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4-13 15:11: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原料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汽车线束从功能上来分,有运载驱动执行元件(作动器)电力的电力线和传递传感器输入指令的信号线二种,汽车内部的电子线束在汽车内要能承受一定温度的,满足汽车在阳光下行驶过程的正常工作,电子线束外侧壁套设的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对电子线束进行防护,线束外壳需要能抵挡外界的压力和抗高温能力,因此需要对线束外壳进行检测;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线束外壳需要能抵挡外界的压力和抗高温能力,因此需要对线束外壳进行检测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其能对线束外壳进行高温检测,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箱内侧壁开设有贯穿侧壁的移动槽,所述所述移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两个固定环,所述检测箱顶端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安装口外侧设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罩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固定连接有电阻加热网。
6.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丝杠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相对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杆,所述竖直杆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内开设有贯穿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水平杆,位于固定环内的所述水平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板,位于固定环外的所述水平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
7.优选地,所述固定环由两个固定半环组成,两个所述固定半环一端由铰链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有贯穿侧壁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8.优选地,所述检测箱顶端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开关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线,所述电线贯穿检测箱侧壁与电阻加热网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加热管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环,所述传导环内开设有与加热管连通的输送腔,所述传导环侧壁开设有多个贯穿至输送腔内的散热孔。
10.优选地,所述丝杠贯穿检测箱侧壁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
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2.通过弧形板使固定环内的线束固定,转动旋钮,使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带动连接板移动,从而使线束位于传导环的下方,再由风机将电阻加热网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传导环内,再由传导环开设的散热孔传递,对线束进行加热检测。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的俯视剖面图;
15.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的侧视图。
16.图中:1检测箱、2丝杠、3固定环、4支撑网、5风机、6连接罩、7加热管、8电阻加热网、9连接板、10连接块、11竖直杆、12螺栓、13开关、14电线、15传导环、16第一旋钮、17弧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9.参照图1-3,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1,检测箱1内开设有检测槽,检测箱1内侧壁开设有贯穿侧壁的移动槽,移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2,丝杠2贯穿检测箱1侧壁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16,可通过调节第一旋钮16使丝杠2转动;
20.丝杠2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两个固定环3,连接组件包括与丝杠2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丝杠2螺母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连接板9顶部相对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0,连接块10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杆11,竖直杆11与固定环3固定连接,固定环3内开设有贯穿侧壁的螺纹孔,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水平杆,位于固定环3内的水平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7,弧形板17可与线束外侧壁进行抵触,使其固定在固定环3内,位于固定环3外的水平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
21.检测箱1顶端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安装口,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支撑网4,支撑网4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机5,风机5使热量进行传导,安装口外侧设有连接罩6,连接罩6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7,加热管7内固定连接有电阻加热网8,加热管7与电阻加热网8产生热量,对线束进行加热检测;
22.固定环3由两个固定半环组成,两个固定半环一端由铰链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开设有贯穿侧壁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2;
23.检测箱1顶端固定连接有开关13,开关13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线14,电线14贯穿检测箱1侧壁与电阻加热网8固定连接;
24.加热管7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环15,传导环15内开设有与加热管连通的输送腔,传导环15侧壁开设有多个贯穿至输送腔内的散热孔,便于热量的传递。
25.本发明中将线束两端分别放入两个固定环3内,将螺栓12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使两个固定半环紧固,调节第二旋钮,使水平杆在螺纹孔内转动,是从而使水平杆固定连接的弧形板17移动,弧形板17侧壁与线束抵触,将固定环3内的线束固定;
26.调节第一旋钮16,使其带动固定连接的丝杠2转动,丝杠2通过丝杠螺母带动连接板9移动,连接板9通过固定连接的连接块10与竖直杆11带动两个固定环3移动,使固定环3内的线束位于传导环15的下方,启动检测箱1顶端固定连接的开关13,使加热管7内固定连接的电阻加热网8加热,风机5使电阻加热网8的热量传递至传导环15内,并从传导环15侧壁开设的多个散热孔对下方的线束进行加热检测。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内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箱(1)内侧壁开设有贯穿侧壁的移动槽,所述所述移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2),所述丝杠(2)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两个固定环(3),所述检测箱(1)顶端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支撑网(4),所述支撑网(4)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机(5),所述安装口外侧设有连接罩(6),所述连接罩(6)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7),所述加热管(7)内固定连接有电阻加热网(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与丝杠(2)螺纹连接的丝杠螺母,所述丝杠(2)螺母固定连接有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顶部相对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杆(11),所述竖直杆(11)与固定环(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3)内开设有贯穿侧壁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有水平杆,位于固定环(3)内的所述水平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板(17),位于固定环(3)外的所述水平杆固定连接有第二旋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由两个固定半环组成,两个所述固定半环一端由铰链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开设有贯穿侧壁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顶端固定连接有开关(13),所述开关(13)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线(14),所述电线(14)贯穿检测箱(1)侧壁与电阻加热网(8)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7)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导环(15),所述传导环(15)内开设有与加热管连通的输送腔,所述传导环(15)侧壁开设有多个贯穿至输送腔内的散热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2)贯穿检测箱(1)侧壁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第一旋钮(1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子线束的原料检测设备,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开设有检测槽,所述检测箱内侧壁开设有贯穿侧壁的移动槽,所述所述移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两个固定环,所述检测箱顶端开设有贯穿侧壁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固定连接有支撑网,所述支撑网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安装口外侧设有连接罩。本发明通过弧形板使固定环内的线束固定,转动旋钮,使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带动连接板移动,从而使线束位于传导环的下方,再由风机将电阻加热网产生的热量传递至传导环内,再由传导环开设的散热孔传递,对线束进行加热检测。对线束进行加热检测。对线束进行加热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汇琨菁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2/4/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