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4:22: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装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工程是为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设施所进行的规划、勘察、设计和施工、竣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和完成的工程实体以及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工程,也指各种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又称建筑工作量,这部分投资额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其中“房屋建筑物”的建造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其新建、改建或扩建必须兴工动料,通过施工活动才能实现;“附属构筑物设施”指与房屋建筑配套的水塔、自行车棚、水池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指与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相配套的电气、给排水、暖通、通信、智能化、电梯等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
3.目前,在建筑安装工程中,通常在安装后需要对平面度进行检测,以保障工程的质量,但现有的一些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方便对装置的底部进行调平,导致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且不方便对检测仪进行拆卸,进而导致了不方便进行携带,较为占用空间,不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方便对装置的底部进行调平且方便进行拆卸和携带的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底箱、调平机构、升降机构和检测机构,调平机构位于底箱内腔的两侧,调平机构包括第一螺杆和支撑块,第一螺杆的外侧与底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支撑块位于底箱的底部;升降机构位于底箱的顶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螺杆和活动箱,第一电机位于底箱的内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外侧与活动箱的内部螺纹连接;检测机构位于活动箱的顶部,检测机构包括升降块,升降块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
7.为了达到方便对底箱进行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优选的,底箱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的外侧设置有防滑锁。
8.为了达到方便通过第一螺杆带动连板和连杆进行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优选的,第一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板,连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
9.为了达到方便通过连杆带动支撑块进行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优选的,连杆的外侧与底箱的内部滑动连接,连杆的底部与支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10.为了达到方便活动箱进行滑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优选的,底箱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滑杆的外侧与活动箱的内部滑动连接,滑杆的顶部与第二螺杆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块。
11.为了达到方便通过连接筒与第三螺杆进行固定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检测机构还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内部通过插销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第三螺杆的外侧与升降块的内部螺纹连接。
12.为了达到方便对竖杆进行连接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活动箱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竖杆,竖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13.为了达到方便升降块进行滑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优选的,竖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侧与升降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该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通过转动第一螺杆带动连板和连杆进行移动,进而可方便带动支撑块进行移动,可对底箱进行调平,且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进行转动,进而可带动活动箱进行移动,方便对活动箱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进行检测工作,且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螺杆转动,可方便带动升降块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可带动检测仪进行移动,方便对平面度进行检测,方便操作,解决了现有的一些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不方便对装置的底部进行调平,导致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且不方便对检测仪进行拆卸,进而导致了不方便进行携带,较为占用空间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2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图3所示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1.图中标号:1、底箱;2、调平机构;21、第一螺杆;22、连板;23、连杆;24、支撑块;3、升降机构;31、第一电机;32、第二螺杆;33、活动箱;34、滑杆;35、限位块;4、检测机构;41、第二电机;42、连接筒;43、第三螺杆;44、升降块;45、固定筒;46、竖杆;47、滑块;48、顶板;5、万向轮;6、插销;7、检测仪。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b处
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包括底箱1。
2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调平机构2位于底箱1内腔的两侧,调平机构2包括第一螺杆21和支撑块24,第一螺杆21的外侧与底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支撑块24位于底箱1的底部。
25.第一螺杆21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板22,连板2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23。
26.连杆23的外侧与底箱1的内部滑动连接,连杆23的底部与支撑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
27.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对底箱1的平衡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转动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转动可带动连板22进行移动,连板22移动时可带动连杆23进行移动,连杆23移动时可带动支撑块24进行移动,进而可对底箱1进行调平,方便进行平面度的检测工作。
28.参考图1和图2所示,升降机构3位于底箱1的顶部,升降机构3包括第一电机31、第二螺杆32和活动箱33,第一电机31位于底箱1的内腔,第一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32,第二螺杆32的外侧与活动箱33的内部螺纹连接。
29.底箱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34,滑杆34的外侧与活动箱33的内部滑动连接,滑杆34的顶部与第二螺杆32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块35。
30.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的高度不够时,可通过底箱1内的第一电机31带动第二螺杆32进行转动,第二螺杆32转动时可带动活动箱33进行移动,进而可方便对活动箱33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进行检测,且通过设置的滑杆34和限位块35可方便活动箱33进行移动,避免活动箱33在移动的同时发生晃动。
31.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检测机构4位于活动箱33的顶部,检测机构4包括升降块44,升降块44的一侧设置有检测仪7。
32.检测机构4还包括第二电机41,第二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筒42,连接筒42的内部通过插销6固定连接有第三螺杆43,第三螺杆43的外侧与升降块44的内部螺纹连接。
33.活动箱33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筒45,固定筒45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竖杆46,竖杆46的顶部设置有顶板48。
34.竖杆46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47,滑块47的一侧与升降块44的一侧固定连接。
3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检测机构4,当需要进行检测时,可通过第二电机41带动第三螺杆43进行转动,第三螺杆43转动可带动升降块44进行移动,进而可带动检测仪7进行移动,方便对平面度进行测量,通过设置的固定筒45,可方便对竖杆46进行安装,且方便进行拆卸,通过设置的连接筒42,可方便对第三螺杆43进行安装和拆卸,进而可方便进行携带,减少了占地,方便使用。
36.参考图1和图2所示,底箱1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5,万向轮5的外侧设置有防滑锁。
3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万向轮5,可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质量平面度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9.在对平面度进行检测时,可先将装置推至需检测地的一侧,当需要对底箱1的平衡进行调节时,可通过转动第一螺杆21,第一螺杆21转动可带动连板22进行移动,连板22移动时可带动连杆23进行移动,连杆23移动时可带动支撑块24进行移动,进而可对底箱1进行调
平,方便进行平面度的检测工作,当检测的高度不够时,可通过底箱1内的第一电机31带动第二螺杆32进行转动,第二螺杆32转动时可带动活动箱33进行移动,进而可方便对活动箱33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进行检测,且通过设置的滑杆34和限位块35可方便活动箱33进行移动,避免活动箱33在移动的同时发生晃动,当需要进行检测时,可通过第二电机41带动第三螺杆43进行转动,第三螺杆43转动可带动升降块44进行移动,进而可带动检测仪7进行移动,方便对平面度进行测量,通过设置的固定筒45,可方便对竖杆46进行安装,且方便进行拆卸,通过设置的连接筒42,可方便对第三螺杆43进行安装和拆卸。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