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核电站重要可居留区密封性测试与评价方法与流程

2022-04-16 19:09: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核设施重要可居留区可居留性测试与评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重要可居留区密封性测试与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2.核设施的重要可居留区是指在异常状态(核泄漏、生化攻击等)下,核设施(如核电站)中需要为值守人员提供必要的可居留大气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满足人员居留要求)的区域。异常状态下,工作人员在重要可居留区内值守可以延缓或终止核设施的异常状态的发展,减轻或消除异常状态所带来的后果,因此,重要可居留区具有重要意义。而重要可居留区的密封性是异常状态下重要可居留区为值守人员提供必要的可居留大气环境的重要保证,目前还没有针对重要可居留区的密封性的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重要可居留区的密封性的测试方法,为重要可居留区的密封性的测试给出相关的依据。
4.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核电站重要可居留区密封性测试与评价方法,用于核电站的重要可居留区的密封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s1,重要可居留区的边界密封性测试;
6.步骤s2,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
7.所述步骤s2包括:
8.步骤s2.1,在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布置示踪气体的取样点;
9.步骤s2.2,使用示踪气体法测量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及评价;
10.步骤s2.3,采用浓度衰减法进行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
11.步骤s2.4,采用恒流量注入法进行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
12.进一步,所述步骤1,重要可居留区的边界密封性测试中,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s1.1,确定重要可居留区边界中需要进行密封测试的关键位置;所述关键位置包括所述重要可居留区边界上的孔洞、门和通风管网;所述通风管网包括正压管段、负压管段、正压管网和负压管网;
14.步骤s1.2,所述孔洞的密封测试采用超声法,检测设备为超声检漏仪;验收标准是与基准值对比,不应超过基准值5个单位;
15.步骤s1.3,所述门的密封测试采用超声法,检测设备为超声检漏仪;验收标准是与基准值对比,不应超过基准值5个单位;
16.步骤s1.4,所述正压管段的密封测试采用肥皂泡法,检测剂为检漏液;验收标准是无可视漏点;
17.步骤s1.5,所述负压管段的密封测试采用水雾法,检测设备为水蒸汽发生器;验收标准是无可视漏点,负压管段测试合格后,使用示踪气体法对正压管网整体测试;
18.步骤s1.6,所述正压管网的密封测试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测所述正压管网的风管泄漏率,检测设备为气相色谱仪;所述风管泄漏率的验收标准是≤1

,具体是指当示踪气体注入所述正压管网后,所述重要可居留区所包含的区域或房间内示踪气体的浓度与所述正压管网内示踪气体浓度的比值≤1

时,所述正压管网的密封性合格,否则,所述正压管网的密封性不合格;
19.步骤s1.7,所述负压管网的密封测试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测所述负压管网的风管泄漏率,检测设备为气相色谱仪;所述风管泄漏率的验收标准是≤1

,具体是指当示踪气体注入所述重要可居留区所包含的区域或房间后,所述负压管网的风管内示踪气体浓度与所述重要可居留区所包含的区域或房间内示踪气体浓度比值≤1

时,所述负压管网的密封性合格,否则,所述负压管网的密封性不合格。
20.进一步,所述步骤s2.1,在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布置示踪气体的取样点,包括如下步骤:
21.步骤s2.1.1,明确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建筑房间的组成;
22.步骤s2.1.2,明确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所述气流组织形式是指气流在房间内的流入位置和流出位置;
23.步骤s2.1.3,明确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内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
24.步骤s2.1.4,计算每个房间的所述取样点的个数,明确所述取样点的位置;
25.步骤s2.1.5,制定重要可居留区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方案,原则是重点房间单独控制,一般房间总体控制。
26.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2中,使用示踪气体法测量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包括如下步骤:
27.步骤s2.2.1,向所述重要可居留区注入定量的所述示踪气体,所述示踪气体的注入量记为q,单位:ml;
28.步骤s2.2.2,通过调整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所述示踪气体混合均匀;
29.步骤s2.2.3,通过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进行取样,得到所述示踪气体的平衡浓度;所述平衡浓度记为c,单位:ppm;
30.步骤s2.2.4,通过所述示踪气体的注入量与平衡浓度的比值即得到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公式为v=q/c;所述自由容积记为v,单位:m3。
31.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2中,还包括对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的结果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32.步骤s2.2.5,确定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的分辨率δ1;单位:ml/h;
33.步骤s2.2.6,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单位:ml/h;
34.步骤s2.2.7,计算所述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的不确定度u(q)=0.29δ1;单位:ml/min;
35.步骤s2.2.8,确定计时器的分辨率δ2,所述计时器用于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时间t;示踪气体的注入时间通过注入装置自带计算程序自动计时,u(t)=0;单位:s;
36.步骤s2.2.9,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时间t;单位:s;
37.步骤s2.2.10,计算所述示踪气体注入时间的不确定度u(t)=0;单位:s;
38.步骤s2.2.11,计算示踪气体注入量q=q*t/3600;单位:ml;
39.步骤s2.2.12,计算所述示踪气体注入量q的不确定度u(q)=tu(q)/3600;单位:ml;
40.步骤s2.2.13,计算示踪气体的平衡浓度单位:ppm;c
vi
是指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所述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所述取样点的数量为40个,1≤i≤40;
41.步骤s2.2.14,确定用于示踪气体分析的示踪气体分析仪的分辨率δ3;单位:ppm;
42.步骤s2.2.15,计算所述示踪气体的平衡浓度的不确定度u(cv)=0.046*δ3;单位:ppm;
43.步骤s2.2.16,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的不确定度单位:m3;
44.步骤s2.2.17,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n次测量的不确定度
45.步骤s2.2.18,确定t分布在自由度为(n-1)时对应的t
95%
值;
46.步骤s2.2.19,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n次测量综合不确定度:u(ve)=t95%*u(ve);单位:m3;
47.步骤s2.2.20,得出结论: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测试结果ve,置信区间[-u(ve),u(ve)],置信概率95%;单位:m3。
[0048]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3中,采用浓度衰减法进行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步骤s2.3.1,测量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送风量,记作q1;
[0050]
步骤s2.3.2,向所述重要可居留区通入定量的示踪气体;
[0051]
步骤s2.3.3,在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所述示踪气体平衡后,通过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进行第一次取样,得到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所述示踪气体的第一平衡浓度,记为c1,单位:ppm;
[0052]
步骤s2.3.4,等待t小时后,通过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进行第二次取样,得到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所述示踪气体的第二平衡浓度,记为c2,单位:ppm;
[0053]
步骤s2.3.5,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换气率a,单位:“次/h”,a=(lnc
1-lnc2)/t;
[0054]
步骤s2.3.6,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q2,单位:m3/h,q2=a*v-q1。
[0055]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3中,还包括对采用浓度衰减法进行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的结果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0056]
步骤s2.3.7,确定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的分辨率δ1;单位:ml/h;
[0057]
步骤s2.3.8,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单位:ml/h;
[0058]
步骤s2.3.9,计算所述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的不确定度u(q)=0.29δ1;单位:ml/min;
[0059]
步骤s2.3.10,确定用于示踪气体分析的示踪气体分析仪的分辨率δ3;单位:ppm;
[0060]
步骤s2.3.11,计算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cn=(c
n1
c
n2
c
n3
)/3;单位:ppm;所述风量测量点是设置在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的风机的下游风管上的取样点,所述c
n1
、所述c
n2
和所述c
n3
是在同一个所述风量测量点上通过三个独立的取样管线得到三个示踪气体浓度;
[0061]
步骤s2.3.12,计算所述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n)=0.167δ3;单位:ppm;
[0062]
步骤s2.3.13,计算新风量qn=q/cn;单位:m3/h;
[0063]
步骤s2.3.14,计算所述新风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064]
步骤s2.3.15,确定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进行第一次取样和第二次取样的间隔时间t;单位:h;
[0065]
步骤s2.3.16,计算所述t的不确定度u(t)=0;
[0066]
步骤s2.3.17,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的第一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1i
,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的第二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2i
,1≤i≤40;单位:ppm;
[0067]
步骤s2.3.18,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
1i
)=u(c
2i
)=0.29δ3;单位:ppm;
[0068]
步骤s2.3.19,
[0069]
计算第一次取样中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的示踪气体平衡浓度单位:ppm;
[0070]cj1i
是指第j次试验第1次取样第i个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单位:ppm;
[0071]
计算第二次取样中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的示踪气体平衡浓度单位:ppm;
[0072]cj2i
是指第j次试验第2次取样第i个所述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单位:ppm;所述取样点的数量为40个,1≤i≤40;
[0073]
步骤s2.3.20,计算两次取样示踪气体平衡浓度的不确定度u(c
1p
)=u(c
2p
)=0.046*δ3;单位:ppm;
[0074]
步骤s2.3.21,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平均换气率aj=(lnc
1p-lnc
2p
)/t;单位:次/h;
[0075]
步骤s2.3.22,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平均换气率的不确定度单位:次/h;
[0076]
步骤s2.3.23,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内漏量q
j,leak
=aj*v-qn;单位:m3/h;
[0077]
步骤s2.3.24,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内漏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078]
步骤s2.3.25,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079]
步骤s2.3.26,确定t分布在自由度为(n-1)时对应的t
95%
值;
[0080]
步骤s2.3.27,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综合不确定度:u(q
e,leak
)=t
95%
*u(q
e,leak
);单位:m3/h;
[0081]
步骤s2.3.28,得出结论: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试结果q
e,leak
,置信区间[-u(q
e,leak
),u(q
e,leak
)],置信概率95%;单位:m3/h。
[0082]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4中,采用恒流量注入法进行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0083]
步骤s2.4.1,测量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送风量,记作q3,单位:m3/h;
[0084]
步骤s2.4.2,向所述重要可居留区通入定量的示踪气体,所述示踪气体注入流量记作q,单位:ml/h;
[0085]
步骤s2.4.3,当所述示踪气体的注入时间到达最终平衡浓度的理论时间时,通过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进行第一次取样,得到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所述示踪气体的第一平衡浓度,记为c3,单位:ppm;
[0086]
步骤s2.4.4,间隔15min,通过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进行第二次取样,得到所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所述示踪气体的第二平衡浓度,记为c4,单位:ppm;
[0087]
步骤s2.4.5,若不等式(c
4-c3)/t<0.05*q/v成立,则c4即为最终平衡浓度c5;若不等式不成立,需要继续取样,直至不等式成立;所述t为第一次取样和第二次取样的时间间隔;
[0088]
步骤s2.4.6,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q4,单位:m3/h,q4=q/c
5-q3。
[0089]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4中,还包括对采用恒流量注入法进行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的结果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0090]
步骤s2.4.7,确定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的分辨率δ1;单位:ml/h;
[0091]
步骤s2.4.8,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单位:ml/h;
[0092]
步骤s2.4.9,计算所述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的不确定度u(q)=0.29δ1;单位:ml/min;
[0093]
步骤s2.4.10,确定用于示踪气体分析的示踪气体分析仪的分辨率δ3;单位:ppm;
[0094]
步骤s2.4.11,计算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cn=(c
n1
c
n2
c
n3
)/3;单位:ppm;所述风量测量点是设置在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的风机的下游风管上的取样点,所述c
n1
、所述c
n2
和所述c
n3
是在同一个所述风量测量点上通过三个独立的取样管线得到三个示踪气体浓度;
[0095]
步骤s2.4.12,计算所述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n)=0.167δ3;单位:ppm;
[0096]
步骤s2.4.13,计算新风量qn=q/cn;单位:m3/h;
[0097]
步骤s2.4.14,计算所述新风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098]
步骤s2.4.15,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所述取样点的第一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j1i
,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所述取样点的第二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j2i
,1≤i≤40;单位:ppm;一共执行n次试验,1≤j≤n;
[0099]
步骤s2.4.16,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所述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
j1i
)=u(c
j2i
)=0.29δ3;单位:ppm;
[0100]
步骤s2.4.17,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所述取样点的第二次示踪气体浓度的平衡浓度单位:ppm;
[0101]
步骤s2.4.18,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内漏量
[0102]qj,leak
=q
j,in
/c
j4p-qn;单位:m3/h;所述q
j,in
是指第j次试验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上设定的示踪气体注入量;
[0103]
步骤s2.4.19,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104]
步骤s2.4.20,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单位:m3/h;
[0105]
步骤s2.4.21,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106]
步骤s2.4.22,确定t分布在自由度为(n-1)时对应的t
95%
值;
[0107]
步骤s2.4.23,计算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综合不确定度:u(q
e,leak
)=t
95%
*u(q
e,leak
);单位:m3/h;
[0108]
步骤s2.4.24,得出结论:所述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试结果q
e,leak
,置信区间[-u(q
e,leak
),u(q
e,leak
)],置信概率95%;单位:m3/h。
[010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110]
1.简便,由于重要可居留区边界工程实际状态十分复杂,数量庞大,因此,其测试方法具备大规模工程应用的首要条件是简便(复杂的测试方法工程造价高,工时长,占据工程施工的关键工期,不适合大规模工程应用)。
[0111]
2.直观,测试结果宜实时显示,利于及时评价或处理。
[0112]
3.测试结果能够量化,因此可以长期跟踪其重要可居留区边界密封性变化情况,研判趋势,采取合理必要的预防性维护措施。
[0113]
4.降低维护成本,一般情况下,只要重要可居留区边界密封性有保证,那么重要可居留区的密封性也是有保证的,在这个前提下,可以适当、合理降低重要可居留区密封性测试与评价的频率,维持合理的总成本。
[0114]
5.本发明涵盖了重要可居留区边界密封性测试和区域密封性测试与评价所需的设备研发、测点布置、方法应用等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可以直接进行工程应用。
附图说明
[0115]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一种核电站重要可居留区密封性测试与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117]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核电站重要可居留区密封性测试与评价方法,用于核电站的重要可居留区的密封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0118]
步骤s1,重要可居留区的边界密封性测试;
[0119]
步骤s2,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在重要可居留区的边界密封性测试合格后,开始对重要可居留区区域密封性进行测试与评价);
[0120]
步骤s2包括:
[0121]
步骤s2.1,在重要可居留区布置示踪气体的取样点;
[0122]
步骤s2.2,使用示踪气体法测量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及评价;
[0123]
步骤s2.3,采用浓度衰减法进行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
[0124]
步骤s2.4,采用恒流量注入法进行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
[0125]
在步骤1,重要可居留区的边界密封性测试中,包括如下步骤:
[0126]
步骤s1.1,确定重要可居留区边界中需要进行密封测试的关键位置;关键位置包括重要可居留区边界上的孔洞、门和通风管网;通风管网包括正压管段、负压管段、正压管网和负压管网;
[0127]
步骤s1.2,孔洞的密封测试采用超声法,检测设备为超声检漏仪;验收标准是与基准值对比,不应超过基准值5个单位;超声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量化;
[0128]
步骤s1.3,门的密封测试采用超声法,检测设备为超声检漏仪;验收标准是与基准值对比,不应超过基准值5个单位;超声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量化;
[0129]
步骤s1.4,正压管段的密封测试采用肥皂泡法,检测剂为检漏液;验收标准是无可视漏点;肥皂泡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
[0130]
步骤s1.5,负压管段的密封测试采用水雾法,检测设备为(高发生量)水蒸汽发生器;验收标准是无可视漏点,负压管段测试合格后,使用示踪气体法对正压管网整体测试;水雾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
[0131]
步骤s1.6,正压管网的密封测试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测正压管网的风管泄漏率(正压管段测试合格以及负压管段测试合格后,使用示踪气体法对正压管网整体进行测试),检测设备为气相色谱仪;风管泄漏率的验收标准是≤1

(具体可由正压管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是指当示踪气体注入正压管网后,重要可居留区所包含的区域或房间内示踪气体的浓度与正压管网内示踪气体浓度的比值≤1

时,正压管网的密封性合格,否则,正压管网的密封性不合格;示踪气体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能够量化;
[0132]
步骤s1.7,负压管网的密封测试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测负压管网的风管泄漏率(正压管段测试合格以及负压管段测试合格后,使用示踪气体法对正压管网整体进行测试),检测设备为气相色谱仪;风管泄漏率的验收标准是≤1

(具体可由负压管网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是指当示踪气体注入重要可居留区所包含的区域或房间后,负压管网的风管内示
踪气体浓度与重要可居留区所包含的区域或房间内示踪气体浓度比值≤1

时,负压管网的密封性合格,否则,负压管网的密封性不合格;示踪气体法的优点是简便、直观、能够量化;
[0133]
另外,在重要可居留区的边界密封性测试中,涉及到的处于重要可居留区边界上的设备随通风管网一起检测;处于重要可居留区边界上的其他装置,根据重要可居留区边界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条件确定对应的检测方法,应该具备简便、直观、量化的特点。
[0134]
在步骤s2.1,在重要可居留区布置示踪气体的取样点,包括如下步骤:
[0135]
步骤s2.1.1,明确重要可居留区的建筑房间的组成;
[0136]
步骤s2.1.2,明确重要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的气流组织形式,气流组织形式是指气流在房间内的流入位置和流出位置;
[0137]
步骤s2.1.3,明确重要可居留区的每个房间内与气流方向呈垂直的流动空气截面的面积;
[0138]
步骤s2.1.4,计算每个房间(区域)的取样点的个数,明确取样点的位置;
[0139]
步骤s2.1.5,制定重要可居留区示踪气体取样点布置方案,原则是重点房间单独控制,一般房间总体控制(即多个房间合并为一个区域进行取样点的设置),既保证取样有代表性,又考虑工程适用性。
[0140]
在步骤s2.2中,使用示踪气体法测量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包括如下步骤:
[0141]
步骤s2.2.1,向重要可居留区注入定量的示踪气体,示踪气体的注入量记为q,单位:ml;
[0142]
步骤s2.2.2,通过调整重要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使得重要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快速混合均匀;
[0143]
步骤s2.2.3,通过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进行取样,得到示踪气体的平衡浓度;平衡浓度记为c,单位:ppm;
[0144]
步骤s2.2.4,通过示踪气体的注入量与平衡浓度的比值即得到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公式为v=q/c;自由容积记为v,单位:m3。
[0145]
在步骤s2.2中的测试要点:
[0146]
1)示踪气体的注入量需要精确计量;
[0147]
2)重要可居留区通风系统状态需要调整,风量大、正压低,有助于示踪气体混合均匀,同时,不泄漏至重要可居留区外;
[0148]
3)示踪气体取样时,其浓度分布应该是均匀的;
[0149]
4)示踪气体平衡浓度的取样时间为重要可居留区单次换气时间。
[0150]
在步骤s2.2中,还包括对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的结果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0151]
步骤s2.2.5,确定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的分辨率δ1;单位:ml/h;
[0152]
步骤s2.2.6,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单位:ml/h;
[0153]
步骤s2.2.7,计算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的不确定度u(q)=0.29δ1;单位:ml/min;
[0154]
步骤s2.2.8,确定计时器的分辨率δ2,计时器用于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时间t;示踪气体的注入时间通过注入装置自带计算程序自动计时,u(t)=0;单位:s;
[0155]
步骤s2.2.9,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时间t;单位:s;
[0156]
步骤s2.2.10,计算示踪气体注入时间的不确定度u(t)=0;单位:s;
[0157]
步骤s2.2.11,计算示踪气体注入量q=q*t/3600;单位:ml;
[0158]
步骤s2.2.12,计算示踪气体注入量q的不确定度u(q)=tu(q)/3600;单位:ml;
[0159]
步骤s2.2.13,计算示踪气体的平衡浓度单位:ppm;c
vi
是指重要可居留区内的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取样点的数量为40个,1≤i≤40;
[0160]
步骤s2.2.14,确定用于示踪气体分析的示踪气体分析仪的分辨率δ3;单位:ppm;
[0161]
步骤s2.2.15,计算示踪气体的平衡浓度的不确定度u(cv)=0.046*δ3;单位:ppm;
[0162]
步骤s2.2.16,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的不确定度单位:m3;
[0163]
步骤s2.2.17,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n次测量的不确定度
[0164]
步骤s2.2.18,确定t分布在自由度为(n-1)时对应的t
95%
值;
[0165]
步骤s2.2.19,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n次测量综合不确定度:u(ve)=t95%*u(ve);单位:m3;
[0166]
步骤s2.2.20,得出结论: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测试结果ve,置信区间[-u(ve),u(ve)],置信概率95%;单位:m3。
[0167]
在步骤s2.3中,采用浓度衰减法进行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及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0168]
步骤s2.3.1,测量重要可居留区的送风量,记作q1;
[0169]
步骤s2.3.2,向重要可居留区通入定量的示踪气体;
[0170]
步骤s2.3.3,在重要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平衡后,通过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进行第一次取样,得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的第一平衡浓度,记为c1,单位:ppm;
[0171]
步骤s2.3.4,等待t小时后,通过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进行第二次取样,得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的第二平衡浓度,记为c2,单位:ppm;
[0172]
步骤s2.3.5,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换气率a,单位:“次/h”,a=(lnc
1-lnc2)/t;
[0173]
步骤s2.3.6,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q2,单位:m3/h,q2=a*v-q1。
[0174]
在步骤s2.3中的测试要点:
[0175]
1)试验开始时,重要可居留区域内,示踪气体浓度分布式均匀的;
[0176]
2)试验结束时,重要可居留区域内,示踪气体浓度分布依然是均匀的;
[0177]
3)试验时间t为重要可居留区单次换气时间;
[0178]
4)重要可居留区的自由容积参与计算。
[0179]
在步骤s2.3中,还包括对采用浓度衰减法进行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的结果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0180]
步骤s2.3.7,确定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的分辨率δ1;单位:ml/h;
[0181]
步骤s2.3.8,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单位:ml/h;
[0182]
步骤s2.3.9,计算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的不确定度u(q)=0.29δ1;单位:ml/min;
[0183]
步骤s2.3.10,确定用于示踪气体分析的示踪气体分析仪的分辨率δ3;单位:ppm;
[0184]
步骤s2.3.11,计算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cn=(c
n1
c
n2
c
n3
)/3;单位:ppm;风量测量点是设置在重要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的风机的下游风管上的取样点,c
n1
、c
n2
和c
n3
是在同一个风量测量点上通过三个独立的取样管线得到三个示踪气体浓度;
[0185]
步骤s2.3.12,计算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n)=0.167δ3;单位:ppm;
[0186]
步骤s2.3.13,计算新风量qn=q/cn;单位:m3/h;
[0187]
步骤s2.3.14,计算新风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188]
步骤s2.3.15,确定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进行第一次取样和第二次取样的间隔时间t;单位:h;
[0189]
步骤s2.3.16,计算t的不确定度u(t)=0;
[0190]
步骤s2.3.17,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的第一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1i
,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的第二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2i
,1≤i≤40;单位:ppm;
[0191]
步骤s2.3.18,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
1i
)=u(c
2i
)=0.29δ3;单位:ppm;
[0192]
步骤s2.3.19,
[0193]
计算第一次取样中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的示踪气体平衡浓度单位:ppm;
[0194]cj1i
是指第j次试验(一共进行n次试验)第1次取样第i个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单位:ppm;
[0195]
计算第二次取样中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的示踪气体平衡浓度单位:ppm;
[0196]cj2i
是指第j次试验第2次取样第i个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单位:ppm;取样点的数量为40个,1≤i≤40;
[0197]
步骤s2.3.20,计算两次取样示踪气体平衡浓度的不确定度u(c
1p
)=u(c
2p
)=0.046*δ3;单位:ppm;
[0198]
步骤s2.3.21,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平均换气率aj=(lnc
1p-lnc
2p
)/t;单位:次/h;
[0199]
步骤s2.3.22,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平均换气率的不确定度单位:次/h;
[0200]
步骤s2.3.23,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内漏量q
j,leak
=aj*v-qn;单位:m3/h;
[0201]
步骤s2.3.24,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第j次试验内漏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202]
步骤s2.3.25,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的不确定度
单位:m3/h;
[0203]
步骤s2.3.26,确定t分布在自由度为(n-1)时对应的t
95%
值;
[0204]
步骤s2.3.27,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综合不确定度:u(q
e,leak
)=t
95%
*u(q
e,leak
);单位:m3/h;
[0205]
步骤s2.3.28,得出结论: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试结果q
e,leak
,置信区间[-u(q
e,leak
),u(q
e,leak
)],置信概率95%;单位:m3/h。
[0206]
在步骤s2.4中,采用恒流量注入法进行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包括如下步骤:
[0207]
步骤s2.4.1,测量重要可居留区的送风量,记作q3,单位:m3/h;
[0208]
步骤s2.4.2,向重要可居留区通入定量的示踪气体,示踪气体注入流量记作q,单位:ml/h;
[0209]
步骤s2.4.3,当示踪气体的注入时间到达最终平衡浓度的理论时间时,通过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进行第一次取样,得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的第一平衡浓度,记为c3,单位:ppm;
[0210]
步骤s2.4.4,间隔15min,通过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进行第二次取样,得到重要可居留区内的示踪气体的第二平衡浓度,记为c4,单位:ppm;
[0211]
步骤s2.4.5,若不等式(c
4-c3)/t<0.05*q/v成立,则c4即为最终平衡浓度c5;若不等式不成立,需要继续取样,直至不等式成立;t为第一次取样和第二次取样的时间间隔;
[0212]
步骤s2.4.6,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q4,单位:m3/h,q4=q/c
5-q3。
[0213]
在步骤s2.4中的测试要点:
[0214]
1)最终平衡浓度为理论值,工程实际值取理论值的95%或98%;
[0215]
2)95%理论最终平衡浓度的时间为3/a(a为换气率);98%理论最终平衡浓度的时间为4/a(a为换气率);
[0216]
3)每次取样,重要可居留区域内示踪气体浓度分布需要均匀;
[0217]
4)为了缩短试验时间,工程上可以采取先集中快速注入示踪气体,然后调整注入浓度和速度的办法。
[0218]
在步骤s2.4中,还包括对采用恒流量注入法进行重要可居留区的区域密封性测试的结果评价,包括如下步骤:
[0219]
步骤s2.4.7,确定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的分辨率δ1;单位:ml/h;
[0220]
步骤s2.4.8,确定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单位:ml/h;
[0221]
步骤s2.4.9,计算示踪气体注入流量q的不确定度u(q)=0.29δ1;单位:ml/min;
[0222]
步骤s2.4.10,确定用于示踪气体分析的示踪气体分析仪的分辨率δ3;单位:ppm;
[0223]
步骤s2.4.11,计算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cn=(c
n1
c
n2
c
n3
)/3;单位:ppm;风量测量点是设置在重要可居留区的通风系统的风机的下游风管上的取样点,c
n1
、c
n2
和c
n3
是在同一个风量测量点上通过三个独立的取样管线得到三个示踪气体浓度;
[0224]
步骤s2.4.12,计算风量测量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n)=0.167δ3;单位:ppm;
[0225]
步骤s2.4.13,计算新风量qn=q/cn;单位:m3/h;。
[0226]
步骤s2.4.14,计算新风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227]
步骤s2.4.15,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取样点的第一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j1i
,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取样点的第二次示踪气体浓度记为c
j2i
,1≤i≤40;单位:ppm;一共执行n次试验,1≤j≤n;
[0228]
步骤s2.4.16,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的示踪气体浓度的不确定度u(c
j1i
)=u(c
j2i
)=0.29δ3;单位:ppm;
[0229]
步骤s2.4.17,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取样点的第二次示踪气体浓度的平衡浓度单位:ppm;
[0230]
步骤s2.4.18,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第j次试验的内漏量
[0231]qj,leak
=q
j,in
/c
j4p-qn;单位:m3/h;q
j,in
是指第j次试验用于注入示踪气体的气体流量计上设定的示踪气体注入量;
[0232]
步骤s2.4.19,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233]
步骤s2.4.20,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单位:m3/h;
[0234]
步骤s2.4.21,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的不确定度单位:m3/h;
[0235]
步骤s2.4.21,确定t分布在自由度为(n-1)时对应的t
95%
值;
[0236]
步骤s2.4.22,计算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n次测量综合不确定度:u(q
e,leak
)=t
95%
*u(q
e,leak
);单位:m3/h;
[0237]
步骤s2.4.23,得出结论:重要可居留区的内漏量测试结果q
e,leak
,置信区间[-u(q
e,leak
),u(q
e,leak
)],置信概率95%;单位:m3/h。
[0238]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核电站重要可居留区密封性测试与评价方法所需的设备如下:
[0239]
示踪气体注入装置,技术要点:
[0240]
1)具有定量注入功能;
[0241]
2)具有定流量注入功能;
[0242]
3)能够精确计量;
[0243]
4)设备及附属管件密封性良好。
[0244]
示踪气体自动取样装置,技术要点:
[0245]
1)具有自动取样功能;
[0246]
2)具有快速取样功能;
[0247]
3)每一路样品有代表性;
[0248]
4)各路样品不能混淆(每个重要可居留区的取样点都通过单独的取样管路与示踪
气体自动取样装置连接)。
[0249]
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其他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创新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