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

2022-04-09 15:21: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岩土工程领域,边坡、基坑等岩土构筑物因降雨入渗影响,经常会出现边坡失稳滑动和基坑坑壁垮塌等灾害,造成不同程度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其它潜在损失。为预防此类灾害产生,需要在边坡、基坑等岩土构筑物上面钻孔后埋设相应的传感器进行变形和稳定性的动态监测,目前,在岩土体里钻孔普遍常用钻孔成孔,不仅价格比较昂贵,并且钻机体积较大且行动不便。此外,当前在深孔内安装传感器多采用杆状物对拟设置于深孔底部的传感器进行安装,而当传感器安装孔太深时,杆状物因太长变得柔度极大并且重量较大,限制了传感器在深孔内的快速有效安装,因此,需要研发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用以满足便携成孔与深孔传感器的快速有效安装需求,更好的服务于边坡与基坑等岩土体构筑物的原位监测工作。
3.如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3792569 b提供的“一种微震传感器含水软弱岩土体深孔安装及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操作杆、安装套筒和回收套筒,利用结构之间的旋转和卡合,能够将传感器稳定安装在岩土深孔内或者将传感器取出,然而其结构较为复杂,在安装和取出传感器时均需要多个结构组合操作,单人不便于操作,故障率较高,
4.且不便于携带,无法满足便携和快速操作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解决了结构较为复杂,在安装和取出传感器时均需要多个结构组合操作,单人不便于操作,故障率较高,且不便于携带,无法满足便携和快速操作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圆周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腹板,所述外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锤击管,所述锤击管的外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外管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远离外管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滑槽的内壁,所述锤击管的外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上端滑动套接有钢丝绳,所述外管的下侧内壁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内螺纹管相贯通,所述内管位于锤击管内部,所述内螺纹管的下方设置有洛阳铲头、安装块和锤击头。
7.优选的,所述洛阳铲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面上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的内壁。
8.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上端开设有通口并在通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二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二,所述安装块的左侧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的左侧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螺纹管二的外侧面上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的内壁,所
述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远离螺纹管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
9.优选的,所述锤击头的上表面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所述连接管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一,所述螺纹管一的外侧面上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的内壁。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侧面安装槽处设置有安装板一,所述安装板一的侧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二的内壁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远离安装板一的一端螺纹连接螺纹孔一的内壁,所述安装板一远离连接管二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柱,所述安装板一靠近安装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片,所述防滑垫片远离安装板一的侧面贴合传感器的侧面,所述传感器与插杆连接的侧面贴合卡柱靠近安装板一的侧面。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块的侧面安装槽处设置有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二的侧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三,所述螺栓的侧面贯穿螺纹连接螺纹孔三的内壁,所述螺栓远离安装板二的一端螺纹连接螺纹孔一的内壁,所述安装板二靠近安装块的侧面滑动连接传感器的侧面。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通过设置锤击管,利用锤击管自身的重力,在无燃油动力设备前提下,人工即可实现钻孔操作,方便使用。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通过设置安装块和安装板二,可以实现深孔岩土传感器的安装工作,既快速又高效。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通过设置安装块、安装板一和卡柱,可以实现在钻孔不同深度处孔底性质参数的原位传感器监测工作,操作简单,故障率低。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成孔与深孔传感器安装装置,通过设置锤击管和内螺纹管,能够实现钻孔、深孔传感器安装和深孔传感器原位测试工作一体化,从而减少结构,降低故障率,且操作方便快速,解决了结构较为复杂,在安装和取出传感器时均需要多个结构组合操作,单人不便于操作,故障率较高,且不便于携带,无法满足便携和快速操作的要求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管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洛阳铲头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锤击头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与安装板二结构拆解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与安装板一结构拆解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与安装板一结构连接俯视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块与安装板一结构连接仰视图。
25.图中:1、外管,2、内螺纹管,3、腹板,4、锤击管,5、滑槽,6、卡块,7、吊耳,8、钢丝绳,9、内管,10、螺纹杆,11、连接杆一,12、洛阳铲头,13、螺纹管一,14、连接管一,15、锤击头,
16、螺纹管二,17、连接管二,18、安装块,19、安装槽,20、螺纹孔一,21、安装板一,22、螺纹孔二,23、卡柱,24、安装板二,25、螺纹孔三,26、螺栓,27、防滑垫片,28、传感器,29、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一:
28.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外管1,外管1的下端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2,内螺纹管2的圆周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腹板3,外管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锤击管4,锤击管4的外侧面开设有滑槽5,外管1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块6,卡块6远离外管1内壁的一端滑动连接滑槽5的内壁,锤击管4的外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吊耳7,吊耳7的上端滑动套接有钢丝绳8,外管1的下侧内壁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内管9,内管9与内螺纹管2相贯通,内管9位于锤击管4内部,内螺纹管2的下方设置有洛阳铲头12、安装块18和锤击头15,洛阳铲头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11,连接杆一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外侧面上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2的内壁。
29.本实施例中:将洛阳铲头12通过螺纹杆10连接至内螺纹管2底部,通过钢丝绳8重复提拉锤击管4,利用锤击管4的重力对洛阳铲头12进行加载,洛阳铲头12被击打进入土体内,当洛阳铲头12内装满土体,提拉锤击管4将洛阳铲头12拔出,形成深度与洛阳铲头12长度相当的钻孔,重复上述步骤,钻孔深部会不断增加至想要钻取的深度,钻孔方便快速,可单人进行提升效率。
30.实施例二:
31.请参阅图1、图3、图4和图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安装块18的上端开设有通口并在通口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二17,连接管二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二16,安装块18的左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9,安装块18的左侧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一20,螺纹管二16的外侧面上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2的内壁,安装槽1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传感器28,传感器28远离螺纹管二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杆29,锤击头15的上表面中心处贯穿开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处固定连接有连接管一14,连接管一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管一13,螺纹管一13的外侧面上端螺纹连接内螺纹管2的内壁,安装块18的侧面安装槽19处设置有安装板二24,安装板二24的侧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三25,螺栓26的侧面贯穿螺纹连接螺纹孔三25的内壁,螺栓26远离安装板二24的一端螺纹连接螺纹孔一20的内壁,安装板二24靠近安装块18的侧面滑动连接传感器28的侧面。
32.本实施例中:在某个深度的钻孔完成之后,在安装块18的安装槽19内设置传感器28,传感器28的线缆通过连接管二17、螺纹管二16、内螺纹管2和内管9引出至钻孔外并微微拉紧,将安装块18通过螺纹管二16连接至内螺纹管2底部,通过钢丝绳8悬吊锤击管4和安装块18至钻孔底部,重复提拉锤击管4,利用锤击管4的重力对安装块18进行加载,用于驱动传感器28与钻孔孔底土体密贴或者使得传感器28的插杆29进入钻孔孔底土体内,放松传感器28的线缆,慢慢提拉钢丝绳8,钢丝绳8拉动锤击管4和外管1以带动安装块18向上缓慢移动,
滑槽5的下侧内壁卡合在卡块6下端,从而能够通过锤击管4带动外管1的移动,传感器28从安装槽19和安装板二24之间滑出遗留到钻孔孔底,直到将传感器28线缆拔出锤击管4和安装块18,此时仍需微微拉紧传感器28线缆,防止其掉入孔内,将锤击头15通过螺纹管一13接入内螺纹管2底部,将传感器28线缆从锤击头15内和内管9内的孔内穿出,当锤击管4和锤击头15还在钻孔孔口时,微微拉紧传感器28线缆向钻孔内回填一定深度的松散土体,再放下锤击管4和锤击头15对回填土体进行锤击,保证回填土体密实,重复上面步骤,直至回填土体至钻孔孔口,将传感器28线缆拔出锤击管4和锤击头15,传感器28安装工作完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3.实施例三:
34.请参阅图1、图3、图6、图7和图8,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安装块18的侧面安装槽19处设置有安装板一21,安装板一21的侧面四角处均开设有螺纹孔二22,螺纹孔二22的内壁贯穿螺纹连接有螺栓26,螺栓26远离安装板一21的一端螺纹连接螺纹孔一20的内壁,安装板一21远离连接管二1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卡柱23,安装板一21靠近安装块1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片27,防滑垫片27远离安装板一21的侧面贴合传感器28的侧面,传感器28与插杆29连接的侧面贴合卡柱23靠近安装板一21的侧面。
35.本实施例中:在某个深度的钻孔完成之后,在安装块18的安装槽19内设置传感器28,传感器28线缆从内管9内部孔内引出至钻孔外并微微拉紧,将安装块18连接至内螺纹管2底部,通过钢丝绳8悬吊锤击管4和安装块18至钻孔底部,重复锤击管4,利用锤击管4的重力对安装块18进行加载,用于驱动传感器28与钻孔孔底土体密贴或者使得传感器28的插杆29进入钻孔孔底土体内,将传感器28线缆连接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为现有技术,采集模块可以获得传感器28感知到的钻孔孔底原位土体性质参数,当数据采集后,可以慢慢提拉钢丝绳8带动安装块18上移,由于安装块18上螺纹孔二22底部卡柱23的限制,传感器28会被从钻孔孔底土体内拔出,防滑垫片27起到防滑作用,这样,就实现了传感器28的原位测试工作,操作方便快速,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36.工作原理:将洛阳铲头12通过螺纹杆10连接至内螺纹管2底部,通过钢丝绳8重复提拉锤击管4,利用锤击管4的重力对洛阳铲头12进行加载,洛阳铲头12被击打进入土体内,当洛阳铲头12内装满土体,提拉锤击管4将洛阳铲头12拔出,形成深度与洛阳铲头12长度相当的钻孔,重复上述步骤,钻孔深部会不断增加至想要钻取的深度,在需要安装传感器28时,安装块18侧面安装的是安装板二24,将安装块18通过螺纹管二16连接至内螺纹管2底部,通过钢丝绳8悬吊锤击管4和安装块18至钻孔底部,重复提拉锤击管4,利用锤击管4的重力对安装块18进行加载,用于驱动传感器28与钻孔孔底土体密贴或者使得传感器28的插杆29进入钻孔孔底土体内,放松传感器28的线缆,慢慢提拉钢丝绳8,钢丝绳8拉动锤击管4和外管1以带动安装块18向上缓慢移动,滑槽5的下侧内壁卡合在卡块6下端,从而能够通过锤击管4带动外管1的移动,传感器28从安装槽19和安装板二24之间滑出遗留到钻孔孔底,直到将传感器28线缆拔出锤击管4和安装块18,此时仍需微微拉紧传感器28线缆,防止其掉入孔内,将锤击头15通过螺纹管一13接入内螺纹管2底部,将传感器28线缆从锤击头15内和内管9内的孔内穿出,当锤击管4和锤击头15还在钻孔孔口时,微微拉紧传感器28线缆向钻孔内回填一定深度的松散土体,再放下锤击管4和锤击头15对回填土体进行锤击,保证回填土体密实,重复上面步骤直至回填土体至钻孔孔口,将传感器28线缆拔出锤击管4和锤击头
15,传感器28安装工作完成。
37.在需要原位测试时,安装块18侧面安装的是安装板一21,将安装块18连接至内螺纹管2底部,通过钢丝绳8悬吊锤击管4和安装块18至钻孔底部,重复锤击管4,利用锤击管4的重力对安装块18进行加载,用于驱动传感器28与钻孔孔底土体密贴或者使得传感器28的插杆29进入钻孔孔底土体内,将传感器28线缆连接至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为现有技术,采集模块可以获得传感器28感知到的钻孔孔底原位土体性质参数,当数据采集后,可以慢慢提拉钢丝绳8带动安装块18上移,由于安装块18上22底部23的限制,传感器28会被从钻孔孔底土体内拔出,防滑垫片27起到防滑作用,这样,就实现了传感器28的原位测试工作,操作方便快速,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