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9 12:08: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模组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显示模组,柔性显示模组基于其可弯曲、柔韧性佳的特性,其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传统显示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
3.在柔性显示模组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利用压敏胶将偏光片与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以保证柔性显示面板能够正常成像,为了保证柔性显示模组的轻薄度以及可弯曲度,通常使用低模量、厚度较大的压敏胶将偏光片与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时容易出现压敏胶从基板与偏光片之间溢出的现象,从而造成破片、贴合精度低等不良影响,进而导致显示面板贴合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能避免在覆盖基板贴合过程中出现压敏胶溢出的现象,缓解当前显示面板贴合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6.显示面板;
7.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所述偏光片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挡墙;
8.连接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偏光片之间,所述挡墙与所述连接胶层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
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包括沿目标方向凹陷的凹槽结构。
1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方向包括自所述显示面板至所述偏光片的延伸方向。
11.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围绕于所述连接胶层周围。
1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包括沿目标方向凸起的凸起结构。
13.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偏光片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
14.所述连接胶层包括第一连接胶层和第二连接胶层;
15.所述第一连接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二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胶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16.其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形成有呈凸起结构的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挡墙沿第一目标方向凸起,所述第二偏光片形成有呈凸起结构的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沿第二目标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目标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相反。
1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目标方向包括自所述第一偏光片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所述第二目标方向包括自所述显示面板至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方向。
1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围绕于所述第一连接胶层的四周。
1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墙的高度与所述连接胶层的厚度相等。
2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21.显示面板;
22.偏光片,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所述偏光片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挡墙;
23.连接胶层,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偏光片之间,所述挡墙与所述连接胶层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
24.本技术提供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偏光片,且偏光片在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挡墙、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偏光片之间的连接胶层,该挡墙与连接胶层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由于偏光片在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与连接胶层侧面接触的挡墙,使得挡墙将连接胶层与外界进行阻隔,在覆盖基板贴合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连接胶层从侧面溢出,从而避免由于溢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有效缓解当前显示面板贴合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一个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二个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三个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第四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35.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显示面板1、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面上的偏光片2,且偏光片2在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形成有挡墙210、设置于显示面板1与偏光片2之间的连接胶层3,该挡墙210与连接胶层3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
36.其中,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或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屏的成像均依靠于偏振光,偏光片2的作用在于控制光束的偏振方向,以形成偏振光。具体地,在光束通过偏光片2时,振动方向为与偏光片2透过轴垂直的光束将被吸收,使得振动方向为与偏光片2透过轴平行的光顺利透过以形成偏振光,从而在显示屏中显示画面。
37.进一步地,偏光片2包括:pva层(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tac层(三醋酸纤维素),其中,对光束起偏振作用的是pva层,然而,由于pva极易水解,为了保护偏光片的物理特性,因此在pva层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tac层进行防护,在实际的偏光片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通常需要在偏光片2的一侧涂覆具有一定厚度的压敏胶3,以在后续生产过程中利用压敏胶3将显示面板1与偏光片2进行贴合,以保证显示面板1正常成像。
38.现有技术中,在生产柔性显示模组时,为了保证柔性显示模组的轻薄度以及可弯曲度,通常使用低模量、厚度较大的压敏胶将偏光片与柔性显示面板进行贴合,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工艺时,通常会在其上方使用滚轮以将偏光片与柔性显示面板的贴合面滚压平整,由于压敏胶较厚,在其受到外力滚压时容易出现溢出现象,若残胶(即溢出的压敏胶)滴落至操作台,待残胶固化后容易造成显示模组与操作台发生粘粘,从而造成破片的现象,且在后续激光剥离的过程中会由于残胶导致剥离失败,以及由于残胶使得显示模组结构不规则,造成贴合定位不准确,从而导致贴合精度低等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
39.在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由于偏光片2在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形成有与连接胶层3侧面接触的挡墙210,使得挡墙210将连接胶层3与外界进行阻挡,在覆盖基板贴合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连接胶层3从侧面溢出,从而避免由于溢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贴合效果。
40.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胶层3为压敏胶,压敏胶是对压力敏感的胶粘剂,在使用过程中无需借助于溶剂、温度或其他手段,只需施加轻度按压即可在其冷却固化后将其与被粘物牢固粘合。由于丙烯酸酯压敏胶具有良好的分子链流动性和光学特性,在室温环境下只需对其施加轻微的压力即可展现较佳的粘接性能,优选地,将丙烯酸酯压敏胶用作
粘接偏光片2与显示面板1的压敏胶。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挡墙210包括沿目标方向凹陷的凹槽结构(图中未标出),可选地,该目标方向为自显示面板1至偏光片2的延伸方向,挡墙210围绕于连接胶层3周围,且挡墙210的高度与连接胶层3的厚度相等,例如,挡墙210的高度与连接胶层3的厚度均为0.5mm。需要说明的是,凹槽结构的截面形状可包括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凹槽结构的形状,在此不对凹槽结构的截面形状作出具体限定。
42.具体地,由于偏光片2及其形成的挡墙210所构成的凹槽结构与显示面板1形成容腔,连接胶层3填充于该容腔内,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工艺时,连接胶层3受到外力后会与显示面板1和偏光片2紧密贴合,使得连接胶层3附着在偏光片2上的稳定性增加,而不会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时受压坍塌,与此同时,由于挡墙210的设置,连接胶层3被限制于容腔内,使得连接胶层3被有效阻隔在容腔内,防止出现溢胶的情况。另外,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时,偏光片2所形成的挡墙210能够为覆盖基板贴合的位置提供定位基准,以及,在进行偏光片2与显示面板1贴合时,为其贴合位置提供定位基准。
4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挡墙210包括沿目标方向凸起的凸起结构,可选地,目标方向为自偏光片2至显示面板1的延伸方向,且挡墙210的高度与连接胶层3的厚度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凸起结构的截面形状可包括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图形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凸起结构的形状,在此不对凸起结构的截面形状作出具体限定。
44.由于偏光片2及其形成的挡墙210所构成的凸起结构与显示面板1形成容腔,连接胶层3填充于该容腔内,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工艺时,连接胶层3受到外力后会与显示面板1和偏光片2紧密贴合,使得连接胶层3附着在偏光片2上的稳定性增加,避免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时出现受压坍塌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挡墙210的设置,连接胶层3被限制于容腔内,使得连接胶层3被有效阻隔在容腔内,防止出现溢胶的情况。另外,由于挡墙210在偏光片2上的正投影不位于偏光片2的首尾部(即挡墙210设置于偏光片2的中间部),有效减少了连接胶层3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且连接胶层3填充在容腔内后将偏光片2的中间部与显示面板1对应的中间部紧密贴合,保证了偏光片2与显示面板1贴合的稳定性。
45.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偏光片2包括第一偏光片21和第二偏光片22,连接胶层3包括第一连接胶层31和第二连接胶层32,且第一连接胶层31设置于第一偏光片21与第二偏光片22之间,第一偏光片21和第二偏光片22围绕于第一连接胶层31的四周,第二连接胶层32设置于第二偏光片22与显示面板1之间,其中,第一偏光片21形成有呈凸起结构的第一挡墙(图中未标出),第二偏光片22形成有呈凸起结构的第二挡墙(图中未标出),且第一挡墙、第二挡墙的高度与第一连接胶层31的厚度相等。
46.具体地,第一挡墙沿第一目标方向凸起,第二挡墙沿第二目标方向凸起,且第一目标方向与第二目标方向相反,可选地,第一目标方向包括自第一偏光片21至显示面板1的方向,第二目标方向包括自显示面板1至第二偏光片22的方向,且第一挡墙在第一偏光片21上的凸起位置与第二挡墙在第二偏光片22上的凸起位置不同,使得第一挡墙与第二挡墙呈相互卡合的状态。
47.可选地,第一挡墙在第一偏光片21上的凸起位置与第一偏光片21的首/尾的距离
为第一距离,第二挡墙在第二偏光片22上的凸起位置与第二偏光片22的首/尾的距离为第二距离,且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例如,第一挡墙在第一偏光片21上的凸起位置与第一偏光片21的首/尾的距离为3cm,第二挡墙在第二偏光片22上的凸起位置与第二偏光片22的首/尾的距离为1cm。
48.由于第二偏光片22、第一偏光片21及其形成的第一挡墙构成一容腔,第一连接胶层31填充于该容腔内,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工艺时,第一连接胶层31受到外力后会与第一偏光片21以及第二偏光片22紧密贴合,使得第一连接胶层31附着在第一偏光片21上的稳定性增加,避免在进行覆盖基板贴合时出现受压坍塌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第一挡墙的设置,第一连接胶层31被限制于容腔内,使得第一连接胶层31被有效阻隔在容腔内,防止出现溢胶的情况,另外,若第一挡墙出现损坏、破裂的情况,由于在第一挡墙的外围还设有第二挡墙,第一连接胶层31会被第二挡墙阻隔,进一步防止了溢胶情况的发生,且由于第二连接胶层32设置于第二偏光片22与显示面板1之间,保证了显示面板1与第一偏光片21以及第二偏光片22之间的紧密贴合。
49.本技术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偏光片,且偏光片在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挡墙、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偏光片之间的连接胶层,该挡墙与连接胶层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由于偏光片在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与连接胶层侧面接触的挡墙,使得挡墙将连接胶层与外界进行阻隔,在覆盖基板贴合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连接胶层从侧面溢出,从而避免由于溢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有效缓解当前显示面板贴合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50.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显示模组,其中,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设置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面上的偏光片2,且偏光片2在靠近显示面板1的一侧形成有挡墙210、设置于显示面板1与偏光片2之间的连接胶层3,该挡墙210与连接胶层3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
51.具体地,显示面板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驱动电路层43、发光功能层44和封装层45。
52.进一步地,驱动电路层43包括依次层叠的有源层431、栅极绝缘层432、栅极433、层间绝缘层434、源漏极层435、平坦化层436、像素电极437以及像素定义层438,有源层431包括沟道区4311以及位于沟道区4311两侧的源极区4312和漏极区4313。栅极绝缘层432覆于有源层431上,栅极433设置在栅极绝缘层432上,且栅极433与沟道区4311对应设置。
53.层间绝缘层434覆于栅极433以及栅极绝缘层432上,源漏极层435设置于层间绝缘层434上,源漏极层435图案化形成源极4351、漏极4352以及数据线4353等,源极4351通过层间绝缘层434的过孔与源极区4312连接,漏极4352通过层间绝缘层434的另一过孔与漏极区4313连接。
54.平坦化层436覆于源漏极层435以及层间绝缘层434上,设置平坦化层436可为显示面板1提供平坦的膜层表面,以提高制备发光功能层43的稳定性。像素电极437设置于平坦化层436上,并通过平坦化层436的过孔与源极4351或漏极4352连接。
5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驱动电路层43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示意的,本技术的驱动电路层43还可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膜层,且各膜层的位置关系也不限于本实施例示意的,比如栅极433还可位于有源层431的下方,形成底栅结构。驱动电路层43用于给发光功能层
44提供驱动电压,以使发光功能层44发光。
56.发光功能层44包括发光单元441以及阴极442。发光单元441是把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整面设置在驱动电路层43的表面形成,不同颜色的发光材料发射不同颜色的光,比如红色发光材料发射红光,绿色发光材料发射绿光,蓝色发光材料发射蓝光。
57.阴极442覆盖发光单元441,发光单元441在像素电极437和阴极442的共同作用下发光,不同颜色的发光单元441发射不同颜色的光,进而实现显示面板1的全彩显示。
58.可选地,像素电极437可以是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如果像素电极437是透明电极,则像素电极437可以由例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zno或in2o3形成。如果像素电极437是反射电极,则像素电极437例如可以包括由ag、mg、al、pt、pd、au、ni、nd、ir、cr或它们的组合形成的反射层以及由ito、izo、zno或in2o3形成的层。然而,像素电极437不限于此,像素电极437可以由各种材料形成,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结构。
59.需要说明的是,像素电极437具体是采用透明电极还是反射电极需取决于显示面板1的出光方向,当显示面板1采用顶发光时,像素电极437可以是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当然地,采用反射电极时能够提高发光单元441发出光线的利用率;当显示面板1采用底发光时,像素电极437采用透明电极,阴极442需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阴极442可由ito、izo、zno或in2o3等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tco)形成,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60.可选地,发光功能层44还可包括设置于发光单元441与像素电极437之间的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以及设置于发光单元441与阴极442之间的电子注入层(eil)、电子传输层(etl)。空穴注入层接收像素电极437传输的空穴,空穴经由空穴传输层传输至发光单元441,电子注入层接收阴极442传输的电子,电子经由电子传输层传输至发光单元441,空穴和电子在发光单元441位置结合后产生激子,激子由激发态跃迁至基态释放能量并发光。
61.封装层45覆盖发光功能层44,用于保护发光功能层44的发光单元441,避免水氧入侵导致发光单元441失效。可选地,封装层45可采用薄膜封装,比如封装层45可以为由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第二无机封装层三层薄膜依次层叠形成的叠层结构或更多层的叠层结构。
62.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的偏光片,且偏光片在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挡墙、设置于显示面板与偏光片之间的连接胶层,该挡墙与连接胶层的至少一个侧面接触。由于偏光片在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形成有与连接胶层侧面接触的挡墙,使得挡墙将连接胶层与外界进行阻隔,在覆盖基板贴合的过程中可有效避免连接胶层从侧面溢出,从而避免由于溢胶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有效缓解当前显示面板贴合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63.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64.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
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