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及自动调压方法与流程

2022-04-09 06:2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低压环境下人居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及自动调压方法。


背景技术:

2.高海拔地区因空气稀薄具有气压低、含氧量少等特点,人员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出现各种高原病,影响工作效率,危害人身健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区域进行增压补氧,即设置内部空气压力高于外界空气压力的正压建筑,人员进出正压建筑需要经过过渡区作为缓冲,以提高人体舒适性并减少气压损失
3.目前的过渡区包括一次性实现增减压过渡的结构设计以及多次分级实现增减压过渡的结构设计,但无论哪一种都存在以下问题:在泄压过程中,正压建筑内的增压空气必然会通过过渡区释放到外界环境中,造成能源的浪费。现有文献中暂未见对该部分泄露气体进行再利用的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及自动调压方法,通过对部分增压气体的二次利用实现节能降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人员离开正压建筑的第一舱体和至少一个用于人员进入正压建筑的第二舱体,所述第一舱体通过第一承压内门和第一调节阀与正压建筑连通,且通过第一承压外门和第一泄压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舱体通过第二承压内门和第二调节阀与正压建筑连通,且通过第二承压外门和第二泄压阀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舱体与第二舱体之间通过第三调节阀连通。
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均设有窗户。
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设置在正压建筑的同一侧且二者间距离不超过5米。
8.一种基于上述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的自动调压方法,
9.无人员进出时:
10.通过第一调节阀使第一舱体内的气压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通过第二泄压阀使第二舱体内的气压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11.当仅有人员进入正压建筑时:
12.打开第二承压外门,人员进入到第二舱体内部,关闭第二承压外门和第二泄压阀,第二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二调节阀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打开第二承压内门,人员进入到正压建筑中,关闭第二承压内门和第二调节阀,第二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二泄压阀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13.当仅有人员离开正压建筑时:
14.打开第一承压内门,人员进入到第一舱体内部,关闭第一承压内门和第一调节阀,
第一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一泄压阀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打开第一承压外门,人员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关闭第一承压外门和第一泄压阀,第一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一调节阀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
15.当同时有人员离开和进入正压建筑时:
16.打开第一承压内门和第二承压外门,人员分别进入到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内部,关闭第一承压内门、第二承压外门、第一调节阀和第二泄压阀,打开第三调节阀,使第一舱体内的部分空气进入第二舱体内,待两个舱体内的气压平衡后关闭第三调节阀,第一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一泄压阀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打开第一承压外门,离开的人员进入到外界环境中,第二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二调节阀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打开第二承压内门,进入的人员进入到正压建筑中,关闭第一承压外门、第二承压内门、第一泄压阀和第二调节阀,再次打开第三调节阀,使第二舱体内的部分空气进入第一舱体内,待两个舱体内的气压平衡后关闭第三调节阀,第一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一调节阀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第二舱体内的气压通过第二泄压阀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17.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对同一时间内不同区域的实时气压数据进行比对,判断舱体与舱体之间、舱体与正压建筑之间以及舱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达到气压平衡。
1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观测舱体内气压数据的变化趋势,判断舱体与舱体之间、舱体与正压建筑之间以及舱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达到气压平衡。
1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在面对人员需要同时进出正压建筑的情况时,通过第三调节阀将部分空气从需要降压的舱体输送至需要增压的舱体内,对于需增压的舱体来说,节省了本该用于产生对应部分空气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在实现调节各舱体压力的同时,避免因将空气直接排放至外界造成的浪费。
21.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所有增压建筑,对现有过渡区结构的改造工程量小,可以以较小的施工成本获得较大的节能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的立体图;
24.图2为图1的侧视图;
25.图中:01、正压建筑,1、第一舱体,2、第一承压内门,3、第一调节阀,4、第一承压外门,5、第一泄压阀,6、第二舱体,7、第二承压内门,8、第二调节阀,9、第二承压外门,10、第二泄压阀,11、第三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
方案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与另一元件存在“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关系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过其他中间件间接固定、固接、连接或连通在另一元件上。
28.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9.实施例
30.参见图1和图2,一种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包括一个第一舱体1和一个第二舱体6,所述第一舱体1作为人员从正压建筑01到外界环境的缓冲通道,所述第二舱体6作为人员从外界环境到正压建筑01的缓冲通道。正压建筑01内的空气压力比外界环境的空气压力高,且正压建筑01通过压力调节系统将其内部气压维持在稳定状态。
31.所述第一舱体1通过第一承压内门2和第一调节阀3与正压建筑01连通,所述第一舱体1通过第一承压外门4和第一泄压阀5与外界连通。
32.所述第二舱体6通过第二承压内门7和第二调节阀8与正压建筑连通,所述第二舱体6通过第二承压外门9和第二泄压阀10与外界连通。
33.所述第一舱体1与第二舱体2之间设有气体输送管道,在所述气体输送管道上设有第三调节阀11。
3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舱体1和第二舱体2的侧壁上均设有窗户,用于采光和观察内部人员情况,同时减轻密闭空间给人体带来的不适感,所用窗户结构具备优秀的承压和密封能力。
35.为了减少气体输送过程中的损耗,应当尽可能缩短第一舱体1与第二舱体2之间的气体输送管道的长度,因此,将第一舱体1和第二舱体2设置在正压建筑的同一侧且二者间的距离不超过5米,最好不超过1米。
36.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舱体1和第二舱体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人员流动数据设置为多个,第一舱体1与第二舱体6的数量相同且设置为两两一组,每组的第一舱体1与第二舱体6通过第三调节阀11对应连通;或者第一舱体1与第二舱体6的数量相同,且每个第二舱体6均可与多个第一舱体1连通。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第一承压内门2、第一调节阀3、第一承压外门4、第一泄压阀5、第二承压内门7、第二调节阀8、第二承压外门9、第二泄压阀10、第三调节阀11以及各气压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反馈的气压数据向对应的阀和门发送开闭信号。
38.上述大空间正压建筑人员出入过渡区结构的自动调压过程具体如下:
39.无人员进出时:
40.第一舱体1内的气压与正压建筑01内的气压相同,第二舱体6内的气压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41.当仅有人员进入正压建筑时:
42.打开第二承压外门9,人员进入到第二舱体6内部,关闭第二承压外门9和第二泄压阀10,第二舱体6内的气压通过第二调节阀8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打开第二承压内门7,人员进入到正压建筑01中,关闭第二承压内门7和第二调节阀8,第二舱体6内的气压通过第二泄压阀10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43.当仅有人员离开正压建筑时:
44.打开第一承压内门2,人员进入到第一舱体1内部,关闭第一承压内门2和第一调节阀3,第一舱体1内的气压通过第一泄压阀5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打开第一承压外门4,人员进入到外界环境中,关闭第一承压外门4和第一泄压阀5,第一舱体1内的气压通过第一调节阀3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
45.当同时有人员离开和进入正压建筑时:
46.打开第一承压内门2和第二承压外门9,人员分别进入到第一舱体1和第二舱体6内部,关闭第一承压内门2、第二承压外门9、第一调节阀2和第二泄压阀10,打开第三调节阀11,使第一舱体1内的部分空气进入第二舱体6内,待两个舱体内的气压平衡后关闭第三调节阀11;
47.第一舱体1内的气压通过第一泄压阀5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打开第一承压外门4,离开的人员进入到外界环境中,第二舱体6内的气压通过第二调节阀8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打开第二承压内门7,进入的人员进入到正压建筑中,关闭第一承压外门4、第二承压内门7、第一泄压阀5和第二调节阀8,再次打开第三调节阀11,使第二舱体6内的部分空气进入第一舱体1内,待两个舱体内的气压平衡后关闭第三调节阀11,第一舱体1内的气压通过第一调节阀3升至与正压建筑内的气压相同,第二舱体6内的气压通过第二泄压阀10降至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
48.在上述过程中,为了判断舱体与舱体之间、舱体与正压建筑之间以及舱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达到气压平衡,可通过对同一时间内不同区域的实时气压数据进行比对,若两个气压值相等,则认为气压已达到平衡状态;或者可通过观测舱体内的气压数据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若气压值不再变化,则认为气压已达到平衡状态。
4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改进或等同替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