围的控制、由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取得控制等。受光结果的取得控制包括复位控制、曝光控制、电荷传输控制、输出控制等。另外,可
以变更复位控制所需的时间tr、曝光控制所需的时间(曝光时间)te、电荷传输控制所需的时间tc、输出控制所需的时间tout等。
[0195]
oct光学系统60的控制包括oct光源的控制、测定光与参照光的光路长度差的控制、测定光的聚焦控制、测定光或参照光的偏振控制、干涉光的检测控制等。
[0196]
数据处理部200的控制包括从图像传感器51获取到的对受光结果的各种图像处理、分析处理。图像处理包括对受光结果的去噪处理、用于使描绘在基于受光结果的受光像中的预定部位容易识别的亮度校正处理、基于干涉光的检测结果的oct图像(二维图像、三维图像、oct血管造影)的形成处理等。分析处理包括关注部位的特定处理、跟踪控制内容的特定处理、聚焦状态的特定处理等。
[0197]
数据处理部200受到来自主控制部101(控制部100)的控制,基于通过卷帘快门方式从图像传感器51读取的受光结果,能够形成与任意的开口范围对应的受光像。数据处理部200依次形成与开口范围对应的受光像,能够从所形成的多个受光像形成被检眼e的图像。
[0198]
数据处理部200能够执行用于进行跟踪控制的眼底ef中的关注部位的特定处理。例如,数据处理部200基于眼底ef的图像的像素值,特定相当于眼底ef中的关注部位的图像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以眼底拍摄模式获取到的眼底ef的图像中特定相当于关注部位的图像区域,基于眼底拍摄模式下的拍摄区域与跟踪模式下的拍摄区域的位置关系来特定相当于跟踪模式下的拍摄区域内的关注部位的图像区域。
[019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部200以描绘在基准图像中的关注部位(图像区域)的位置为基准,特定在跟踪模式下得到的眼底ef的图像中的关注部位的位置的移位,基于特定的移位来特定跟踪控制内容。作为基准图像的示例,包括预先确定的图像、在跟踪模式下与分析对象的帧相比在一帧以上之前获取到的眼底ef的图像等。主控制部101可以基于特定的跟踪控制内容来控制移动机构1d,从而执行跟踪控制。
[02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数据处理部200以预定基准位置为基准,特定在跟踪模式下得到的眼底ef的图像中的关注部位的位置的移位,基于特定的移位来特定跟踪控制内容。作为基准位置的示例,包括与拍摄光学系统40(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对应的位置、眼底ef的图像中的预定位置(中心位置等)。
[0201]
数据处理部200包括处理器,按照存储于存储部等中的程序来进行处理,由此实现上述功能。
[0202]
(存储部102)
[0203]
存储部102存储各种计算机程序、数据。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控制眼科装置1的运算程序、控制程序。
[0204]
(操作部110)
[0205]
操作部110包括操作设备或输入设备。操作部110包括设置于眼科装置1的按钮、开关(例如,操作手柄、操作旋钮等)、操作设备(鼠标、键盘等)。另外,操作部110也可以包括跟踪球、操作面板、开关、按钮、拨盘等任意的操作设备、输入设备。
[0206]
(显示部120)
[0207]
显示部120显示由数据处理部200生成的被检眼e的图像。显示部120构成为包括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等的显示设备。另外,显示部120
也可以包括设置于眼科装置1的壳体的触摸面板等各种显示设备。
[0208]
此外,操作部110与显示部120不需要构成为分别独立的设备。例如,如触摸面板那样,还可以使用显示功能与操作功能一体化的设备。在该情况下,操作部110构成为包括该触摸面板和计算机程序。针对操作部110的操作内容作为电信号输入到控制部100。另外,也可以使用显示于显示部120的图形用户界面(gui)和操作部110进行操作、信息输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触摸屏来实现显示部120和操作部110的功能。
[0209]
dmd 2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调制器”的一例。数据处理部200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部”的一例。移动机构1d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移动机构”的一例。移动机构25d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二移动机构”的一例。移动机构21d或移动机构23d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三移动机构”的一例。
[0210]
[工作]
[0211]
接着,说明眼科装置1的工作。以下,说明如下情况下的工作例:使用在跟踪模式下获取到的眼底ef的图像来执行跟踪控制,在跟踪控制中,在眼底拍摄模式下获取眼底ef的广角图像。
[0212]
图12、图13a以及图13b中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12表示切换拍摄模式而进行眼底拍摄的情况下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13a表示图12的步骤s4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图13b表示图12的步骤s6的工作例的流程图。在存储部102中存储有用于实现图12、图13a、图13b中示出的处理的计算机程序。主控制部101按照该计算机程序进行工作,由此执行图12、图13a、图13b中示出的处理。
[0213]
在此,通过未图示的对准系统完成装置光学系统对被检眼e的对准,并通过未图示的固视投影系统将固定视标投影至被检眼e的眼底以引导至期望的固视位置。
[0214]
(s1:获取屈光度)
[0215]
首先,主控制部101从外部的眼科测定装置或电子病历获取被检眼e的屈光度。
[0216]
(s2:移动透镜)
[0217]
接着,主控制部101根据在步骤s1中获取的被检眼e的屈光度来控制移动机构25d,从而变更中继透镜25在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中的位置。由此,dmd 24配置于与眼底ef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218]
具体地说,主控制部101参照存储于存储部102的第一控制信息来特定与屈光度对应的中继透镜25的位置,并以使中继透镜25配置于特定的位置的方式控制移动机构25d。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主控制部101进一步控制移动机构23d,由此消除由中继透镜25的移动引起的与虹膜大致共轭的位置的位移。
[0219]
(s3:跟踪模式?)
[0220]
接着,主控制部101判断拍摄模式是否设定为跟踪模式。例如,主控制部101基于用户使用操作部110进行的操作内容,判断拍摄模式是否设定为跟踪模式。
[0221]
当判断为拍摄模式设定为跟踪模式时(s3:“是”),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4)。当判断为拍摄模式设定为眼底拍摄模式时(s3:“是”),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7。
[0222]
(s4:开始跟踪控制)
[0223]
在步骤s3中,当判断为拍摄模式设定为跟踪模式时(s3:“是”),主控制部101开始
跟踪控制。在后文中详细说明步骤s4。
[0224]
(s5:oct测量)
[0225]
接着,主控制部101控制oct光学系统60而执行oct测量。即,在步骤s4中开始的跟踪控制中执行oct测量。在oct测量中,进行干涉光的检测,并基于干涉光的检测结果形成oct图像或oct血管造影等。
[0226]
在步骤s5中,在步骤s4中执行的跟踪控制中,可以使用设置于眼科装置的测定光学系统来执行测定。例如,此外,在设置于眼科装置的测定光学系统为具有屈光力测定功能等的光学系统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开始的跟踪控制中执行屈光力测定等。
[0227]
(s6:设定为眼底拍摄模式)
[0228]
在步骤s3中,当判断为拍摄模式未设定为跟踪模式时(s3:“否”),主控制部101执行眼底拍摄。在后文中详细说明步骤s6。
[0229]
若步骤s5或步骤s6的处理结束,则眼科装置1的工作结束(end)。
[0230]
图12的步骤s4按照图13a中示出的流程来执行。
[0231]
(s11:设定照明区域)
[0232]
若在图12的步骤s3中拍摄模式设定为跟踪模式,则主控制部101控制dmd 24而对眼底ef设定跟踪模式用尺寸的照明区域(照明区域控制步骤、第一照明区域控制步骤)。
[0233]
(s12:调整照明光的光强度)
[0234]
接着,主控制部101控制光源10以及可变减光滤光片11中的至少一个,调整在照明光学系统20中生成的照明光的光强度(光强度控制步骤、第一光强度控制步骤)。主控制部101以被检眼e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
[0235]
(s13:照射照明光)
[0236]
接着,为了在跟踪模式下开始进行眼底拍摄,主控制部101控制光源10和dmd 24,从而将裂隙状的照明光照射于在步骤s11中设定的照明区域。
[0237]
(s14:获取受光结果)
[0238]
主控制部101获取如上所述那样与在步骤s13中照射于眼底ef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对应的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上的开口范围的像素的受光结果(图像传感器控制步骤)。
[0239]
(s15:接着?)
[0240]
主控制部101判断是否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照明位置)。主控制部101判断依次移动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是否覆盖预先确定的眼底ef的拍摄区域,由此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
[0241]
当判断为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15:“是”),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16。当判断为不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15:“否”),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17。
[0242]
(s16:控制dmd)
[0243]
在步骤s15中,当判断为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15:“是”),主控制部101控制dmd 24,以在接着要进行照射的位置设定照明区域。之后,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13。
[0244]
(s17:形成图像)
[0245]
在步骤s15中,当判断为不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15:“否”),主控制部101控制数据处理部200,从而形成被检眼e的图像(第一图像形成步骤)。
[0246]
数据处理部200在步骤s13和步骤s14中,以覆盖眼底ef的拍摄区域的方式,一边变更照明光的照明区域,一边反复操作,从而获取到的受光结果,由此形成被检眼e的图像。
[0247]
(s18:分析)
[0248]
接着,主控制部101控制数据处理部200,并对在步骤s17中形成的图像进行分析,并特定跟踪控制内容。
[0249]
数据处理部200例如基于在步骤s17中形成的眼底ef的图像的像素值,特定相当于眼底ef中的视神经乳头的图像区域。之后,数据处理部200以比当前帧以前得到的相当于眼底ef的图像中的视神经乳头的图像区域的位置为基准,特定在当前帧中特定的图像区域的位置的移位,基于特定的移位来特定跟踪控制内容。作为跟踪控制内容的示例,包括装置光学系统相对于被检眼e的相对位置的位移量和位移方向等。
[0250]
(s19:控制移动机构)
[0251]
接着,主控制部101基于在步骤s18中特定的跟踪控制内容来控制移动机构1d,从而变更装置光学系统相对于被检眼e的相对位置(跟踪控制步骤)。
[0252]
(s20:结束?)
[0253]
接着,主控制部101判断是否结束跟踪控制。例如,主控制部101基于来自用户使用操作部110进行的指示来判断是否结束跟踪控制。例如,主控制部101通过判断步骤s8的眼底拍摄是否结束来判断是否结束跟踪控制。
[0254]
当判断为结束跟踪控制时(s20:“是”),结束跟踪控制(end)。当判断为不结束跟踪控制时(s20:“否”),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21。
[0255]
(s21:使照明区域初始化)
[0256]
在步骤s20中,当判断为不结束跟踪控制时(s20:“否”),为了再次对眼底ef设定跟踪模式用尺寸的照明区域,主控制部101使照明区域初始化。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13。
[0257]
图12的步骤s6按照图13b中示出的流程来执行。
[0258]
(s31:设定照明区域)
[0259]
若在图12的步骤s5中拍摄模式设定为眼底拍摄模式,则主控制部101控制dmd 24而对眼底ef设定眼底拍摄模式用尺寸的照明区域(照明区域控制步骤、第二照明区域控制步骤)。
[0260]
(s32:调整照明光的光强度)
[0261]
接着,主控制部101控制光源10和可变减光滤光片11中的至少一个,调整在照明光学系统20中生成的照明光的光强度(光强度控制步骤、第二光强度控制步骤)。主控制部101以被检眼e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
[0262]
(s33:照射照明光)
[0263]
接着,为了在眼底拍摄模式下开始进行眼底拍摄,主控制部101控制光源10和dmd 24,从而将裂隙状的照明光照射于在步骤s31中设定的照明区域。
[0264]
(s34:获取受光结果)
[0265]
主控制部101获取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上的与如上所述那样在步骤s33中照射于眼底ef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对应的开口范围的像素的受光结果(图像传感器控制步骤)。
[0266]
(s35:接着?)
[0267]
主控制部101判断是否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照明位置)。主控制部101通过判断依次移动的照明光的照明区域是否覆盖预先确定的眼底ef的拍摄区域,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
[0268]
当判断为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35:“是”),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36。当判断为不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35:“否”),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37。
[0269]
(s36:控制dmd)
[0270]
在步骤s35中,当判断为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35:“是”),主控制部101以在接着要进行照射的位置设定照明区域的方式控制dmd 24。之后,眼科装置1的工作转移到步骤s33。
[0271]
(s37:形成图像)
[0272]
在步骤s35中,当判断为不存在接着要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照明区域时(s35:“否”),主控制部101控制数据处理部200,从而形成被检眼e的图像(第二图像形成步骤)。
[0273]
数据处理部200在步骤s33和步骤s34中,以覆盖眼底ef的拍摄区域的方式,一边变更照明光的照明区域,一边反复操作,从而获取到受光结果,由此形成被检眼e的图像。
[0274]
以上,图2的步骤s6的处理结束(end)。
[0275]
如上所述,当拍摄模式设定为跟踪模式(第一拍摄模式)时,主控制部101基于通过对与跟踪模式对应的预定照明区域(第一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而得到的受光结果,使数据处理部200形成跟踪用的图像(第一图像)。主控制部101基于形成的图像,控制移动机构1d而执行跟踪控制。另一方面,当拍摄模式设定为眼底拍摄模式(第二拍摄模式)时,主控制部101基于通过对与眼底拍摄模式对应的比上述照明区域大的照明区域(第二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而得到的受光结果,使数据处理部200形成眼底ef的图像(第二图像)。
[0276]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关注部位进行高速拍摄的眼科装置。特别是,由于以使得拍摄区域的尺寸变小时使光强度变大的方式生成照明光,因此来自关注部位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变大,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其结果,能够详细地观察关注部位或获取高精度的跟踪所需的图像。
[0277]
《第二实施方式》
[0278]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结构不限定于图1中示出的结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以更简单的结构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相同的效果。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之间的区别点为中心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
[0279]
图14中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在图14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0280]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a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照明光学系统20而设置照明光学系统20a、代替投影光学系统35而设置投影光学系统35a、代替拍摄光学系统40而设置拍摄光学系统40a。
[0281]
照明光学系统20a的结构与照明光学系统20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去掉了虹膜光圈21。投影光学系统35a的结构与投影光学系统35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去掉了黑点板42。拍摄光学系统40a的结构与拍摄光学系统40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孔镜45而设置有分束器bs。
[0282]
分束器bs使来自投影光学系统35a的照明光反射而引导至物镜46的同时,将透过物镜46的照明光的返回光朝向聚焦透镜47透过。
[0283]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工作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0284]
分束器bs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路耦合部件”的一例。
[0285]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286]
《第三实施方式》
[028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dmd 24等光调制器来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的情况,但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结构不限定于此。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使用形成有开口部的裂隙来生成裂隙状的照明光,使用光扫描仪使裂隙状的照明光偏转,由此以覆盖眼底ef的拍摄区域的方式使照明光的照明区域移动。以下,以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之间的区别点为中心说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
[0288]
图15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的光学系统的结构例。在图15中,对与图1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此外,在图15中,图1的聚光透镜12内置于光源10中。
[0289]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照明光学系统20而设置照明光学系统20b。
[0290]
照明光学系统20b包括虹膜光圈21、裂隙22、中继透镜23、25以及光扫描仪30。裂隙22配置于虹膜光圈21与光扫描仪30之间。中继透镜23配置于虹膜光圈21与裂隙22之间。中继透镜25配置于光扫描仪30与裂隙22之间。
[0291]
(裂隙22)
[0292]
裂隙22(具体地说,后述的开口部)能够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眼底ef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例如,在裂隙22中,在与用卷帘快门方式从后述的图像传感器51读取的线方向(行方向)对应的方向上形成开口部。形成于裂隙22的开口部限定照明光在被检眼e的眼底ef中的照明图案。
[0293]
裂隙22通过移动机构(后述的移动机构22d)能够在照明光学系统20b的光轴方向上移动。移动机构受到来自后述的控制部100b的控制,使裂隙22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例如,控制部100b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来控制移动机构。由此,可以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具体地说,屈光度、眼底ef的形状)来移动裂隙22的位置。
[0294]
裂隙22构成为能够根据拍摄模式来变更开口部的形状(尺寸)。
[0295]
图16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裂隙22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0296]
当拍摄模指定为跟踪模式时,裂隙22变更为用于将照明光照射于跟踪模式用照明区域的裂隙状的开口部(图16的裂隙22b)。另外,当拍摄模式指定为眼底拍摄模式时,裂隙22变更为用于将照明光照射于眼底拍摄模式用照明区域的裂隙状的开口部(图16的裂隙
22a)。即,跟踪模式下的裂隙状的开口部的尺寸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裂隙状的开口部的尺寸小。
[0297]
例如,裂隙22包括开口部的形状不同的两个以上的裂隙,根据拍摄模式,将两个以上的裂隙选择性地配置于来自光源10的光的光路。例如,裂隙22包括液晶快门,并形成与拍摄模式对应的形状的开口部。
[029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跟踪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方向的长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方向的长度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跟踪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宽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宽度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跟踪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方向的长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方向的长度短且跟踪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宽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宽度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眼底拍摄模式和跟踪模式下,裂隙方向的长度相同,跟踪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宽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宽度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眼底拍摄模式和跟踪模式下,裂隙宽度相同,跟踪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方向的长度比眼底拍摄模式下的开口部的裂隙方向的长度短。
[029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裂隙22构成为能够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来变更开口部的位置和形状的至少一个而不会在光轴方向上移动。例如,通过液晶快门来实现这种裂隙22的功能。
[0300]
通过形成于虹膜光圈21的开口部的来自光源10的光通过形成于裂隙22的开口部而作为裂隙状的照明光进行输出。裂隙状的照明光透过中继透镜23而被引导至光扫描仪30。
[0301]
(光扫描仪30)
[0302]
光扫描仪30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光扫描仪30使透过中继透镜23的裂隙状的照明光(通过形成于裂隙22的开口部的裂隙状的光)偏转。具体地说,光扫描仪30一边以被检眼e的虹膜或其附近为扫描中心位置在预定偏转角度范围内变更偏转角度,一边使依次照射于眼底ef的预定照明区域的裂隙状的照明光偏转,并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35。光扫描仪30能够使照明光一维或二维偏转。
[0303]
在一维偏转的情况下,光扫描仪30包括以预定偏转方向为基准在预定偏转角度范围内使照明光偏转的电流扫描仪。在二维偏转的情况下,光扫描仪30包括第一电流扫描仪和第二电流扫描仪。第一电流扫描仪使照明光偏转为使照明光的照明区域在与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正交的水平方向上移动。第二电流扫描仪使通过第一电流扫描仪偏转的照明光偏转为使照明光的照明区域在与照明光学系统20的光轴正交的垂直方向上移动。作为基于光扫描仪30使照明光的照明区域移动的扫描方式,例如,包括:水平扫描、垂直扫描、十字扫描、放射扫描、圆形扫描、同心圆扫描、螺旋扫描等。
[0304]
图17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照明光学系统20b的结构例。在图17中,对与图5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0305]
中继透镜25的后侧焦点位置f1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306]
即,如上所述那样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虹膜大致共轭的位置的光扫描仪30配置于中继透镜25的后侧焦点位置f1或其附近。因而,即使在裂隙22根据被检眼e的屈光度而在光轴方向上移动的情况下,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投影至眼底ef的裂隙像(由通过形成于裂隙22的开口部的光形成的像)的大小也不变。这意味着,即使裂隙22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裂
隙像向眼底ef的投影倍率也不变。
[0307]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通过在中继透镜25的后侧焦点位置f1(或其附近)配置光扫描仪30,由中继透镜25、中继透镜41、42以及物镜46构成巴达尔光学系统。
[0308]
由此,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能够使裂隙像相对于被检眼e的视轴的投影视角(投影倍率)(裂隙22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成为恒定。其结果,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裂隙像的大小不变,因此能够使光扫描仪30的偏转工作速度成为恒定,能够简化光扫描仪30的控制。
[0309]
另外,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裂隙像相对于被检眼e的视轴的投影视角(投影倍率)为恒定,因此不管被检眼e的屈光度,能够使裂隙像在眼底ef中的照度成为恒定。
[0310]
进一步,在眼科装置中以预先确定的拍摄视角获取图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那样投影倍率为恒定,因此不需要在用于获取预定大小的裂隙像而设置的裂隙22的长边方向的长度上设置余边(margin)。
[0311]
另外,在中继透镜23的前侧焦点位置f2或其附近配置虹膜光圈21。
[0312]
即,中继透镜25的后侧焦点位置f1为与被检眼e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在中继透镜23的前侧焦点位置f2处配置虹膜光圈21。因而,从虹膜光圈21至(配置于后侧焦点位置f1的)光扫描仪30为止的投影倍率由中继透镜25的焦距f1和中继透镜23的焦距f2确定。此时,投影倍率为(f1/f2)。
[0313]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需要在被检眼e的虹膜上形成预定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当从被检眼e的虹膜经由物镜46至光扫描仪30为止的投影倍率为已知的投影倍率时,在光扫描仪30上投影预定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即可。此时,从虹膜光圈21至光扫描仪30为止的投影倍率由中继透镜25的焦距f1和中继透镜23的焦距f2确定。因而,通过变更焦距f1、f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在被检眼e的虹膜上容易地形成预定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固定焦距f1的状态下,仅变更焦距f2。
[0314]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眼底ef的拍摄,期望是发出高亮度的光的光源。然而,普遍能够入手的光源(批量生产的光源)其发光面的尺寸(发光面积、输出光束截面尺寸)受到限制,需要以与光源的发光面的尺寸对应的投影倍率将虹膜光圈21的像投影至光扫描仪30上。
[0315]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变更焦距f1、f2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变更从虹膜光圈21至光扫描仪30为止的投影倍率,因此能够将任意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以期望大小投影至光扫描仪30上。由此,即使在光源的发光面的尺寸不同的情况下,仅变更焦距f1、f2中的至少一个,也能够在光扫描仪30上投影期望大小的虹膜光圈21的像,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特别是,通过固定焦距f1并仅变更焦距f2,能够使裂隙22相对于被检眼e的屈光度的变化的移动量(裂隙22相对于屈光度的变化的移动灵敏度)固定,从而能够更进一步提高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
[0316]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能够使构成中继透镜25的一个以上的透镜的有效直径变小。
[0317]
其理由是,在光扫描仪30与虹膜光圈21之间配置裂隙22,该裂隙22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眼底ef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裂隙22能够根据被检眼e的屈光度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在此,从虹膜光圈21至光扫描仪30为止的投影倍率由光扫描仪30与中继透镜25的第一距离以及虹膜光圈21与中继透镜25的第二距离确定,因此当缩短第一距离时,也需要缩短
第二距离。然而,由于需要确保裂隙22的光轴方向的移动空间的同时维持与虹膜之间的共轭关系以及与眼底ef之间的共轭关系,因此第一距离变长,中继透镜25的有效直径变大。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中继透镜23,即使缩短第一距离,也能够使用中继透镜23调整投影倍率。由此,能够确保裂隙22的光轴方向的移动空间且维持与虹膜之间的共轭关系以及与眼底ef之间的共轭关系的同时缩短第一距离,能够减小构成中继透镜25的一个以上的透镜的有效直径。
[0318]
另外,由于能够减小构成中继透镜25的一个以上的透镜的有效直径,因此能够减小从光扫描仪30至光源10为止的光学系统的长度。
[0319]
如上所述那样生成的裂隙状的照明光通过光扫描仪30偏转,并被引导至投影光学系统35。在投影光学系统35中,通过光扫描仪30偏转的照明光透过中继透镜41并通过黑点板42,由反射镜43朝向孔镜45反射。
[0320]
图18中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b的控制系统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8中,对与图11相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地省略说明。
[0321]
如图18所示,眼科装置1b的控制系统以控制部100b为中心而构成。此外,控制系统的结构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包括在眼科装置1中。
[0322]
(控制部100b)
[0323]
控制部100b与控制部100相同地控制眼科装置1b的各部。控制部100b包括主控制部101b以及存储部102b。主控制部101b包括处理器,按照存储于存储部102b的程序来执行处理,由此执行眼科装置1b的各部的控制处理。
[0324]
(主控制部101b)
[0325]
主控制部101b与主控制部101相同地进行光源10、移动机构1d的控制、照明光学系统20b的控制、拍摄光学系统40的控制、摄像装置50的控制、oct光学系统60的控制以及数据处理部200的控制。
[0326]
照明光学系统20b的控制包括移动机构22d的控制、光扫描仪30的控制。
[0327]
移动机构22d使裂隙22在照明光学系统20b的光轴方向上移动。主控制部101b根据被检眼e的状态来控制移动机构22d,由此能够使裂隙22配置于与被检眼e的状态对应的位置。
[0328]
例如,对应于屈光度而预先关联裂隙22在照明光学系统20b的光轴上的位置的第二控制信息被存储于存储部102b。主控制部101b参照第二控制信息来特定与屈光度对应的裂隙22的位置,并控制移动机构22d以使裂隙22配置于特定的位置。
[0329]
光扫描仪30的控制包括扫描范围(扫描开始位置和扫描结束位置)和扫描速度的控制。
[0330]
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b的工作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的工作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0331]
移动机构22d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四移动机构”的一例。
[0332]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通过使用光扫描仪使照明光偏转,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0333]
[作用]
[0334]
说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其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0335]
一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眼科装置(1、1a、1b)包括照明光学系统20、20a、20b)、拍摄光学系统(40、40a)以及控制部(100、主控制部101、100b、主控制部101b)。照明光学系统使用来自光源(10)的光来生成照明光,并用具有与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的照明光照射被检眼(e)的预定部位(眼底ef)中的能够变更的照明区域。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被检眼的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sr)。控制部以与返回光在与照明区域(ip)对应的受光面上的照明范围(ip

)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取得由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控制图像传感器。
[0336]
根据这种方式,将照明光照射于被检眼的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在图像传感器中,取得以与照明光的返回光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结果,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速地拍摄预定部位。此时,能够变更照明区域的尺寸,并根据变更后的照明区域的尺寸来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因此能够根据照明区域的尺寸来变更来自预定部位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其结果,根据照明区域的尺寸,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3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以在切换为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小时光强度变大且在切换为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大时光强度变小的方式生成照明光。
[0338]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以在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小时照明光的光强度变高的方式进行变更。由此,来自预定部位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变高,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能够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其结果,能够详细地观察预定部位或获取高精度的跟踪所需的图像。
[033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以被检眼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
[0340]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一边限制入射至被检眼的照明光的光强度,一边实现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的提高。
[034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部通过控制光源来变更光强度。
[0342]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以简单的控制来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4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包括配置于来自光源的光的光路并减光量可变的减光滤光片(11),通过变更减光量来变更光强度。
[0344]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4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部以对与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的尺寸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拍摄模式(跟踪模式、眼底拍摄模式)中的指定的拍摄模式对应的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方式控制照明光学系统。
[0346]
根据这种方式,通过指定拍摄模式,能够对与指定的拍摄模式对应的尺寸的照明区域,用具有与该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的照明光进行照明。由此,根据拍摄模式,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
[0347]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图像形成部(数据处理部200),基于由图像传感器得到的受光结果来形成预定部位的图像;第一移动机构(移动机构1d),使被检眼、照明光学系统以及拍摄光学系统相对地移动。第一拍摄模式(跟踪模式)下,控制部在基于通过对与第一拍摄模
式对应的第一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而得到的受光结果,使图像形成部形成第一图像,通过基于第一图像来控制第一移动机构,执行以追随被检眼的方式使照明光学系统和拍摄光学系统移动的跟踪控制。另外,在第二拍摄模式(眼底拍摄模式)时,控制部通过基于对与第二拍摄模式对应的比第一照明区域大的第二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而得到的受光结果,使图像形成部形成第二图像。
[0348]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高精度的跟踪控制的同时,获取广角的高质量的图像的眼科装置。
[034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部用卷帘快门方式取得受光结果。
[0350]
根据这种方式,使用卷帘快门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51]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孔镜(45),配置于与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形成有照明光学系统和拍摄光学系统中的一个光学系统的光轴所通过的孔部,在孔镜的反射方向上配置照明光学系统和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另一个光学系统。照明光学系统包括:光调制器(dmd 24),能够配置于与预定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调制照明光的同时,将调制后的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以及虹膜光圈(21),配置于光源与光调制器之间,并能够配置于与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352]
根据这种方式,使用光调制器来生成用于照射预定部位中的任意区域的照明光,能够将生成的照明光以眼瞳分割的方式高效地入射至被检眼。因而,即使在使用广角大的廉价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眼底的拍摄所需的照度。
[035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中继透镜25),能够沿着由光调制器调制的照明光的光路移动;以及第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25d),使第一透镜沿着光路移动。控制部根据被检眼的屈光度来控制第二移动机构。
[0354]
根据这种方式,由于根据被检眼的屈光度使第一透镜移动,因此不管被检眼的屈光度,能够将光调制器配置于与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由此,能够将来自光源的光高效地引导至眼内。其结果,即使在使用广角大的廉价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确保眼底的拍摄所需的照度,并不会受到被检眼的状态的影响而获取被检眼的高质量的图像。
[035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第二透镜(中继透镜23),配置于光调制器与虹膜光圈之间,并能够沿着照明光的光路移动;以及第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23d或移动机构21d),使第二透镜或虹膜光圈沿着照明光的光路移动。控制部控制第三移动机构。
[0356]
根据这种方式,在由于第一透镜的移动而虹膜光圈的位置从与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位移的情况下,也能够消除由于第二透镜的移动引起的位移。由此,能够将来自光源的光高效地引导至眼内。
[0357]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光路耦合部件(分束器bs),使照明光学系统的光路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光路耦合。照明光学系统包括:光调制器(dmd24),能够配置于与预定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调制照明光的同时,将调制后的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
[0358]
根据这种方式,与设置孔镜和虹膜光圈的情况相比,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将来自光源的光入射至被检眼。
[035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包括:第一透镜(中继透镜25),能够沿着由光调
制器调制的照明光的光路移动;以及第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25d),使第一透镜沿着光路移动。控制部根据被检眼的屈光度来控制第二移动机构。
[0360]
根据这种方式,由于根据被检眼的屈光度使第一透镜移动,因此不管被检眼的屈光度,能够将光调制器配置于与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由此,能够将来自光源的光高效地引导至眼内。其结果,即使在使用广角大的廉价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眼底的拍摄所需的照度,并不会受到被检眼的状态的影响而获取被检眼的高质量的图像。
[0361]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孔镜(45),配置于与被检眼的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并形成有照明光学系统和拍摄光学系统中的一个光学系统的光轴所通过的孔部,在孔镜的反射方向上配置照明光学系统和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另一个光学系统。照明光学系统包括光扫描仪(30)、虹膜光圈(21)以及裂隙(22)。光扫描仪能够使照明光偏转的同时,将偏转后的照明光引导至被检眼,并配置于与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虹膜光圈能够配置于光源与光扫描仪之间,并配置于与虹膜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裂隙能够配置于光扫描仪与虹膜光圈之间,并形成开口部且配置于与预定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
[0362]
根据这种方式,使用光扫描仪来生成用于照射预定部位中的任意区域的照明光,能够将生成的照明光以眼瞳分割的方式高效地入射至被检眼。因而,即使在使用广角大的廉价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确保眼底的拍摄所需的照度。
[0363]
一些实施方式包括:第四移动机构(移动机构22d),使裂隙沿着照明光的光路移动,控制部根据被检眼的屈光度来控制第四移动机构。
[0364]
根据这种方式,由于根据被检眼的屈光度使裂隙移动,因此不管被检眼的屈光度,能够将裂隙配置于与被检眼的预定部位光学上大致共轭的位置。由此,能够将来自光源的光高效地引导至眼内。其结果,即使在使用广角大的廉价的光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眼底的拍摄所需的照度,并不会受到被检眼的状态的影响而获取被检眼的高质量的图像。
[0365]
一些实施方式是包括照明光学系统(20、20a、20b)以及拍摄光学系统(40、40a)的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照明光学系统使用来自光源(10)的光来生成照明光,并对被检眼(e)用照明光进行照明。拍摄光学系统将来自被检眼的照明光的返回光引导至图像传感器(51)的受光面(sr)。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照明区域控制步骤、光强度控制步骤以及图像传感器控制步骤。在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照明光在被检眼的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在光强度控制步骤中,以具有与在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的方式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在图像传感器控制步骤中,以与返回光在与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照明区域对应的受光面上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开口范围,并以取得由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元件得到的受光结果的方式控制图像传感器。
[0366]
根据这种方式,由于将照明光照射于被检眼的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在图像传感器中,以与照明光的返回光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取得所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结果,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速地拍摄预定部位。此时,由于能够变更照明区域的尺寸,并根据变更后的照明区域的尺寸来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因此能够根据照明区域的尺寸来变更来自预定部位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其结果,根据照明区域的尺寸,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6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光强度控制步骤中,以在切换为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小时光强度变大且在切换为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大时光强度变小的方式生成照明光。
[0368]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以在照明区域的尺寸变小时照明光的光强度变大的方式进行变更。由此,来自预定部位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变高,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其结果,能够详细地观察预定部位或获取高精度的跟踪所需的图像。
[036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光强度控制步骤中,以被检眼的前眼部中的放射照度成为恒定的方式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
[0370]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一边限制入射至被检眼的照明光的光强度,一边实现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的提高。
[037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光强度控制步骤中,通过控制光源来变更光强度。
[0372]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以简单的控制来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7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照明光学系统包括配置于来自光源的光的光路且减光量可变的减光滤光片(11)。在光强度控制步骤中,通过变更减光量来变更光强度。
[0374]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7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以对与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不同的两种以上的拍摄模式(跟踪模式、眼底拍摄模式)中的指定的拍摄模式对应的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射的方式控制照明光学系统。
[0376]
根据这种方式,通过指定拍摄模式,能够对与指定的拍摄模式对应的尺寸的照明区域用具有与该尺寸对应的光强度的照明光进行照射。由此,根据拍摄模式,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
[037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眼科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机构(移动机构1d),使被检眼、照明光学系统以及拍摄光学系统相对地移动。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第一照明控制步骤、第一光强度控制步骤、第一图像形成步骤、跟踪控制步骤、第二照明控制步骤、第二光强度控制步骤以及第二图像形成步骤。在第一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在第一拍摄模式(跟踪模式)下对与第一拍摄模式对应的第一照明区域用所述照明光进行照明。在第一光强度控制步骤中,将照明光的光强度变更为与在第一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在第一图像形成步骤中,使用来自用照明光进行照明的照明区域的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预定部位的第一图像,其中,照明光具有在第一光强度控制步骤中变更的光强度。在跟踪控制步骤中,通过基于在第一图像形成步骤中形成的第一图像来控制第一移动机构,执行以追随被检眼的方式使照明光学系统和拍摄光学系统移动的跟踪控制。在第二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在第二拍摄模式(眼底拍摄模式)下,对与第二拍摄模式对应的比第一照明区域大的第二照明区域用照明光进行照明。在第二光强度控制步骤中,将照明光的光强度变更为与在第二照明区域控制步骤中变更的照明区域的尺寸对应的光强度。在第二图像形成步骤中,基于来自用照明光进行照明的照明区域的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预定部位的第二图像,其中,照明光具有在第二光强度控制步骤中变更的光强度。
[0378]
根据这种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进行高精度的跟踪控制的同时,获取广角的高
质量的图像。
[037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图像传感器控制步骤中,用卷帘快门方式取得受光结果。
[0380]
根据这种方式,使用卷帘快门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81]
一些实施方式是一种程序,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的各步骤。
[0382]
根据这种程序,由于将照明光照射于被检眼的预定部位中的照明区域,在图像传感器中,取得以与照明光的返回光的照明范围重叠的方式设定的开口范围的受光结果,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速地拍摄预定部位。此时,由于能够变更照明区域的尺寸,并根据变更后的照明区域的尺寸来变更照明光的光强度,因此根据照明区域的尺寸,能够变更来自预定部位的返回光的光强度。其结果,根据照明区域的尺寸,能够提高返回光的受光结果的snr,实现基于返回光的受光结果形成的图像的高质量化。
[0383]
以上示出的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仅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一例。要实施本发明的人在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可以实施任意的变形、省略、追加等。
[038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眼科装置的控制方法的程序。可以将这种程序存储于由计算机可读取的非临时性(non-transitory)任意的记录介质。作为该记录介质,例如,可以使用半导体存储器、光盘、光磁盘(cd-rom/dvd-ram/dvd-rom/mo等)、磁性存储介质(硬盘/软(注册商标)盘/zip等)等。另外,也可以通过因特网、lan等网络来发送/接收该程序。
[0385]
可以任意地组合在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
[0386]
(附图标记说明)
[0387]
1、1a、1b:眼科装置
[0388]
10:光源
[0389]
11:可变减光滤光片
[0390]
20、20a、20b:照明光学系统
[0391]
21:虹膜光圈
[0392]
22:裂隙
[0393]
23、25:中继透镜
[0394]
24:dmd
[0395]
30:光扫描仪
[0396]
35、35a:投影光学系统
[0397]
40、40a:拍摄光学系统
[0398]
45:孔镜
[0399]
46:物镜
[0400]
47:聚焦透镜
[0401]
100、100b:控制部
[0402]
101、101b:主控制部
[0403]
51:图像传感器
[0404]
e:被检眼
[0405]
ef:眼底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