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6:27: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勒口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


背景技术:

2.勒口机将上封装订后的书本按尺寸裁切前口,封面压痕、折页的设备,用于完成书本裁切前口及勒口工序。在勒口机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书本封面的两端进行弯折并压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能够有效地对书本封面两端的弯折部位进行热压,使得书本封面两端的弯折部位形成压痕。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板、第一铸铝加热板、第二铸铝加热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压板组件;
5.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板;
6.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和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两侧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压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
7.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压板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与所述第一压板配合,用于压紧封面的一端;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压板配合,用于压紧所述封面的另一端。
8.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还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导杆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一滑套内;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贯穿设置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导杆活动穿设在所述第二滑套内,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与所述第四连接件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用于与勒口机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用于与勒口机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板底部。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一体成型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固定板、第一铸铝加热板、第二铸铝加热板、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压板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固定板;所述压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和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两侧的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所述压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压板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与所述第一压板配合,用于压紧封面的一端;所述第二气缸的推杆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压板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压板配合,用于压紧所述封面的另一端;使用时,勒口机将书本封面的两端分别向内弯折后输送至所述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使得所述封面两端的弯折部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与所述第一压板之间和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与所述第二压板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铸铝加热板和所述第二铸铝加热板向内移动至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和所述第二压板抵接,实现对所述封面两端弯折部位的热压,进而形成压痕,压痕效果较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的主视图;
18.图3为图1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中第一铸铝加热板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第一铸铝加热板7的俯视图;
20.图5为图1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中第二铸铝加热板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中第二铸铝加热板8的俯视图;
22.图7为图1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中压板组件14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其中,1、第一支撑板;101、第一固定部;2、第二支撑板;201、第二固定部;3、第一安装板;301、第一加强筋;4、第二安装板;401、第二加强筋;5、第一气缸;6、第二气缸;7、第一铸铝加热板;701、第一连接件;702、第二连接件;8、第二铸铝加热板;801、第三连接件;802、第四连接件;9、第一导杆;10、第二导杆;11、第一滑套;12、第二滑套;13、固定板;14、压板组件;1401、第一压板;1402、第二压板;140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5.请参考图1、图2和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固定板13、第一铸铝加热板7、第二铸铝加热板8、第一气缸5、第二气缸6和压板组件14;
26.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相对设置在固定板13的底部,用于支撑固定板13;固定板1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顶部;使用时,通过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将所述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支撑在勒口机上;
27.压板组件14包括连接板1403和相对设置在连接板1403两侧的第一压板1401和第二压板1402;压板组件14通过连接板1403设置在固定板13的底部,且位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之间;连接板1403通过螺栓可拆卸地安装在固定板13底部;第一压板1401、连接板1403和第二压板1402一体成型连接;
28.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分别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2焊接;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上;第一支撑板1上设置有第一避让孔(图中未示出);第一气缸5的推杆通过所述第一避让孔穿过第一支撑板1与第一铸铝加热板7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铸铝加热板7在第一支撑板1和第一压板1401之间来回移动;第一铸铝加热板7与第一压板1401平行设置;第一铸铝加热板7与第一压板1401配合,用于压紧封面一端的弯折部位;第二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图中未示出);第二气缸6的推杆通过所述第二避让孔穿过第二支撑板2与第二铸铝加热板8连接,用于驱动第二铸铝加热板8在第二支撑板2和第二压板1402之间来回移动;第二铸铝加热板8与第二压板1402平行设置;第二铸铝加热板8与第二压板1402配合,用于压紧所述封面另一端的弯折部位。
2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铸铝加热板7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为现有技术,故不在此赘述其具体结构;使用时,将第一铸铝加热板7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分别通电后,第一铸铝加热板7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会发热,使得第一铸铝加热板7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的温度升高,分别与第一压板1401和第二压板1402配合,实现对封面两端弯折部位的热压,方便在所述封面的两端分别形成压痕,提高压痕效果。
30.进一步地,参考图1和图2,所述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还包括第一导杆9和第二导杆10;第一支撑板1上贯穿设置有第一滑套11;第一导杆9活动穿设在第一滑套11内;第一导杆9的一端与第一铸铝加热板7连接;第二支撑板2上贯穿设置有第二滑套12;第二导杆10活动穿设在第二滑套12内,第二导杆10的一端与第二铸铝加热板8连接;第一导杆9和第二导杆10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方便第一铸铝加热板7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分别沿第一导杆9和第二导杆10的轴向来回移动。
31.示例性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杆9和第二导杆10的数量分别为两根;相应地,与第一导杆9和第二导杆10配合使用的第一滑套11和第二滑套12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两个第一滑套11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缸5的两侧;两个第二滑套12分别设置在第二气缸6的两侧。
32.具体地,参考图3至图6,第一铸铝加热板7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701和第二连
接件702;第一连接件701、第二连接件702和第一铸铝加热板7一体成型连接;第一连接件70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相应地,第一导杆9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使用的第一螺纹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一导杆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件701螺纹连接;第一气缸5的推杆与第二连接件702连接;第二铸铝加热板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件801和第四连接件802;第三连接件801、第四连接件802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一体成型连接;第三连接件801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相应地,第二导杆10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配合使用的第二螺纹连接部(图中未示出);第二导杆10的一端与第三连接件801螺纹连接;第二气缸6的推杆与第四连接件802连接。
33.进一步地,参考图2,为了加固第一安装板3和第二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3与第一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01;第二安装板4与第二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第二加强筋401。
34.第一支撑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01,用于与勒口机连接;第二支撑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固定部201,用于与勒口机连接;使用时,第一支撑板1通过第一固定部101安装在所述勒口机上;第一固定部101与所述勒口机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第二支撑板2通过第二固定部201安装在所述勒口机上;第二固定部201与所述勒口机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35.本实施例中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36.使用时,勒口机将书本封面的两端分别向内弯折后输送至所述用于勒口机的封面热压折痕机构,使得所述封面两端的弯折部位分别位于第一铸铝加热板7与第一压板1401之间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与第二压板1402之间;分别通过第一气缸5和第二气缸6驱动第一铸铝加热板7和第二铸铝加热板8向内移动至分别与第一压板1401和第二压板1402抵接,实现对所述封面两端弯折部位的热压,进而形成压痕,使用方便。
37.以上未涉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38.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
39.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