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10:09: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无气田水转注管网的井站,主要依靠罐车进行气田水转运。相较于泵转注,车辆转运更加灵活机动,作为气田水的有效转运工具,是完成天然气生产任务的重要保障,受井站设备设施和信息化完善程度的制约,现场所有的车辆转运气田水均采用人工计量的方式,对于已完成气田水罐液位监控的井站,利用装车前后的液位差计算装车方量,但该方式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对于未完成液位监控的井站,则根据预先核定的运输车辆水罐容积、固定装车空高确认装车方量。而在确认装车方量时,气田水运输车罐顶距地面约 3-5m 的高度,当装车完毕后员工需站到运输车罐顶用尺子对装车空高进行确认,从而达到对运输方量计量的目的,油气田单位的所有气田水运输车罐顶均无护栏等防护设施,因此,员工在测量空高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场所有的车辆转运气田水均采用人工计量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采用本方案,能统一规划所有车辆信息,并根据记载的罐车液位和液量,自动完成装水。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包括橇座,还包括管道、车牌识别摄像头和数据传输柜;
6.所述管道固设于橇座上,所述管道一端连接气田水泵送装置,用于向管道另一端输送气田水,所述管道另一端连接罐车;沿管道一端到另一端方向,所述管道上依次设有y型过滤器和电磁流量计;
7.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和数据传输柜设于橇座上,所述数据传输柜用于接收车牌识别摄像头的识别信号和电磁流量计的计量数据,并向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传输数据。
8.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井站设备设施和信息化完善程度的制约,现场所有的车辆转运气田水均采用人工计量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具体的,其中在管道上设有y型过滤器,用于过滤去除固体杂质颗粒,其中电磁流量计采用适用于脏污物流量测量的电磁流量计,其内带有信号传输模块,能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给数据传输柜,气田水经过泵送装置的抽取,进入到管道内,并通过y型过滤器的过滤,液相经电磁流量计后进入到罐车,再由罐车拉运至回注站回注。在橇座上还设有车牌识别摄像头,能将识别的车辆信息传递给数据传输柜,数据传输柜再将信息传递给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其中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设在管理部门,具有流量数据监控和记录、车辆信息管理、车辆运行轨迹记录、语音对讲以及数据存储、报表生成等功能,能根据已存有的车辆信息进行筛选,并根据筛选出的信息控制气田水的输出流量,完成自动装
水,并精确控制流量;其中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能根据数据传输柜传递的信号,对转运橇内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9.进一步优化,所述电磁流量计和管道另一端之间还设有止回阀;用于防止液体回流。
10.进一步优化,所述管道一端和y型过滤器之间设有球阀;用于手动实现管道的启闭。
11.进一步优化,所述数据传输柜上带有语音模块和显示屏;用于方便现场司机的装水控制。
12.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第一立杆和球形摄像头,所述第一立杆和橇座可拆卸连接,所述球形摄像头设于第一立杆上,并用于拍摄与监控罐车;用于远程监控罐车的装水过程。
13.进一步优化,所述橇座上还设有动力配电箱,所述动力配电箱用于供电;用于对电磁流量计、数据传输柜等进行供电。
14.进一步优化,所述橇座上还设有支撑夹具,所述支撑夹具包括第二立杆、l型支撑板和卡环,所述管道平放于l型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上,所述卡环设于l型支撑板的一个侧边上,并将管道套设在内,所述l型支撑板底部通过第二立杆固定于橇座,沿所述管道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撑夹具;用于平稳支撑并夹持管道。
15.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立杆为伸缩杆;用于根据罐车来调整管道的高度。
16.进一步优化,所述管道的两端均设有伸缩接头;用于实现自由伸缩,和罐车实现对接。
17.进一步优化,所述橇座上还设有防护罩;用于在站外对转运橇进行防护。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本方案提供了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采用本方案,能统一规划所有车辆信息,并根据记载的罐车液位和液量,自动完成装水;还能实现语音交互,由司机现场控制操作;还能对管道实现平稳支撑与夹持,并对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进行防护。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的侧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的局部示意图a。
24.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5.1-橇座,2-管道,3-球阀,4-y型过滤器,5-电磁流量计,6-止回阀,7-车牌识别摄像头,8-数据传输柜,9-第一立杆,10-球形摄像头,11-动力配电箱,12-第二立杆,13-l型支撑板,14-卡环,15-伸缩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2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如图1-图3所示,包括橇座1,还包括管道2、车牌识别摄像头7和数据传输柜8;
28.所述管道2固设于橇座1上,所述管道2一端连接气田水泵送装置,用于向管道2另一端输送气田水,所述管道2另一端连接罐车;沿管道2一端到另一端方向,所述管道2上依次设有y型过滤器4和电磁流量计5;
29.所述车牌识别摄像头7和数据传输柜8设于橇座1上,所述数据传输柜8用于接收车牌识别摄像头7的识别信号和电磁流量计5的计量数据,并向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传输数据。
3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受井站设备设施和信息化完善程度的制约,现场所有的车辆转运气田水均采用人工计量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站外型气田水转运橇,具体的,其中在管道2上设有y型过滤器4,用于过滤去除固体杂质颗粒,其中电磁流量计5采用适用于脏污物流量测量的电磁流量计5,其内带有信号传输模块,能将计量数据实时传输给数据传输柜8,气田水经过泵送装置的抽取,进入到管道2内,并通过y型过滤器4的过滤,液相经电磁流量计5后进入到罐车,再由罐车拉运至回注站回注。在橇座1上还设有车牌识别摄像头7,能将识别的车辆信息传递给数据传输柜8,数据传输柜8再将信息传递给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其中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设在管理部门,具有流量数据监控和记录、车辆信息管理、车辆运行轨迹记录、语音对讲以及数据存储、报表生成等功能,能根据已存有的车辆信息进行筛选,并根据筛选出的信息控制气田水的输出流量,完成自动装水,并精确控制流量;其中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能根据数据传输柜8传递的信号,对转运橇内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流量计5和管道2另一端之间还设有止回阀6;用于防止液体回流。
32.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2一端和y型过滤器4之间设有球阀3;用于手动实现管道2的启闭。
33.本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柜8上带有语音模块和显示屏;为方便现场司机的装水控制,本方案中,因转水橇仪表数据量小,在数据传输柜8上需采用 12”工业级触摸屏和语音模块实现气田水计量数据、ups的采集、储存、人机对话及远传等功能,其中语音模块能进行实时语音播报,触摸屏安装在数据传输柜8上,数据传输柜8安装于橇座上;其中司机到达现场并对接罐车后,通过触摸屏确认开始装水,在达到预定装水量后系统提示司机关闭球阀3,司机关闭球阀3后,在触摸屏上确认装水结束,由系统自动完成当次装水的总量。其中电磁流量计5提供rs485通信接口,通信协议采用modbus-rtu;转水橇上 ups带rs485通信接口,ups综合信息如电压、电流、运行/故障、剩余电量等信息采集至触摸屏并远传。
3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立杆9和球形摄像头10,所述第一立杆9和橇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球形摄像头10设于第一立杆9上,并用于拍摄与监控罐车;为远程监控罐车的装水过程,本方案中,还设有可拆卸的第一立杆9,便于运输转运橇时进行拆卸,而其中球形摄像头10能监控罐车的装水过程,图像通过通信设备上传至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进行存储,
摄像机配256g存储卡,在通信故障情况下,暂存图像,通信恢复后,将图像自动上传;其中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需满足语音对讲要求,并配置有麦克风、音箱;第一立杆9上安装音箱和拾音器,利用网络球形摄像头10语音输入、输出接口,与管理部门实现语音对讲。
35.本实施例中,所述橇座1上还设有动力配电箱11,所述动力配电箱11用于供电;为对电磁流量计5、数据传输柜8等进行供电,本方案中,在动力配电箱11内设交流电源系统,对自控、通信设备进行供电,电源从站外市电引接;交流电源系统带巡检监测功能、rs485接口/modbus通讯协议、时控开关,并在柜体正面嵌入式预留发电机连接插座及双电源转换开关,易于橇体外壳小门外操作,蓄电池后备时间7天。橇体上电缆穿热镀锌钢管从交流电源系统就近引下至格栅板以下,再水平敷设至橇座内设置的矩形管后,经矩形管布放至数据传输柜8、球形摄像头10、车牌识别摄像头7下穿热镀锌钢管引进,电缆采用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在橇装装置金属构架上设置铜接地端子排,供橇上所有用电设备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橇装装置上用电设备采用黄绿相间的 16mm
2 专用接地线与接地端子排连接,橇体应设置环形接地网,水平接地体干线采用50
×
5 热镀锌扁钢,支线采用50
×
3 热镀锌扁钢;垂直接地体采用l50
×
50
×
2500 热镀锌角钢接地极,接地装置埋设深度不低于0.7m,总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36.本实施例中,所述橇座1上还设有支撑夹具,所述支撑夹具包括第二立杆12、l型支撑板13和卡环14,所述管道2平放于l型支撑板13的一个侧边上,所述卡环14设于l型支撑板13的一个侧边上,并将管道2套设在内,所述l型支撑板13底部通过第二立杆12固定于橇座1,沿所述管道2长度方向,依次设有多个支撑夹具;为平稳支撑并夹持管道2,本方案中,在沿管道2长度方向上,还依次设有多个支撑夹具,而由于在气田水运输过程中的高防护性,其中l型支撑板13的一个侧面平行于管道2,使管道2能平放于侧面上,减少管道2所受应力,降低泄漏风险,其中由卡环14对管道2实现固定,便于管道2的拆卸。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杆12为伸缩杆;用于根据罐车来调整管道2的高度。
38.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2的两端均设有伸缩接头15;用于实现自由伸缩,和罐车实现对接。
39.本实施例中,所述橇座1上还设有防护罩;为在站外对转运橇进行防护,本方案中,防护罩外形尺寸3.6m长x2.2m宽x2.6m高,采用瓦楞板墙板将橇四周封闭,屋面采用为钢板;在长向两次侧外墙设1.2m宽x2.1高检修门各1樘,门采用平开钢板式门;在短向两侧外墙顶部设百叶通风口各1个,尺寸1.5m长x0.5m高;操作球阀3处将瓦楞板设置孔洞,方便操作球阀3,按工艺橇中球阀3位置设置孔洞;外露显示屏孔洞顶部设彩钢挡阳挡雨板(在运输时可下翻);ups 充电外接口设孔洞,孔洞设小彩钢翻板(在不充电时可锁)。其中,墙板:墙厚80mm,外面板采用白色钢瓦楞板,2.5mm冷轧板制作,内面板采用1.0mm厚白色钢平板,内面板与外面板之间用岩棉板填塞。屋面板:厚度为50mm,顶面板采用2mm厚钢平板,内面板采用采用1.0mm厚白色钢板,顶面板与外内面板之间用岩棉板填塞,屋面排水坡度为 2%。结构钢:矩形钢、角钢等由组橇厂家根据工艺橇确定。橇防护罩所有钢材均采用 q235b。钢材表面防腐做法:底漆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干膜厚60um;中间漆为环氧云铁漆,干膜厚60um;面漆为丙烯酸聚氨酯漆,干膜厚60um。屋面顶和底座采用沥青做面漆,干膜厚大于70um,屋顶采用加强防腐工艺;组橇厂家应根据橇上工艺布置、监控位置的要求,按上述材料、组装方式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制作,同时需要将外露的球阀3、摄像镜头、显示屏、ups充电口等设置孔
洞让其外露。
40.本方案工作原理:其中远程智能控制管理平台能记录车辆进站的相关信息,包括进站时间、装水地点和装水前水罐液量等,在司机接好装水装置后,通过触摸屏确认开始装水,达到预定装水量后系统提示司机关闭阀门,司机关闭球阀3后,在触摸屏上确认装水结束,由系统自动完成当次装水的总量,中途发生转水故障时,无需在触摸屏上操作,排除故障后继续启动水泵,至装水完成后,在触摸屏上确认“结束”,即为同一台车辆同一次装水。装水完成后自动记录装水后的罐车液位、水罐液量。车辆装水和卸水流程完成,车辆离场时,司机关闭数据传输柜8时,系统检测计量结束状态,当司机未操作“结束计量”按钮时,系统自动告警,并广播提示司机。当车辆完成运输任务后,系统将运输过程产生的数据链,包含图片、视频、车辆行驶轨迹等数据自动归档,并将车辆装水计量、卸水计量、运输距离等数据生成报表,作为结算依据。
41.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