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乘用车发动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与流程

2022-04-16 13:2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乘用车发动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汽车设计过程中的发动机舱美观性的设计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机舱各系统零件布置的杂乱且美观性差的现状。


背景技术:

2.汽车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汽车用户对于汽车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舱布美观性已经成为很多汽车厂家用于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现阶段普遍解决的办法是增加机舱全覆盖装饰罩,成本高的同时带来维修保养的便利性变差,无法在根本上解决美观性差问题。
3.现有技术对于机舱布局的设计过程中,仅从维修保养、布置间隙、热害等维度进行机舱布局设计,如何从美观性角度在数据设计阶段和实车验证阶段提出具体设计要求,目前尚没有相关的操作方法。
4.公告号为cn211196374u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涉及增程式电动汽车机舱布局结构和车辆。该增程式电动汽车机舱布局结构,包括:增程模块,设置于车辆前机舱内的中部;高压模块,设置于增程模块的一侧,高压模块包括obc/dcdc二合一总成、发电机控制器、增程控制器、高压配电盒、ptc和制动总成;低压模块,设置于增程模块的另一侧,低压模块包括蓄电池、继电器盒和ecu。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机舱内空间,提高机舱空间利用率,分别将高压器件、低压器件集中布置,缩短高低压连接线路,减少整车成本,同时减少干扰的效果。
5.检索的专利是通过布置方式和集成化,来有效有效地利用机舱内空间,提高机舱空间利用率,分别将高压器件、低压器件集中布置,缩短高低压连接线路,减少整车成本,同时减少干扰的效果。本次专利主要通过制定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和流程,同时制定评价模型,来提升机舱美观性,与检索到的专利研究方向不一致。
6.公告号为cn106275086b专利文献提供一种汽车机舱总成,包括上纵梁及位于所述上纵梁下方的前副车架,所述汽车机舱总成还包括中间纵梁和连接支撑部,所述中间纵梁设在所述上纵梁和所述前副车架之间,所述连接支撑部与所述中间纵梁、所述上纵梁和所述前副车架均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机舱总成通过在上纵梁和前副车架之间增设中间纵梁,并利用连接支撑部连接上纵梁、中间纵梁和前副车架,将机舱总成升级为稳定的“木”字型结构,使得车辆在高速碰撞时,可通过三条路径传递碰撞力,提高了汽车机舱总成的碰撞吸能作用。
7.检索的专利通过结构设计增加机舱安全性,使得车辆在高速碰撞时,可通过三条路径传递碰撞力,提高了汽车机舱总成的碰撞吸能作用。本次专利主要通过制定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和流程,同时制定评价模型,来提升机舱美观性,与检索到的专利研究方向不一致。
8.公告号为cn105459784b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汽车机舱以及汽车,所述汽车机舱包
括:动力总成容纳舱,位于汽车乘员舱的后侧;后视玻璃窗总成,安装于所述汽车乘员舱和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之间,并将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汽车乘员舱隔离;机舱玻璃盖总成,盖合于所述动力总成容纳舱和后视玻璃窗总成所构成的空间。本发明实现了对动力总成发热的再利用,并且无需额外增加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的加热装置,解决了汽车后视窗起雾的问题,并降低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制造成本,同时也免除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使用成本。
9.检索的专利用于动力总成发热的再利用,并且无需额外增加汽车后视窗或者后挡风玻璃的加热装置,解决了汽车后视窗起雾的问题,并降低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制造成本,同时也免除了因增加后视窗加热装置的汽车使用成本本次专利主要通过制定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和流程,同时制定评价模型,来提升机舱美观性,与检索到的专利研究方向不一致。
10.综上:对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增程式电动汽车机舱布局结构和车辆、专利文献2中公开一种汽车机舱总成、专利文献3中公开一种汽车机舱及汽车,其研究对象、结构原理、应用范围与本专利在汽车设计过程中一种乘用车发动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研究领域完全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机舱美观性设计无法可依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发动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1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4.一种乘用车发动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步骤一、对发动机舱美观性影响较大的零件进行统计,按照评价模型进行优先级排序;
16.步骤二、对机舱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优先级及美观性布置原则,进行机舱整体布局的方案构想,确定各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及尺寸形状边界;
17.步骤三、各零件设计专业根据位置及边界进行零部件3d数据设计;
18.步骤四、对零件设计专业零部件3d数据进行美观性评价优化;
19.步骤五、进行实车机舱美观性评价并优化;
20.步骤六、机舱美观性设计完成。
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方法如下:
22.11)收集发动机舱对美观性设计影响较大的零部件;
23.12)根据机舱美观性布置模型进行重要度优先级等级排序;
24.13)根据重要度优先级,开展详细的布置设计。
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2),根据对一般用户、挑剔用户、专业人士进行调研结果,机舱美观性设计重要度优先级排序分别为:布局平整性40%、整体平衡性30%、形状一致性20%、管线合理性10%。
26.进一步地,所述重要度综合得分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27.按1~5分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1代表重要度最低,5代表重要度最高,重要度综合得分=布局平整性*40% 整体平衡性*30% 形状一致性*20% 管线合理性*10%。
2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
29.21)对机舱进行区域划分;
30.22)根据布局平整、整体平衡、形状一致、管线合理的原则,将主要零部件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各主要零部件的尺寸、形状边界;并将边界条件发给各零件设计专业。
31.进一步地,所述对机舱进行区域划分,是指将机舱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为 r区、p区、c区、e区、l区、f区。
32.进一步地,所述r区为主要的机舱油液区,主要布置膨胀箱、洗涤液灌、供油管路、空调管路;
33.所述p区是动力总成区域,主要布置动力总成;
34.所述c区是机舱中心区域,主要布置发动机装饰罩、一些传感器、电磁阀部件,p区和c区由于排气的位置差异可进行互换;
35.所述e区为机舱电系统区域,主要布置蓄电池、配电盒电气部件。
36.进一步地,p区和c区由于排气的位置差异进行互换。
37.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对零件设计专业零部件3d数据进行美观性评价优化,具体是指:根据详细的布置数据进行虚拟评价,评价标准为:1分代表美观性最差,10分代表美观性最好。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9.本发明在数据设计阶段和实车验证阶段,在满足维修保养、间隙等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的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案,并输出进行详细方案设计的正向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及流程。
附图说明
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附表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附表获得其他的附图、附表。
41.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42.图2为本发明中机舱布局区域图;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使本发明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
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4.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4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46.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过程中,是一种用于汽车设计过程中的发动机舱美观性的设计方法。主要用于解决机舱布置设计美观性差的现状。
47.本发明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48.步骤一、对发动机舱美观性影响较大的零件进行统计,按照评价模型进行优先级排序;
49.步骤二、对机舱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优先级及美观性布置原则,进行机舱整体布局的方案构想,确定各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及尺寸形状边界;
50.步骤三、各零件设计专业根据位置及边界进行零部件3d数据设计;
51.步骤四、对零件设计专业零部件3d数据进行美观性评价优化;
52.步骤五、进行实车机舱美观性评价并优化;
53.步骤六、机舱美观性设计完成。
54.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方法如下:
55.11)收集发动机舱对美观性设计影响较大的零部件;
56.12)根据机舱美观性布置模型进行重要度优先级等级排序;
57.13)根据重要度优先级,开展详细的布置设计。
58.所述步骤12),根据对一般用户、挑剔用户、专业人士进行调研结果,机舱美观性设计重要度优先级排序分别为:布局平整性(40%)、整体平衡性(30%)、形状一致性(20%)、管线合理性(10%);
59.所述重要度综合得分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60.按1~5分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1代表重要度最低,5代表重要度最高,重要度综合得分=布局平整性*40% 整体平衡性*30% 形状一致性*20% 管线合理性*10%。
61.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
62.21)对机舱进行区域划分;
63.22)根据布局平整、整体平衡、形状一致、管线合理的原则,将主要零部件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各主要零部件的尺寸、形状边界;并将边界条件发给各零件设计专业。
64.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以某车型发动机舱美观性设计过程进行介绍
65.步骤一、对发动机舱美观性影响较大的零件进行统计,按照评价模型进行优先级
排序;评价结果见表1;
66.表1为机舱主要部件美观性设计重要度优先级排序模型;
67.表1.机舱主要部件美观性设计重要度优先级排序模型
[0068][0069]
11)收集发动机舱对美观性设计影响较大的零部件;
[0070]
12)根据机舱美观性布置模型进行重要度优先级等级排序;
[0071]
13)根据重要度优先级,开展详细的布置设计。
[0072]
所述步骤12),根据对一般用户、挑剔用户、专业人士进行调研结果,机舱美观性设计重要度优先级排序分别为:布局平整性(40%)、整体平衡性(30%)、形状一致性(20%)、管线合理性(10%);
[0073]
所述重要度综合得分的具体计算方法为:
[0074]
按1~5分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其中1代表重要度最低,5代表重要度最高,重要度综合得分=布局平整性*40% 整体平衡性*30% 形状一致性*20% 管线合理性*10%。
[0075]
步骤二、对机舱进行区域划分,根据优先级及美观性布置原则,进行机舱整体布局的方案构想,确定各主要零部件的位置及尺寸形状边界;
[0076]
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方法如下:
[0077]
21)对机舱进行区域划分;
[0078]
22)根据布局平整、整体平衡、形状一致、管线合理的原则,将主要零部件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各主要零部件的尺寸、形状边界;并将边界条件发给各零件设计专业。
[0079]
如图2所示,将机舱划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的功能如下:
[0080]
r区为主要的机舱油液区,主要布置膨胀箱、洗涤液灌、供油管路、空调管路等。
[0081]
p区是动力总成区域,主要布置动力总成。
[0082]
c区是机舱中心区域,主要布置发动机装饰罩、一些传感器、电磁阀等部件, p区和c区由于排气的位置差异可进行互换。
[0083]
e区为机舱电系统区域,主要布置蓄电池、配电盒等电气部件。
[0084]
l区为机舱左前区域,主要布置空滤器、ecu等部件。
[0085]
f区为机舱前部区域,主要布置散热器、中冷器、冷凝器、风扇等部件。
[0086]
步骤三、各零件设计专业根据位置及边界进行零部件3d数据设计;
[0087]
步骤四、对零件设计专业零部件3d数据进行美观性评价优化,根据详细的布置数据进行虚拟评价,评价标准见表1(1~10分,1分代表美观性最差,10分代表美观性最好),见
表2;表2为机舱美观性评分标准。
[0088]
表2.机舱美观性评分标准
[0089][0090][0091]
步骤五、进行实车机舱美观性评价并优化;
[0092]
步骤六、机舱美观性设计完成。
[0093]
本发明在数据设计阶段和实车验证阶段,在满足维修保养需求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的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案,并输出进行详细方案设计的正向机舱美观性设计方法及流程。三个本发明还提供了发动机舱美观性评价模型。
[009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