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4-08 00: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内照明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及车辆。


背景技术:

2.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在车辆技术领域中,车辆的内部通常配备有车内阅读灯,车内阅读灯通常是安装在车辆顶板处,车内阅读灯用于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时候起到一定的车内照明作用,以方便乘客和驾驶员的使用。现有技术中的车内阅读灯不能为乘客提供精准照明,不能满足乘客的读书等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适应照明灯,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车内阅读灯不能为乘客提供精准照明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包括,
6.外壳体,围成安装腔,所述外壳体形成有腔开口;
7.照明机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照明机构对应所述腔开口布置;
8.驱动机构和传动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照明机构连接;
9.控制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用于根据座椅的位置控制所驱动机构动作,使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运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转动轴;
11.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一所述齿轮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且该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重合;
12.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多个所述齿轮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带动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转动。
13.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齿轮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和一对相互啮合的直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另一所述锥齿轮与一所述直齿轮同轴相连,另一所述直齿轮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第一支架;
15.所述照明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轴线重合且分别位于所述照明机构的两侧,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第一支架一一对应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自适应照明灯还包括停止开关,所述停止开关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停止开关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
17.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转动与所述停止开关碰触时,所述停止开关停止所述驱动机构
的动作。
18.进一步的,所述停止开关设置有两个,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转动时具有两个转动终点位置,所述停止开关与所述转动终点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19.进一步的,所述腔开口呈圆形结构;
20.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壳体,所述灯壳体呈半球形结构,所述灯壳体的部分穿过所述腔开口,并适于在所述腔开口内转动。
2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形成有第一圆台孔,所述第一圆台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连接,第二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孔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所述腔开口;
22.所述灯壳体形成有第二圆台孔,所述第二圆台孔的一端与所述灯壳体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灯壳体内;
23.所述照明机构还包括灯组件,所述灯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台孔内;
24.所述灯壳体的部分穿过所述腔开口伸入所述第一圆台孔内,所述灯组件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圆台孔位于所述第一圆台孔内。
25.进一步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多个灯单元,多个所述灯单元至少具有两个色温。
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适应照明灯具有以下优势:
27.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照明灯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时候起到一定的车内照明作用,以方便乘客的使用。控制机构用于根据座椅的位置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使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照明机构往复运动,照明机构的照射位置不需要手动调节,可根据座椅的位置实现照射位置的自动调整,具有智能化程度高,且为乘客提供精准的照明的优点,满足乘客读书等使用需求。
2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车辆的车内阅读灯不能为乘客提供精准照明的问题。
2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0.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自适应照明灯和座椅位置监测单元,所述座椅位置监测单元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所述座椅位置监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座椅的位置信息。
31.所述车辆与上述自适应照明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2.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适应照明灯分解图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适应照明灯第一角度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适应照明灯第二角度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自适应照明灯去除上壳体、控制机构和停止开关后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图2中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灯罩的第一角度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灯罩的第二角度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灯罩的卡接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机支架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停止开关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灯壳体第一角度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灯壳体第二角度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金属卡子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透光住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7.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亮条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48.附图标记说明:
49.1-外壳体;11-上壳体;12-灯罩;121-腔开口;122-第一支架;1221-第一通孔;123-第一圆台孔;124-第一安装部;125-第二安装部;126-卡接部;
50.21-灯组件;211-亮条;2111-卡爪;212-透光柱;22-灯壳体;221-转动轴;222-第二圆台孔;
51.31-驱动电机;321-第一锥齿轮;322-第二锥齿轮;323-第一直齿轮;324-第二直齿轮;33-电机支架;331-弧形板;332-支撑板;333-第二通孔;334-安装板;3341-第三通孔;
52.41-电路板;42-停止开关;
53.51-金属卡子。
具体实施方式
5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55.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是指相对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和后方。
56.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5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照明灯,包括外壳体1、照明机构、驱动机构、传动组件和控制机构,外壳体1围成安装腔,所述外壳体1形成有腔开口121;照明机构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照明机构对应所述腔开口121布置;驱动机构和传动组件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照明机构连接;控制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用于根据座椅的位置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动作,使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运动。
58.具体而言,外壳体1围成安装腔,照明机构、驱动机构和传动组件均设置在安装腔内,外壳体1能够起到保护位于安装腔内部件的作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保护照明机构、驱动机构和传动组件。
59.安装腔通过腔开口121与外壳体1的外部连通,照明机构对应腔开口121布置时,照明机构发出的光能够照射到外壳体1的外部。
60.驱动机构是照明机构往复运动的动力源,传动组件用于传递动力。驱动机构产生的驱动力通过传动组件传递给照明机构,使得照明机构能够实现往复运动,照明机构往复
运动使得其发出光的照射位置发生变化。
6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自适应照明灯在夜晚或光线较暗的时候起到一定的车内照明作用,以方便乘客的使用。控制机构用于根据座椅的位置控制驱动机构动作,使驱动机构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照明机构往复运动,照明机构的照射位置不需要手动调节,可根据座椅的位置实现照射位置的自动调整,具有智能化程度高,且为乘客提供精准的照明的优点,满足乘客读书等使用需求。
62.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外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灯罩12,上壳体11和灯罩12连接后围成安装腔。灯罩12上形成有腔开口121,照明机构、驱动机构、传动组件均固定设置在灯罩12上。
63.参照图1、图4、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机构包括转动轴221;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齿轮,一所述齿轮与所述转动轴221连接,且该所述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转动轴221的轴线重合;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31,驱动电机31通过多个所述齿轮驱动所述转动轴221转动,所述转动轴221转动带动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转动。
64.齿轮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具有传动平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使用的功率、速度和尺寸范围大等特点。驱动电机31的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是照明机构往复运动的动力源,驱动电机31产生的驱动转矩通过多个齿轮驱动转动轴221带动照明机构往复转动,使得照明机构的照射角度可根据座椅的位置实现精准调整,为乘客提供精准的照明。
65.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齿轮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和一对相互啮合的直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另一所述锥齿轮与一所述直齿轮同轴相连,另一所述直齿轮与所述转动轴221连接。
66.参照图1、图4和图5所示,具体的,一对相互啮合的锥齿轮分别为第一锥齿轮321和第二锥齿轮322,一对相互啮合的直齿轮分别为第一直齿轮323和第二直齿轮324。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与第一锥齿轮321连接,第一锥齿轮321与第二锥齿轮322啮合,第二锥齿轮322与第一直齿轮323通过连接轴同轴相连,第一直齿轮323与第二直齿轮324啮合,第二直齿轮324与转动轴221连接。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转动驱动第一锥齿轮321转动,第一锥齿轮321依次带动第二锥齿轮322、第一直齿轮323和第二直齿轮324转动,第二直齿轮324转动使得转动轴221转动,转动轴221转动则照明机构往复转动。
67.参照图4所示,驱动电机31、一对锥齿轮、一对直齿轮和照明机构布置于灯罩12的下侧内壁,且照明机构位于一对锥齿轮和一对直齿轮围成的空间内,这样的布置方式能够节约空间。
68.参照图1、图4、图5和图9所示,驱动电机31通过电机支架33与灯罩12固定连接。电机支架33包括安装板334、弧形板331和支撑板332,弧形板331和支撑板332分别位于安装板334的两侧,弧形板331的一端与安装板334固定连接,弧形板331的形状与驱动电机31外壳的形状适配,驱动电机31布置在弧形板331上,弧形板331用于支撑驱动电机31;支撑板332具有两个,两个支撑板332间隔设置,也是一端与安装板334固定连接,第一直齿轮323对应侧的支撑板332形成有第二通孔333;安装板334为平板状结构,安装板334形成有第三通孔3341,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适于穿过第三通孔3341伸出至两个支撑板332之间,并与第一锥齿轮321连接,第一锥齿轮321和第二锥齿轮322均位于两个支撑板332之间,第一直齿轮323
位于对应侧支撑板332的外侧,连接轴适于穿过对应侧支撑板332的第二通孔333将第二锥齿轮322与第一直齿轮323连接。由于支撑板332用于对连接轴提供支撑和限位,第二通孔333处最好是设置支撑连接轴且降低连接轴转动过程中摩擦系数的部件,例如,在第二通孔333内设置轴承。
69.参照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一平板状的支撑板332弯折呈n形,支撑板332形成有两个第二通孔333,支撑板332弯折呈n形后两个第二通孔333对称设置,连接轴适于同时穿过两个第二通孔333将第二锥齿轮322与第一直齿轮323连接。
70.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板332具有一个,支撑板332的一端与安装板334固定连接,该支撑板332形成有第二通孔333。此时,驱动电机31的输出轴适于穿过第三通孔3341伸出至该支撑板332和安装板334之间,连接轴适于穿过该支撑板332的第二通孔333将第二锥齿轮322与第一直齿轮323连接。
71.参照图5和图6所示,灯罩12形成有位于安装腔内的第一安装部124和第二安装部125,第一安装部124和第二安装部125均凸出灯罩12的内壁表面设置,第一安装部124和第二安装部125均用于与电机支架33固定连接,第一安装部124用于支撑电机支架33对应的一端,使得电机支架22的固定更加平稳,第一安装部124和第二安装部125增加了电机支架33的高度,满足驱动电机31、一对锥齿轮、一对直齿轮和照明机构的布置需求。
72.参照图5和图6所示,第一安装部124为板状结构,两个第二安装部125均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外壁布置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绕筒状结构的轴线均布设置,加强筋能够增加筒状结构的强度。
73.在实际应用中,第二安装部125还可以均为圆柱状结构或方柱状结构,加强筋例如布置有四个。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安装部124和第二安装部125的结构和形状、以及第二安装部125上加强筋的布置数量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设置,本技术实施例不做限定。
74.参照图1、图4至图6、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第一支架122;所述照明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轴221,两个所述转动轴221的轴线重合且分别位于所述照明机构的两侧,所述转动轴221与所述第一支架122一一对应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轴221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
75.参照图1、图4和图6所示,第一支架122的一端与灯罩12连接,另一端形成有第一通孔1221。照明机构和第二直齿轮324均位于两个第一支架122之间,其中一个转动轴221穿过图4所示下侧的第一通孔1221与第一支架122连接,其中另一个转动轴221与第二直齿轮324连接后穿过图4所示上侧的第一通孔1221与第一支架122连接。第一支架122用于为转动轴221提供支撑和限位,以确保照明机构的精确往复转动,因此,为了支撑转动轴221且降低转动轴221转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例如,在第一通孔1221内设置轴承。
76.参照图6所示,第一支架122呈u型槽状结构,两个第一支架122的槽底相向设置,该槽底形成有第一通孔1221。第一支架122呈u型槽状结构具有结构更加稳定的优点。
77.参照图1、图5和10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照明灯还包括停止开关42,所述停止开关42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停止开关42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转动与所述停止开关42碰触时,所述停止开关42停止驱动机构的动作。
78.具体的,照明机构往复转动与停止开关42碰触时,停止开关42停止驱动电机31的动作,停止开关42用以限制照明机构的转动角度,以实现精准照明。
79.参照图1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停止开关42设置有两个,所述照明机构往复转动时具有两个转动终点位置,所述停止开关42与所述转动终点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80.停止开关42与照明机构往复转动的转动终点位置对应,用于限制照明机构往复转动的界限。在实际应用中,该界限与座椅的极限位置相对应,以实现精准照明。
81.参照图5所示,照明机构的两个转动终点位置镜像设置,且分别位于照明机构转动轴线的两侧。
82.参照图1和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控制机构也布置在安装腔内,外壳体1能够保护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电路板41,电路板41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停止开关42的下端用于与照明机构碰触,上端穿过电路板41后位于电路板41的上方,停止开关42通过电路板41固定在外壳体1上。
83.参照图1、图3至图7、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腔开口121呈圆形结构;所述照明机构包括灯壳体22,所述灯壳体22呈半球形结构,所述灯壳体22的部分穿过所述腔开口121,并适于在所述腔开口121内转动。
84.腔开口121呈圆形结构,且灯壳体22呈半球形结构,灯壳体22的部分与腔开口121之间的间隙可以设计的很小,灯壳体22的部分能够封堵腔开口121,避免灰尘等进入到安装腔内,且使得自适应照明灯的整体性好,更加美观。
85.参照图1、图3至图7、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1形成有第一圆台孔123,所述第一圆台孔123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连接,第二端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第一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端的孔径,所述第二端形成有所述腔开口121;所述灯壳体22形成有第二圆台孔222,所述第二圆台孔222的一端与所述灯壳体22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灯壳体22内;所述照明机构还包括灯组件21,所述灯组件21设置在所述第二圆台孔222内;所述灯壳体22的部分穿过所述腔开口121伸入所述第一圆台孔123内,所述灯组件21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圆台孔222位于所述第一圆台孔123内。
86.参照图1、图3至图7、图11和图12、图14和图15所示,灯组件21包括亮条211和透光柱212,透光柱212位于所述第二圆台孔222内,透光柱212用于发光,亮条211与第二圆台孔222的孔壁连接,以将透光柱212限位在灯壳体22内。
87.参照图5和图15所示,亮条211上设置卡爪2111,亮条211通过卡爪2111与第二圆台孔222的孔壁卡接连接。亮条211使用卡爪2111与第二圆台孔222的孔壁卡接的连接方式简单,且结构简单,这里便不再赘述。
88.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亮条211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与灯壳体22固定连接。
8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照明机构包括多个灯单元,多个所述灯单元至少具有两个色温。
90.照明机构包括多个灯单元,多个灯单元至少具有两个色温时,自适应照明灯能够实现一灯多用,例如同时当做照明灯具和氛围装饰灯。
91.在实际应用中,又例如,在“一键躺平”座椅模式下,照明机构的色温变换为2000k以下,亮度降低为最小值,为车内乘客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氛围。
92.参照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自适应照明灯,驱动电机31驱动一对锥齿轮和一对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324转动带动灯壳体22绕着转动轴221转动,灯壳体22转
动到最左侧时,灯壳体22与左侧的停止开关42碰触,停止开关42停止驱动电机31的动作,灯壳体22位于最左侧的转动终点位置,灯组件21照射到最左侧位置。灯壳体22转动到最右侧时,灯壳体22与右侧的停止开关42碰触,停止开关42停止驱动电机31的动作,灯壳体22位于最右侧的转动终点位置,灯组件21照射到最右侧位置。灯组件21的照射范围为上述最左侧位置和上述最右侧位置,以及位于上述最左侧位置和上述最右侧位置之间的部分。
9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体可以包括上述的自适应照明灯和座椅位置监测单元,所述座椅位置监测单元与所述控制机构通信连接,所述座椅位置监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座椅的位置信息。
94.自适应照明灯能够配合座椅位置为乘客提供精准的照明,满足乘客读书等使用需求,使得车辆具有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95.参照图1、图2、图7、图8和图1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灯罩12上设置卡接部126,卡接部126与金属卡子51连接,灯罩12通过金属卡子51与车辆的顶棚连接,以将外壳体1与顶棚连接,实现自适应照明与车辆的连接。
9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