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降水量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方法

2022-04-14 00:56: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作物育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降水量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2.紫花苜蓿是我国重要的种植牧草之一,种植面积一直位列各类牧草之首。但目前,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和种子供应量远不能满足畜牧业所需,每年仍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优质苜蓿干草和种子以满足生产需要。内蒙古地区是我国三大苜蓿主产区之一,而赤峰地区是内蒙古苜蓿主产区,具有全球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苜蓿生产基地,产草量居全国之首,但是种植的品种大部分以进口品种为主,适应当地种植的苜蓿品种的种子供应量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已有种子生产企业主要以零星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为主,缺乏规模化的本土抗逆优良品种产种基地。
3.紫花苜蓿种子生产受地域条件的影响较大,年日照时数和降雨量是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主要因素。年日照时数与种子产量呈正相关,而年降雨量与种子产量呈负相关。一般,年降雨量在200~400mm时,对紫花苜蓿种子田适宜。赤峰地区年降雨量一般在350~450mm,紫花苜蓿每年在6月中旬进入盛花期,7月是种子形成发育的关键期,但正赶上雨热同期,高温高湿的气候严重影响昆虫传粉,从而影响苜蓿小花授粉率,而且在这种气候下,在紫花苜蓿生殖生长期很容易长出新枝条,导致田间枝条密度高,容易产生倒伏现象,从而遮挡荚果光和风等条件,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因此有必要研究适宜赤峰地区等高降水量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技术,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降水量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方法,可以通过控制播种行距和刈割处理时期,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降水量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紫花苜蓿按50~65cm的行距进行播种;播种后自第二年开始,苜蓿现蕾期刈割一茬,每次刈割留茬高度为8~12cm。
7.优选的,选择贮藏时间2~3年的紫花苜蓿种子作为种植用种子,种子净度不低于95.0%、发芽率不低于90.0%、水分含量不高于10.0%。
8.优选的,所述紫花苜蓿播种量为5~7kg/hm2。
9.优选的,紫花苜蓿播种前进行深翻,所述深翻深度为25~30cm。
10.优选的,所述播种深度为1~2cm,覆土厚度为1~2cm,镇压1~2遍。
11.优选的,所述紫花苜蓿播种后的灌溉方式为:播种当年初霜前灌溉一次,播种第二年以后,现蕾期刈割后和初霜前分别灌溉一次。
12.优选的,所述初霜前灌溉土壤湿润深度为30~45cm,所述现蕾期刈割后灌溉土壤
湿润深度为5~15cm。
13.优选的,播种第二年的现蕾期和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硼肥,施肥浓度为0.04~0.12%。
14.优选的,紫花苜蓿种子田密度超过9~12株/m2时进行疏枝。
15.优选的,播种第一年不刈割不收获,从播种第二年开始,每年60~70%荚果变成黄褐色时收获种子。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降水量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方法,通过刈割干预紫花苜蓿生育期,延迟紫花苜蓿的开花期,实现开花期与传粉昆虫活跃期匹配,并避开雨季与种子成熟期的冲突,有效提高了种子产量。同时通过控制播种行距调控播种密度,保证了荚果适宜的光和风等条件,从而有效提高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种子产量可提高2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降水量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苜蓿按50~65cm的行距进行播种;播种后自第二年开始,苜蓿现蕾期刈割一茬,每次刈割留茬高度为8~12cm。
19.本发明所述高降水量地区为年降水量在350~450mm的地区,所述地区雨热同期,所述雨期为6~7月。本发明所述地区优选为内蒙古赤峰地区。
20.本发明通过控制刈割时间和留茬高度来推迟紫花苜蓿花期,实现开花期与传粉昆虫活跃期匹配,并避开雨季与种子成熟期的冲突,避免了紫花苜蓿新枝条的生长,保证了种子成熟期的养分供应,从而有效提高种子产量。如果刈割时间稍微晚,留茬高度低的话是很有可能收不到种子,如果不割一茬,也会导致花期与雨季冲突,从而也可能收不到种子。优选的,本发明中刈割留茬高度为9~11cm,更优选为10cm。
21.本发明通过控制播种行距调控播种密度,保证了荚果适宜的光和风等条件,从而有效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优选的,本发明中紫花苜蓿播种行距为50~65cm,进一步优选为58~62cm,更优选为60cm。
22.本发明所述高降水量地区紫花苜蓿种子的繁育方法全过程包括:种子选择,整地,播种,灌溉,刈割,施叶面肥,辅助授粉,疏枝,收获和整个生育期进行病虫害防治。
23.本发明选择贮藏时间2~3年的紫花苜蓿种子作为种植用种子,所述种子净度不低于95.0%、发芽率不低于90.0%、水分含量不高于10.0%。本发明选择种子净度、发芽率与设置的播种行距、播种量配合,可准确保证种子田密度。本发明选择高质量的苜蓿种子,可以有效提高苜蓿出苗率和成活率。本发明所述紫花苜蓿种子可购自市售种子。
24.本发明在播种前一周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块进行深翻,翻耕深度为25~30cm,优选为26~28cm。本发明深翻后进行旋地、浇水、镇压,保证地表平整、土壤湿润、颗粒较细,通透性良好。本发明通过精细整地,可以促进紫花苜蓿根部充分发育,使苜蓿根系发达、入土深。
25.本发明将选择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播种,播种方式优选为条播。本发明所述苜蓿播种行距为50~65cm,播种深度为1~2cm,覆土厚度为1~2cm,镇压1~2遍。本发明所述播种时间优选为6月中旬,并于播种时同时施加适量底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所述底肥为复合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钾肥,所述底肥施加量为80~110kg/hm2。
26.本发明所述紫花苜蓿播种量为5~7kg/hm2,优选为5.5~6.5kg/hm2,更优选为6kg/hm2。本发明所述实际播种量通过理论播种量计算得到,所述计算方式为:实际播种量=理论播种量/种子发芽率/种子净度。本发明所述理论播种量根据本发明所述播种行距确定。
27.本发明在播种后进行灌溉,所述灌溉方式为:播种当年在初霜前灌溉一次,播种第二年以后,每年于现蕾期刈割后和初霜前分别灌溉一次。本发明所述每次初霜前灌溉土壤湿润深度为30~45cm,优选为38~42cm,更优选为40cm;本发明所述每次现蕾期刈割后灌溉土壤湿润深度为5~15cm,优选为8~13cm,更优选为10~11cm。
28.本发明在播种第一年不进行刈割,自播种第二年开始,每年于紫花苜蓿现蕾期刈割一茬,留茬高度为9~11cm,优选为10cm。
29.本发明自播种第二年开始,在紫花苜蓿现蕾期和初花期分别喷施硼肥促进苜蓿小花的发育和种子的形成,所述硼肥为叶面肥,硼肥施肥浓度为0.04~0.12%,优选为0.06~0.10%,更优选为0.08~0.09%,每hm2喷施750~1000kg硼肥溶液。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在紫花苜蓿现蕾期和初花期选择晴朗无风无雨天,在早晨(上午9点以前)或傍晚(5点以后),叶面喷施硼肥。本发明在每1kg硼肥中添加0.15~0.3g中性洗衣粉,以增加液肥在叶面的吸附性,提高肥效。
30.本发明在紫花苜蓿初花期进行辅助授粉。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利用切叶蜂进行辅助授粉,可保证更高的授粉率。
31.本发明及时关注苜蓿种子田的密度,当苜蓿种子田密度超过9~12株/m2时应进行疏枝,优选为10~11株/m2。本发明通过及时疏枝,保证了种子成熟期的养分供应,保证了种子产量和质量。
32.本发明对紫花苜蓿种植的整个生育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于每年春季进行蓟马防治,在现蕾期前防治草地螟和蚜虫。
33.本发明在播种第一年不收获,从播种第二年开始,当60~70%荚果变成黄褐色时,即2/3或3/4的豆荚成熟时即可收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种子收获可采用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方式。
34.本发明对收获后的紫花苜蓿种子进行晾晒和脱粒处理,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将苜蓿种子先晾晒2~3天,当荚果的含水量达到20%时,进行脱粒处理。本发明对具体的脱粒处理方式不作限定。
35.本发明对脱粒得到的种子进行清选,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种子清选是将种子脱粒后进行风选、去杂、筛选、晾晒,晾晒厚度不易超过5cm,使种子含水量下降到10%以下。
36.本发明对清选的种子进行贮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种子贮藏是将种子贮藏在4℃环境中,贮藏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防潮、防水,注意防止鼠、雀、虫等危害。
37.本发明在控制播种行距和刈割处理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管理、幼苗栽培、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病虫害综合防治、收获种子、清选和贮藏等技术手段,能够在植株生长的各个阶段对其进行良好的生长辅助,并通过测定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和质量指标,探索得到本发明所述适合高降水量地区苜蓿种子高产的田间综合管理技术。
38.本发明所述紫花苜蓿可为任意品种,优选为敖汉苜蓿。
3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
硼砂,含硼量11.34%),液肥量为750kg/hm2,每1kg液肥里添加0.15g中性洗衣粉。
59.(7)辅助授粉:在苜蓿初花期,利用切叶蜂进行辅助授粉。
60.(8)病虫害防治与疏枝:于每年春季进行蓟马防治,在现蕾期前防治草地螟和蚜虫。并当苜蓿种子田密度超过10株/m2时应进行疏枝。
61.(9)收获:于2015年9月13日,当65%荚果变成黄褐色时收获,留茬高度9cm。
62.(10)种子处理与贮藏:收获种子后先晾晒3天,当荚果的含水量达到20%时,进行脱粒处理;将种子脱粒后进行风选、去杂、筛选、晾晒,晾晒厚度不超过4cm,使种子含水量下降到10%以下;将种子贮藏在4℃环境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防潮、防水,注意防止鼠、雀、虫等危害。
63.对比例1
64.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省略步骤(5)中的刈割处理,其他田间管理方式相同。
65.对比例2
66.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中的刈割时间为分枝期,即2015年5月10日进行刈割,其他田间管理方式相同。
67.对比例3
68.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中的刈割时间为初花期,即2015年6月1日进行刈割,其他田间管理方式相同。
69.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3在苜蓿播种第二年(2015年)的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70.表1刈割对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0071][0072][0073]
由表1可知,设置播种行距为60cm,在紫花苜蓿现蕾期刈割,可以延迟紫花苜蓿开花期25天,能有效提高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与不刈割处理相比,敖汉苜蓿种子产量增加26.10%,单株粒重增加55.89%,千粒重增加7.25%,结荚率提高2.25%,荚果数增加24.04%,种子数增加18.64%,种子发芽率提高0.75%、发芽势增加29.90%,硬实种子数降低20.20%;
[0074]
与提前刈割相比,敖汉苜蓿种子产量增加51.36%,单株粒重增加67.37%,千粒重增加7.25%,结荚率提高6.43%,荚果数增加16.37%,种子数增加9.36%,种子发芽率提高2.19%、发芽势增加48.14%,硬实种子数降低21.95%;
[0075]
与延迟刈割相比,敖汉苜蓿种子产量增加131.47%,单株粒重增加91.57%,千粒
重增加8.38%,结荚率提高13.55%,荚果数增加37.57%,种子数增加17.85%,种子发芽率降低0.5%、发芽势增加31.11%,硬实种子数降低20.66%。
[0076]
对比例4
[0077]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播种行距为45cm,其他田间管理方式相同。
[0078]
对比例5
[0079]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播种行距为75cm,其他田间管理方式相同。
[0080]
对比例6
[008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3)中播种行距为90cm,其他田间管理方式相同。
[0082]
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4~5在苜蓿播种第二年(2015年)的种子产量和质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
[0083]
表2播种行距对敖汉苜蓿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0084][0085][0086]
由表2可知,在苜蓿现蕾期刈割时,设置播种行距为60cm,与播种行距45cm处理相比,种子产量增加11.81%,单株粒重增加12.77%,千粒重增加0.48%,结荚率提高7.60%,荚果数增加17.60%,种子数增加15.75%,发芽率提高1.19%、发芽势增加13.82%,硬实种子数降低11.11%;
[0087]
设置播种行距为60cm,与播种行距75cm处理相比,种子产量增加46.73%,单株粒重降低1.24%,千粒重增加1.97%,结荚率降低0.83%,荚果数增加9.20%,种子数增加5.79%,发芽率提高1.5%,发芽势增加3.42%,硬实种子数降低1.32%;
[0088]
设置播种行距为60cm,与播种行距90cm处理相比,种子产量增加82.64%,单株粒重增加3.92%,千粒重增加2.99%,结荚率降低3.78%,荚果数增加2.95%,种子数增加0.28%,发芽率提高0.25%,发芽势增加0.55%,硬实种子数降低0.45%。
[0089]
综合考虑可知:在苜蓿现蕾期刈割,设置播种行距为60cm时,所得种子质量和产量最佳。
[0090]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