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04-09 08:46: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口服液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银翘解毒制剂处方源于清代吴瑭《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方,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临床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记载了银翘解毒丸(浓缩蜜丸)、银翘解毒片、银翘解毒软胶囊、银翘解毒胶囊和银翘解毒颗粒等银翘解毒系列制剂。
3.上述剂型普遍存在服用量较大的缺陷,如银翘解毒丸(浓缩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每丸重3g,即日剂量为6g~9g;银翘解毒片一次4片,一日2~3次,每片重0.52g,即日剂量为4g~6g;银翘解毒软胶囊一次2粒,一日3次,每粒装0.45g,即日剂量为2.7g;银翘解毒胶囊一次4粒,一日2~3次,每粒装0.4g,即日剂量为3.2g~4.8g;银翘解毒颗粒日剂量高达15g~45g。此外,这些剂型还存在药物溶出度不佳,进而影响药效的问题。相比之下,银翘解毒合剂作为一种口服液体制剂,具有可以即时服用、起效快、不会吸潮等优点,并且方便小孩、老人和吞咽困难患者不便服用,提高了患者顺应性。
4.银翘解毒合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ws3-b-2783-97),由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和甘草等9味药材组成,制备方法为:以上九味,淡豆豉加水煮沸后,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滤过;薄荷、荆芥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金银花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各药液合并,浓缩至约1000ml,加入适量防腐剂,放冷,加入挥发油,加水至1000ml,搅匀,即得。
5.中药复方制剂的口感问题是中药发展的瓶颈之一,呈苦味的中药在所有中药中所占比例较高,其中寒凉药中苦味的中药占64.8%,苦味,直接影响患者服药的依从性,限制了中药的发展,故掩盖中药不良气味和改善口感至关重要。除此之外,中药提取工艺繁多,成分复杂,在生产、储存过程中极易出现浑浊、沉淀等现象,影响液体制剂的口感及质量安全。可见澄清度是口服液的重要质控指标,它反映了产品稳定性,直接影响成品的性状和患者的感官,是液体制剂制备工艺中的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控制中药口服液的质量,需要在制剂工艺中提高澄明度。所以,如何优化中药制剂口感和澄明度就成为了目前中药液体制剂生产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6.银翘解毒合剂处方中,药材多味苦,如金银花味微苦,银翘味苦,荆芥味微涩而辛凉,牛蒡子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桔梗味后苦,故银翘解毒合剂产品味苦、涩,且后苦较重,产品口感差。同时,在现有的银翘解毒合剂制备工艺中,挥发油经提取后,直接加入中药浓缩液进行混合调配,制得产品气味刺激,且挥发油不易溶于水相,易产生分层,溶液分散均匀性差。此外,由于中药提取物含有大量的淀粉、多糖、蛋白质、鞣质等大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在液体环境中往往处于热力学不稳定体系,极易发生絮凝、沉降,导致银翘解毒合剂在贮
存期间易产生沉淀,澄清度欠佳,稳定性差。因此,如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优化制备工艺,提供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得到口感优良、澄清度好、稳定性高的银翘解毒合剂,提高患者顺应性和产品品质,这是目前本领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口感优良、澄清度好、稳定性高。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可以获得口感优良、澄清度好、稳定性高的银翘解毒合剂,提高患者顺应性和产品品质。
10.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1.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包括主要成分和辅料,其中,所述主要成分包括水提物以及挥发油包合物;
12.所述水提物的原料包括薄荷和荆芥的药渣、淡豆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淡竹叶和甘草;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包括采用环糊精对薄荷和荆芥的挥发油进行包合后制得;所述环糊精的用量为所述薄荷和所述荆芥的挥发油体积的8-20倍;
13.所述辅料包括稳定剂和甜味剂。
1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银翘解毒合剂的所述主要成分和所述辅料制备银翘解毒合剂;
15.优选地,将所述薄荷和所述荆芥经蒸馏得到药渣和油水混合物,所述油水混合物经分离获得蒸馏水溶液和挥发油,所述挥发油经所述环糊精包合获得挥发油包合物;
16.将所述药渣、所述淡豆豉、所述金银花、所述连翘、所述牛蒡子、所述桔梗、所述淡竹叶和所述甘草加水煮沸提取,获得水提物;
17.将所述水提物浓缩得到清膏,将所述清膏进行离心以获得离心液;所述离心液经粗滤获得粗滤液;
18.向所述粗滤液中加入所述辅料,接着再加入所述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配制重量,获得调配液;所述调配液经精滤即得。
19.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提供的银翘解毒合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环糊精实现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包合效果佳,挥发油包合后,可以防止其逸散,提高制剂稳定性,并掩盖不良气味,降低刺激性;挥发油包合物可以增加挥发油溶解度,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剂量,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减轻毒副作用,同时本技术还加入了稳定剂,稳定剂可以进一步提升口服液的稳定性,稳定剂能够适当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从而降低贮存时产品中的微粒沉降速度。甜味剂的增加可以改善口感,掩盖口服液的苦味。本技术提供的银翘解毒合剂口感优良、澄清度好、稳定性高,其在有效期内较澄清,稳定性良好,明显改善了银翘解毒合剂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大量沉淀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
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2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包括主要成分和辅料,其中,主要成分包括水提物以及挥发油包合物;
23.水提物的原料包括薄荷和荆芥的药渣、淡豆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淡竹叶和甘草;挥发油包合物包括采用环糊精对薄荷和荆芥的挥发油进行包合后制得;环糊精的用量为薄荷和荆芥的挥发油体积的8-20倍。具体来说,本技术中,水提物的原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淡豆豉8-12份、薄荷9.6-14.4份、荆芥6.4-9.6份、金银花16-24份、连翘16-24份、牛蒡子(炒)9.6-14.4份、桔梗9.6-14.4份、淡竹叶6.4-9.6份和甘草8-12份;
24.辅料包括稳定剂和甜味剂,优选地,辅料还可以包括常规的防腐剂和香精。
25.本技术辅料的添加量可以按照常规用量进行添加,优选地,本技术对上述辅料的用量进行限定,使得最终获得的产品性能更佳。具体来说,辅料按主要成分的总量的质量百分数计包括稳定剂0.01-0.2%、防腐剂0.01-0.3%、甜味剂0.05-0.15%和香精0.05-0.2%。优选地,辅料按主要成分的总量的质量百分数计包括稳定剂0.05-0.16%、防腐剂0.03-0.3%、甜味剂0.10-0.12%和香精0.05-0.15%。
26.本技术中主要成分是参照《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进行选择的,本技术的核心在于,调整了银翘解毒合剂的辅料以及制备工艺。
27.具体来说,本技术中,采用环糊精对薄荷和荆芥的挥发油进行包合,可以有效防止挥发油逸散,提高制剂稳定性,并掩盖不良气味,降低刺激性。包合物可以增加挥发油溶解度,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剂量,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减轻毒副作用;挥发油包合后粉末化,可制成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等,不仅便于生产,而且利于质量控制、保存和携带等;此外,挥发油被嵌入环糊精分子中,可调节所形成包合物的释药速度,达到缓释、靶向的目的。优选地,环糊精但不限于包括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中的一种或几种。
28.进一步地,本技术添加了稳定剂,稳定剂可以有效解决口服液中沉淀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分散介质的黏度,从而降低贮存时产品中微粒沉降速度。本技术中,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琼脂、黄原胶、cmc-na、卡拉胶和海藻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29.此外,本技术中还添加了甜味剂,甜味剂可以有效掩盖中药制剂的苦味,优选地,甜味剂包括但不限于甜菊素、三氯蔗糖和阿司帕坦中的一种或几种。
30.防腐剂可以选择常规防腐剂,包括但不限于羟苯甲酯、羟苯乙酯、阿司帕坦和苯甲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31.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组分的选择和配合,可以得到口感优良、澄清度好、稳定性高的银翘解毒合剂,提高患者顺应性和产品品质。
32.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采用上述主要成分和辅料制备银翘解毒合剂。
33.具体来说,其包括如下步骤:
34.s1、制备挥发油包合物。
35.将薄荷和荆芥经蒸馏得到药渣和油水混合物,油水混合物经分离获得蒸馏水溶液和挥发油,挥发油经环糊精包合获得挥发油包合物;
36.挥发油包合物是通过将环糊精加入水中溶解,用无水乙醇溶解挥发油后逐滴滴加至环糊精的水溶液中,控制包合温度为28-55℃,搅拌速度为500-800r/min,包合时间为0.5-4h,冷冻干燥24-36h,即得。
37.s2、制备水提物。
38.将药渣、淡豆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淡竹叶和甘草加水煮沸提取,获得水提物;
39.具体来说,先将淡豆豉加5~8倍量水煮沸,于80-90℃下温浸二次,每次2-3小时,合并浸液,过200-3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一浸液;再将药渣、金银花、连翘、牛蒡子、桔梗、淡竹叶和甘草加5~10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200-3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浸液;合并第一浸液和第二浸液即得水提物。
40.s3、制备粗滤液。
41.将浸液浓缩得到60℃下的相对密度为1.05-1.12的清膏,将清膏采用转速为8000-15000rpm的离心机进行离心以获得离心液;离心液经孔径为3-20μm的滤板进行粗滤获得粗滤液;
42.s4、获得调配液。
43.向粗滤液中加入防腐剂、甜味剂、香精和稳定剂,接着再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配制重量,获得调配液;调配液经孔径为0.2-1μm的滤板进行精滤即得。
44.本技术通过环糊精实现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包合效果佳,挥发油包合后,可以防止其逸散,提高制剂稳定性,并掩盖不良气味,降低刺激性;包合物可以增加挥发油溶解度,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剂量,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减轻毒副作用,同时本技术还加入了稳定剂,稳定剂可以进一步提升口服液的稳定性,稳定剂能够适当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从而降低贮存时产品中的微粒沉降速度。甜味剂和香精的增加可以改善口感,掩盖口服液的苦味。此外,本技术中调配过程中,还结合了粗滤和精滤的技术,粗滤和精滤有利于除去杂质,降低口服液中固形物的含量,同时更好的保留了有效成分,使得本技术提供的银翘解毒合剂在有效期内较澄清,稳定性良好,明显改善了银翘解毒合剂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大量沉淀的缺陷。本技术经过研究数据显示挥发油包合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体现在溶液顶层分层,其可以有效包合挥发油,避免出现分层的情况,而稳定剂的影响表现在溶液底部沉淀,其可以有效降低贮存时产品中的微粒沉降速度,本技术中挥发油和稳定剂的配合显著提升了口服液整体的稳定性。
4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46.实施例1:
47.本实施例提出的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8.步骤一:称取淡豆豉900g,加6倍量水煮沸,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一浸液。
49.步骤二:称取薄荷1080g、荆芥720g,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3小时以得到蒸馏后的水溶液和薄荷的荆芥的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以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向90ml纯化水中加入挥发油10倍量的环糊精,使其在60℃下溶解完全,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上述挥发油后缓慢滴加到上述环糊精水溶液中,控制包合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550r/min,包合时间为2.5h,冷冻干燥33h,即得。
50.步骤三:取薄荷、荆芥药渣与金银花1800g、连翘1800g、牛蒡子(炒)1080g、桔梗1080g、淡竹叶720g、甘草900g加8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浸液,合并第一浸液和第二浸液,浓缩以得到相对密度1.07(60℃)的清膏。
51.步骤四:采用碟式离心方式对清膏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清膏离心液,离心机转速为10000rpm,并采用孔径为3.0~6.0μm的滤板对离心液进行粗滤以得到粗滤液。
52.步骤五:向粗滤液中加入制剂总量0.03%(w/w)的羟苯甲酯、0.12%的甜菊素、0.1%(w/w)的黄原胶和0.1%专用香精,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10l,搅匀以得到调配液,采用孔径为1.0μm的滤板对调配液进行精滤以得到精滤液,灭菌,灌装,即得。
53.实施例2
54.本实施例提出的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55.步骤一:称取淡豆豉900g,加7倍量水煮沸,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一浸液;
56.步骤二:称取薄荷1080g、荆芥720g,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2.5小时以得到蒸馏后的水溶液和薄荷和荆芥的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以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向72ml纯化水中加入挥发油8倍量的环糊精,使其在60℃下溶解完全,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上述挥发油后缓慢滴加到上述环糊精水溶液中,控制包合温度为28℃,搅拌速度为500r/min,包合时间为4h,冷冻干燥28h,即得。
57.步骤三:取薄荷、荆芥药渣与金银花1800g、连翘1800g、牛蒡子(炒)1080g、桔梗1080g、淡竹叶720g、甘草900g加6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浸液,合并第一浸液和第二浸液,浓缩以得到相对密度1.11(60℃)的清膏;
58.步骤四:采用管式离心方式对清膏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清膏离心液,离心机转速为13000rpm,并采用孔径为10μm的滤板对离心液进行粗滤以得到粗滤液;
59.步骤五:向粗滤液中加入制剂总量0.05%(w/w)的羟苯乙酯、0.20%的阿司帕坦和0.03%(w/w)的琼脂、0.02%的卡拉胶、0.15%专用香精,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10l,搅匀以得到调配液,采用孔径为1.0μm的滤板对调配液进行精滤以得到精滤液,灭菌,灌装,即得。
60.实施例3:
61.本实施例提出的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62.步骤一:称取淡豆豉900g,加5倍量水煮沸,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一浸液;
63.步骤二:称取薄荷1080g、荆芥720g,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1小时以得到蒸馏后的水溶液和薄荷的荆芥的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以备用,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向63ml纯化水中加入挥发油7倍量的环糊精,使其在70℃下溶解完全,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上述挥发油后缓慢滴加到上述环糊精水溶液中,控制包合温度为30℃,搅拌速度为700r/min,包合时间为3h,冷冻干燥30h,即得。
64.步骤三:取薄荷、荆芥药渣与金银花1800g、连翘1800g、牛蒡子(炒)1080g、桔梗1080g、淡竹叶720g、甘草900g加6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浸液,合并第一浸液和第二浸液,浓缩以得到相对密度1.12(60℃)的清膏;
65.步骤四:采用碟式离心方式对清膏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清膏离心液,离心机转速
为8000rpm,并采用孔径为20μm的滤板对离心液进行粗滤以得到粗滤液;
66.步骤五:向粗滤液中加入制剂总量0.25%(w/w)的苯甲酸钠、0.08%的阿司帕坦、0.03%的三氯蔗糖和0.10%(w/w)的海藻酸钠、0.05%专用香精,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10l,搅匀以得到调配液,采用孔径为0.2~0.45μm的滤板对调配液进行精滤以得到精滤液,灭菌,灌装,即得。
67.实施例4:
68.本实施例提出的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69.步骤一:称取淡豆豉900g,加5倍量水煮沸,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一浸液;
70.步骤二:称取薄荷1080g、荆芥720g,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4小时以得到蒸馏后的水溶液和薄荷、荆芥的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以备用,薄荷、荆芥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向108ml纯化水中加入挥发油12倍量的环糊精,使其在60℃下溶解完全,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上述挥发油后缓慢滴加到上述环糊精水溶液中,控制包合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600r/min,包合时间为1.5h,冷冻干燥36h,即得。
71.步骤三:取薄荷、荆芥药渣与金银花1800g、连翘1800g、牛蒡子(炒)1080g、桔梗1080g、淡竹叶720g、甘草900g加5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浸液,合并第一浸液和第二浸液,浓缩以得到相对密度1.08(60℃)的清膏;
72.步骤四:采用碟式离心方式对清膏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清膏离心液,离心机转速为9500rpm,并采用孔径为3~6μm的滤板对离心液进行粗滤以得到粗滤液;
73.步骤五:向粗滤液中加入制剂总量0.30%(w/w)的苯甲酸钠、0.05%的三氯蔗糖、0.10%的黄原胶和0.05%(w/w)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12%专用香精,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10l,搅匀以得到调配液,采用孔径为0.2~0.45μm的滤板对调配液进行精滤以得到精滤液,灭菌,灌装,即得。
74.实施例5:
75.本实施例提出的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6.步骤一:称取淡豆豉900g,加6倍量水煮沸,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一浸液;
77.步骤二:称取薄荷1080g、荆芥720g,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2小时以得到蒸馏后的水溶液和薄荷、荆芥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以备用,薄荷、荆芥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薄荷、荆芥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向135ml纯化水中加入挥发油15倍量的环糊精,使其在60℃下溶解完全,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上述薄荷、荆芥挥发油后缓慢滴加到上述环糊精水溶液中,控制包合温度为40℃,搅拌速度为800r/min,包合时间为0.5h,冷冻干燥24h,即得。
78.步骤三:取薄荷、荆芥药渣与金银花1800g、连翘1800g、牛蒡子(炒)1080g、桔梗1080g、淡竹叶720g、甘草900g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浸液,合并第一浸液和第二浸液,浓缩以得到相对密度1.05(60℃)的清膏;
79.步骤四:采用管式离心方式对清膏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清膏离心液,离心机转速为15000rpm,并采用孔径为10μm的滤板对离心液进行粗滤以得到粗滤液;
80.步骤五:向粗滤液中加入制剂总量0.04%(w/w)的羟苯乙酯、0.10%的甜菊素、
0.08%的黄原胶和0.08%(w/w)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15%专用香精,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10l,搅匀以得到调配液,采用孔径为0.2~0.45μm的滤板对调配液进行精滤以得到精滤液,灭菌,灌装,即得。
81.实施例6:
82.本实施例提出的银翘解毒合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3.步骤一:称取淡豆豉900g,加8倍量水煮沸,于80℃温浸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浸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一浸液;
84.步骤二:称取薄荷1080g、荆芥720g,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3小时以得到蒸馏后的水溶液和薄荷、荆芥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以备用,薄荷、荆芥挥发油用环糊精包合。薄荷、荆芥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向180ml纯化水中加入挥发油20倍量的环糊精,使其在60℃下溶解完全,用少量无水乙醇溶解上述薄荷、荆芥挥发油后缓慢滴加到上述环糊精水溶液中,控制包合温度为55℃,搅拌速度为650r/min,包合时间为2h,冷冻干燥26h,即得。
85.步骤三:取薄荷、荆芥药渣与金银花1800g、连翘1800g、牛蒡子(炒)1080g、桔梗1080g、淡竹叶720g、甘草900g加6倍量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过200目筛网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浸液,合并第一浸液和第二浸液,浓缩以得到相对密度1.05(60℃)的清膏;
86.步骤四:采用碟式离心方式对清膏进行离心处理以得到清膏离心液,离心机转速为11000rpm,并采用孔径为3~6μm的滤板对离心液进行粗滤以得到粗滤液;
87.步骤五:向粗滤液中加入制剂总量0.15%(w/w)的苯甲酸钠、0.05%的甜菊素、0.03%的三氯蔗糖、0.05%的黄原胶和0.10%(w/w)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06%专用香精,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加水至10l,搅匀以得到调配液,采用孔径为1.0μm的滤板对调配液进行精滤以得到精滤液,灭菌,灌装,即得。
88.对比例1
89.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挥发油未经包合而直接加入制剂且未添加甜味剂,具体如下:
90.步骤二中在获得薄荷、荆芥挥发油后,无需进行包合。
91.步骤五中,省略甜味剂且直接加入挥发油。
92.对比例2
93.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药液未对离心液进行粗滤,且未对调配液进行精滤。
94.对比例3
95.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中未添加稳定剂。
96.对比例4
97.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中挥发油未经包合而直接加入制剂。
98.对比例5
99.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5中未添加甜味剂。
100.对比例6
101.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银翘解毒合剂,其配方和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6中挥发油未经包合而直接加入制剂、未对离心液进行粗滤,未对调配液进行精滤、未添加稳定剂、未添加甜味剂。
102.下面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6中制备出的银翘解毒合剂的性质进行检测,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03.一、口感
104.试验由20名江中药业有限公司研发部的工作人员和江西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各10人组成的评定小组,按照口感评分标准采用10分制打分法对样品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银翘解毒合剂的口感越好。银翘解毒合剂口感评定评分标准见表1,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
105.表1.银翘解毒合剂口感评定评分标准
[0106][0107][0108]
表2.银翘解毒合剂口感评价结果表
[0109]
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评分9.29.59.59.99.49.4样品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评分1.78.59.16.34.60.8
[0110]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银翘解毒合剂口感显著优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4-6,表明经环糊精包合和添加甜味剂后产品口感显著改善。
[0111]
二、澄清度
[0112]
试验采用多重光散射仪,通过测定各样品透射光的光强平均值,定量比较各样品的澄清度。相同时间内,透射光的光强平均值越大,则表明样品越澄清。透射光光强平均值测定结果如表3所示。
[0113]
表3.银翘解毒合剂透射光光强平均值测定结果表
[0114][0115]
由表3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银翘解毒合剂澄清度均优于对比例2和对比例6,表明增加微滤技术使样品澄清度显著改善。
[0116]
三、稳定性
[0117]
试验采用多重光散射仪,通过测定各样品的tsi系数,初步定性表征各样品的不稳定性现象发生过程。相同时间,tsi系数越大,则表明样品越不稳定。此外,结合加速稳定性试验,通过样品的性状比较各样品的稳定性。稳定性测定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0118]
表4.银翘解毒合剂tsi测定结果表
[0119]
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tsi1.231.311.580.120.660.98样品对比例1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4对比例5对比例6tsi3.5114.5511.373.882.1219.60
[0120]
表5.银翘解毒合剂加速稳定性测定结果表
[0121][0122]
由表4和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银翘解毒合剂稳定性均优于对比例1-6,表明环糊精包合、微滤及添加稳定剂均有利于产品贮存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0123]
从上述口感、澄清度和稳定性实验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4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实施例,其原因可能归因于:1)粗滤和精滤时采用的滤板孔径小,均不大于其他实施例,去除杂质效果更好;2)稳定剂种类选用黄原胶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两种,复配比例更优。
[0124]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银翘解毒合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环糊精实现对挥发油进行包合,包合效果佳,挥发油包合后,可以防止其逸散,提高制剂稳定性,并掩盖不良气味,降低刺激性;包合物可以增加挥发油溶解度,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剂量,改善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减轻毒副作用,同时本技术还加入了稳定剂,稳定剂可以进一步提升口服液的稳定性,稳定剂能够适当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从而降低贮存时产品中的微粒沉
降速度。本技术中环糊精包合和稳定剂的添加,可以协同使得挥发油稳定,口服液整体体系稳定,显著提高银翘解毒合剂的澄清度和稳定性。甜味剂和香精的增加可以改善口感,掩盖口服液的苦味。此外,本技术中调配过程中,还结合了粗滤和精滤的技术,粗滤和精滤有利于除去杂质,降低口服液中固形物的含量,同时更好的保留了有效成分,使得本技术提供的银翘解毒合剂在有效期内较澄清,稳定性良好,明显改善了银翘解毒合剂在放置过程中出现大量沉淀的缺陷。
[012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