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4:22: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


背景技术:

2.足的副舟骨是舟骨结节部第二化骨中心的先天异常,在舟骨结节处形成一个独立的副骨。足内侧隆起,久站或行走较长时,感足底内侧疼痛,副舟骨多为双侧。副舟骨可分为三种类型:1型:为小的骨块,边缘整齐,圆形或椭圆形,和舟骨结节不相连,也可认为是胫后肌腱内籽骨。此型在临床上常无症状。2型:副舟骨和舟骨结节间以纤维软骨相连。此型易在受到外伤后出现症状。3型:副舟骨和舟骨结节间有部分骨相连,而足垫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会使用时的一种足部用品,也能够最直接与足部相接触的生活用品,
3.但现有技术中,人们在使用足垫时,足垫一般只能取到简单的支撑和缓冲的作用,而无法为其副舟骨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支撑和矫正作业,也无法帮助其副舟骨患者减轻其病痛,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人们在使用足垫时,足垫一般只能取到简单的支撑和缓冲的作用,而无法为其副舟骨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支撑和矫正作业,也无法帮助其副舟骨患者减轻其病痛,较为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它包括支撑面板1、柱状支撑结构2、防滑底板3,所述支撑面板1的下端设置在防滑底板3,且支撑面板1一端的中部设有柱状支撑结构2上,所述支撑面板1由前掌支撑板11、副舟骨支撑凸块12、后跟杯包裹块13组成,所述前掌支撑板11的一端与副舟骨支撑凸块12的一端相连接,且副舟骨支撑凸块12的另一端连接其后跟杯包裹块13。
6.优化的,所述前掌支撑板11、副舟骨支撑凸块12及后跟杯包裹块13为一体化结构。
7.优化的,所述柱状支撑结构2为上端的圆大、下端的圆小的圆台结构。
8.优化的,所述防滑底板3为缓震密闭发泡底板。
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针对舟状骨下沉外凸的临床症状,在内侧足弓舟状骨凸点位置设计一个柱状支撑结构2,将舟状骨支撑复位,同时也避免了对胫骨后肌的挤压,减低疼痛的产生,且该足垫的副舟骨支撑凸块12边缘高度比普通足垫要高,其中,后跟杯包裹块13向上形成半圆形包裹,对足跟具有稳定作用,并在足垫外侧舟状骨侧凸位置设计一个柱状支撑结构2,用于支撑侧凸的舟状骨,能够防止其进一步侧凸,而柱状支撑结构2贴近足垫的一端圆形截面积大于贴近鞋帮的一端,与普通足垫对比足垫副舟骨支撑凸块12与柱状支撑结构2边缘高度比其它部位要高出10mm以上,才能够更好的取到副舟骨支撑矫正作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足垫上的后跟杯包裹块向上形成半圆形包裹,对足跟具有稳定作用,且在足垫外侧舟状骨侧凸位置设计一个柱状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侧凸的舟状骨,防止其进一步侧凸,并有效的将舟状骨支撑复位,同时也避免了对
胫骨后肌的挤压,减低疼痛的产生。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对应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支撑面板1、柱状支撑结构2、防滑底板3、前掌支撑板11、副舟骨支撑凸块12、后跟杯包裹块13、防滑凸纹1-1。
具体实施方式
15.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支撑面板1、柱状支撑结构2、防滑底板3,所述支撑面板1的下端设置在防滑底板3,且支撑面板1一端的中部设有柱状支撑结构2上,所述支撑面板1由前掌支撑板11、副舟骨支撑凸块12、后跟杯包裹块13组成,所述前掌支撑板11的一端与副舟骨支撑凸块12的一端相连接,且副舟骨支撑凸块12的另一端连接其后跟杯包裹块13。
16.所述前掌支撑板11、副舟骨支撑凸块12及后跟杯包裹块1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柱状支撑结构2为上端的圆大、下端的圆小的圆台结构,所述防滑底板3为缓震密闭发泡底板。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针对舟状骨下沉外凸的临床症状,在内侧足弓舟状骨凸点位置设计一个柱状支撑结构2,将舟状骨支撑复位,同时也避免了对胫骨后肌的挤压,减低疼痛的产生,且该足垫的副舟骨支撑凸块12边缘高度比普通足垫要高,其中,后跟杯包裹块13向上形成半圆形包裹,对足跟具有稳定作用,并在足垫外侧舟状骨侧凸位置设计一个柱状支撑结构2,用于支撑侧凸的舟状骨,能够防止其进一步侧凸,而柱状支撑结构2贴近足垫的一端圆形截面积大于贴近鞋帮的一端,与普通足垫对比足垫副舟骨支撑凸块12与柱状支撑结构2边缘高度比其它部位要高出10mm以上,才能够更好的取到副舟骨支撑矫正作用。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足垫上的后跟杯包裹块向上形成半圆形包裹,对足跟具有稳定作用,且在足垫外侧舟状骨侧凸位置设计一个柱状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侧凸的舟状骨,防止其进一步侧凸,并有效的将舟状骨支撑复位,同时也避免了对胫骨后肌的挤压,减低疼痛的产生。
19.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面板(1)、柱状支撑结构(2)、防滑底板(3),所述支撑面板(1)的下端设置在防滑底板(3),且支撑面板(1)一端的中部设有柱状支撑结构(2)上,所述支撑面板(1)由前掌支撑板(11)、副舟骨支撑凸块(12)、后跟杯包裹块(13)组成,所述前掌支撑板(11)的一端与副舟骨支撑凸块(12)的一端相连接,且副舟骨支撑凸块(12)的另一端连接其后跟杯包裹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掌支撑板(11)、副舟骨支撑凸块(12)及后跟杯包裹块(13)为一体化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1)上设有防滑凸纹(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支撑结构(2)为上端的圆大、下端的圆小的圆台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底板(3)为缓震密闭发泡底板。

技术总结
一种副舟骨支撑矫正足垫,它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它包括支撑面板、柱状支撑结构、防滑底板,支撑面板的下端设置在防滑底板,且支撑面板一端的中部设有柱状支撑结构上,支撑面板由前掌支撑板、副舟骨支撑凸块、后跟杯包裹块组成,前掌支撑板的一端与副舟骨支撑凸块的一端相连接,且副舟骨支撑凸块的另一端连接其后跟杯包裹块。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足垫上的后跟杯包裹块向上形成半圆形包裹,对足跟具有稳定作用,且在足垫外侧舟状骨侧凸位置设计一个柱状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侧凸的舟状骨,防止其进一步侧凸,并有效的将舟状骨支撑复位,同时也避免了对胫骨后肌的挤压,减低疼痛的产生。减低疼痛的产生。减低疼痛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谷鹏 康强军 王占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德科智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9
技术公布日:2022/4/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