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及其减张线与流程

2022-04-14 04:51: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及其减张线
1.本技术是母案名称为“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及其编织方法”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710572127.4;母案申请的申请日为:2017-07-13。
技术领域
2.本发明涉及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及其减张线。


背景技术:

3.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高速发展及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导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或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也逐渐增多。交叉韧带的功能非常重要,若出现膝关节acl或pcl损伤,膝关节的稳定性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并加速膝关节退变。目前对于功能不稳的前、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常采用关节镜下acl或pcl重建手术,并已成为当今治疗acl或pcl损伤的主流方法,但术后发现仍有部分患者膝关节不稳,膝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术后并发症,患者早期生活质量较低。影响acl或pcl重建疗效的因素有很多,如移植物的选择、隧道位置、移植物的固定、张力以及康复锻炼等,而移植物的初始保护至关重要,如何避免移植物早期受到不良牵拉的影响,是目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4.有研究显示,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积极有计划的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防止关节软骨及软组织粘连、纤维组织增生,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利于组织水肿和积液的消退,加强膝关节与膝周围组织的运动协调性,增强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最终恢复正常的关节稳定功能和运动功能。但由于自体、同种异体移植腱最终都要被受区局部组织“爬行替代”后才能长久替代原交叉韧带功能,重建韧带在膝关节早期运动康复时存在牵张应力,若在韧带完成重塑前缺少保护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韧带被拉长甚至发生断裂。因此韧带重建后如果未在良好保护下顺利完成“爬行替代”,则很难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故有部分研究者采取较保守的措施,他们认为早期积极的角度康复有导致移植物松弛的危险,建议术后3~4周甚至第6周才开始屈膝练习,但长时间不屈膝练习且不负重必然导致膝关节周围肌肉萎缩以及软骨营养失衡,这种术后早期的保守康复或在一定程度保证移植物的愈合环境,但要以损失膝关节活动度为代价。如何更好地促进和保护爬行替代过程顺利完成是获得良好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远期功能的关键。
5.有研究报道采用移植腱内减张技术进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即在移植腱中加入减张线方法行acl或pcl重建并行系统早期康复训练,保证了早期康复训练顺利进行,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够预防重建韧带被拉长,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但在许多研究中发现,在acl或pcl重建术后早期康复过程中,患者屈膝至一定角度时,关节内有响声,随后屈膝较为顺利,这种情况经早期行关节镜探查后证实为减张线断裂,这是由于减张线强度不够所致,不能充分发挥其减张作用。本技术的发明人经研究后发现,在acl或pcl重建的过程中,是否用减
张技术重建acl或pcl所得到的膝关节稳定性有一定差异。在重建移植腱中加入一根强度足够的减张线,术后的恢复要比未加入减张线的效果要好很多。本发明针对保护acl或pcl移植物进行了减张线编织技术措施创新改良,获满意临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及其减张线,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将减张线进行“三角”编织后放于移植腱的中间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分担移植肌腱张力,防止重建韧带被拉长,有利于重建韧带愈合,术后结合早期快速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8.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步骤(1),缝线的准备:准备两根规格型号相同的缝线;
10.步骤(2),缝线的固定:将步骤(1)所准备的缝线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为自由端;
11.步骤(3),初始编织:持自由端逆时针旋转使得缝线上形成第一线环,且自由端位于固定端的上方;然后持自由端绕第一线环的交叉点顺时针旋转超过180
°
后,将自由端与第一线环的交叉点之间的缝线形成u形,由u形的底部从第一线环的正面穿入,并保持自由端在第一线环外;之后保持自由端在第一线环外的同时拉动u形远离自由端的一端直至收紧,使得第一线环形成第一个线结,u形穿入第一线环的部分形成第二线环,得到带线环的线结;
12.步骤(4),中期编织:再次将自由端与线结的结点之间的缝线形成u形,并u形的底部从该线结的线环的正面穿入,并保持自由端在线环外;然后保持自由端在线环外的同时拉动u形远离自由端的一端直至收紧,再次形成一个带线环的线结;
13.步骤(5),结尾编织:重复步骤(4)直至线结长度达到移植腱的长度,之后,将自由端穿过最后一个线结的线环,并拉紧,即得到减张线。
14.优选的,步骤(1)中,准备两根规格型号相同的缝线。
15.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的缝线为2号orthocord可吸收合成外科缝线或2号ethibond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
16.优选的,所述的减张线的长度为8-10cm。
17.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缝线要求缝线无毛糙、裂痕及断裂。
18.本发明还提供上述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编织得到的减张线。
19.本发明将单根的缝线进行编织后再置于移植腱的中部,此编织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减张线强度,克服减张线容易早期断裂的缺点,同时,发挥减张线“内固定”的作用,在韧带塑形改建期间避免过多的应力刺激作用到重建韧带上,防止重建韧带被拉长,有利于重建韧带愈合,而且还可适当增加重建的acl或pcl直径,让acl或pcl尽可能多的面积附着于骨隧道内的表面,使腱-骨更好更快地愈合。经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减张技术解剖重建acl或pcl,术后结合早期快速康复训练,明显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该减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分担肌腱张力,在膝关节稳定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采用较积极的早期角度康复和负重结果显示,采用编织减张线方法行acl或pcl重建能恢复关节的稳定性,中远期效果良好,优于以往重建方法。
2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21.1.本方法制备得到的减张线强度更优异,避免了普通减张线在移植腱中早期断裂。
22.2.本方法编织的减张线放入肌腱中间,可对抗作用于重建韧带上的股骨与胫骨间的牵拉力量,在韧带塑形改建期间避免过多的应力刺激作用到重建韧带上,防止重建韧带拉长,有利于重建韧带再韧带化。
23.3.本方法编织减张线放入移植肌腱中间可一定程度上增加移植肌腱的总直径,使肌腱尽可能多的面积牢固附着于骨隧道内的表面,使腱-骨更好地愈合。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右手固定减张线的尾端及左手握住减张线近端。
26.图2是右手牵拉减张线另一端并将减张线环绕左手食指及中指。
27.图3是右手牵住减张线环绕左手食指及中指一圈,形成线环。
28.图4是用右手从左手已拉紧的减张线下方通过减张线。
29.图5是用右手将减张线从左手已拉紧的减张线环下方拉向编织者右侧方。
30.图6是将左手食指、中指张开形成线环,并将左手食指、中指伸入张开线环。
31.图7是用左手食指勾住尾侧减张线。
32.图8是将图7中左手食指勾住的减张线拉入线环内。
33.图9是将图8中左手食指拉入的减张线及右手固定的线环固定后,左右手交换固定减张线及线环,固定后右手拉住之前左手固定的减张线,左手固定之前右手固定的线环。
34.图10是用右手拇指及食指固定可滑动一侧的减张线并向尾侧方向牵拉,左手固定线结前方的减张线,双手拉紧,收紧线结。
35.图11是用右手食指勾住左手已拉紧的减张线。
36.图12是用用右手食指将勾住的减张线从线环内拉出。
37.图13是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固定住拉出的减张线,再次形成一线环。
38.图14是用右手拇指及食指固定可滑动一侧的减张线并向尾侧牵拉,用左手及右手将固定的减张线用力向两侧牵拉,收紧线结。
39.图15是左手拉紧减张线另一端,右手食指、中指、拇指张开,维持线环打开,用右手食指勾住左手已拉紧的减张线。
40.图16是用右手食指将勾住的减张线拉出线环,并松开左手拉紧的减张线。
41.图17是用右手将勾住的减张线从线环内全部拉出。
42.图18是用左手握住编织好的减张线编织端,用右手固定拉出减张线尾端。
43.图19是左右手用力向两侧牵拉,收紧线结。
44.图20是编织好的一定长度的减张线。
45.图21是将编织好减张线放入移植肌腱中间,加强编织肌腱强度。
46.图22是将编织好减张线放入肌腱中间,加强编织肌腱强度。
47.图23是拉出胫骨隧道外减张线及移植肌腱。
48.图24是关节镜下观察到的移植肌腱及减张线。
49.图25是术前前交叉韧带断裂mri影像。
50.图26是采用减张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影像。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2.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交叉韧带重建的减张线编织方法及其减张线,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将减张线进行“三角”编织后放于移植腱的中间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分担移植肌腱张力,防止重建韧带被拉长,有利于重建韧带愈合,术后结合早期康复训练,提高了患者术后恢复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53.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54.1.缝线的准备:准备两根规格型号相同的缝线,要求缝线无毛糙、裂痕及断裂;具体实施如下:
55.两根强度足够、材质相同的缝线(如orthocord可吸收合成外科缝线、ethibond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编织线长度、粗细均相同,缝线全长无毛糙、裂痕、断裂等。以两根2号ethibond爱惜邦不可吸收缝线为例。
56.2.缝线的固定:将步骤(1)所准备的缝线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为自由端;具体实施如下:
57.将两根减张线的一端固定于编织者正前方,用左手食指、中指及拇指牵拉握住减张线另一端(如图1)。
58.3.初始编织:
59.持自由端逆时针旋转使得缝线上形成第一线环,且自由端位于固定端的上方;然后持自由端绕第一线环的交叉点顺时针旋转超过180
°
后,将自由端与第一线环的交叉点之间的缝线形成u形,由u形的底部从第一线环的正面穿入,并保持自由端在第一线环外;之后保持自由端在第一线环外的同时拉动u形远离自由端的一端直至收紧,使得第一线环形成第一个线结,u形穿入第一线环的部分形成第二线环,得到带线环的线结;具体实施如下:
60.左手牵拉固定好缝线,用右手牵拉缝线另一端,从左手食指及中指下方穿过(如图2),环绕左手食指及中指一圈(如图3),将缝线从左手已拉紧的缝线上方拉向编织者左上方(如图4),再将缝线此端(自由端)用右手从左手已拉紧的缝线下方牵出缝线,并拉向编织者右下方,将左手食指、中指张开,形成一线环(第一线环),并将左手食指伸入并张开(如图5),用左手食指远端勾住右手牵拉的缝线(如图6),并将勾住的缝线拉入线环(第一线环)内(如图7),右手松开拉住的缝线,并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住左手食指拉入线环(第一线环)的缝线,左手拇指、食指、中指缓慢撤出线环(第一线环)并拉住右手松开缝线的另一端,右
手食指及拇指将缝线拉出,形成第二线环,并将食指及中指伸入线环内,张开手指(如图9),将图8中左手食指拉入的缝线及右手固定远端收紧近端线环后,右手将远端拉紧,左手食指勾出线环,左右手交换固定缝线及线环,固定后右手拉住之前左手固定的线环,左手固定之前右手固定的缝线。(如图9)(此时左手不能松开已拉紧的缝线,直至编织结束时),用左手及右手将固定的缝线用力向两侧牵拉,收紧线结(如图10)。
61.4.中期编织:再次将自由端与线结的结点之间的缝线形成u形,由u形的底部从该线结的线环的正面穿入,并保持自由端在线环外;然后保持自由端在线环外的同时拉动u形远离自由端的一端直至收紧,再次形成一个带线环的线结;具体实施如下:
62.左手拉紧缝线另一端(自由端),右手食指、中指、拇指张开,维持第二线环张开,用右手食指勾住左手已拉紧的缝线(如图11),并将其从第二线环内拉出(如图12),此时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固定住拉出的缝线,再次形成一线环,并将食指及中指伸入线环内,张开手指(如图13),用拇指及食指固定可滑动一侧的缝线并向编织者方向牵拉,固定线结(如图14)。
63.5.结尾编织:重复步骤(4)直至线结长度达到移植腱的长度,之后,将自由端穿过最后一个线结的线环,并拉紧,即得到减张线;具体实施如下:
64.多次重复步骤(4)过程,直至线结长度可供移植腱需要。即左手拉紧缝线另一端(自由端),右手食指、中指、拇指张开,维持线环张开,用右手食指勾住左手已拉紧的缝线(如图15),此时松开左手拉紧的缝线,将其从线环内全部拉出(如图16、17),用左手拉住编织好的减张线编织端,用右手固定拉出的减张线,左右手用力向两侧牵拉,收紧线结(如图18、19)。
65.6.减张线编织好后(如图20),将减张线放入肌腱中间,加强编织肌腱(如图21、22),可用于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将减张线从胫骨-股骨隧道顺序拉入患者体内,可见胫骨隧道外减张线及肌腱(如图23),关节镜下观察肌腱及减张线(如图24),用探钩器械探查重建后的韧带,显示出良好韧带张力。
66.7.术前前交叉韧带断裂mri影像(如图25)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影像(如图26)对比后可见重建韧带粗大、位置、形态正确,无异常信号。
67.8.内减张技术辅助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随访发现,病人恢复较非减张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功能恢复更好。
68.9.术后12月关节镜下未发现减张线及韧带断裂。
69.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