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与显示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2-04-06 18:10: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现阶段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屏的发展趋势仍是窄边框、轻薄化、高亮、低功耗等的需求,针对窄边框的趋势,目前传统的液晶显示器主要以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为主,导光板侧边都是采用的普通的白反射结构或银反射结构,这样容易漏光、亮度损失比较大,主要原因是侧面反射材料的反射率不够高,同时反射层会存在透光的情况,反射材料会透光产生光损,这样对整机显示亮度会下降,同时有漏光的风险。
3.另一方面,传统的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边框追求越来越窄,覆盖导光板边缘部的边框距离越来越窄,这种情况下,现有的背光模组侧反射结构不能完全达到要求,边框距离越窄,背光模组侧反射结构反射出的光线就越容易从边框内侧射出,即亮线漏光的风险越大。
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急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模组,以解决边缘亮线的光学不良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源;一导光板,包括侧入光面、顶出光面、底反射面以及侧反射面,所述侧入光面对应所述背光源设置;其中所述侧反射面上设置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包括白色油墨层与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设置于所述白色油墨层远离所述侧反射面的一侧。
7.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反射面为抛光面,所述油墨层通过印刷或喷漆的方式涂布于所述侧反射面上。
8.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具有一边缘区,至少所述油墨层中的所述黑色油墨层覆盖位于所述边缘区的所述顶出光面。
9.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白色油墨层的材料微粒直径小于所述黑色油墨层的材料微粒直径。
10.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反射面上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包括:增强型镜面反射膜、金属反射膜以及白色塑料反射膜中的至少一种。
11.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反射面和/或所述侧反射面的内侧设置有网点。
12.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靠近所述背光源一侧的所述网点的密度大于远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所述网点的密度。
13.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背板与一边框,所述背板与所述边框形成一收容腔,用以收容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导光板;其中所述背光源设置于
所述边框的至少一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背板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内。
14.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一扩散膜,对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顶出光面上;一增亮膜,设置于所述扩散膜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15.相应地,在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所述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的一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上;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液晶层,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
16.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一背光源;一导光板,包括侧入光面、顶出光面、底反射面以及侧反射面,所述侧入光面对应所述背光源设置;其中所述侧反射面上设置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包括白色油墨层与黑色油墨层,所述黑色油墨层设置于所述白色油墨层远离所述侧反射面的一侧。对所述侧反射面进行抛光处理,能够使所述白色油墨层与所述侧反射面之间的粘附力增强,所述白色油墨层能够使得来自所述导光板内的光线在所述侧反射面被重新反射回所述导光板内,提高了所述导光板对光线的利用率;所述黑色油墨层能够吸收光线,减少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边缘漏出,改善边缘亮线的光学不良问题,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产品质量。
17.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底反射面和/或所述侧反射面的内侧设置有网点,靠近所述背光源一侧的所述网点的密度大于远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所述网点的密度。这样设置能够使远离所述背光源一侧的所述网点能够反射更多的光,进一步增加了远离所述背光源一侧反射出的发光强度,以此保证所述背光模组整体的亮度均匀性。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一种平面示意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一;
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二;
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三;
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引导入射光线的示意图;
2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7][0028]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和“右”可以是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的方向,也可以是参考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还可以是指相对的两个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30]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7,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一背光源110;一导光板120,包括侧入光面121、顶出光面122、底反射面123以及侧反射面124,所述侧入光面121对应所述背光源110设置;其中所述侧反射面124上设置有油墨层130,所述油墨层130包括白色油墨层131与黑色油墨层132,所述黑色油墨层132设置于所述白色油墨层131远离所述侧反射面124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导光板120为平板式导光板,所述导光板120有六个面,对于侧入式背光源,通常会采用一边布灯,减少光源的数量,以获得较小的空间占用,有利于所述背光源120功耗的降低,也就是说,此时所述导光板120有一个所述侧入光面121,一个所述顶出光面122、一个所述底反射面123以及三个所述侧反射面124,并且三个所述侧反射面124上均设置有所述油墨层130。进一步的,当所述背光源110增加,也就是把所述背光源110布置两边,甚至三边,也就是没增加一个所述侧入光面121,就会相对应的减少一个所述侧反射面124。
[0031]
如图3所示,本技术中所述侧反射面124为抛光面,所述油墨层130通过印刷或喷漆的方式涂布于所述侧反射面124上。也就是说,在所述侧反射面124上印刷或喷漆所述油墨层130时,先对所述侧反射面124进行抛光处理,以形成一抛光面,然后涂布所述白色油墨层131,再涂布所述黑色油墨层132,以形成所述油墨层130。对所述侧反射面124进行抛光处理,能够使所述白色油墨层131与所述侧反射面124之间的粘附力增强。所述白色油墨层131能够使得来自所述导光板120内的光线在所述侧反射面124被重新反射回所述导光板120内,提高了所述导光板120对光线的利用率。所述黑色油墨层132能够吸收光线,减少光线从所述导光板120的边缘漏出,改善边缘亮线的光学不良问题,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产品质量。优选地,所述白色油墨层131的材料微粒直径小于所述黑色油墨层132的材料微粒直径。所述白色油墨层131的材料微粒直径相对较小,能够增强与所述侧反射面124的粘附力;所述黑色油墨层132的微粒直径相对较大,能够增强所述黑色油墨层132的吸光效果。
[0032]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20具有一边缘区126,至少所述油墨层130中的所述黑色油墨层132覆盖位于所述边缘区126的所述顶出光面122。也就是说,所述黑色油墨层132除了涂布与所述侧反射面124,还涂布于位于所述边缘区126的所述顶出光面122,这样设置能够防止光线从所述导光板120的所述顶出光面122的边缘漏出,进一步改善边缘亮线的光学不良问题,并且能够增加所述边缘区126与其他区域的亮度区别,改善所述背光模组100的漏光问题,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产品质量。
[0033]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反射面上设置有反射膜140,所述反射膜包括:增强型镜面反射膜、金属反射膜以及白色塑料反射膜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反射膜140能够使射向其的光线经反射后再次射出,从而增加光线的利用率。增强型镜面反射膜(esr膜)是一种利用了多层膜技术,在100多个微米的厚度内集成了1000多层薄膜。esr膜不含一点金属,是使用pet系树脂为原材料制成的多层膜结构,是一种绿色环保反射材料,利用高分子双折射特性并精密控制薄膜厚度,可以将可见光波长内的光纤均匀反射,使esr膜除了有高反射率外不至干有明暗的色偏。作为高效反射膜,esr膜在整个可见光光谱范围内的反射率都在98%以上,高于目前其他种类的反射膜。金属反射膜都具有较大的消光系数,当光束由空气入射到金属表面时,进入金属内的光振幅迅速衰减,使得进入金属内部的光能相应减少,而反射光能增加,为了使金属反射膜的反射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在膜的外侧加镀几层一定厚度的电介质层,组成金属电介质反射膜。对白色塑料反射膜而言,光线除表面散射外,同时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薄膜介质中,薄膜内部由于有大量的填料和/或微泡,光线遇到这些异物又会发生反射,折射和再反射,尤其是微泡内介质的折射率1.0,光线在微泡的内表面将发生反射,及较大角度的折射。
[0034]
优选地,本技术中所述反射膜140采用esr膜。这种esr膜具有金属的全反射效果,其本身却不是任何金属材料,两面均为高反射面,两面均有一层塑料保护膜保护镜面不受污染,并且其本身是非常均匀、反射率极高的光面,其反射面不存在折管痕迹或者褶皱等破损,能够大幅提高所述背光模组100的背光亮度。
[0035]
如图5与图6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20的所述底反射面123和/或所述侧反射面124的内侧设置有网点125。所述导光板120采用印刷式导光板,以印刷方式将所述网点125印在所述底反射面123和/或所述侧反射面124,其印刷的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所述导光板120在所述背光模组100内部的功能是将所述背光源110提供的侧人射光由内部的反射
原理转换成面光源。从所述侧入光面121进人所述导光板120的入射光碰到所述底反射面123和/或所述侧反射面124的所述网点125发生漫反射后射向所述顶出光面122;没有碰到所述网点125的光线,在所述导光板120内部不断地通过设置于所述侧反射面124的所述油墨层130与设置于所述底反射面123的所述反射膜140进行全反射,最终通过碰到所述网点125发生漫反射后射向所述顶出光面122。所述导光板120的材料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这种材料能够为所述导光板120提供热缩性、高透过率、温湿度稳定性以及抗划伤性。
[0036]
优选地,靠近所述背光源110一侧的所述网点125的密度大于远离所述背光源110一侧的所述网点125的密度。换句话说,所述网点125向远离所述背光源110的方向越来越密集。由于靠近所述背光源110一侧的背光亮度相对较大,这样设置能够使远离所述背光源110一侧的所述网点125能够反射更多的光,进一步增加了远离所述背光源110一侧反射出的发光强度,以此保证所述背光模组100整体的亮度均匀性。
[0037]
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一背板150与一边框160,所述背板150与所述边框160形成一收容腔170,用以收容所述背光源110与所述导光板120;其中所述背光源110设置于所述边框160的至少一内侧面上;所述导光板120设置于所述背板150上,且位于所述收容腔170内。此外,所述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一扩散膜180,对应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20的所述顶出光面122上;一增亮膜190,设置于所述扩散膜180远离所述导光板120的一侧。其中,所述扩散板180与所述增亮膜190通过框胶161与所述边框160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扩散膜180在背光源结构中主要起到修正扩散角度的作用,会使光辐射面积增大。所述背光源110所发出的光经所述扩散膜180扩散之后,能变成面积更大、均匀度较好、色度稳定的二次光源。所述扩散膜180具有扩散光线的作用,即光线在其表面会发生散射,将光线柔和均匀地散播出来,减少所述导光板120出射光的方向性,同时模糊化显示面上可能存在的光学膜片刮伤、黑点等光学品质的瑕疵。所述增亮膜190达到对光线的再次调控,增加亮度。优选地,所述增亮膜190包括多功能棱镜片(multi-functional prism sheet)。
[0038]
请参阅图7,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100以及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0上的一显示面板200;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基板210,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0的出光侧;彩膜基板220,与所述阵列基板210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阵列基板210远离所述背光模组100的一侧;液晶层230,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210与所述彩膜基板220之间。所述阵列基板210、所述彩膜基板220以及所述液晶层230为本领域常规结构即可,本技术不作限定。所述显示模组10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所述显示模组10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所述显示模组10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背光模组100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39]
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100,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一背光源110;一导光板120,包括侧入光面121、顶出光面122、底反射面123以及侧反射面124,所述侧入光面121对应所述背光源110设置;其中所述侧反射面124上设置有油墨层130,所述油墨层130包括白色油墨层131与黑色油墨层132,所述黑色油墨层132设置于所述白色油墨层131远离所述侧反射面124的一侧。所述白色油墨层131能够使得来自所述导光板120内的光线在所
述侧反射面124被重新反射回所述导光板120内,提高了所述导光板120对光线的利用率。所述黑色油墨层132能够吸收光线,减少光线从所述导光板120的边缘漏出,改善边缘亮线的光学不良问题,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产品质量。
[0040]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板120的所述底反射面123和/或所述侧反射面124的内侧设置有网点125,靠近所述背光源110一侧的所述网点125的密度大于远离所述背光源110一侧的所述网点125的密度。这样设置能够使远离所述背光源110一侧的所述网点125能够反射更多的光,进一步增加了远离所述背光源110一侧反射出的发光强度,以此保证所述背光模组100整体的亮度均匀性。
[0041]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42]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100与显示模组10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