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23:18: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


背景技术:

2.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站内部设有许多专用的配电柜,用来控制发电站内部的电路回路,天气不同配电柜内部的状态也不一样。
3.目前市场上的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多种多样,但是普遍上存在着实用性低的缺点,现有配电柜都是采用两侧开设的通风口进行通风排湿,虽然有一定的排湿效果,但是不能把配电柜内全部湿气带走,如果外侧也较为潮湿,在空心循环的过程中,配电柜内依然含有湿气,进一步影响到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具备实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不能把配电柜内全部湿气带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包括箱体、通风口和第一防尘网,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湿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且位于排湿机构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
6.所述排湿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引流孔,所述箱体内腔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铁丝筒,所述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内部固定连接除湿层,所述箱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箱口,所述箱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
7.进一步,所述排湿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风管下表面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面向第一风机方向。
8.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箱体内腔的长方和宽度相等,所述引流孔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的下表面。
9.进一步,所述支撑块的内径与铁丝筒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铁丝筒的右侧。
10.进一步,所述导流罩面向铁丝筒方向,所述导流罩固定连接在箱体内腔的底壁。
11.进一步,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柱,所述箱体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箱,所述导热柱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
12.进一步,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隔热箱内腔背壁的第二风机,所述隔热箱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尘板。
13.进一步,所述安装板的长度与箱体内腔的长度相等,所述导热柱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在安装板的内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当箱体内具有湿气的时候,在排湿机构内风机的作用下,将外侧气体抽入干燥后,均匀向上流通,且将箱体内的湿气带走,由于外侧气体到达箱体内后经过了除湿过程,所以停留在箱体内后保证了箱体的干燥。
16.2、该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两侧通风口进行箱体的通风散热,由于配电器件安装在安装板上,所以安装板上的热量能够在散热机构内的作用下进行快速散热,且与前侧通风口的配合,保证了配电器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湿机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示意图。
20.图中:1箱体、2通风口、3第一防尘网、4排湿机构、401底板、402引流孔、403支撑块、404铁丝筒、405电机、406导流罩、407除湿层、408箱口、409风管、410第一风机、411过滤板、5散热机构、501安装板、502导热柱、503散热口、504隔热箱、505散热片、506第二风机、507防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光伏发电站专用配电柜,包括箱体1、通风口2和第一防尘网3,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风口2,进行箱体1的通风,完成配电器件的初次散热,通风口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3,避免灰尘杂质经过通风口2到达箱体1的内部,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湿机构4,将箱体1内部的湿气全部排出,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排湿机构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机构5,提升箱体1内配电器件的散热效果。
23.箱体1内腔的顶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台,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排湿口,排湿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
24.请参阅图2,为了避免配电器件受到湿气的影响,本实施例中的排湿机构 4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的底板401,底板401的下表面开设有引流孔402,使得干燥气体向上流通的时候,能够分布得更广,箱体1内腔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块403,支撑块4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铁丝筒404,在支撑块403 的作用下,提升铁丝筒404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05,箱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罩406,避免了气流流通死角,导流罩406的内部固定连接除湿层407,对湿气进行有效的除湿,箱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箱口408,箱口40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风管409,风管40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风机410,将外侧的气体抽入至风管409的内部,且向上进行快速流通。
25.排湿机构4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风管409下表面的过滤板411,过滤板411 面向第一风机410方向,使经过第一风机410的气体,经过灰尘和杂质的过滤,底板401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箱体1内腔的长方和宽度相等,引流孔402 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在底板401的下表面,保证了气体向上流通时候的均匀性,支撑块403的内径与铁丝筒404的外径相适配,电机40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铁丝筒404的右侧,带着铁丝筒404进行转动后,使铁丝筒404上聚集的水滴甩下,导流罩406面向铁丝筒404方向,导流罩406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腔的底壁。
26.可以看出在第一风机410运行的时候,产生的气流经过除尘和除湿后向上流通,且经箱体1内的湿气全部排出,避免了对配电器件的工作造成影响。,
27.请参阅图3,为了保证配电柜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散热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部的安装板501,配电器件安装在安装板501的上侧,安装板5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热柱502,箱体1的背面开设有散热口503,散热口5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箱504,减少箱体1受到隔热箱504的影响,导热柱502远离安装板5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片505,在导热柱502和散热片505的作用下,将热量散热到隔热箱504中。
28.散热机构5还包括固定连接在隔热箱504内腔背壁的第二风机506,将产生的热量快速排出,隔热箱504的背面开设有与第二风机506相对应的排气口,隔热箱504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尘板507,避免灰尘杂质经过排气口到达箱体1内,安装板501的长度与箱体1内腔的长度相等,导热柱502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在安装板501的内部,多个导热柱502均匀的分布在安装板501内,能够有效的保证导热效果。
29.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30.(1)箱体1内部具有湿气的时候,在第一风机410的运行下,将外侧的气体抽入至风管409的内部,且向上进行快速流通,在过滤板411的作用下,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进行过滤,气体向上流通的时候,会与除湿层407接触,除湿层407会对气体中的水气进行充分吸收,来完成气体的除湿工作,气体向上流通的时候,会与铁丝筒404接触,在电机405的作用下,带着铁丝筒 404在支撑块403的内部稳定转动,此时经过初次除湿后的气体会向上流通,且与铁丝筒404接触,在铁丝筒404的作用下,能够使气体中的水汽被凝集在铁丝上,来完成双重除湿处理,此时气体得到全部干燥,当气体继续向上流通的时候,会将箱体1内停留的湿气排出。
31.(2)在滑台的作用下,使湿气经排湿口排出的时候,不会存在流通死角,因此到达箱体1内的气体都是经过双重除湿的干燥空气,在配电器件工作的时候,安装板501上随着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导热柱502和散热片505的作用下,将热量散发到隔热箱504中,且经过第二风机506的运行快速排出,即可完成安装板501的散热,进一步实现了其上侧安装电子元件的散热,在排湿机构4内第一风机410运行的时候,产生的气流也能将电子元件上的热量带走,且从排湿口散发出去,进一步保证了散热效果。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
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