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压丢手接头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20:55: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液压丢手接头
所属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用于连接投送管柱和丢手管柱,属于采油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油田开采工艺中,很多情况下都要用到丢手接头,特别是对于油井堵水,要把控制油层的堵水管柱丢到井内,以便不受其上的抽油管柱是否因检泵起出的影响。而丢手接头的种类也很多,有拉拔式丢手、旋转式丢手、投棒式丢手、以及投球打压式丢手等,随不同的应用工艺条件而不同。


技术实现要素:

3.为简化丢手接头的结构和简化应用施工工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压式丢手接头,该种丢手接头结构简单,且丢手时不需要投球和投棒等操作工序,在为封隔器坐封打压的同时,当压力达到丢手接头所预定的压力时,丢手接头就自然丢手,应用简捷方便。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由上主体、下主体、外套、活塞筒、锁块、剪钉等组成。上主体的下半部插入在下主体内,以锁块锁住,而锁块由活塞筒限位。应用时上主体连接在投送管柱的下端,下主体的下方连接丢手管柱。在向油管内加压时,液压推动活塞筒把剪钉剪断后下行,让出锁块的活动空间,则锁块失去对上主体的锁定,上主体就与下主体脱开,实现丢手。
5.当上主体随投送管柱起出后,丢手接头留在井下的部份上端呈喇叭口状,便于将来打捞工具下入。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为封隔器坐封打压的同时,当压力上升到丢手接头的限定值时,就自然丢手了,不必在封隔器坐封后投球再进行一次为丢手打压。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可减少应用故障几率。
附图说明
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9.图1中,1.上主体,2下主体,3.锁块,4.活塞筒,5.剪钉,6.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10.在图1中,上主体(1)插入到下主体(2)内,由多个锁块(3)锁住,而锁块(3)的外露端抵在活塞筒(4)的内壁上,活塞筒(4)又由剪钉(5)固定在下主体(2)上。
11.当从油管内打压时,液体压力经锁块(3)与下主体(2)之间的缝隙传递到活塞筒(4)的顶端,使剪钉(5)剪断,活塞筒(4)下行,使锁块(3)失去限制,于是在锁块(3)内端斜面在上主体(1)沟槽的挤力下外移,使得上主体(1)能够从下主体(2)中拔出,实现丢手。
12.起出投送管柱后留在井下的下主体(2)上端为喇叭口,方便打捞,可以用常规油管
公捞锚打捞丢手管柱,不必另配专用打捞工具。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压丢手接头,其特征是:上主体(1)插入到下主体(2)内,由多个锁块(3)锁住;下主体(2)和外筒(6)之间设有活塞筒(4),锁块(3)在下主体(2)上的外露端抵在活塞筒(4)的内壁上,活塞筒(4)又由剪钉(5)固定在下主体(2)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丢手接头,其特征是:下主体(2)的上端为喇叭口,外筒(6)下端设有内凸台。

技术总结
一种液压丢手接头,由上主体、下主体、外筒、活塞筒、锁块、剪钉等组成。上主体的下半部插入在下主体内,以锁块锁住,而锁块由活塞限位。当在油管内加压时,液压推动活塞把剪断剪钉下行,让出锁块的活动空间,则锁块失去对上主体的锁定,上主体就与下主体脱开,实现丢手。本工艺结构简单,应用操作方便。应用操作方便。应用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创革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6
技术公布日:2022/4/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