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连接构造体、光模块、有源光缆以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2-04-13 12:03: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连接构造体、光模块、有源光缆以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连接构造体、光模块、有源光缆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将以往的光纤用于光通信系统的情况下,有时在带状芯线的状态下使用。带状芯线具有如下构造:将多根例如4根光纤呈平面状平行地排列,以包围其外周地由树脂带层一并覆盖,进而以包围其外周地由一并覆盖层一并覆盖。这样的带状芯线在一端安装MT连接器,与设备、其他带状芯线连接。

以往的带状芯线为了与光部件、光设备等其他光学要素(包括其他的带状芯线)连接,例如在安装MT连接器时,需要将树脂带层和一并覆盖层剥离,取出光纤,将各光纤各插入1根到形成于MT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的各孔中的作业。因此,存在MT连接器的安装繁杂,作业花费时间的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9/177068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相对于此,本发明人等与以往的光纤完全不同,发明了能够实现短距离、高品质的高速信号传输,与其他光学要素连接时的作业性高的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以及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连接器(专利文献1)。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更容易制造的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使用其的连接构造体、光模块以及有源光缆、以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特征在于,具备: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具备由塑料构成的片状的被覆部以及多个光传输区域,所述多个光传输区域具有在所述被覆部的内部设置为沿着该被覆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由塑料构成的纤芯区域、和由塑料构成且包围所述纤芯区域的外周的包层区域,所述多个光传输区域沿着所述被覆部的主表面相互大致平行地排成一列而排列;收容构件,具有配置孔,在所述配置孔中收容有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的至少一端部;以及固定单元,将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和所述收容构件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和光电元件,与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光学连接。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光模块;电气电路,与所述光电元件电连接;以及连接器,与所述电气电路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特征在于,具备两个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两个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中的所述收容构件相互连接。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工序,将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的一端部收容于收容构件的配置孔,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具备由塑料构成的片状的被覆部以及多个光传输区域,所述多个光传输区域具有在所述被覆部的内部设置为沿着该被覆部的延伸方向延伸且由塑料构成的纤芯区域、和由塑料构成且包围所述纤芯区域的外周的包层区域,所述多个光传输区域沿着所述被覆部的主表面相互大致平行地排成一列而排列;以及固定工序,将所述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和所述收容构件固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能够实现更容易制造的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连接构造体、光模块以及有源光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图1所示的套圈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B是表示图1所示的套圈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C是表示图1所示的套圈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2D是图2B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6A是表示多光传输片的尺寸以及光传输区域的配置例的图。

图6B是表示多光传输片的尺寸以及光传输区域的配置例的图。

图6C是表示与多光传输片中的芯数以及层数的组合分别对应的y的最小值、y的最大值、x的最小值、x的最大值以及r的最大值的表。

图7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A是表示图7所示的套圈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8B是表示图7所示的套圈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C是表示图7所示的套圈的结构的后视图。

图8D是图7B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地端面图。

图11A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1B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地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图11A、图11B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3是图11A、图11B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4是图11A、图11B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5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17A是图16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说明图。

图17B是图16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图17A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17C是图16所示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制造方法的图17B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18A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18B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放大图。

图19A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19B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20所示的带连接器线缆的连接器端面的图。

图22A是表示多光传输片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图22B是表示透镜阵列部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图23A是表示多光传输片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图23B是表示透镜阵列部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图24A是表示光传输片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图24B是表示透镜阵列部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图25A是说明使用了图24A所示的多光传输片以及图24B所示的透镜阵列部的情况下的图20所示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结构的图,是连接器端面的图。

图25B是说明使用了图24A所示的多光传输片以及图24B所示的透镜阵列部的情况下的图20所示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5C是说明使用了图24A所示的多光传输片以及图24B所示的透镜阵列部的情况下的图20所示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6是图25A~图25C中的多光传输片的安装方法的说明图。

图27A是说明与图25A~图25C所示的线缆对应的插座的结构的图,是连接器端面的图。

图27B是说明与图25A~图25C所示的线缆对应的插座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7C是说明与图25A~图25C所示的线缆对应的插座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线缆的连接器端面的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线缆的连接器端面的图。

图30是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31A是图30所示的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一个工序的说明图。

图31B是图30所示的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图31A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32是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33A是图32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一个工序的说明图。

图33B是图32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图33A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34是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35A是图34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一个工序的说明图。

图35B是图34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组装方法的图35A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36是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

图37A是图36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组装方法的一个工序的说明图。

图37B是图36所涉及的有源光缆的组装方法的图37A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38是实施方式16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39A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主视图。

图39B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套圈的主视图。

图39C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套圈的后视图。

图39D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组装的一个工序的说明图。

图39E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组装的图39D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40A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组装的一个工序的说明图。

图40B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组装的图40A的下一工序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此外,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者对应的要素适当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各要素的尺寸的关系等有时与现实不同。在附图的相互之间,有时也包含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是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例。线缆100具备作为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的多光传输片10、护套20、作为收容构件的套圈30、作为固定单元的一例的粘接剂的瞬间粘接剂40。在图1中,用箭头规定纵长方向、高度方向、宽度方向,但该方向的规定在图2A以后也适当使用。

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同样地,多光传输片10具备多个光传输区域11和被覆部12。光传输区域11设置在被覆部12的内部。图1的多光传输片10是32芯,光传输区域11为32根,但光传输区域11的数量没有特别。另外,在多光传输片10中,各光传输区域11全部为相同的结构,但1个以上也可以与其他结构不同。

被覆部12由塑料构成,具有片状的形状,在纵长方向(延伸方向)上延伸。各光传输区域11被设置为沿着延伸方向延伸,沿着被覆部12的主表面相互平行地排成一列而排列。不过,只要是所容许的精度的范围,则只要大致平行地排列即可。此外,被覆部12例如截面为圆角形状。

光传输区域11具有由塑料构成的截面圆形的纤芯区域和由塑料构成且包围纤芯区域的外周的截面圆形的包层区域。纤芯区域和包层区域形成为大致同轴。

纤芯区域具有渐变折射率(GI)型(例如2次方分布)的折射率分布,包层区域的折射率低于纤芯区域。由于光传输区域具有这样的折射率分布,因此在光以多模传播时,在基模式下使光以直线状传播,在高阶模式下使光以正弦波状传播。其结果,光传输区域11能够抑制模式间的传播速度差,以较少的失真传输脉冲光。纤芯区域的直径例如为50μm、62μm,但没有特别限定。进而,例如,也可以将纤芯区域的直径控制在10μm以下,也可以构成为满足单模条件。此外,对包层区域的外侧进一步设置折射率比包层区域低的层的所谓的双重包层构造也不受任何限制。

此外,各光传输区域11等间隔地排列。在此,光传输区域11间的距离是指相邻的纤芯区域的中心轴间的距离。不过,如果是所容许的精度的范围,则也可以不是准确地等间隔,只要大致等间隔地排列即可。进而,也容易有意地设计光传输区域11间的距离。

此外,纤芯区域、包层区域的圆度、被覆部12的形状相对于设计能够以几μm以下的精度实现。

护套20例如由橡胶构成,是防止由套圈30引起的多光传输片10的过度的弯曲的构件。

图2A、图2B、图2C、图2D分别是套圈的主视图、俯视图、后视图、图2B的A-A线剖视图。套圈30是与MT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具有前端面31、后端面32、配置孔33、连通孔34以及引导孔35、36。在此,MT套圈例如依据与F12型多芯光纤连接器相关的JISC5981标准、IEC61754-5标准。套圈30适合于注塑成型,能够以耐热性优异的公知的热塑性树脂为材质。

前端面31与后端面32对置。配置孔33贯通前端面31与后端面32之间。配置孔33具有前端部33a和后端部33b。前端部33a的内形状与多光传输片10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后端部33b的内形状与护套20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前端部33a的截面积比后端部33b的截面积小,在前端部33a与后端部33b之间形成有高低差部33c。后端部33b是护套20嵌入的部分。

在配置孔33中收容有多光传输片10的至少一端部。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位于与套圈30的前端面31大致相同的面上。

连通孔34形成于套圈30的高度方向上侧(参照图1),并与配置孔33连通。

引导孔35、36相对于配置孔33形成于宽度方向两侧(参照图1),与配置孔33大致平行地贯通前端面31与后端面32之间。引导孔35、36是用于两个套圈30彼此连接的引导销插入的孔。

瞬间粘接剂40粘接多光传输片10和套圈30。瞬间粘接剂40由不溶解多光传输片10以及套圈30的材料构成。瞬间粘接剂40例如是氰基丙烯酸酯系瞬间粘接剂。瞬间粘接剂40至少位于连通孔34内。

另外,也可以在多光传输片10的未图示的另一端部也安装护套20和套圈30。

接下来,参照图3、图4、图5对线缆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3中箭头Arl所示,进行收容工序,将护套20从套圈30的后端面32侧插入到配置孔33的后端部33b并通过嵌入、粘接剂等进行固定,进而将多光传输片10经由护套20插入到配置孔33中并进行收容。另外,也可以先将多光传输片10插入到护套20后插入到配置孔33中。

接下来,如图4中箭头Ar2所示,进行固定工序,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内,将多光传输片10与套圈30粘接固定。此时,瞬间粘接剂40也可以通过多光传输片10与配置孔33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而流动至连通孔34的相反一侧。另外,如图4所示,在供给瞬间粘接剂40时,多光传输片10的一部分10a从套圈30的前端面31突出。此外,由于护套20碰到高低差部33c,因此能够防止插入至比高低差部33c更靠前端面31侧。

接下来,如图5所示,进行切除工序,在利用瞬间粘接剂40将多光传输片10与套圈30粘接之后,利用刀具等切除工具C将从套圈30的前端面31突出的一部分10a切除。由此,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与套圈30的前端面31位于大致相同平面上。

在制造线缆100时,无需如以往的带状芯线那样将树脂带层和一并覆盖层剥离,取出光纤,将光纤各插入1根到套圈的各光纤插通孔中的繁杂的作业。而且,由于利用瞬间粘接剂进行固定,因此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线缆100能够通过切除工具C等简易且廉价的工具容易地制造。因此,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

此外,多光传输片10能够使32根光传输区域11的排列的距离高精度。其结果,线缆100的成品率良好,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光学耦合。

这样的多光传输片10能够通过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例的制造方法来制造。即,使用将透明的光学用途的塑料材料在给定的温度下熔融并向模具挤出的第一挤出装置,挤出并供给作为多光传输片10的纤芯区域的材料的纤芯材料,使用第二挤出装置挤出并供给成为包层区域的材料的包层材料,使用第三挤出装置挤出并供给成为被覆部12的材料的被覆材料。作为这些挤出装置,能够使用公知的塑料材料挤出装置。通常使用螺旋挤出装置,但也可以利用氮气等压力进行熔融挤出。

各塑料材料分别经由不同的流路向模具供给。此时,模具对T型模头,将纤芯材料供给至相互隔开间隔的多个区域,包围各区域各自的纤芯材料的外周地供给包层材料,包围包层材料的外周地供给被覆材料。纤芯材料、包层材料和被覆材料合流,但不混合而分别分开地流动。

T型模头具备纤芯材料以及包层材料以双重构造流动的第一流路和被覆材料流动的第二流路。第一流路由通过第二流路内的例如管材构成,前端成为喷嘴状。T型模头将纤芯材料、包层材料以及被覆材料从其狭缝状的喷出口一体地挤出成片状。由此,被挤出的片状体的主表面沿着纤芯材料排成一列的方向形成。

在纤芯材料与包层材料合流而从T型模头喷出的过程中,作为纤芯材料的掺杂剂的折射率赋予材料在半径方向上阶段性地扩展,从而形成GI型的折射率分布。

将挤出的片状体用主动辊与冷却辊的表面接触而均匀地冷却。通过进一步用多个延伸辊以期望的倍率对充分冷却后的片状体进行延伸,能够制造多光传输片10。所制造的多光传输片10被卷绕在卷绕辊上。

在此通过高精度地设计T型模头的第一流路的位置,能够使多光传输片10中的光传输区域11的排列的距离相对于期望的距离高精度地一致。

纤芯材料、包层材料、被覆材料是透明的塑料材料,与专利文献1的情况同样地,能够通过该领域中公知的方法来制造。一般而言,纤芯材料以及包层材料需要传输光,因此优选为在所使用的光源的波段透明、异物少的材料,例如使用全部氟系树脂材料、部分氟系树脂材料、部分氯系树脂材料、丙烯酸系材料,没有特别限定。此外,也可以使用将树脂中的氢原子置换为氘原子的部分氘化系树脂。作为被覆材料,使用透明且廉价的丙烯酸系材料、聚碳酸酯材料等,但并不限定于这些。这些塑料材料能够使用使用单体进行聚合的一般的聚合法来制造。

接下来,对多光传输片的特性的一例进行说明。在从光传输区域11的一端面侧入射光并使该光朝向另一端面侧传输的情况下,多光传输片10的出射光的束的M2值为1.7以上。此外,纵长方向上的长度优选为200m以下,更优选为100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m以下。

从VCSEL(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等发光元件出射且从作为多光传输片10的发光元件侧的端面的一端面侧入射并传播的光的一部分在受光元件侧的多光传输片10的端部被反射,再次返回到发光元件侧,产生来自远方的返回光。作为返回到发光元件侧的光,还考虑来自发光元件附近的返回光,但认为来自这样的附近的返回光不会成为使发光元件不稳定化的原因。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如下见解:引起来自远方的返回光的、与发光元件的弛豫频率相比低频的波动特别是短距离传输中的传输品质的劣化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人等还着眼于作为表示能够减少来自远方的返回光的光纤的特性的因素而以往使用的M2值作为表示光束的品质的参数。

本发明人等对将以往作为表示激光束的品质的参数而使用的M2值作为多模光纤的设计值使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得到如下见解:特别是在短距离通信的情况下,通过使用M2值被控制为特定的值那样的光纤,能够降低来自远方的返回光的影响。

进而,本发明人等发现,该见解也能够应用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

M2值的大小能够根据构成多光传输片10中的光传输区域11内的纤芯区域的材料的种类、纤芯折射率分布以及多光传输片10的制造条件来控制。

多光传输片10在实用上能够使用的长度的下限长度中,M2值为1.7以上。若M2值小于1.7,则由于反射返回光的影响而传输品质降低,因此不优选。

在多光传输片10中,其长度例如为200m以下时,在所使用的长度的上限长度中,优选M2值为5.0以下。若M2值大于5.0,则因高阶模式的增加而产生的传输损耗变大,因此不优选。

多光传输片10的长度优选为200m以下,更优选为100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m以下。若长度过长,则由前方散射引起的散射损失的影响变得比返回光的减少效果大,反而传输品质降低。

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多光传输片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6A、图6B是表示多光传输片的尺寸以及光传输区域的配置例的图。在图6A所示的多光传输片10A中,16根光传输区域11A以1列配置在被覆部12A内。光传输区域的结构分别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的结构相同。被覆部12A的结构与多光传输片10的被覆部12的结构相同。另一方面,在图6B所示的多光传输片10中,多个光传输区域11以2列配置在被覆部12内。若将被覆部12、12A的高度设为x、将被覆部12、12A的宽度设为y,则在多光传输片10A中,1列的光传输区域11A排列在高度为x/2的位置,在多光传输片10中,2列的光传输区域11相对于高度为x/2的位置对称地排列。此外,在多光传输片10、10A的任一个中,光传输区域11或者11A均相对于宽度为y/2的位置对称地排列。此外,将被覆部12、12A的圆角部分的半径设为r。另外,实施方式中的多光传输片的截面形状的角也可以没有磨圆,r为0μm。此外,实施方式的多光传输片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椭圆。

图6C是表示作为多光传输片中的光传输区域的数量的芯数、与y的最小值(ymin)、y的最大值(ymax)、x的最小值(xmin)、x的最大值(xmax)、r的最大值(rmax)的关系的一例的表。另外,r为0μm以上。MT连接器的MT套圈的引导孔的间距例如依据JISC5981,在1层4~12芯和2层8~24芯时为4.6mm,在1层16芯和2层32芯时为5.3mm。此外,引导孔径分别为0.7mm和0.55mm。此外,MT套圈的高度的最小值为2.54mm。若将被覆部的高度设为125μm,则若为图6C所示的ymin、ymax、xmin、xmax、rmax的值,则能够满足JISC5981的标准。另外,被覆部的平面度、光传输区域的排列的直线度、纤芯区域、包层区域的圆度、纤芯区域与包层区域的同芯度等的精度能够容易地设为几μm以下。另外,在图6C中示出了4芯~32芯,但芯数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芯数为2,层数为1。在这种情况下,ymin、ymax、xmin、xmax、rmax的值分别例如为0.375μm、3.900μm、0.125μm、2.540μm、1.270μm。

(实施方式2)

图7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A是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例。线缆100A具备作为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根多光传输片10A、护套20A、作为收容构件的套圈30A、以及瞬间粘接剂40。

多光传输片10A是图6A所示的多光传输片10A,将2根在高度方向上层叠配置。

护套20A具有与图1所示的护套20大致相同的结构,但在构成为能够插通两根多光传输片10A这一点上与护套20不同。

图8A、图8B、图8C、图8D分别是套圈的主视图、俯视图、后视图、图8B的B-B线剖视图。套圈30A与图2A~图2D所示的套圈30同样,是与MT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具有前端面31A、后端面32A、配置孔33A、连通孔34A、引导孔35A、36A、分隔壁37A。

前端面31A与后端面32A对置。配置孔33A贯通前端面31A与后端面32A之间。配置孔33A在前端面31A侧被分隔壁37A分隔为两部分。配置孔33A具有前端部33Aa1、33Aa2和后端部33Ab。前端部33Aa1、33Aa2的前端面31A侧的内形状分别与多光传输片10A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在前端部33Aal、33Aa2的后端面32A侧,前端部33Aa1、33Aa2合流而成为一个孔。后端部33Ab的内形状与护套20A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前端部33Aa1、33Aa2的合计的截面积比后端部33Ab的截面积小,在前端部33Aa1、33Aa2与后端部33Ab之间形成有高低差部33Ac。后端部33Ab是护套20A嵌入的部分。

在配置孔33A中收容有2个多光传输片10A的至少一端部。各多光传输片10A的端面位于与套圈30A的前端面31A大致相同的面上。

连通孔34A形成在套圈30A的高度方向上侧,与配置孔33A连通。另外,分隔壁37A延伸至比连通孔34A的后端面32A侧的边缘更靠前端面31A侧的位置。

引导孔35A、36A相对于配置孔33A形成于宽度方向两侧,与配置孔33A大致平行地贯通前端面31A与后端面32A之间。

瞬间粘接剂40将两根多光传输片10A与套圈30A粘接。瞬间粘接剂40与图1所示的瞬间粘接剂40相同。瞬间粘接剂40至少位于连通孔34A内。

另外,也可以在多光传输片10A的未图示的另一端部也安装护套20A和套圈30A。

通过套圈30A,两根多光传输片10A中的光传输区域11A的配置被定位在图1的多光传输片10中的光传输区域11的配置中。因此,16芯1层的两根多光传输片10A可视为与32芯2层的多光传输片10同样。

线缆100A的制造方法与图3~5所示的线缆100的制造方法相同。即,如图9的箭头Ar3所示,进行收容工序,将护套20A从套圈30A的后端面32A侧在配置孔33A的后端部33Ab中插入至高低差部33c,并利用嵌入、粘接剂等进行固定,进而将两根多光传输片10A经由护套20A插入到配置孔33A中并进行收容。

接下来,进行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A内来粘接固定两根多光传输片10A和套圈30A的工序。此时,分隔壁37A仅延伸到连通孔34A的中途,因此瞬间粘接剂40到达下侧的多光传输片10A的周围。其结果,将两根多光传输片10A与套圈30A适宜地粘接。另外,在供给瞬间粘接剂40时,两跟多光传输片10A的一部分从套圈30A的前端面31A突出。

进行切除工序,在利用瞬间粘接剂40将两根多光传输片10A与套圈30A粘接之后,利用切除工具C切除从套圈30A的前端面31A突出的两根多光传输片10A的一部分。由此,两根多光传输片10A的端面与套圈30A的前端面31A位于大致相同平面上。

在制造线缆100A时,与线缆100的情况同样,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此外,线缆100A的成品率良好,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光学耦合。

另外,在该多光传输片10A中,在图6C所示的表中,优选芯数为4~16、层数为1的情况。另外,在这种情况下,xmax均为0.450μm,rmax均为0.25μm。此外,也可以是,芯数为2,层数为1。在这种情况下,ymin、ymax、xmin、xmax、rmax的值分别例如为0.375μm、3.900μm、0.125μm、0.450μm、0.25μm。

(实施方式3)

图10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B是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例。线缆100B具备作为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多光传输片10B、未图示的护套、作为收容构件的套圈30B以及未图示的瞬间粘接剂。护套以及瞬间粘接剂是与线缆100A的对应的要素相同的结构。

与图6A所示的多光传输片10A同样地,多光传输片10B具有16根根光传输区域11B以1列配置于被覆部12B内的结构。

套圈30B与图8A~8D所示的套圈30A同样地,是与MT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具有前端面31B、后端面、配置孔、连通孔、引导孔35B、36B和分隔壁37B。配置孔除了在前端面31B侧被分隔壁37B分隔为4部分以外,是与套圈30A的配置孔33A相同的结构。此外,后端面以及连通孔也是与套圈30A的对应的要素相同的结构。

通过套圈30B,4个多光传输片10B中的光传输区域11B的配置可视为与32芯2层的多光传输片10同样。

线缆100B的制造方法与图3~5所示的线缆100的制造方法相同。因此,在制造线缆100B时,与线缆100等的情况相同,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

另外,在该多光传输片10B中,图6C所示的表中,优选为芯数为4、8、层数为1的情况。另外,在这种情况下,xmax均为0.450μm,ymax在4芯的情况为0.900μm,8芯的情况为1.9μm,rmax均为0.25μm。此外,也可以是,芯数为2,层数为1。在这种情况下,ymin、ymax、xmin、xmax、rmax的值分别例如为0.375μm、0.400μm、0.125μm、0.450μm、0.25μm。

此外,也能够实现芯数为2、层数为2的多光传输片。在这种情况下,ymin、ymax、xmin、xmax、rmax的值分别例如为0.075μm、0.125μm、0.635μm、2.540μm、0.25μm。

(实施方式4)

图11A是实施方式4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1B是该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的分解立体图。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C是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例。线缆100C具备作为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的多光传输片10、护套20C、作为收容构件的套圈50C以及未图示的瞬间粘接剂。

关于多光传输片10、护套20C,由于与图1所示的对应的要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套圈50C是与MT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具有前端面51C、后端面52C、槽53C、盖54C和引导孔55C、56C。

前端面51C与后端面52C对置。槽53C在前端面51C与后端面52C之间贯通。盖54C覆盖槽53C。由槽53C和盖54C构成收容有多光传输片10的至少一端部的配置孔。此外,槽53C的底面53Ca能够以几μm以下的精度设置于距引导孔55C、56C的中心x/2的位置。在此,x是图6B所示的被覆部12的高度。底面53Ca也可以是多光传输片10的定位的基准面。

引导孔55C、56C相对于槽53C形成在宽度方向两侧,与槽53C大致平行地贯通前端面51C与后端面52C之间。

另外,也可以在多光传输片10的未图示的另一端部也安装护套20C和套圈50C。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3、图14对线缆100C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如图12的箭头Ar4所示,将插入到护套20C的多光传输片10配置成与套圈50C中的槽53C的底面53Ca抵接。护套20C载置于槽53C的后端部53Cb,与高低差部53Cc抵接,利用嵌入、粘接剂等进行固定。

接下来,在盖上盖54C之前,如图12的箭头Ar5所示,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槽53C内。此时,瞬间粘接剂40也可以通过多光传输片10与槽53C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而流动。之后,如Ar6所示,在瞬间粘接剂40的固化之前盖上盖54C。由此,多光传输片10的至少一端部被收容于配置孔。之后,瞬间粘接剂40固化,将多光传输片10与套圈50C粘接。另外,如图13所示,在盖上盖54C时,多光传输片10的一部分10a从套圈50C的前端面51C突出。

接下来,如图14所示,利用刀具等切除工具C切除从套圈50C的前端面51C突出的一部分10a。由此,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与套圈50C的前端面51C位于大致相同平面上。

在制造线缆100C时,也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此外,线缆100C的成品率良好,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光学耦合。

(实施方式5)

图15是实施方式5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连接构造体200连接有两根线缆100。线缆100是图1所示的线缆100,两个套圈30的前端面31彼此对置地连接。两个套圈30由未图示的引导销定位,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相互固定。

由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的排列的距离为高精度,因此线缆100在连接构造体200中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光学耦合。

此外,作为折射率匹配构件的膜61介于两个套圈30之间而存在。膜61例如为树脂制,其折射率比空气高,优选接近纤芯区域的折射率。膜61具有减少两根线缆100的连接损失的功能和防止在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造成损伤的功能。此外,在利用图3、图4、图5所示的方法制造线缆100的情况下,与进行端面研磨相比,连接损失有可能增加,但由于膜61的介于其中而能够减少连接损失。

(实施方式6)

图16是实施方式6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连接构造体200A连接有两根线缆100D。线缆100D例如通过粘接在图1所示的线缆100的套圈30的前端面31设置保护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的板状的保护构件62。线缆100D连接成设置有保护构件62的前端面31彼此对置。两个套圈30由未图示的引导销定位,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相互固定。

由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的排列的距离为高精度,因此线缆100D在连接构造体200A中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光学耦合。

此外,在连接构造体200A中,保护构件62介于两根多光传输片10端面之间而存在,因此即使在连接的拆装次数多的用途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在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造成损伤。保护构件62优选由在在多光传输片10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例如850mm)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作为这样的材质,能够采用包含由ULTEM(注册商标)等聚醚酰亚胺、苯乙烯衍生物的单体与马来酰业胺衍生物的单体构成的交替共聚部的树脂。从减少光的衰减的观点出发,优选保护构件62的厚度例如为几~几十μm以下。不过,保护构件62的厚度并不局限于此,能够根据材质的透过率、容许的连接损失而适当设定。

另外,在制造线缆100D的情况下,首先,如图17A中箭头Ar7所示,将多光传输片10从一个端面切除给定长度的一部分10b而使其平坦。另外,护套20也可以安装于套圈30。

接下来,如图17B中箭头Ar8所示,进行收容工序,将多光传输片10经由护套20插入到配置孔33中并进行收容。此时,将多光传输片10插入至端面与保护构件62抵接的程度。

接下来,如图17C中箭头Ar9所示,进行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内来将多光传输片10与套圈30粘接固定的工序。这样,在制造线缆100D时,也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此外,线缆100D能够抑制因装卸而产生的损伤,适合于装卸次数多的用途。

(实施方式7)

图18A是实施方式7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局部剖切侧视图,图18B是该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如图18A所示,连接构造体200B连接有两根线缆100E。线缆100E在图1所示的线缆100的套圈30的前端面31设置有作为透镜阵列部的透镜阵列单元63。线缆100E连接设置了透镜阵列单元63的前端面31彼此对置。两个套圈30由未图示的引导销定位,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相互固定。

参照图18B对透镜阵列单元63进行说明。透镜阵列单元63具备框部63a、支承部63b以及透镜阵列63c。框部63a是与套圈30的前端面31的形状对应的框状的部分,例如通过粘接而固定于套圈30。支承部63b是从框部63a延伸的棒状或者板状的部分,支承透镜阵列63c。透镜阵列63c由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的配置配合配置的透镜构成。在图18B中,光传输区域11a是上层的光传输区域,光传输区域11b是下层的光传输区域,但光传输区域在各层中在与附图垂直的方向上排列16根。因此,透镜阵列63c由32个透镜构成。通过框部63a以及支承部63b,各透镜从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10c离开后焦距(Back Focal Length:BFL)。各透镜与对应配置的光传输区域的纤芯区域分别光学连接。框部63a以及支承部63b还具有使一方的透镜阵列单元63的透镜与另一方的透镜阵列单元63的透镜分离的功能。

与保护构件62同样地,透镜阵列单元63优选由在多光传输片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

例如,在附图左侧的多光传输片10的纤芯区域中传输来的各光通过附图左侧的透镜阵列单元63的对应的配置的透镜而成为准直光。进而,各准直光被附图右侧的透镜阵列单元63的对应的配置的透镜聚光,与附图右侧的多光传输片10的对应的配置的纤芯区域光学耦合。

透镜阵列单元63保护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并且减少连接损失。

透镜例如是双凸的球面透镜,但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当设为透镜平凸透镜,设为平面侧与其他透镜阵列单元63抵接的结构时,由于耐灰尘、伤痕,因此优选。此外,若设为非球面透镜,则能够进一步减少连接损失,因此优选。此外,也可以对透镜实施防反射涂层。此外,若透镜的口径大,则能够减少连接损失。透镜的口径例如为250μm。

另外,线缆100E能够通过与图17A~图17C所示的线缆100D的制造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在制造线缆100E时,也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此外,线缆100E能够抑制因装卸而产生的损伤,适合于装卸次数多的用途。

另外,多光传输片10以及透镜阵列单元63也可以置换为1层或者3层以上的多个层。透镜阵列单元中的透镜的个数也可以设为1个至数百个或者其以上。

(实施方式8)

图19A是实施方式8所涉及的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地局部剖切侧视图,图19B是该连接构造体的示意性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9A所示,连接构造体200C连接有两根线缆100F。线缆100F具有将图1所示的线缆100的套圈30置换为套圈30F的结构。

套圈30F是与MT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具有前端面31F、与前端面31F对置的后端面32F、配置孔33F、连通孔34F以及未图示的引导孔。

配置孔33F从后端面32F延伸至前端面31F侧。配置孔33F具有前端部33Fa和后端部33Fb。前端部33Fa的内形状与多光传输片10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后端部33Fb的内形状与护套20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前端部33Fa的截面积比后端部33Fb的截面积小,在前端部33Fa与后端部33Fb之间形成有高低差部33Fc。后端部33Fb是护套20嵌入的部分。

如图19B所示,在套圈30F的前端面31F侧设置有高低差部33Fd和与套圈30F一体的透镜阵列部38F。高低差部33Fd与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10c抵接。透镜阵列部38F具备框部38Fa、支承部38Fb以及透镜阵列38Fc。框部38Fa是构成套圈30F的前端面31F的框状的部分。套圈30F与透镜阵列部38F一体成型。支承部38Fb是从框部38Fa延伸的棒状或者板状的部分,支承透镜阵列38Fc。透镜阵列38Fc具有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的配置配合而配置的透镜。在图19B中,光传输区域11a是上层的光传输区域,光传输区域11b是下层的光传输区域,但光传输区域在各层中在与附图垂直的方向上排列16根。因此,透镜阵列38Fc具有32个透镜。通过框部38Fa、支承部38Fb以及高低差部33Fd,各透镜从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10c分离BFL。各透镜与对应配置的光传输区域的纤芯区域分别光学连接。框部38Fa还具有使一方的透镜阵列部38F的透镜与另一方的透镜阵列部38F的透镜分离的功能。

线缆100F连接成设置了透镜阵列部38F的前端面31F彼此对置。两个套圈30F由未图示的引导销定位,通过未图示的固定件相互固定。

包括透镜阵列部38F的套圈30F与保护构件62同样地,优选由在多光传输片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

例如,在附图左侧的多光传输片10的纤芯区域传输来的各光通过附图左侧的透镜阵列部38F的对应的配置的透镜而成为准直光。进而,各准直光被附图右侧的透镜阵列部38F的对应的配置的透镜聚光,与附图右侧的多光传输片10的对应的配置的纤芯区域光学耦合。

透镜阵列部38F保护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并且减少连接损失。

透镜例如是双凸的球面透镜,但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是透镜平凸透镜,设为平面侧与其他透镜阵列部38F抵接的结构,也可以是非球面透镜。此外,也可以对透镜实施防反射涂层。此外,若透镜的口径大,则能够减少连接损失。透镜的口径例如为250μm。

另外,线缆100F能够通过与图17A~图17C所示的线缆100D的制造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制造。在将多光传输片10插入到套圈30F时,插入到端面10c碰到高低差部33Fd为止。在制造线缆100F时,也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此外,线缆100F能够抑制因装卸而产生的损伤,适合于装卸次数多的用途。

此外,由于套圈30F与透镜阵列部38F一体成型,因此能够提高多光传输片10的各光传输区域和与其对应的透镜的位置精度。

此外,多光传输片10以及透镜阵列部38F也可以置换为1层或者3层以上的多个层。透镜阵列单元中的透镜的个数也可以设为1个至数百个或者其以上。

(实施方式9)

图20是实施方式9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作为该带连接器线缆的线缆300是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例,是将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TYPE-A的线缆和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一体化的通信用线缆。

图21是表示线缆300的连接器端面的图。连接器壳体71A构成为插头,容纳有依据HDMI标准(例如,HDMI 1.0~2.1)排列的多个电接触引脚72A。进而,在连接器壳体71A中,在未配置电接触引脚72A的空闲空间配置有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即线缆100D。空闲空间只要是在观察连接器端面的情况下没有配置电接触引脚72A的空间就没有特别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在于在高度方向上排列为2层的电接触引脚72A的宽度方向两侧。各空闲空间的尺寸为宽度2mm×高度1mm左右。

线缆300在保持与现有带HDMI TYPE-A连接器线缆的兼容性的同时,能够使用线缆100D实现100Gbps以上的传输速度。

例如,为了传输8K@120P的影像信号,需要100Gbps以上的传输速度,但若将作为信号光源的VCSEL的每1信道的传输速度设为14~25Gbps,则需要4~7信道。

因此,在线缆300中,通过在空闲空间配置具备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D,能够在保持与以往的HDMI TYPE-A的连接器的兼容性的同时,追加高速的光影像传输信道。

以下,对在线缆100D中使用的优选的多光传输片以及透镜阵列部的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2A是表示多光传输片10CA的一例的结构的图,图22B是表示透镜阵列部64A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多光传输片10CA具有32根光传输区域11以8列4层排列在被覆部12的内部的32芯的结构。若将宽度W设为2000μm、将高度H设为1000μm,则能够收容于2mm×1mm左右的空闲空间。此时,光传输区域11的高度方向的间距PH11、宽度方向的间距PW11均为250μm。从光传输区域11的中心到被覆部12的边缘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EH1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EW11均为125μm。

透镜阵列部64A具有与多光传输片10CA的光传输区域11的排列对应地以8列4层排列32个透镜64Aa的结构。透镜64Aa的直径DL1为250μm。若将宽度W设为2000μm、将高度H设为1000μm,则能够收容于2mm×1mm左右的空闲空间。此时,透镜64Aa的高度方向的间距PH12、宽度方向的间距PW12均为250μm。从透镜64Aa的中心到透镜阵列部64A的边缘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EH12、宽度方向上的距离EW12均为125μm。

多光传输片10CA以及透镜阵列部64A与传输速度为25Gbps的VCSEL阵列组合,能够实现每1根800Gbps、两根1.6Tbps的数据转发速度。此外,通过将VCSEL阵列的传输速度从25Gbps进一步高速化、或者将PAM4(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4,第四代脉冲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振幅调制)等多值调制化技术、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波分复用)技术组合使用,能够得到上述的进一步的数倍~数十倍的传输速度(数据转发速度)。

图23A是表示多光传输片10CB的一例的结构的图,图23B是表示透镜阵列部64B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多光传输片10CB具有8根光传输区域11以4列2层排列在被覆部12的内部的8芯的结构。若将宽度W设为2000μm、将高度H设为1000μm,则能够收容于2mm×1mm左右的空闲空间。此时,光传输区域11的高度方向的间距PH21、宽度方向的间距PW21均为500μm。从光传输区域11的中心到被覆部12的边缘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EH2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EW21均为125μm。

透镜阵列部64B具有与多光传输片10CB的光传输区域11的排列对应地、以4列2层排列有8个透镜64Ba的结构。透镜64Ba的直径DL2为500μm。若将宽度W设为2000μm、将高度H设为1000μm,则能够收容于2mm×1mm左右的空闲空间。此时,透镜64Ba的高度方向的间距PH22、宽度方向的间距PW22均为500μm。从透镜64Ba的中心到透镜阵列部64B的边缘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EH22、宽度方向上的距离EW22均为125μm。

多光传输片10CB以及透镜阵列部64B与传输速度为25Gbps的VCSEL阵列组合,能够实现每1根200Gbps、两根400Gbps的数据转发速度。此外,由于透镜64Ba的直径DL2大于500μm,因此容易得到校正角度偏差、光轴偏移的准直效果,因此损失减少,此外对于异物的耐性也容易变高。此外,通过将VCSEL阵列的传输速度从25Gbps进一步高速化,或者将PAM4、QAM等多值调制化技术、WDM技术组合使用,能够得到上述的进一步数倍~数十倍的传输速度(数据转发速度)。

图24A是表示多光传输片10CC的一例的结构的图,图24B是表示透镜阵列部64C的一例的结构的图。

多光传输片10CC具有两根光传输区域11以2列1层排列在被覆部12的内部的2芯的结构。若将宽度W设为2000μm、将高度H设为1000μm,则能够收容于2mm×1mm左右的空闲空间。此时,光传输区域11的宽度方向的间距PW31为1000μm。从光传输区域11的中心到被覆部12的边缘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EH31、宽度方向上的距离EW31均为500μm。

透镜阵列部64C具有与多光传输片10CC的光传输区域11的排列对应地将两个透镜64Ca以2列1层排列的结构。透镜64Ca的直径DL3为1000μm。若将宽度W设为2000μm、将高度H设为1000μm,则能够收容于2mm×1mm左右的空闲空间。此时,透镜64Ca的宽度方向的间距PW32为500μm。从透镜64Ca的中心到透镜阵列部64C的边缘的、高度方向上的距离EH32、宽度方向上的距离EW32均为500μm。

多光传输片10CC以及透镜阵列部64C与传输速度为25Gbps的VCSEL阵列组合,能够实现每1根50Gbps、2根100Gbps的数据转发速度。此外,由于透镜64Ca的直径DL3大于1000μm,因此更容易得到校正角度偏差、光轴偏移的准直效果,因此损失进一步减少,此外对于异物的耐性也容易进一步提高。此外,通过将VCSEL阵列的传输速度从25Gbps进一步高速化,或者将PAM4、QAM等多值调制化技术、WDM技术组合使用,能够得到上述的进一步数倍~数十倍的传输速度(数据转发速度)。透镜阵列部64A、64B、64C优选由在对应的多光传输片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例如850mm)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

图25A~图25C是说明使用了将图24A、图24B所示的多光传输片10CC以及透镜阵列部64C各具备两个的线缆100D的情况下的线缆300的图。图25A是连接器端面的图,图25B是侧视图,图25C是俯视图。

线缆100D具备两根多光传输片10CC、套圈30G和未图示的瞬间粘接剂。套圈30G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连接器壳体71A。

套圈30G是俯视时不与电接触引脚72A的电接触引脚72Aa、72Ab重叠的コ字形状。套圈30G具有:配置于前端面侧的两个透镜阵列部64(2;分别朝向各透镜阵列部64C延伸的两个配置孔33G;以及分别与各配置孔33G连通的两个连通孔34G。

两根多光传输片10CC分别配置于套圈30G的两个配置孔33G。在配置孔33G中,与图10所示的套圈30F的高低差部33Fd同样地设置有高低差部,与多光传输片10CC的端面抵接。由此,透镜阵列部64C的各透镜从多光传输片10CC的端面离开BFL。

优选的是,套圈30G由在多光传输片10CC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

与电接触引脚72Aa、72Ab连接的电线73Aa、73Ab个别地被被覆,进而与两根多光传输片10CC一起被捆扎而被被覆,成为线缆301。

线缆300在保持与现有的带HDMI TYPE-A连接器线缆的兼容性的同时,能够使用线缆100D实现100Gbps以上的数据转发速度。

此外,若将多光传输片10CC置换为多光传输片10CA、10CB,则能够使数据转发速度更高速。

在制造线缆300的情况下,如图26所示,将连接有电线73Aa、73Ab的电接触引脚72Aa、72Ab以及套圈30G安装于连接器壳体71A之后,如箭头Ar10所示,将前端面平坦的两根多光传输片10CC分别插入并收容于各个配置孔33G。

接下来,进行将瞬间粘接剂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G内来将多光传输片10CC和套圈30G粘接固定的工序。然后,将电线73Aa、73aB与电接触引脚72Aa、72Ab连接。其中,个连接也可以在两根多光传输片10CC的安装前进行。这样,在制造线缆300时,也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此外,线缆300能够抑制因装卸而产生的损伤,适合于装卸次数多的用途。

另外,也可以在进行了将多光传输片10CC与套圈30G粘接的工序之后,将套圈30G安装于连接器壳体71A。此外,套圈30G与连接器壳体71A也可以不是分体而是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将连接器壳体视为收容体。

图27A~图27C是说明与图26所示的线缆100D对应的插座的结构的图。插座400是一次成型的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个例子,是将HDMI TYPE-A的插座和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一体化而成的插座。图27A是插座端面的图,图27B是侧视图,图27C是俯视图。

线缆100DA具备两根多光传输片10CC、套圈30GA和未图示的瞬间粘接剂。套圈30GA的至少一部分收容于连接器壳体71B。

套圈30GA配置在连接器壳体71B的与插入口相反的一侧。套圈30GA具有:配置于前端面侧的两个透镜阵列部64C;分别朝向各透镜阵列部64C延伸的两个配置孔33GA;以及分别与各配置孔33GA连通的两个连通孔34GA。

两根多光传输片10CC分别配置于套圈30GA的两个配置孔33GA。在配置孔33GA中,与图10所示的套圈30F的高低差部33Fd同样地设置有高低差部,与多光传输片10CC的端面抵接。由此,透镜阵列部64C的各透镜从多光传输片10CC的端面离开BFL。

套圈30GA优选由在多光传输片10CC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

在电接触引脚72B连接有未图示的电线。

插座400在保持与现有的HDMI的TYPE-A插座的兼容性的同时,能够实现100Gbps以上的数据转发速度。

在制造插座400时,也与线缆300同样地,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此外,插座400能够抑制因装卸而产生的损伤,适合于装卸次数多的用途。

(实施方式10、11)

实施方式9那样的组装有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结构并不限定于HDMI类型的线缆,能够应用于各种通信用线缆。

例如,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10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线缆的连接器端面的图。作为该带连接器线缆的线缆500是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例,是将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TYPE-A的线缆和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一体化的通信用线缆。

连接器壳体71C构成为插头,收容有依据USB标准(例如,USB 1.0~3.2)排列的多个电接触引脚72C。进而,在连接器壳体71C中,在未配置电接触引脚72C的空闲空间配置有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E。连接器端面中的线缆100E的尺寸为宽度10mm×高度1mm左右。

线缆100E具备:与多光传输片10CA~10CC同样的结构的多光传输片;以及具有与透镜阵列部64A~64C同样的结构的透镜阵列部的套圈。

线缆500保持与现有的带USB的TYPE-A连接器线缆的兼容性的同时,使用线缆100E能够实现100Gbps以上的传输速度。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1所涉及的带连接器线缆的连接器端面的图。该作为带连接器线缆的线缆600是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组件的一例,是将Displayport的线缆和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一体化而成的通信用线缆。

连接器壳体71D构成为插头,收容有依据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视频电子标准协会)的DisplayPort标准(例如,DisplayPort 1.0~2.0)排列的多个电接触引脚72D。进而,在连接器壳体71D中,在未配置电接触引脚72D的空闲空间配置有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F。连接器端面中的线缆100F的尺寸为宽度2mm×高度1mm左右。

线缆100F具备:与多光传输片10CA~10CC同样的结构的多光传输片;以及具有与透镜阵列部64A~64C同样的结构的透镜阵列部的套圈。

线缆600与现有的带DisplayPort连接器线缆保持兼容性的同时,能够使用线缆100F实现100Gbps以上的传输速度。

图28、图29所示的线缆500、600的连接器构成为插头,但也能够构成为插座。

此外,作为组装有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通信用线缆,能够构成与其他各种标准对应的通信用线缆。作为标准,例如是USB4 TYPE-C、THUNDERBOLT(注册商标)1.0~3.0、Mini-DisplayPort、USB TYPE-C、Ethernet(注册商标)等。

(实施方式12)

图30是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光模块1000具备多光传输片10、作为收容体的壳体30H、瞬间粘接剂40、基板110、为光电元件的发光元件排列成一维阵列状的发光元件阵列1200、为光电元件的受光元件排列成一维阵列状的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

基板1100是L字框架状的电子基板,安装有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在基板1100上设置有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电连接的布线图案。

发光元件阵列1200是将为光电元件的16个发光元件在与附图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成一维阵列状的发光元件阵列。发光元件例如是激光二极管,例如是VCSEL。受光元件阵列1300是将为光电元件的16个受光元件在与附图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成一维阵列状的受光元件阵列。受光元件例如是光电二极管。电气电路1400具备作为对发光元件阵列1200进行驱动控制的电气电路的驱动器IC、和对受光元件阵列1300输出的电流信号进行放大的电气电路即放大IC。

壳体30H具有前端面31H、后端面32H、贯通前端面31H与后端面32H之间的配置孔33H、以及与配置孔33H连通的连通孔34H。壳体30H能够以适于注塑成型、耐热性优异的公知的热塑性树脂为材质。

在多光传输片10中,光传输区域11a是上层的光传输区域,光传输区域11b是下层的光传输区域,但光传输区域在各层中在与附图垂直的方向上排列16根。

在配置孔33H的前端面31H侧形成有高低差部33Ha。从高低差部33Ha到后端面32H侧的配置孔33H的内形状与多光传输片10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在配置孔33H中收容有多光传输片10的至少一端部。在被收容的状态下,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碰到高低差部33Ha。

瞬间粘接剂40将多光传输片10和壳体30H粘接。瞬间粘接剂40至少位于连通孔34H内。

基板1100中的安装有发光元件阵列1200和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面与壳体30H的前端面31H抵接。发光元件阵列1200和受光元件阵列1300被收容在配置孔33H内。

发光元件阵列1200的各发光元件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a分别对置配置,并进行光学连接。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各受光元件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b分别对置配置,并进行光学连接。发光元件阵列1200的各发光元件和光传输区域11a各自的位置精度、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各受光元件和光传输区域11b的各自的位置精度能够相对于设计以几μm以下的精度实现。

光模块1000作为光收发器发挥功能。即,发光元件阵列1200由电气电路1400驱动控制,分别向光传输区域11a输出信号光L1。另一方面,受光元件阵列1300分别接受从光传输区域11b输出的信号光L2并转换为电流信号,并输出到气电路1400。

接下来,对光模块10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安装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和电气电路1400的基板1100与引导销等配合来高精度地利用粘接剂、螺钉等固定于壳体30H。

接下来,如图31A中箭头Ar11所示,利用切除工具C等从端面切除给定的长度的部分,将使端面平坦的多光传输片10从壳体30H的后端面32H侧在配置孔33H中插入至碰到高低差部33Ha,并进行收容。通过高低差部33Ha,将发光元件阵列1200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与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之间的距离设为适当的距离。

接下来,如图31B中箭头Ar12所示,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H内,将多光传输片10与壳体30H粘接。此时,瞬间粘接剂40也可以通过多光传输片10与配置孔33H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而流动至连通孔34H的相反一侧。

在制造光模块1000时,不需要如以往的带状芯线那样将树脂带层和一并覆盖层剥离,取出光纤,将光纤各插入1根到套圈的各光纤插通孔的繁杂的作业。而且,由于利用瞬间粘接剂40进行固定,因此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进而,能够利用切除工具C等简易且廉价的工具容易地实施多光传输片10的安装。因此,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

在光模块1000中,光电元件的阵列、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为2层,但也可以置换为1层或者3层以上的多层。发光元件、受光元件也能够安装于基板1100的单面、两面中的任一个,其配置也不限于将阵列排列为上下2层,能够根据所应用的系统而自由地排列。

(实施方式13)

图32是实施方式13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光模块1000A具备多光传输片10、作为收容体的壳体30I、瞬间粘接剂40、基板110、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

基板1100、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与图30所示的对应的要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壳体30I具有前端面31I、后端面32I、贯通前端面31I与后端面32I之间的配置孔33I、与配置孔33I连通的连通孔34I、以及与壳体30I一体的透镜阵列部38I。包含透镜阵列部38I的壳体30I优选由在多光传输片10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例如850mm)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

在配置孔33I的前端面31I侧形成有高低差部33Ia。从高低差部33Ia到后端面32I侧的配置孔33I的内形状与多光传输片10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在配置孔33I中收容有多光传输片10的至少一端部。在被收容的状态下,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碰到高低差部33Ia。

透镜阵列部38I位于前端面31I与高低差部33Ia之间。透镜阵列部38I具备支承部38Ia和透镜阵列38Ib。支承部38Ia是从配置孔33I的内壁延伸的棒状或者板状的部分,支承透镜阵列38Ib。透镜阵列38Ib由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的配置配合而配置的透镜构成。因此,透镜阵列38Ib由32个透镜构成。

瞬间粘接剂40将多光传输片10和壳体30I粘接。瞬间粘接剂40至少位于连通孔34I内。

基板1100中的安装有发光元件阵列1200和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面与壳体30H的前端面31H抵接。发光元件阵列1200和受光元件阵列1300被收容在配置孔33H内。

发光元件阵列1200的各发光元件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a分别对置配置,并进行光学连接。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各受光元件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b分别对置配置,并进行光学连接。进而,透镜阵列38Ib的各透镜配置在对置配置的发光元件与光传输区域11a之间、以及对置配置的受光元件与光传输区域11b之间。发光元件阵列1200的各发光元件、各个光传输区域11a与透镜的位置精度、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各受光元件、各个光传输区域11b与透镜的位置精度能够相对于设计以几μm以下的精度实现。

光模块1000A作为光收发器发挥作用。即,发光元件阵列1200由电气电路1400驱动控制,分别输出信号光L1。信号光L1分别被透镜聚光并输出至光传输区域11a。另一方面,受光元件阵列1300分别接受从光传输区域11b输出且由透镜聚光后的信号光L2并转换为电流信号,输出到电气电路1400。

接下来,对光模块1000A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安装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和电气电路1400的基板1100与引导销等配合地高精度地利用粘接剂、螺钉等固定于壳体30I。

接下来,如图33A中箭头Ar13所示,利用切除工具C等从端面切除给定的长度的部分,将使端面平坦的多光传输片10从壳体30I的后端面32I侧在配置孔33I插入至碰到高低差部33Ia,并进行收容。通过高低差部33Ia,将发光元件阵列1200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透镜阵列38Ib、与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的相互的距离设为适当的距离。

接下来,如图33B中箭头Ar14所示,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I内,将多光传输片10与壳体30I粘接。此时,瞬间粘接剂40也可以通过多光传输片10与配置孔33I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而流动至连通孔34H的相反一侧。

在制造光模块1000A时,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而且,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

进而,光模块1000A具备透镜阵列部38I,因此发光元件阵列1200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与多光传输片10的连接损失减少。

在光模块1000A中,光电元件的阵列、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透镜阵列为2层,但也可以置换为1层或者3层以上的多层。透镜的个数也可以设为1个至数百个或者其以上。发光元件、受光元件也能够安装于基板1100A的单面、两面中的任一个,其配置也不限于将阵列排列为上下2层,能够根据所应用的系统而自由地排列。

(实施方式14)

图34是实施方式14所涉及的光模块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光模块1000B具备多光传输片10、作为收容体的壳体30J、瞬间粘接剂40、基板110B、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

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与图30所示的对应的要素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基板1100B是平板状的电子基板,安装有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在基板1100B上设置有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和电气电路1400电连接的布线图案。

壳体30I具有前端面31J、后端面32J、贯通前端面31J与后端面32J之间的配置孔33J、与配置孔33J连通的连通孔34J、以及与壳体30J一体的带透镜阵列棱镜39J。包含带透镜阵列棱镜39J的壳体30J优选由在在多光传输片10中传输的光的波长(例如850mm)下透明度高到一定程度且硬度高的材质构成。

在配置孔33J的前端面31J侧形成有高低差部33Ja。从高低差部33Ja到后端面32J侧的配置孔33J的内形状与多光传输片10的截面的外形形状大致一致,例如为圆角形状。在配置孔33J中收容有多光传输片10的至少一端部。在被收容的状态下,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碰到高低差部33Ja。

带透镜阵列棱镜39J是光学耦合器,设置在前端面31J与高低差部33Ja之间。带透镜阵列棱镜39J具备棱镜39Ja和透镜阵列39Jb。透镜阵列39Jb设置在与棱镜39Ja的斜面相对的面上。透镜阵列39Jb由与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11a、11b的配置配合而配置的透镜、和与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配置配合而配置的透镜构成。因此,透镜阵列39Jb由64个透镜构成。

瞬间粘接剂40将多光传输片10和壳体30J粘接。瞬间粘接剂40至少位于连通孔34J内。

基板1100B中的安装有发光元件阵列1200和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部分安装于壳体30J。发光元件阵列1200和受光元件阵列1300被收容在配置孔33J内。

光模块1000B作为光收发器发挥作用。即,发光元件阵列1200由电气电路1400驱动控制,分别输出信号光L1。信号光L1分别首先被透镜阵列39Jb的对应的透镜准直,通过棱镜39Ja将光路改变约90度,被透镜阵列39Jb的对应的透镜聚光,输出至光传输区域11a。另一方面,受光元件阵列1300分别接受信号光L2并转换为电流信号,输出到电气电路1400,其中,该信号光L2从光传输区域11b输出,被透镜阵列39Jb的对应的透镜准直,通过棱镜39Ja将光路改变约90度,被透镜阵列39Jb的对应的透镜聚光。

即,发光元件阵列1200的各发光元件通过带透镜阵列棱镜39J与多光传输片10的各个光传输区域11a光学连接。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各受光元件通过带透镜阵列棱镜39J与多光传输片10的各个光传输区域11b光学连接。发光元件阵列1200的各发光元件、各个光传输区域11a与带透镜阵列棱镜39J的位置精度、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的各受光元件、各个光传输区域11b与带透镜阵列棱镜39J的位置精度能够相对于设计以几Hm以下的精度实现。

接下来,对光模块1000B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安装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和电气电路1400的基板1100B与引导销等配合而高精度地利用粘接剂、螺钉等固定于壳体30J。

接下来,如图35A中箭头Ar14所示,利用切除工具C等从端面切除给定的长度的部分,将使端面平坦的多光传输片10从壳体30J的后端面32J侧在配置孔33J插入至碰到高低差部33Ja,并进行收容。通过高低差部33Ja,将发光元件阵列1200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带透镜阵列棱镜39J、与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的相互的距离设为适当的距离。

接下来,如图35B中箭头Ar16所示,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J内,将多光传输片10与壳体30J粘接。此时,瞬间粘接剂40也可以通过多光传输片10与配置孔33J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而流动至连通孔34J的相反一侧。

在制造光模块1000B时,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而且,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

进而,由于光模块1000B具备透镜阵列39Jb,因此发光元件阵列1200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与多光传输片10的连接损失减少。进而,通过利用棱镜39Ja使光路弯曲,能够在平板状的基板110B上安装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以及电气电路1400。由此,能够使发光元件阵列1200与电气电路1400之间、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与电气电路1400之间的电信号的高频特性良好。

在光模块1000B中,光电元件的阵列、多光传输片10的光传输区域、透镜阵列为2层,但也可以置换为1层或者3层以上的多层。透镜的个数也可以设为1个至数百个或者其以上。发光元件、受光元件也能够安装于基板1100B的单面、两面中的任一个,其配置也不限于将阵列排列为2层,能够根据所应用的系统而自由地排列。

在光模块1000B中,利用棱镜39Ja例如将光路改变约90度,但多光传输片10的弯曲损失比玻璃类光纤的弯曲损失少。因此,也可以不使用棱镜而使多光传输片10弯曲。例如,也可以使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与发光元件阵列1200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对置地配置多光传输片10,从端面向与基板1100B分离的一侧使多光传输片10例如弯曲约90度,并在与基板1100B的安装面平行的方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多光传输片10的端面与发光元件阵列1200以及受光元件阵列1300之间设置透镜阵列单元、透镜阵列部。此外,例如壳体的配置孔也可以在与基板1100B的安装面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在配置孔中收容多光传输片10的端部的一部分。此外,也可以是,连通孔设置成对于配置孔从相对于壳体为连通孔的侧方与配置孔连通,瞬间粘接剂从壳体的侧方供给到连通孔。多光传输片10约90度弯曲的部分既可以收容于壳体的配置孔,也可以配置于配置孔的外侧,通过设置于壳体的支承构造维持弯曲形状地支承多光传输片10。

(实施方式15)

图36是实施方式15所涉及的有源光缆(Activ Optical Cable:AOC)的示意性的局部剖切侧视图。有源光缆10000具备两个光模块1000C、电线2000、被覆3000以及两个电连接器4000。

光模块1000C具有将图34所示的光模块1000B的电气电路1400置换为电气电路1400C的结构。电气电路1400C例如包括包含电气电路1400的结构的LSI,进行各种信号处理。基板1100B安装有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和电气电路1400C,设置有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和电气电路1400C电连接的布线图案。此外,基板1100B安装有电线2000和电连接器4000,设置有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电气电路1400C、电线2000和电连接器4000的电连接器引脚电连接的布线图案。

电连接器4000是依据例如HDMI、USB、DisplayPort、Ethernet等给定的通信用标准的连接器。

两个光模块1000C共享多光传输片10。多光传输片10与电线2000被一起捆扎而被被覆3000被覆。

对有源光缆10000的功能进行说明。一方的电连接器4000若被输入电信号,则经过光模块1000C的基板1100B的布线图案向电气电路1400C输出电信号。电气电路1400C对电信号进行调制等信号处理,以在发光元件阵列1200中作为信号光进行光传输。在该信号处理中,也可以包含多个电信号的复用。电气电路1400C将通过信号处理生成的电信号输出到发光元件阵列1200。发光元件阵列1200基于电信号向多光传输片10输出信号光。多光传输片10将信号光传输到另一个光模块1000C。在另一个光模块1000C中,受光元件阵列1300接受传输来的信号光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到电气电路1400C。电气电路1400C对电信号进行解调等信号处理。在该信号处理中,也可以包含被复用的电信号的分离。通过信号处理生成的电信号从另一个电连接器4000输出。由于光模块1000C构成为光收发器,所以有源光缆10000能够进行双向通信。

在有源光缆10000中,将HDMI等的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光并利用多光传输片10进行传输,因此与现有的电气线缆相比,能够在抑制信号的劣化的同时实施长距离传输。此外,由于有源光缆10000还具备电线2000,因此也能够保持电信号不变地进行传输,能够选择传输方式。

接下来,对有源光缆100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安装了发光元件阵列1200、受光元件阵列1300和电气电路1400C的基板1100B固定于壳体30J,进而在基板1100B安装电连接器4000。

接下来,如图37A中箭头Ar17所示,利用切除工具C等从端面切除给定长度的一部分10b,将使端面平坦的多光传输片10在壳体30J的配置孔33J插入至碰到为止,并进行收容。

接下来,如图37B中箭头Ar18所示,将瞬间粘接剂40滴下并供给到连通孔34J内,将多光传输片10与壳体30J粘接。此时,瞬间粘接剂40也可以通过多光传输片10与配置孔33J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而流动至连通孔34J的相反一侧。此外,也另行进行电线2000的布线。图37A、图37B的作业以及电线2000的布线作业对多光传输片10的两端进行。

在制造有源光缆10000时,不需要繁杂的作业,也能够缩短作业时间,而且,作业现场的便利性高。

特别是,在有源光缆10000中,包括基板1100B和电连接器4000的组件比多光传输片10大。因此,在作业现场,例如首先将形成有被覆3000的多光传输片10布线于比组件细的管道等而取入到室内、外壳内,然后通过简单的作业将组件安装于多光传输片10,由此能够在比组件窄的空间进行布线。

(实施方式16)

图38是实施方式16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示意性立体图。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K具备16根多光传输片10K、护套20A、套圈30K以及瞬间粘接剂40。16根多光传输片10K具有2芯2层的结构。套圈30K具有收容有16根多光传输片10K的配置孔。16根多光传输片10K与套圈30K通过瞬间粘接剂40粘接固定。在套圈30K中,可以存在将16根多光传输片10K分隔开的分隔壁,也可以没有分隔壁。通过套圈30K,16根多光传输片10K中的光传输区域的配置被定位在图1的多光传输片10中的光传输区域11的配置中。因此,2芯2层的16根多光传输片10K可以看作与32芯2层的多光传输片10同样。若由该线缆100K和图1所示的线缆100构成连接构造体,则两根线缆100、100K所包含的多光传输片材10、10K的数量互不相同。该连接构造体的一方为1个多光传输片10,另一方为分支为16根多光传输片10K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与收容构件固定的固定单元而使用瞬间粘接剂,但作为固定单元也可以使用不是瞬间粘接剂的粘接剂。粘接剂只要由不溶解一次成型多光传输片以及收容构件的材料构成,就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固定单元也可以是机械的固定单元。例如,存在施加压力或者使用卡止机构来用摩擦力进行固定的固定单元,但没有特别限定。以下,作为一个例子,对使用了机械性的固定单元的实施方式17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7)

图39A~图39E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说明图。图40A、图40B是实施方式17所涉及的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说明图。作为带套圈多光传输片线缆的线缆100L具备多光传输片10和套圈30L。

图39A是线缆100L的主视图,图39B是套圈30L的主视图,图39C是套圈30L的后视图,图39D、图39E是线缆100L的组装说明图。图40A、图40B是线缆100L的组装说明图。

套圈30L具有前端面31L、后端面32L、配置孔33L、作为固定单元的一个结构要素的固定用滑动外框37L、作为固定单元的一个结构要素的固定机构38L、和作为固定单元的一个结构要素的卡止凸部39L。固定用滑动外框37L具有倾斜部37La和卡止凹部37Lb。固定机构38L具有固定部38La和弹性构件38Lb。弹性构件38Lb的一端固定于套圈30的前端面31L侧内部,另一端固定于固定部38La。固定部38La和弹性构件38Lb也可以一体形成。

在组装线缆100L时,从套圈30L的后端面32L向配置孔33L插入多光传输片10。多光传输片10的前端面与套圈30L的前端面(31L)相比更突出。

接下来,使固定用滑动外框37L从后端面32L侧向前端面31L侧滑动。于是,固定用滑动外框37L的倾斜部37La将固定部38La向多光传输片10按压。固定部38La能够通过弹性构件38Lb的弹性而被按压于多光传输片10。当使固定用滑动外框37L进一步滑动时,由于倾斜部37La的形状效果,固定部38La被更强力地按压于多光传输片10。进而,卡定凸部39L与卡定凹部37Lb嵌合而被卡定。由此,多光传输片10被固定于套圈30L。卡止凸部39L以及卡止凹部37Lb的位置被调整为,在以固定部38La不对多光传输片10造成不良影响的适当的压力被按压的位置嵌合。之后,将比套圈30L的前端面31L突出的多光传输片10的前端部分切除。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套圈30是与MT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但是,套圈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依据与F13型多芯光纤连接器相关的JISC5982标准、IEC61754-7标准的与MPO连接器中使用的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也可以是与依据JPCA-PE03-01-07S标准的PMT连接器中使用的套圈具有兼容性的套圈。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收发器也可以依据CFP(Centum gigabit Forum factor Pluggable)、CXP(Centum eXtended capability Pluggable)、QSFP(Quad small Forum factor Pluggable)、OSFP(Octal small Forum factor Pluggable)、COBO(Consortium for OnBoard Optics)。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将上述的各结构要素适当组合而构成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发明中。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导出进一步的效果、变形例。因此,本发明的更广泛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B、10CA、10CB、10CC 多光传输片

10a、10b 一部分

10c 端面

11、11A、11B、11a、11b 光传输区域

12、12A、12B 被覆部

20、20A、20C 护套

30、30A、30B、30F、30G、30GA、50C 套圈

30H、30I、30J 壳体

31、31A、31B、31F、31H、31I、31J、51C 前端面

32、32A、32F、32H、32I、32J、52C 后端面

33、33A、33F、33G、33GA、33H、33I、33J 配置孔

33a、33Aa1、33Aa2、33Fa 前端部

33b、33Ab、33Fb、53Cb 后端部

33c、33Ac、33Fc、33Fd、33Ha、33Ia、33Ja、53Cc 高低差部

34、34A、34F、34G、34GA、34H、34I、34J 连通孔

35、35A、35B、36、36A、36B、55C、56C 引导孔

37A、37B 分隔壁

38F、38I、64A、64B、64C 透镜阵列部

38Fa、63a 框部

38Fb、38Ia、63b 支承部

38Fc、38Ib、39Jb、63c 透镜阵列

39J 带透镜阵列棱镜

39Ja 棱镜

40 瞬间粘接剂

53C 槽

53Ca 底面

54C 盖

61 膜

62 保护构件

63 透镜阵列单元

64Aa、64Ba、64Ca 透镜

71A、71B、71C、71D 连接器壳体

72Aa、72Ab、72B、72C、72D 电接触引脚

73Aa、73Ab 电线

100、100A、100B、100C、100D、100DA、100E、100F、300、301、500、600 线缆

110、110B 基板

200、200A、200B、200C 连接构造体

400 插座

1000、1000B、1000C 光模块

1100、1100B 基板

1200 发光元件阵列

1300 受光元件阵列

1400、1400C 电气电路

2000 电线

3000 被覆

4000 电连接器

10000 有源光缆

C 切除工具

L1、L2 信号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