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演示模型

2022-04-09 23:51: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演示模型,包括上端开口的操作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体(1)内壁靠近所述操作箱体(1)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隔片(11),所述操作箱体(1)内于所述隔片(11)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12)、抽气泵(13)、充气泵(14),所述隔片(11)的上端向下开设有从前往后倾斜向下设置的滑槽(19),所述隔片(11)的上端于所述滑槽(19)的一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效应组织模型(2),所述效应组织模型(2)的上端向下开设有若干通孔(21),每一通孔(21)的内壁均设置有柔软且能发生形变的隔膜(22),所述效应组织模型(2)的侧壁连通有电磁阀(23)及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4),所述隔片(11)上端于所述滑槽(19)的另外一侧设置有内部中空的组织模型(3)、内部中空的平滑肌模型(31),所述组织模型(3)及所述平滑肌模型(31)均由柔软且能发生形变的材料制成,所述充气泵(14)的出气口与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4)的一端之间连通有第一进气管(16),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4)的另外一端与所述组织模型(3)之间连通有第二进气管(17),所述抽气泵(13)的抽气口与所述平滑肌模型(31)的侧壁之间连通有抽气管(15);所述操作箱体(1)内于所述滑槽(19)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穿出所述操作箱体(1)的转轴(4),所述操作箱体(1)内于所述转轴(4)的外壁设置有呈圆周等间距分布的连接杆(41),所述转轴(4)穿出所述操作箱体(1)的一端连接有梅花型的旋钮(42),所述操作箱体(1)内设置有肥大细胞模型(43)、致敏肥大细胞模型(44)、激发阶段肥大细胞模型(45),所述肥大细胞模型(43)、所述致敏肥大细胞模型(44)、所述激发阶段肥大细胞模型(45)均与所述连接杆(41)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致敏肥大细胞模型(44)的外壁设置有第一特异性ige抗体模型(46),所述激发阶段肥大细胞模型(45)外壁设置有电磁铁(32)、第二特异性ige抗体模型(59)、与所述第二特异性ige抗体模型(59)连接的第一抗原细胞模型(47)、可拆卸连接且能被所述电磁铁(32)吸附的生物活性介质模型(48),所述箱体内设置有b细胞模型(49),所述操作箱体(1)的开口端可拆卸连接有与所述操作箱体(1)相配合的箱盖(18),所述箱盖(18)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且穿过所述箱盖(18)的滑杆(5),所述滑杆(5)穿过所述箱盖(18)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抗原细胞模型(52),所述滑杆(5)的上端设置有固定片(51),所述固定片(51)与所述箱盖(18)之间设置有外套于所述滑杆(5)的复位弹簧(53);所述操作箱体(1)的外壁于所述转轴(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56),所述操作箱体(1)内于所述控制面板(56)后设置有控制器(57),所述操作箱体(1)远离所述控制面板(56)的侧壁设置有可视窗口(58),所述蓄电池(12)、所述抽气泵(13)、所述充气泵(14)、所述电磁阀(23)、所述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24)、所述控制面板(56)及所述电磁铁(32)均与所述控制器(57)电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所述滑杆(5)、所述箱盖(18)及所述连接杆(41)均由透明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效应组织模型(2)内设置有能发红光的led灯(25),所述led灯(25)与所述控制器(57)电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体(1)的外壁于所述滑槽(19)相对应的位置向内开设有取料口(54),所述取料口(54)设置于所述转轴(4)的下方,所述操作箱体(1)外壁于所述取料口(54)的上端滑动连接有可上下滑动且用于挡住所述取料口(54)的挡片(5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演示模型,包括上端开口的操作箱体,操作箱体内壁靠近操作箱体底部的位置设置有隔片,操作箱体内于所述隔片的下方设置有蓄电池、抽气泵、充气泵,隔片的上端设置有效应组织模型、组织模型、平滑肌模型,操作箱体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操作箱体内设置有肥大细胞模型、致敏肥大细胞模型、激发阶段肥大细胞模型、B细胞模型,操作箱体的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箱体内于控制面板后设置有控制器,操作箱体远离控制面板的侧壁设置有可视窗口。本实用新型利用各种细胞模型,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学习者可以通过观看展示过程更加清楚的掌握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过程。过程。


技术研发人员:姜雨薇 马碧书 李贞 张慧 黄华伟 付书雅 张晓倩 陈一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4/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