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2-04-07 07:29: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空气炸锅利用高速空气循环的原理,将空气变成“油”,快速加热和脆化食物,做出和油炸类似的美味食物。像肉类、海鲜类和已经腌制好的薯条类食品,不需要加油也可以做出极佳口感的美味。如果食物本身不含油,像新鲜蔬菜、薯条之类的,加一勺油就可以做出传统油炸做法的口感。因此,由于空气炸锅需油量少,烹饪出的食物更加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3.但现有的空气炸锅在烹饪时不能使食物的上下两面都均匀受热,导致食物的烹饪时间较长,甚至会出现食物的上部烤熟,但下部尚未烤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5.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内部容纳腔;送风结构,用于向内部容纳腔送风;底部加热单元,设置在内部容纳腔中;扰风结构,与底部加热单元相连接,扰风结构用于对经过底部加热单元的空气进行扰流。
7.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机体、送风结构、底部加热单元和扰风结构,机体的内部容纳腔用于容纳烹饪器具的锅体,送风结构向内部容纳腔中送风,热空气在内部容纳腔中充分流动,实现对锅体内食材的加热。通过在机体的内部容纳腔中设置底部加热单元,可以使底部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直接辐射到食物上,以对食物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在底部加热单元上连接有扰风结构,扰风结构用于扰动经过底部加热单元的空气,加快了锅体内的空气流通,使锅体内的空气中和更快,温度更均衡,缩短烹饪食物时间,更好地锁住水份营养。另外,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8.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加热单元包括大体上呈u形的发热管,扰风结构位于发热管的内部。
9.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扰风结构设置在大体上呈u形的发热管的内部,使得扰风结构能够更好地起到扰动经过发热管的热空气的效果,加快了锅体内的空气流通,使得发热管散热更快,缩短了温升时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管包括呈c型的第一段管体,和与第一段管体的端部相连的第二段管体和第三段管体,第二段管体和第三段管体相对设置,扰风结构的至少部分结构与第一段管体相连接。
11.在这些实施例中,发热管包括呈c型的第一段管体和位于c型的两个端部的第二段管体、第三段管体,第二段管体、第三段管体沿着c型第一段管体的两个端部向外延伸,大体
上为平直结构且相对设置,第一段管体、第二段管体、第三段管体共同组成了u型的发热管,扰风结构的至少部分结构与第一段管体相连接,由于第一段管体为整个发热管的中间段,这里的发热效果最好,温度最高,因此,将扰风结构设置在c型的第一段管体中间能够更好地起到扰动经过发热管的热空气的效果,加快了锅体内的空气流通,使得发热管散热更快,缩短了温升时间。并且,由于第二段管体和第三段管体与位于机体的侧壁上的电源部件相连接,第一段管体位于整个内部容纳腔的中心位置,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更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扰风结构包括中心部和连接在中心部外周的多个扰风叶片,多个扰风叶片的第一端与中心部的外周相连接,多个扰风叶片的第二端与底部加热单元相连接。
13.在这些实施例中,扰风结构包括中心部和多个扰风叶片,多个扰风叶片用于均匀流经底部加热单元的气流,使得锅体内的空气中和更快,温度更均衡;多个扰风叶片的第一端与中心部的外周相连接,中心部起到支撑多个扰风叶片的作用,多个扰风叶片的第二端与底部加热单元相连接,也使得底部加热单元产品的热量能够传递到扰风结构上,增大了底部加热单元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缩短温升时间,延长了底部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扰风叶片围绕中心部呈辐射状向外延伸,多个扰风叶片沿中心部的外周切线方向的逆时针方向延伸或顺时针方向延伸。
15.在这些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扰风叶片的排布方向与内部容纳腔中的空气旋转方向相同,也即,多个扰风叶片沿中心部的外周切线方向的逆时针方向延伸或顺时针方向延伸,具体以烹饪器具的内部容纳腔中的空气旋转方向为准。这样既起到了扰风效果,又减小了对锅内空气旋转走动时的阻力,加速空气流通与中和,使发热管散热性能更好。
16.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心部呈空心圆柱状,中心部的轴线大体上沿竖直方向延伸,扰风叶片的第一端沿中心部的外周的切线方向与中心部焊接相连;扰风叶片的第二端与底部加热单元焊接相连。如此设置,通过使得扰风叶片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中心部和发热管上,使得扰风叶片的固定稳固,不易松脱。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扰风叶片的第二端具有与底部加热单元外壁相适配的弧形凹槽,底部加热单元卡设在弧形凹槽中。如此设置,更加有利于底部加热单元与扰风叶片之间的组装,在将底部加热单元卡设在扰风叶片的第二端的弧形凹槽中后,对两者之间进行焊接等连接方式,更加便于操作。
18.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锅体,设置于内部容纳腔,锅体具有锅体内腔;食物支撑网,设置在锅体内腔中,底部加热单元位于食物支撑网与锅体组件的底壁之间;底部加热单元与机体可拆卸连接,底部加热单元的端部设置有插接部,机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连接座,插接部插设在连接座中。
19.在这些实施例中,锅体放置在机体的内部容纳腔内,热空气在内部容纳腔中充分流动,实现对锅体内腔中的食材的加热。锅体内设置有食物支撑网,底部加热单元位于食物支撑网的下方,从而可以直接对放置在食物支撑网上的食材进行加热,在烹饪过程中食物产生的油脂或者汤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食物支撑网的下方,从而使食物与油脂或汤水分离,改善了食物的口感。进一步地,底部加热单元与机体可拆卸连接,如此,易于底部加热单元的维修,底部加热单元损坏后可直接替换;并且,底部加热单元因易沾油烟,要方便
清洗,底部加热单元设计成可直接拆下来,实现了单独清洗,保证了底部加热单元的散热性能。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加热单元的端部设置有插接部,机体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连接座,插接部插设在连接座中,锅体位于食物支撑网下方的侧壁上具有通口,底部加热单元的至少部分结构经由通口延伸入锅体内腔中。如此设置,使得底部加热单元与机体的侧壁的连接座之间为插拔连接,通过连接座实现底部加热单元的供电,在需要清洗底部加热单元时,可以直接将底部加热单元由连接座上拔出,清洗完毕后,将底部加热单元插回连接座上即可,方便拆卸和安装。进一步地,在锅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口,底部加热单元连接在机体上,在锅体组装到机体上的情况下,底部加热单元的至少部分结构经由通口延伸入锅体内腔中,对锅体内腔中的食材进行加热,通过在锅体的侧壁上设置用于供底部加热食材进入锅体的通口,便于锅体与机体之间的组装,并且,由于底部加热单元为带电部件,不设置在与用户直接接触的锅体上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加热单元与食物支撑网之间的间距为3至5mm。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底部加热单元距离食物更近,使得食物的温度提升快,缩短了烹饪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底部加热单元与食物支撑网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导致在取出或放置内锅时,底部加热单元与食物支撑网之间接触而产生磨损,影响底部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2.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23.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24.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26.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底部加热单元和扰风结构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27.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底部加热单元和扰风结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28.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和机体的拆分示意图;
29.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器具的爆炸图。
30.附图标号说明:
31.10烹饪器具,110机体,111内部容纳腔,112连接座,113底座,114顶盖,115排气口,120锅体,121锅体内腔,122内锅,123外锅,124把手,130底部加热单元,131发热管,1311第三段管体,1312第二段管体,1313第一段管体,132插接部,133支撑板,140扰风结构,141中心部,142扰风叶片,150电机,151上风叶,152下风叶,153顶部加热单元,154电机固定罩,155控制面板,156反光罩,160密封件,161锅底感温件,162锅顶感温件,163电源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6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的烹饪器具10。
33.然而,本技术可按照许多不同的形式例示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具体实施例。更确切地说,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技术将是彻底的和完整的,并且将要把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34.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10,烹饪器具10包括:机体110,机体110上设有内部容纳腔111;送风结构,用于向内部容纳腔111送风;底部加热单元130,设置在内部容纳腔111中;扰风结构140,与底部加热单元130相连接,扰风结构140用于对经过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空气进行扰流。
35.本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10包括机体110、送风结构、底部加热单元130和扰风结构140,机体110的内部容纳腔111用于容纳烹饪器具10的锅体120,送风结构向内部容纳腔111中送风,热空气在内部容纳腔111中充分流动,实现对锅体120内食材的加热。通过在机体110的内部容纳腔111中设置底部加热单元130,可以使底部加热单元130产生的热量直接辐射到食物上,以对食物进行加热。进一步地,在底部加热单元130上连接有扰风结构140,扰风结构140用于扰动经过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空气,加快了锅体120内的空气流通,使锅体120内的空气中和更快,温度更均衡,缩短烹饪食物时间,更好地锁住水份营养。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具体为空气炸锅。
36.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结构包括上风叶151、下风叶152和电机150,工作时,将食物放在锅体120内。当开始工作时,电机150与顶部加热单元153与底部加热单元130开始工作,电机150带动上风叶151与下风叶152转动而向内部容纳腔111内旋转式吹风,风经过顶部加热单元153把热量带到锅体120的食物上;并在风吹过底部加热单元130时,把底部加热单元130产生的热带出来,烘烤食物的下表面,使食物上下表面烘烤效果一致,烹饪效果好。
37.具体而言,上风叶151将机体110内空气吸入,经电机固定罩154通过顶盖114与机体110之间的缝隙吹出;下风叶152从反光罩156的顶部周边吸入空气,经顶部加热单元153把热能旋转式吹向内部容纳腔111内的每个角落,在锅内形成一个内部循环。因会从反光罩156中间孔吸入少量的外部空气,加上发热管131加热,锅体120内会产生一定的大气压,所以锅内新增的大气压与食物产生的水蒸汽会从排气口115排出,达到烘烤食物的目的。
38.在具体应用中,顶部加热单元153和底部加热单元130的发热部件均为发热管。
39.对于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加热单元130包括大体上呈u形的发热管131,扰风结构140位于发热管131的内部。
40.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扰风结构140设置在大体上呈u形的发热管131的内部,使得扰风结构140能够更好地起到扰动经过发热管131的热空气的效果,加快了锅体120内的空气流通,使得发热管131散热更快,缩短了温升时间。
41.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发热管131包括呈c型的第一段管体1313,和与第一段管体1313的端部相连的第二段管体1312和第三段管体1311,第二段管体1312和第三段管体1311相对设置,扰风结构140的至少部分结构与第一段管体1313相连接。
42.在这些实施例中,发热管131包括呈c型的第一段管体1313和位于c型的两个端部的第二段管体1312、第三段管体1311,第二段管体1312、第三段管体1311沿着c型第一段管体1313的两个端部向外延伸,大体上为平直结构且相对设置,第一段管体1313、第二段管体
1312、第三段管体1311共同组成了u型的发热管131,扰风结构140的至少部分结构与第一段管体1313相连接,由于第一段管体1313为整个发热管131的中间段,这里的发热效果最好,温度最高,因此,将扰风结构140设置在c型的第一段管体1313中间能够更好地起到扰动经过发热管131的热空气的效果,加快了锅体120内的空气流通,使得发热管131散热更快,缩短了温升时间。并且,由于第二段管体1312和第三段管体1311与位于机体110的侧壁上的电源部件相连接,第一段管体1313位于整个内部容纳腔111的中心位置,对食材的加热效果更好。
43.对于扰风结构140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扰风结构140包括中心部141和连接在中心部141外周的多个扰风叶片142,多个扰风叶片142的第一端与中心部141的外周相连接,多个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与底部加热单元130相连接。
44.在这些实施例中,扰风结构140包括中心部141和多个扰风叶片142,多个扰风叶片142用于均匀流经底部加热单元130的气流,使得锅体120内的空气中和更快,温度更均衡;多个扰风叶片142的第一端与中心部141的外周相连接,中心部141起到支撑多个扰风叶片142的作用,多个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与底部加热单元130相连接,也使得底部加热单元130产品的热量能够传递到扰风结构140上,增大了底部加热单元130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缩短温升时间,延长了底部加热单元130的使用寿命。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扰风叶片142围绕中心部141呈辐射状向外延伸,多个扰风叶片142沿中心部141的外周切线方向的逆时针方向延伸或顺时针方向延伸。
46.在这些实施例中,设置多个扰风叶片142的排布方向与内部容纳腔111中的空气旋转方向相同,也即,多个扰风叶片142沿中心部141的外周切线方向的逆时针方向延伸或顺时针方向延伸,具体以烹饪器具10的内部容纳腔111中的空气旋转方向为准,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图1中内锅122的空腔中的箭头示意方向即为空气旋转方向,也即,本实施例中的锅体120内空气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这样既起到了扰风效果,又减小了对锅内空气旋转走动时的阻力,加速空气流通与中和,使发热管131散热性能更好。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中心部141呈空心圆柱状,中心部141的轴线大体上沿竖直方向延伸,扰风叶片142的第一端沿中心部141的外周的切线方向与中心部141焊接相连;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与底部加热单元130焊接相连。如此设置,通过使得扰风叶片14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中心部141和发热管131上,使得扰风叶片142的固定稳固,不易松脱。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具有与底部加热单元130外壁相适配的弧形凹槽,底部加热单元130卡设在弧形凹槽中。如此设置,更加有利于底部加热单元130与扰风叶片142之间的组装,在将底部加热单元130卡设在扰风叶片142的第二端的弧形凹槽中后,对两者之间进行焊接等连接方式,更加便于操作。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机体11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侧部开口的内部容纳腔111;烹饪器具10还包括:锅体120,设置于内部容纳腔111,锅体120具有锅体内腔121;食物支撑网,设置在锅体内腔121中,底部加热单元130位于食物支撑网与锅体120组件的底壁之间;底部加热单元130与机体110可拆卸连接,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端部设置有插接部132,机体110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连接座112,插接部132插设在连接座112中。
50.在这些实施例中,锅体120放置在机体110的内部容纳腔111内,并能够由具有侧壁
开口的内部容纳腔111中抽出、推入,热空气在内部容纳腔111中充分流动,实现对锅体内腔121中的食材的加热。锅体120内设置有食物支撑网,底部加热单元130位于食物支撑网的下方,从而可以直接对放置在食物支撑网上的食材进行加热,在烹饪过程中食物产生的油脂或者汤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到食物支撑网的下方,从而使食物与油脂或汤水分离,改善了食物的口感。进一步地,底部加热单元130与机体110可拆卸连接,如此,易于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维修,底部加热单元130损坏后可直接替换;并且,底部加热单元130因易沾油烟,要方便清洗,底部加热单元130设计成可直接拆下来,实现了单独清洗,保证了底部加热单元130的散热性能。
51.在具体应用中,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包括发热管131、位于所述发热管131的端部的所述插接部132以及套设在所述发热管131端部的密封件160,在所述插接部132插设在所述连接座112中的情况下,所述密封件160封堵所述通口以隔离所述锅体内腔121和所述连接座112。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160包括密封件160底壁和与所述密封件160底壁相连并围设在所述密封件160底壁外周的密封件160侧壁,所述密封件160底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132相适配的配合孔,所述插接部132穿过所述配合孔插设在所述连接座112中,所述密封件160侧壁与所述通口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还包括与所述发热管131相连接的支撑板133,所述支撑板133位于所述发热管131靠近所述插接部132的一端,在所述插接部132插设在所述连接座112中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板133与所述密封件160底壁相抵接。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部加热单元130的端部设置有插接部132,机体110的侧壁内侧设置有连接座112,插接部132插设在连接座112中,锅体120位于食物支撑网下方的侧壁上具有通口,底部加热单元130的至少部分结构经由通口延伸入锅体内腔121中。如此设置,使得底部加热单元130与机体110的侧壁的连接座112之间为插拔连接,通过连接座112实现底部加热单元130的供电,在需要清洗底部加热单元130时,可以直接将底部加热单元130由连接座112上拔出,清洗完毕后,将底部加热单元130插回连接座112上即可,方便拆卸和安装。进一步地,在锅体120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口,底部加热单元130连接在机体110上,在锅体120组装到机体110上的情况下,底部加热单元130的至少部分结构经由通口延伸入锅体内腔121中,对锅体内腔121中的食材进行加热,通过在锅体120的侧壁上设置用于供底部加热食材进入锅体120的通口,便于锅体120与机体110之间的组装,并且,由于底部加热单元130为带电部件,不设置在与用户直接接触的锅体120上也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53.在具体应用中,所述通口大体上呈长条形,所述通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底部加热单元130的宽度。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底部加热单元130与食物支撑网之间的间距为3至5mm。如此设置,一方面,使得底部加热单元130距离食物更近,使得食物的温度提升快,缩短了烹饪时间,提升了烹饪效率;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底部加热单元130与食物支撑网之间的距离过小,而导致在取出或放置内锅122时,底部加热单元130与食物支撑网之间接触而产生磨损,影响底部加热单元130的使用寿命。
55.对于锅体120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锅体120包括外锅123、设置在外锅123内的内锅122和设置在外锅123外侧的把手124。内锅122的底壁作为食物支撑网,内锅122的底壁上设置有多个漏油孔,锅体120呈抽屉式放置在内部容纳腔111中。当然,
锅体120也可以不设置有内锅122,在外锅123中直接设置炸盘作为食物支撑网。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烹饪器具10还包括顶部加热单元153。顶部加热单元153设置在内部容纳腔111内,并位于锅体120的上方;下风叶152设置在内部容纳腔111内,并位于顶部加热单元153的上方。利用下风叶152将顶部加热单元153加热的热空气吹向锅体120,在内部容纳腔111内循环,实现对食材的烹饪,顶部加热单元153配合底部加热单元130,有利于使食物上下表面烘烤效果一致,提高烹饪效果。
57.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烹饪器具10还包括电机固定罩154。电机固定罩154设置在内部容纳腔111的上方,电机150设置在电机固定罩154内。电机150的输出轴向下伸出内部容纳腔111,驱动位于内部容纳腔111内的下风叶152转动,也驱动位于内部容纳腔111上方、电机150下方的上风叶151转动,通过上风叶151对电机150进行散热。
58.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4所示,烹饪器具10还包括反光罩156,设置在内部容纳腔111的顶壁内侧,避免内部容纳腔111内的热量大量传递到电机150附近。
5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烹饪器具10还包括锅顶感温件162和锅底感温件161。锅顶感温件162靠近顶部加热单元153设置,用于检测顶部加热单元153的发热温度。锅底感温件161靠近底部加热单元130设置,用于检测底部加热单元130的发热温度。有利于通过两个温控探头来实现精准控温,智能又省心。
60.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6所示,烹饪器具10还包括设置在机体110的底部的底座113、控制面板155和电源线163,电源线163为控制面板155、电机150、顶部加热单元153、底部加热单元130、锅顶感温件162和锅底感温件161等供电,用户通过控制面板155操控烹饪器具10。
61.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62.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63.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64.本公开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件、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