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的制作方法

2022-04-16 19:4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结构构件,具体涉及一种立柱结构,尤其是用于在梁柱节点处新增立柱用以保护节点或增层扩建的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对现有建筑进行改造扩建过程中,会出现对建筑进行增层或加高的情况,例如,在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顶上进行增层扩建。在此过程中,需要新增立柱作为增层的结构柱,该结构柱应当能保证竖向力和弯矩的有效传递。
3.新增立柱的常规结构是,在既有柱顶面植入钢筋并延伸形成立柱钢筋。然而,在既有的梁柱节点处,植筋、箍筋、拉筋等分布密集,而在进行多层增层时,新增柱的钢筋也会比较多,因此,在梁柱节点处难以实现有效的植筋作业。
4.因此,提供改进的新增立柱结构,对于保证新增阐述的有效锚固和可靠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通过结构改进,在梁柱节点处实现上接立柱的有效锚固。
6.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多根立柱中部钢筋和混凝土,所述立柱中部钢筋主体竖直设置,立柱中部钢筋底端设有与既有梁的纵筋平行的折弯段,设有连接短钢筋,所述连接短钢筋上侧与所述立柱中部钢筋的折弯段焊接固定,所述连接短钢筋的下侧与既有梁的纵筋焊接固定;柱体底部设有扩大部,所述扩大部宽度大于既有梁宽度,扩大部具有多个门字形的支承钢筋,所述支承钢筋的两端分别植入既有梁两侧的既有板内,设有多个与既有梁平行的架立钢筋,所述架立钢筋与各支承钢筋焊接固定连成一体;扩大部与柱体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7.上述技术方案中,立柱中部钢筋不植入梁柱节点处,而是形成折弯段通过连接短钢筋与既有梁的纵筋焊接固定,同时设置扩大部,扩大部主体的支承钢筋分别植入既有梁两侧的既有板中,通过这两个特征的结合,保证新增立柱的有效锚固和可靠传力。
8.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柱中部钢筋的折弯段与所述连接短钢筋的焊接长度不小于立柱中部钢筋的直径的10倍。
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扩大部沿既有梁方向分别自柱体向两侧延伸构成长度方向,垂直于既有梁方向两侧构成宽度方向,形成用于承力的条形基础。延伸的长度和宽度根据承力要求运用力的分解规律按条形基础计算获得。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扩大部沿既有梁方向分别自柱体两侧延伸400~600mm,垂直于既有梁方向两侧分别比既有梁宽80~120mm。
10.对于扩大部的支承,将扩大部作为基础计算确定,优选的方案,所述扩大部沿既有
梁方向两侧延伸的部分分别设置有3~5个支承钢筋。
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扩大部高度为700~1000mm,所述架立钢筋均匀分布连接所述支承钢筋的两侧和顶部。
12.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承钢筋植入既有板中的深度为直径的25倍。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立柱中部钢筋的折弯焊接,结合扩大部的外侧植筋,不需要在钢筋密集的节点区植筋,即可保证新增立柱的有效锚固以及传力的可靠,能很好地保证柱子竖向力和弯矩的有效传递。
15.2、本实用新型中,立柱的柱体和扩大部是在钢筋笼架完成后用混凝土一体浇筑的,不需要增设各种箍套等外部结构,便于施工。
16.3、在人防地下室顶部增层扩建时,新增立柱的扩大部正好位于覆土中,不影响增层的布局结构,因而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在人防地下室顶部增层扩建中使用。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19.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20.其中:1、柱体;2、扩大部;3、立柱中部钢筋;4、折弯段;5、连接短钢筋;6、既有梁的纵筋;7、既有梁;8、支承钢筋;9、既有板;10、架立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2.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增立柱,适用于柱两侧的中部钢筋无法植入既有梁中的场合。
23.参见图1,新增立柱包括柱体1和柱体底端的扩大部2,柱体两侧的立柱中部钢筋3下端90
°
弯折构成折弯段4,如图3所示,设置连接短钢筋5,连接短钢筋5上侧与立柱中部钢筋的折弯段3焊接固定,连接短钢筋5的下侧与既有梁的纵筋6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短钢筋可以选择直径25mm的钢筋,长度80mm,上下两侧分别与折弯段和既有梁纵筋全长焊接。在既有钢筋不密集的区域,立柱中部钢筋3也可以不折弯而直接植入既有梁或既有板中。
24.图1中,柱体1底部设有扩大部2,扩大部2以既有梁7长度方向为长度方向,两侧分别从柱体1延伸500mm,宽度方向为从既有梁两侧分别延伸100mm,扩大部高度为800mm。参见图2,扩大部具有多个门字形的支承钢筋8,支承钢筋8的两端分别植入既有梁两侧的既有板9内,设有多个与既有梁平行的架立钢筋10,架立钢筋10与各支承钢筋8焊接固定连成一体,从图2可见,架立钢筋10均匀分布连接支承钢筋的两侧和顶部。本实施例中,支承钢筋采用直径14mm的钢筋,植入既有板中的深度为直径的25倍。
25.扩大部与柱体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
26.将本实施例的新增立柱结构应用于改建工程,在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顶上扩建4层建筑,其中一层新增立柱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测试表明,本实施例的结构能够保证新增立
柱的有效锚固,保证柱子竖向力和弯矩的有效传递。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包括柱体,所述柱体包括多根立柱中部钢筋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中部钢筋主体竖直设置,立柱中部钢筋底端设有与既有梁的纵筋平行的折弯段,设有连接短钢筋,所述连接短钢筋上侧与所述立柱中部钢筋的折弯段焊接固定,所述连接短钢筋的下侧与既有梁的纵筋焊接固定;柱体底部设有扩大部,所述扩大部宽度大于既有梁宽度,扩大部具有多个门字形的支承钢筋,所述支承钢筋的两端分别植入既有梁两侧的既有板内,设有多个与既有梁平行的架立钢筋,所述架立钢筋与各支承钢筋焊接固定连成一体;扩大部与柱体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中部钢筋的折弯段与所述连接短钢筋的焊接长度不小于立柱中部钢筋的直径的1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沿既有梁方向分别自柱体向两侧延伸构成长度方向,垂直于既有梁方向两侧构成宽度方向,形成用于承力的条形基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沿既有梁方向两侧延伸的部分分别设置有3~5个支承钢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高度为700~1000mm,所述架立钢筋均匀分布连接所述支承钢筋的两侧和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钢筋植入既有板中的深度为直径的25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梁柱节点的新增立柱,包括柱体,柱体包括多根立柱中部钢筋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立柱中部钢筋主体竖直设置,立柱中部钢筋底端设有与既有梁的纵筋平行的折弯段,设有连接短钢筋,连接短钢筋上侧与立柱中部钢筋的折弯段焊接固定,连接短钢筋的下侧与既有梁的纵筋焊接固定;柱体底部设有扩大部,扩大部宽度大于既有梁宽度,扩大部具有多个门字形的支承钢筋,支承钢筋的两端分别植入既有梁两侧的既有板内,设有多个与既有梁平行的架立钢筋,架立钢筋与各支承钢筋焊接固定连成一体;扩大部与柱体的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本实用新型可以保证新增立柱的有效锚固以及传力的可靠,适合在增层扩建中使用。适合在增层扩建中使用。适合在增层扩建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顾天熊 张超 顾夏英 陈赟 尹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中固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7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