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雾化芯及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13 23:44: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雾化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雾化设备被应用于将特定的填料雾化以供使用者使用。举例来说,雾化设备可以是电子烟。电子烟是一种模拟传统香烟的电子装置,其由芯件、加热模块及电池组成。通过电池所提供的电力,加热模块可加热芯件产生烟雾,以模拟传统香烟的烟雾。
3.于现有业界的雾化设备中,当将芯件插入于加热模块内进行加热时,需经过多次的重复插入,才能使芯片准确地对位于加热模块的加热部位,从而正常地使芯片被加热模块点燃。前述的重复插入动作造成点燃步骤的繁杂,影响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4.另一方面,因芯片仅会于特定的摆放角度或位置才会被加热模块的加热部位加热,这使得芯片中远离加热部位的部分会有燃烧不完全的现象,导致芯片存在单边不规则燃烧的缺陷。
5.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使其可针对芯件迅速升温且均匀加热,从而使芯件燃烧确实,乃为此一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芯及雾化器,其能够解决现有芯片中远离加热部位的部分会有燃烧不完全的现象,导致芯片存在单边不规则燃烧的缺陷的问题。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8.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器的雾化芯,其包含:
9.芯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二端位于第一端的相对侧;
10.加热件,环设于芯件的外周缘,加热件包括加热管和导热管,导热管环绕接触芯件的外周缘,加热管环绕接触导热管的外周缘;
11.导流件,设置于芯件的第二端;
12.滤芯,设置于导流件远离芯件的一侧;以及
13.管体,用以包覆芯件、加热件、导流件及滤芯。
14.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管体具有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间隔设置且位于加热件的外周缘。
15.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为环状电极且环设于加热管的外周缘。
16.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加热管为电阻网管,电阻网管为网状的管体且套设于导热管与管体之间。
17.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电阻网管的电阻介于0.6欧姆-1.75欧姆之间,且电阻网管的厚度为0.02毫米。
18.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导流件包括多个导流通道,多个导流通道分别自
芯件至滤芯轴向延伸,且在径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19.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加热件更包含导热片,导热片覆盖芯件的第一端。
20.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导热管为石墨烯导热管,导热片为石墨烯导热片。
21.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石墨烯导热管的厚度为0.05毫米。
22.于本技术的雾化器的雾化芯中,芯件由固态药材、固态烟油、草本丝及烟叶丝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
2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其包括雾化器本体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雾化芯,雾化芯设置于雾化器本体中。
24.于本技术的雾化器中,雾化器本体由一端至另一端依序具有加热模块、主芯片控制模块及电池模块,加热模块电性连接主芯片控制模块及电池模块,加热模块包括加热腔,且雾化芯可拆地设置加热模块的加热腔内。
25.于本技术的雾化器中,加热模块还包括设于加热腔内的第一加热电极及第二加热电极,第一加热电极与第二加热电极彼此间隔设置且分别对应及电连接于雾化芯的管体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
26.于本技术的雾化器中,第一加热电极包括第一导电柱和第一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包括套设于第一导电柱的第一套管部和连接第一套管部的第一弧形部,第一弧形部设于加热腔的内周面;第二加热电极包括第二导电柱和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包括套设于第二导电柱的第二套管部和连接第二套管部的第二弧形部,第二弧形部设于加热腔的内周面,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在加热腔的轴向上彼此间隔。
2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透过使雾化芯的管体具有环状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当雾化芯设置于雾化器本体的加热模块的加热腔内时,无论雾化芯的径向角度为何,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都能够与加热腔内的第一加热电极及第二加热电极接触并电连接,借此导通加热件,使环设于芯件外周缘的加热件可针对芯件迅速升温且均匀加热,从而使芯件燃烧确实。
附图说明
2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本技术雾化器的立体图。
30.图2为本技术雾化器的爆炸图。
31.图3为本技术雾化器的雾化芯的爆炸图。
32.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33.图5为本技术雾化器的雾化芯的另一示意图。
34.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35.图7为本技术雾化器的导流件的示意图。
36.图8为本技术雾化器的侧视图。
37.图9为图8中沿c-c线段的剖视图。
38.图10为本技术雾化器的雾化芯设置于雾化器本体的加热模块的示意图。
39.图11为图10中d区域的放大图。
40.图12为本技术雾化器的第一加热电极及第二加热电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2.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雾化芯100及雾化器200,且雾化芯100可插入雾化器200中加热以产生烟雾供消费者使用。
43.以下谨先针对本技术的雾化芯100进行说明。
44.如图3所示,雾化芯100包含芯件110、加热件120、导流件130、滤芯140及管体150。其中,芯件110具有第一端112及第二端114,且第二端114位于第一端112的相对侧。加热件120环设于芯件110的外周缘116;加热件120包括加热管122和导热管124,导热管124环绕接触芯件110的外周缘116,加热管122环绕接触导热管124的外周缘,从而完成对芯件110的加热。导流件130设置于芯件110的第二端114,滤芯140设置于导流件130远离芯件110的一侧,使得导流件130可将产生的烟雾导流至滤芯140。管体150则用以包覆芯件110、加热件120、导流件130及滤芯140。于图3的实施例中,滤芯140与管体150于组装阶段已先一体成形,但并不以此作为限制。
45.如图4的放大图所示,管体150具有第一电极152及第二电极154,第一电极152与第二电极154彼此间隔设置且位于加热管122的外周缘(如图6所示)。也就是说,管体150的第一电极152与第二电极154乃是对应于加热管122的外周缘设置。较佳地,第一电极152与第二电极154为环状电极且环设于加热管122的外周缘。
46.于一实施例中,本技术雾化芯100的组装顺序为:(1)将图3所示的芯件110、导流件130进行组装,(2)将加热件120的导热管124套设于组装完成的芯件110、导流件130上、再将加热件120的加热管122套设于导热管124的外周缘,以及(3)将具有滤芯140的管体150套设于加热管122上。雾化芯100于组装完成后的各组件套设关系请参考图5、图6。
47.前述的组装顺序亦可依据其他需求进行变更,于此并不加以限制。举例而言,可先将加热件120的导热管124与加热管122依序组装于具有滤芯140的管体150内后,再依序将导流件130、芯件110容置于加热件120内。
48.请再次参阅图3,于一实施例中,加热管122为电阻网管,电阻网管为网状的管体且套设于芯件110与管体150之间。
49.如图3及图6所示,加热件120更包含导热片126。导热管124套设于芯件110的外周缘116,且导热片126覆盖芯件110的第一端112。换言之,导热管124会被夹设于芯件110与加热管122之间。
50.透过使导热管124套设且环绕接触于芯件110的外周缘116,加热管122环绕接触导热管124的外周缘,且导热片126覆盖芯件110的第一端112,当管体150的第一电极152及第二电极154因通电而经由加热管122导通后,加热管122将可于短时间内迅速升温至大约300℃-320℃以完成加热,且加热管122产生的热可进一步经由导热管124及导热片126的传导而对芯件110的外周缘116及第一端112进行烘烤,继而使芯件110因燃烧而产生烟雾。最后,
烟雾通过用户的抽吸沿着导流件130、滤芯140进入至用户的嘴中或鼻腔中。
51.于一实施例中,加热管122的电阻介于0.6欧姆-1.75欧姆之间,且加热管122的厚度为0.02毫米;导热管124为石墨烯导热管,导热片126为石墨烯导热片,且其厚度皆为0.05毫米,以于薄化的情况下提供极佳的热传导效率。除此之外,石墨烯的高熔点还可以避免干烧的问题,从而大幅度地提升燃烧时的安全性。芯件110由固态药材、固态烟油、草本丝及烟叶丝的至少其中之一所组成,使其可因应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调整。
52.如图7所示,导流件130包括多个导流通道132,多个导流通道132分别自芯件110至滤芯140轴向延伸,且在径向上彼此间隔设置。于一较佳实施例中,多个导流通道132的径向配置方式为:中间设置单一个导流通道132、单一个导流通道132外的第二层设置环形排列的多个导流通道132、单一个导流通道132外的第三层设置环形排列的多个导流通道13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层导流通道132和第三层导流通道132的排列疏密不同(即:周向上相邻两个导流通道132之间的间隔不同)。通过多个导流通道132的设置,导流件130能够更加均匀地对雾化气体进行导流,且可提高散热功效以协助降低芯件110因燃烧而产生的烟雾的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高导热的材料,如铜,以帮助散热。
53.本技术的雾化器200包括雾化器本体300及前述的雾化芯100,且雾化芯100设置于雾化器本体300中。
54.如图8及图10所示,雾化器本体300由一端(图面左端)至另一端(图面右端)依序具有加热模块400、主芯片控制模块500及电池模块600。加热模块400电性连接主芯片控制模块500及电池模块600,加热模块400包括加热腔410,且雾化芯100设置加热模块400的加热腔410内。
55.进一步而言,如图10及图11所示,加热模块400还包括设于加热腔410内的第一加热电极420及第二加热电极430。第一加热电极420与第二加热电极430彼此于加热腔410的底部相对且间隔设置,且第一加热电极420与第二加热电极430分别对应及电连接于雾化芯100的管体150的第一电极152及第二电极154。主芯片控制模块500可于侦测到第一加热电极420及第二加热电极430处于导通状态时或量测到特定电阻值时,才允许电池模块600进行相关的供电作业,确保雾化器本体300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56.于本技术中,由于管体150的第一电极152及第二电极154皆为环状电极,故当雾化芯100插设于加热模块400的加热腔410内时,无论雾化芯100的径向角度为何,第一电极152和第二电极154皆能够与加热腔410内的第一加热电极420及第二加热电极430接触并电连接,从而借由加热管122完成第一电极152和第二电极154的导通并进行加热管122的加热升温。
57.需说明的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于本技术中,第一加热电极420包括第一导电柱422和第一导电片424。第一导电片424包括套设于第一导电柱422的第一套管部426和连接第一套管部426的第一弧形部428,且第一弧形部428设于加热腔410的内周面。第二加热电极430包括第二导电柱432和第二导电片434。第二导电片434包括套设于第二导电柱432的第二套管部436和连接第二套管部436的第二弧形部438,第二弧形部438设于加热腔410的内周面,且第一弧形部428和第二弧形部438在加热腔410的轴向上彼此间隔设置。
58.于一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424为沿加热腔410的轴向方向朝上延伸第一高度h1后,再沿加热腔410的内表面弯折90度延伸的l字形电极。相似的,第二导电片434为沿加
热腔410的轴向方向朝上延伸第二高度h2后,再沿加热腔410的内表面弯折90度延伸的l字形电极。其中,因第一加热电极420会与第一电极152接触并电连接,而第二加热电极430会与第二电极154接触并电连接,故前述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彼此并不相同,且第一高度h1与第二高度h2之间的高度差即可视为第一电极152及第二电极154之间的距离。
59.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424在沿加热腔410的轴向方向朝上延伸第一高度h1后,亦可沿加热腔410的内表面朝左右各弯折90度延伸,从而形成t字形的电极。相似地,第二导电片434在沿加热腔410的轴向方向朝上延伸第二高度h2后,亦可沿加热腔410的内表面朝左右各弯折90度延伸,从而形成另一t字形的电极。
60.于本技术中,无论第一导电片424及第二导电片434是呈现l字形或t字形,都能够因为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而可确保和管体150的第一电极152及第二电极154之间具有的良好电连接。此外,第一导电片424及第二导电片434的端部除可依使用需求设计为凹凸状外,亦可具有如锯齿或倒角等其他形状。
61.如图9所示,于本技术中,主芯片控制模块500除用以控制电池模块600的充电效率外,亦可具有健康监测提醒功能、未成年指纹识别、蓝芽传输、一卡通及紧急求救等功能。电池模块600具有充电接口602,充电接口602为usb接口,且较佳为type c接口并具有otg功能,以利于自其他便携设备获取电力。
62.于本技术的雾化器本体300的外观可为方形、圆形、长方形、椭圆形或跑道形等形状,于此并不加以限制。此外,如图2所示,氧气乃是自加热腔410周缘的复数进气孔440流通至加热腔410内,俾便芯件110与其作用并燃烧。
63.综上所述,本技术乃是透过使雾化芯100的管体150具有环状设置的第一电极152和第二电极154,当雾化芯100插设于雾化器本体300的加热模块400的加热腔410内时,无论雾化芯100的径向角度为何,雾化芯100的管体150上的第一电极152和第二电极154都能够与加热腔410内的第一加热电极420及第二加热电极430迅速接触并电连接,借此导通加热管122。又,加热管122于导通后可于短时间内迅速升温至大约300℃-320℃以完成加热,并将热传导至导热管124与导热片126,使环设于芯件110外周缘的导热管124与覆盖于芯件110的第一端112的导热片126可针对芯件110均匀加热,从而使芯件110燃烧确实,避免芯件110发生单边不规则燃烧的缺陷。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65.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