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共享电单车与流程

2022-04-13 17:12: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共享电单车。


背景技术:

2.共享电单车作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使得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即可进行扫码开锁,实现短距离代步,为市民提供便利条件,也缓解了交通拥堵。
3.在使用共享电单车的过程中,基于乘客的安全着想,每个共享电单车只允许乘坐一人。为了避免出现超载(即多人乘坐),现有方案通过在共享电单车坐垫内设置传感器,对共享电单车进行超载检测。然而,现有超载检测主要是设置了一个固定载重限制阈值,由于不同乘客的体重数据都不相同,很可能存在多人乘坐共享电单车(例如,多个儿童乘坐),但仍未超过超载限制的可能;并且超载人员一般是站立在踏板上,传感器无法检测到准确的数据,导致超载检测判断错误。
4.因此,现在亟需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共享电单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共享电单车。
6.本发明提供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包括:
7.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为用户在初始时段乘坐所述共享电单车时对应的载重区间数据;
8.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
9.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所述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包括:
11.若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则判断获知所述共享电单车存在超载;
12.若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小于所述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则判断获知所述共享电单车未超载。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所述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包括:
14.根据共享电单车类型和用户骑乘姿态,确定每种类型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数据计算公式;
15.根据所述载重区间数据计算公式和用户体重数据,计算共享电单车在初始时段的载重区间数据,得到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
1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所述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包括:
17.确定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中的最大载重初始数据;
18.根据每个预设单位时间内变化后的载重区间数据,获取每个预设单位时间内对应的最大载重目标数据;
19.根据所述最大载重初始数据和所述最大载重目标数据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共享电单车在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
2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所述载重区间数据是通过设置在所述共享电单车避震弹簧处的传感器检测得到的。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包括:
22.载重区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为用户在初始时段乘坐所述共享电单车时对应的载重区间数据;
23.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
24.超载检测模块,用于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
2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共享电单车,所述共享电单车包括上述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
2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的步骤。
2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的步骤。
2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的步骤。
2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装置及共享电单车,通过对共享电单车在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分析,从而更为准确的判断超载情况,提高了共享电单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类型共享电单车的乘客重量与载重数据之间的拟合关系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类型共享电单车的乘客重量与载重数据之间的拟合关系示意图;
3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5.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7.共享电单车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但是用户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时,超载现象较为严重,多人乘坐同一共享电单车的情况,导致用户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时事故风险率较高,另外,也会容易造成共享电单车损坏,降低使用寿命。现在的大多数方案都是在共享电单车的坐垫加装传感器,来检测是否超载,如果另外一个人员站在踏板上,就无法检测是否超载;并且,为了精准的检测超载,需要在坐垫下安装大面积的传感器,并且和坐垫绑定太严重,如果需要适配大多数电单车更换坐垫,将会导致成本大幅增大。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该方法对单位时间内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分析,在判断超载时,不再依赖于共享电单车的整体载重数据,可更加准确的确定超载情况;另外,本发明将传感器安装在避震弹簧处,在准确获取载重数据的同时,在对现有共享电单车进行加装传感器时,安装过程更为简单。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超载检测方法也可适用于共享单车。
3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包括:
39.步骤101,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为用户在初始时段乘坐所述共享电单车时对应的载重区间数据。
40.在本发明中,由于乘客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时,不同类型的共享电单车、路面情况以及乘客不同的坐姿,都会导致在不同时刻每次测量得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是不同的。因此,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一段时间内的区间数据,即载重区间数据。
41.进一步地,当乘客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扫描共享电单车车身处的二维码,开启了车辆使用权限;然后,在车辆从脚撑撑着到立起车辆这个时段,载重数据会逐渐增大,当车辆坐上一个人时,该载重数据会大幅增大,这个时候,如果不继续上人,读取值将会在当前数值小幅波动,即本发明将乘客撑起车辆到乘坐车辆这个时段作为初始时段,从而获取到该初始时段内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时段中,若载重区间数据的最大载重数据已超过预设最大载重数据,则直接判断共享电单车已超载。
42.步骤102,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
43.在本发明中,可设置一个预设单位时间,监控载重区间数据的变化情况。由于乘客在使用共享电单车时,路面情况和坐姿变化,都会导致传感器测量的载重数据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测量共享电单车动态变化的载重数据。
44.进一步地,将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中对应的最大载重数据作为基准(为方便描述,定义为最大载重第一数据),当乘客使用共享电单车时,载重区间数据会上下浮动变化,此时,通过传感器,获取预设单位时间内的最大载重数据(为方便描述,定义为最大载重第二数据),通过所述最大载重第一数据与所述最大载重第二数据之间的差值,确定共享电单车在预设时间内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
45.步骤103,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
46.在本发明中,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可根据实际使用共享电单车的用户群体的体重范围确定,例如,基于儿童到成年的整体体重范围(例如,20kg至80kg),对于可能涉及到的乘坐区域(例如,站在踏板上或双人乘坐在坐垫)以及不同类型的共享电单车,通过传感器前期收集的载重数据构建得到。当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大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时,则可判断存在超载,而不需要通过载重叠加的方式去判断,进而提高了超载检测的准确性。
47.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通过对共享电单车在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分析,从而更为准确的判断超载情况,提高了共享电单车的安全性。
4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包括:
49.若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大于等于所述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则判断获知所述共享电单车存在超载;
50.若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小于所述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则判断获知所述共享电单车未超载。
51.在本发明中,当共享电单车上乘坐一人时,载重数据大幅增大,这个时候,如果不继续上人,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读取值将会在这个载重数据小幅波动;如果再上一个人,该载重数据的读取值将大幅增加,为了避免车辆颠簸或坐姿变化等导致测量得到的载重数据,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某个乘客的体重信息可能接近共享电单车的最大载重限制,由于路面颠簸等原因,现有技术通过传感器直接测量得到的瞬时载重数据可能以超过最大载重限制,而误判为超载,而本发明是根据载重数据变化量来判断超载,只有当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超过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时,才会认为又多上了一个人,从而会报超载提示,并限制车辆继续骑行。当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小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时,判断超载人员以下车,从而可以继续骑行。
5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包括:
53.根据共享电单车类型和用户骑乘姿态,确定每种类型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数据计算公式;
54.根据所述载重区间数据计算公式和用户体重数据,计算共享电单车在初始时段的载重区间数据,得到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
55.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类型共享电单车的乘客重量与载重数据之间的拟合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类型共享电单车的乘客重量与载重数据之间的拟合关系示意图,可参考图2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中,不同类型的共享电单车以及用户骑行时骑乘姿态,传感器测量得到的载重数据与乘客重量之间的拟合关系是不同的,例如,在图2中,载重区间数据计算公式为:
56.y=0.1595x
2-3.3253x 120.59;
57.其中,x表示重量,y表示载重数据。
58.在图3中,载重区间数据计算公式为:
59.y=8.371x 28.304;
60.在本发明中,载重区间数据计算公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公式不作限定。对于每一类型的车型,所得到的重量和数值拟合数据线性图是不一样的,只需要获取一类车型中的一辆车线性图,便可以对这一类车型都可以适用。
61.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包括:
62.确定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中的最大载重初始数据;
63.根据每个预设单位时间内变化后的载重区间数据,获取每个预设单位时间内对应的最大载重目标数据;
64.根据所述最大载重初始数据和所述最大载重目标数据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共享电单车在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
65.在本发明中,传感器获取应变片的数据,对于不同的时间段获取到的载重结果是不一样的,即传感器采集到的载重数据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需要对乘客使用共享电单车的时段内进行持续性检测。具体地,在乘客将车辆从脚撑撑着到立起来,载重数据的数值增大,然后乘客坐上共享电单车,载重数据的数值大幅增大,将这个阶段定义为初始时段,在这个时段内,如果不继续上人,载重数据的读取值将会在这个数值小幅波动从而形成一个载重区间初始数据,并从该区间内选取最大数值的作为最大载重初始数据;进一步地,如果再上一个人到共享电单车时,在后续的时段内,载重数据的读取值将大幅增加,形成一个新的载重区间数据,并从新的载重区间数据中选取最大载重数据作为最大载重目标数据;最后,根据最大载重初始数据与最大载重目标数据之间的差值,确定共享电单车在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通过该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的对比结果,将路面颠簸以及骑乘姿势的载重数据变化导致的超载误判情况进行排除,从而更为准确检测超载。
6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载重区间数据是通过设置在所述共享电单车避震弹簧处的传感器检测得到的。
67.在本发明中,传感器直接可以替换避震弹簧上的螺栓,达到无缝连接,解决超载的乘客站在踏板上也能检测出超载情况,同时也不漏检测同时坐两个人的情况。另外,本发明将传感器安装在避震弹簧上,可以适配不同的车型,不需要更改车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采用的传感器尺寸可根据避震弹簧的螺栓规格进行预先设置,具体规尺寸不作具体限定。
68.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69.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包括载重区间数据获取模块401、数据处理模块402和超载检测模块403,其中,载重区间数据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为用户在初始时段乘坐所述共享电单车时对应的载重区间
数据;数据处理模块402用于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超载检测模块403用于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
70.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通过对共享电单车在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分析,从而更为准确的判断超载情况,提高了共享电单车的安全性。
71.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是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具体流程和详细内容请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7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共享电单车,所述共享电单车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装置。并且,该共享电单车的传感器,是直接通过替换避震弹簧上的螺栓,安装在避震弹簧上,解决了超载的乘客站在踏板上也能检测出超载情况,同时也不漏检测同时坐两个人的情况。
73.本发明提供的共享电单车,通过对共享电单车在预设单位时间内的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分析,从而更为准确的判断超载情况,提高了共享电单车的安全性。
74.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5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interface)502、存储器(memory)503和通信总线504,其中,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通过通信总线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501可以调用存储器5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为用户在初始时段乘坐所述共享电单车时对应的载重区间数据;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
75.此外,上述的存储器5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76.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为用户在初始时段乘坐所述共享电单车时对应的载重区间数据;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
77.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共享电单车超载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共享电单车的载重区间初始数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为用户在初
始时段乘坐所述共享电单车时对应的载重区间数据;在预设单位时间内,根据所述载重区间初始数据的变化情况,获取所述共享电单车的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将所述载重数据最大变化量与预设载重数据变化量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应的超载检测结果。
78.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79.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8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