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20:10: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也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分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铁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磁保持继电器其触点开、合状态平时有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要继续通电,仅靠永久磁铁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
3.现有技术的磁保持继电器通常包括外壳、接触部分、推动卡、衔铁部分、底座和磁路部分等部件,接触部分、推动卡、衔铁部分和磁路部分分别装在底座中,外壳装在底座上并将接触部分、推动卡、衔铁部分和磁路部分容纳在外壳与底座所围成的空间内;衔铁部分中装有磁钢(即永久磁铁),衔铁部分与磁路部分相配合并实现翘翘板式动作,推动卡连接在接触部分与衔铁部分之间。现有技术的这种磁保持继电器虽然能够在产品紧凑性的情况下,实现进一步增加触点间距,提升电流分断性能和提高产品电寿命,但现有技术的这种磁保持继电器缺乏装配可操作性,对于产品装配完成后,产品缺乏参数可监测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在优化继电器装配可操作性的同时,实现了触点间隙监测、超行程监测和触点压力监测的便利性,使得产品过程参数可被监测;同时,能够提高产品可装配性,降低装配过程异物产生风险,进一步提升产品可靠性,有效地保证了电磁继电器的电气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外壳、接触部分、推动卡、衔铁部分、底座和磁路部分;所述衔铁部分内置有磁保持磁钢;所述外壳的底部围在底座外并与底座相固定,以在外壳与底座之间围成用来容纳接触部分、推动卡、衔铁部分和磁路部分的空间;所述底座的一边设有由边壁围成的并具有上敞口的第一空间,所述衔铁部分和磁路部分相配合,并由上向下安装在所述第一空间中;所述底座的另一边设有由边壁围成的并具有上敞口的第二空间,且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接触部分由上向下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中,并利用所述上敞口进行超行程监测;所述底座中,对应于第二空间及其至第一空间的交接处的位置,还设有下开口,且下开口处装有可拆卸的底盖板,所述推动卡通过下开口由下向上安装在所述底座中并连接在所述衔铁部分与所述接触部分之间,并利用所述下开口进行触点压力监测。
6.所述底座的用于围成第二空间的边壁中,在对应于接触部分的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还设为不高于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的矮墙结构,以借用该矮墙结构的低高度进行触点
间隙监测。
7.所述底座设有能够使所述推动卡沿水平往返运动的导向槽,所述推动卡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柱,所述推动卡的两侧的导向柱分别配合在底座对应的导向槽中,使所述推动卡能够沿着推动卡的长度方向往返移动。
8.所述推动卡的长度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衔铁部分设有推动臂,所述衔铁部分的推动臂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第一卡槽中;所述推动卡的长度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接触部分包括主动簧片,所述接触部分的主动簧片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第二卡槽中。
9.所述主动簧片的末端靠里一段的其中一面装有主动触点,所述主动簧片的末端配合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二卡槽中;所述主动簧片的末端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二卡槽中,在相对于主动簧片的背对动触点一面的槽壁中,在槽壁的上段设有斜面,以实现与所述主动簧片的末端滑入装配。
10.所述接触部分还包括主静簧片和主动簧引出片,所述主静簧片的上部装有主静触点,所述主动簧引出片和主静簧片分别从上向下插装在底座的对应插槽中;所述主动簧片的上端与所述主动簧引出片的上端相固定;所述主动簧引出片的下部设有u型口,以从推动卡的宽度的两边外侧跨过;推动卡的宽度的两边则设有让位于主动簧引出片的凹口。
11.所述导向槽与所述下开口相连通,所述底盖板中,在对应于所述推动卡的导向柱的位置设有导向条,所述推动卡的导向柱滑动压在对应的导向条上;所述导向柱中,在与所述导向槽相接触的面分别设为圆弧结构;所述导向条的上端面也设为圆弧面;所述底盖板中,在对应于主静簧片和主动簧引出片的位置还分别设有适配的通孔,以便让主静簧片和主动簧引出片的引出脚通过对应的通孔向下通出底座外。
12.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灭弧磁钢组件,所述外壳的侧壁的内侧设有插槽,所述灭弧磁钢组件装配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并使得灭弧磁钢组件的位置处于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所述灭弧磁钢组件由薄片状的灭弧磁钢和薄片状的隔磁片层叠在一起构成;所述灭弧磁钢组件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
13.所述灭弧磁钢组件部分容纳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所述底座的矮墙结构中,在对应于灭弧磁钢组件外露于所述外壳的插槽的部分,还设有对应适配的凹口,矮墙结构的顶端抵至所述插槽的槽口,以利用矮墙结构遮挡在所述灭弧磁钢组件向外壳内露出的方向上。
14.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辅助触点部分,所述辅助触点部分包括辅助动簧引出片、辅助动簧片和辅助动触点;所述推动卡的宽度的其中一侧设有侧向开口的第三卡槽;所述辅助动簧引出片呈侧向插装在底座的对应插槽中,所述辅助动簧片为l型形状,所述辅助动触点固定在所述辅助动簧片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底端,所述辅助动簧片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顶端与所述助动簧引出片的顶端相固定,所述辅助动簧片的l型的水平一边的自由端适配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三卡槽中。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底座的另一边设有由边壁围成的并具有上敞口的第二空间,且第二空间与第一空间相连通,所述接触部分由上向下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中,并利用所述上敞口进行超行程监测;所述底座中,对应于第二空间及其至第一空间的交接处的位置,还设有下开口,且下开口处装有可拆卸的底盖板,所述推动卡由下向上安装在所
述底座中并连接在所述衔铁部分与所述接触部分之间,并利用所述下开口进行触点压力监测。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是利用底座上方在未装配外壳时处于敞开状态,便于产品超行程测量监测;在底座的底部增加下开口,在未装配推动卡情况下,便于对产品触点压力进行监测。同时,这种结构可以实现接触部分、磁路部分装配后从上往下装,而推动卡又可以从下往上装,从实现自动化的安装工序方式上更为简便。
17.2、本实用新型由于还采用了在底座的用于围成第二空间的边壁中,在对应于接触部分的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还设为不高于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的矮墙结构,以借用该矮墙结构的低高度进行触点间隙监测。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是利用底座近触点位置的矮墙结构的上方形成监测空间,产品在装配完成后通过监测空间监测产品参数合格与否,监测完成后再装入外壳部分,实现了触点间隙监测、超行程监测和触点压力监测的便利性,使得产品过程参数可被监测。
18.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主动簧片的末端设有折弯部;所述第二卡槽中,在相对于主动簧片的背对动触点一面的槽壁中,在槽壁的上段设有斜面,以实现与所述主动簧片的末端滑入装配。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动簧片设置折弯,推动卡对应配合处设置斜坡,通过斜坡与动簧片下端折弯配合,滑入装配,来与所述推动卡连接,能够减少主动簧片装配过程与推动卡刮擦产生异物。
19.4、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外壳的侧壁的内侧设有插槽,将灭弧磁钢组件装配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并使得灭弧磁钢组件的位置处于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且所述灭弧磁钢组件由薄片状的灭弧磁钢和薄片状的隔磁片层叠在一起构成;所述灭弧磁钢组件部分容纳在所述外壳的插槽中;所述底座的矮墙结构中,在对应于灭弧磁钢组件外露于所述外壳的插槽的部分,还设有对应适配的凹口,矮墙结构的顶端抵至所述插槽的槽口,以利用矮墙结构遮挡在所述灭弧磁钢组件向外壳内露出的方向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矮墙结构和外壳的插槽的槽壁阻挡在接触部分与灭弧磁钢之间,可以阻挡来自触点切换电弧燃烧的热量,降低吹弧磁钢因电弧燃烧引起的磁性能热衰减。
20.5、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所述推动卡的宽度的其中一侧设有侧向开口的第三卡槽;所述辅助动簧引出片呈侧向插装在底座的对应插槽中,所述辅助动簧片为l型形状,所述辅助动触点固定在所述辅助动簧片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底端,所述辅助动簧片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顶端与所述助动簧引出片的顶端相固定,所述辅助动簧片的l型的水平一边的自由端适配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三卡槽中。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使辅助触点与主触点都是由统一零件(即推动卡)驱动,避免不同零件驱动时,不同零件之间配合失效,导致指示状态不可靠的风险;该结构能够提升现有动作反馈功能的可靠性。
21.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转动一个角度);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未含外壳);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主视图(未含外壳);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未含外壳、磁路部分和衔铁部分,且是沿着继电器的长度方向剖切);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未含外壳,且是沿着继电器的宽度方向的一个剖切面剖切);
28.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是沿着继电器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个剖切面剖切);
29.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辅助触点部分、推动卡和接触部分相配合的示意图;
3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未含外壳和底座);
31.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和推动卡相配合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底面翻转向上);
32.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壳、灭弧磁钢组件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33.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辅助触点部分与推动卡相配合的示意图;
34.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座和推动卡相配合的剖视图;
35.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底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实施例
37.参见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外壳1、接触部分2、推动卡3、衔铁部分4、底座5和磁路部分6;所述衔铁部分4内置有磁保持磁钢,衔铁部分4是由两块衔铁41和一块磁钢拼成工字型并通过注塑工艺制作而成,衔铁部分4还设有推动臂42用来与推动卡3相配合;磁路部分6由线圈61和轭铁62组成;所述外壳1的底部围在底座5外并与底座5相固定,以在外壳1与底座5之间围成用来容纳接触部分2、推动卡3、衔铁部分4和磁路部分6的空间;所述底座5的一边设有由边壁51围成的并具有上敞口的第一空间52,所述衔铁部分4和磁路部分6相配合,并由上向下安装在所述第一空间52中,衔铁部分4和磁路部分6相配合时,是将衔铁部分4的两侧的工字型口分别与轭铁62相配合,使衔铁部分4在线圈通入正反向电流时,实现翘翘板式动作;所述底座5的另一边设有由边壁53围成的并具有上敞口的第二空间54,且第二空间54与第一空间52相连通,所述接触部分2由上向下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54中,并利用所述上敞口进行超行程监测;所述底座5中,对应于第二空间及其至第一空间的交接处的位置,还设有下开口55,且下开口处装有可拆卸的底盖板7,所述推动卡3通过下开口由下向上安装在所述底座5中并连接在所述衔铁部分4与所述接触部分2之间,并利用所述下开口55进行触点压力监测。
38.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的用于围成第二空间54的边壁53中,在对应于接触部分的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还设为不高于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的矮墙结构58,以借用该矮墙结构58的低高度进行触点间隙监测。
39.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5设有能够使所述推动卡3沿水平往返运动的导向槽57,所述推动卡3的宽度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柱31,所述推动卡3的两侧的导向柱31分别配合在底座对应的导向槽57中,使所述推动卡3能够沿着推动卡3的长度方向往返移动。
40.本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卡3的长度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32,所述衔铁部分4的推动臂42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第一卡槽32中;所述推动卡3的长度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卡槽33,所
述接触部分2包括主动簧片21,所述接触部分2的主动簧片21从上向下插装在所述第二卡槽33中。
41.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动簧片21的末端靠里一段的其中一面装有主动触点22,所述主动簧片21的末端配合在所述推动卡3的第二卡槽33中;所述主动簧片21的末端设有折弯部211;所述第二卡槽33中,在相对于主动簧片的背对动触点一面的槽壁中,在槽壁的上段设有斜面331,以实现与所述主动簧片21的末端滑入装配。
42.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部分2还包括主静簧片24和主动簧引出片23,所述主静簧片24的上部装有主静触点25,所述主动簧引出片23和主静簧片24分别从上向下插装在底座5的对应插槽中,可以通过在主动簧引出片23和主静簧片24上设置凸苞来实现与底座5的对应插槽过盈配合相固定;所述主动簧片21的上端与所述主动簧引出片23的上端相固定;所述主动簧引出片23的下部设有u型口,以从推动卡3的宽度的两边外侧跨过,推动卡的宽度的两边则设有让位于主动簧引出片23的凹口34。
4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57与所述下开口55相连通,所述底盖板7中,在对应于所述推动卡3的导向柱31的位置设有导向条71,所述推动卡3的导向柱31滑动压在对应的导向条71上;所述导向柱31中,在与所述导向槽57相接触的面分别设为圆弧结构;所述导向条71的上端面也设为圆弧面;所述底盖板7中,在对应于主静簧片24和主动簧引出片23的位置还分别设有适配的通孔72,以便让主静簧片24和主动簧引出片23的引出脚通过对应的通孔向下通出底座外。
44.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灭弧磁钢组件8,所述外壳1的侧壁的内侧设有插槽11,所述灭弧磁钢组件8装配在所述外壳的插槽11中并使得灭弧磁钢组件8的位置处于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所述灭弧磁钢组件8由薄片状的灭弧磁钢81和薄片状的隔磁片82层叠在一起构成;所述灭弧磁钢组件8通过过盈配合方式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插槽11中。
45.本实施例中,所述灭弧磁钢组件8只有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外壳1的插槽11中,另一部分露在所述外壳的插槽外,所述底座5的矮墙结构58中,在对应于灭弧磁钢组件外露于所述外壳的插槽的部分,还设有对应适配的凹口56(即灭弧磁钢组件8容纳在凹口56中),矮墙结构58的顶端抵至所述插槽11的槽口,以利用矮墙结构58遮挡在所述灭弧磁钢组件向外壳内露出的方向上。
46.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还包括辅助触点部分9,所述辅助触点部分9包括辅助动簧引出片91、辅助动簧片92、辅助动触点93、辅助静簧片94和辅助静触点95;所述推动卡3的宽度的其中一侧设有侧向开口的第三卡槽35;所述辅助动簧引出片91和辅助静簧片94分别呈侧向插装在底座5的对应插槽中,所述辅助动簧片92为l型形状,所述辅助动触点93固定在所述辅助动簧片92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底端,所述辅助动簧片92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顶端与所述助动簧引出片91的顶端相固定,所述辅助动簧片92的l型的水平一边的自由端适配在所述推动卡3的第三卡槽35中。
4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底座5的另一边设有由边壁53围成的并具有上敞口的第二空间54,且第二空间54与第一空间52相连通,所述接触部分2由上向下安装在所述第二空间54中,并利用所述上敞口进行超行程监测;所述底座5中,对应于第二空间及其至第一空间的交接处的位置,还设有下开口55,且下开口55处装有可拆卸的底
盖板7,所述推动卡3通过下开口55由下向上安装在所述底座5中并连接在所述衔铁部分4与所述接触部分2之间,并利用所述下开口进行触点压力监测。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是利用底座5上方在未装配外壳1时处于敞开状态,便于产品超行程测量监测;在底座5的底部增加下开口55,在未装配推动卡3情况下,便于对产品触点压力进行监测。同时,这种结构可以实现接触部分2、磁路部分6装配后从上往下装,而推动卡3又可以从下往上装,从实现自动化的安装工序方式上更为简便。
4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还采用了在底座的用于围成第二空间54的边壁53中,在对应于接触部分的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还设为不高于动静触点的配合位置的矮墙结构58,以借用该矮墙结构58的低高度进行触点间隙监测。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是利用底座近触点位置的矮墙结构的上方形成监测空间,产品在装配完成后通过监测空间监测产品参数合格与否,监测完成后再装入外壳部分,实现了触点间隙监测、超行程监测和触点压力监测的便利性,使得产品过程参数可被监测。
4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在主动簧片21的末端设有折弯部211;所述第二卡槽33中,在相对于主动簧片的背对动触点一面的槽壁中,在槽壁的上段设有斜面331,以实现与所述主动簧片21的末端滑入装配。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动簧片21设置折弯,推动卡3对应配合处设置斜坡,通过斜坡与动簧片下端折弯配合,滑入装配,来与所述推动卡连接,能够减少主动簧片装配过程与推动卡刮擦产生异物。
5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在外壳1的侧壁的内侧设有插槽11,将灭弧磁钢组件8装配在所述外壳的插槽11中并使得灭弧磁钢组件的位置处于对应于动静触点相配合的位置;且所述灭弧磁钢组件8由薄片状的灭弧磁钢81和薄片状的隔磁片82层叠在一起构成;所述底座5的矮墙结构58中,在对应于灭弧磁钢组件8外露于所述外壳的插槽的部分,还设有对应适配的凹口56,矮墙结构58的顶端抵至所述插槽11的槽口,以利用矮墙结构58遮挡在所述灭弧磁钢组件8向外壳内露出的方向上。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利用矮墙结构和外壳的插槽的槽壁阻挡在接触部分与灭弧磁钢之间,可以阻挡来自触点切换电弧燃烧的热量,降低吹弧磁钢因电弧燃烧引起的磁性能热衰减。
5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保持继电器,采用了所述推动卡3的宽度的其中一侧设有侧向开口的第三卡槽35;所述辅助动簧引出片92呈侧向插装在底座5的对应插槽中,所述辅助动簧片92为l型形状,所述辅助动触点93固定在所述辅助动簧片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底端,所述辅助动簧片92的l型的竖直一边的顶端与所述助动簧引出片91的顶端相固定,所述辅助动簧片92的l型的水平一边的自由端适配在所述推动卡的第三卡槽35中。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使辅助触点与主触点都是由统一零件(即推动卡)驱动,避免不同零件驱动时,不同零件之间配合失效,导致指示状态不可靠的风险;该结构能够提升现有动作反馈功能的可靠性。
52.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