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3:38: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


背景技术:

2.最近几年,带触控屏幕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触控屏幕的交互操作较以往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其中,用来输入指令到电脑屏幕、移动设备、绘图板等具有触摸屏设备的触控笔一种小笔形的工具,现有的触控笔分主动式电容笔、被动式电容笔、电磁笔等类型,主动式电容笔在精度和灵敏度方面都优于被动式电容笔,电磁笔需要和相应的绘图板配合,兼容性稍差。为此,对现在主动式电容笔的笔尖处结构进行改良,期望可以扩展主动式电容笔的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安装在触控笔的笔尖处,有别于传统的触控笔的笔尖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设置在触控笔的笔头端,包括作为笔芯的双头弹簧针、套设在双头弹簧针外侧的笔芯架,所述笔芯架设置在触控笔的笔杆内,所述笔芯架包括从内套外同轴设置的隔套和连接套,所述隔套套设在双头弹簧针的针管外侧,所述连接套、隔套、针管之间相互过盈配合,所述双头弹簧针的两个针轴触点端露出于隔套的两端。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双头弹簧针还包括同轴设置在针管内的弹簧件,该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针轴接触连接。
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往笔杆方向延伸有连接脚。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脚沿平行连接套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连接脚包括平面段和弧面过渡段,所述弧面过渡段设置在连接套端面与平面段之间。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连接脚对称设置在连接套上。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管的两端管口通过压铆形成的收口端面,位于前部的一个收口端面与隔套的端面、连接套的端面齐平,另一收口端面抵靠于隔套内壁上的限位台阶。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套近笔杆的端面上突设有环形凸台,在自由状态下,近笔杆侧的针轴触点端从该环形凸台的中孔穿过并高出该环形凸台。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套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过盈配合于笔杆内壁,所述连接套与连接环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环的端面与笔杆端面平齐。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套为电性绝缘隔套。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针轴的触点端为球弧面。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双头弹簧针作为触控笔的笔芯,简化了带压力传感器的主动式电容笔等类型触控笔的笔尖结
构,双头弹簧针整体组装在笔杆内,简化了触控笔的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双头弹簧针;11、针轴;12、针管;13、弹簧件;2、隔套;21、凸台;22、限位台阶;3、连接套;31、连接脚;32、平面段;33、弧面过渡段;10、笔杆;20、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3所示,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设置在触控笔的笔头端,包括作为笔芯的双头弹簧针1、套设在双头弹簧针1外侧的笔芯架,笔芯架设置在触控笔的笔杆10内,笔芯架包括从内套外同轴设置的隔套2和连接套3,隔套2套设在双头弹簧针1的针管12外侧,连接套3、隔套2、针管12之间相互过盈配合,双头弹簧针1的两个针轴11触点端露出于隔套2的两端。
21.双头弹簧针1还包括同轴设置在针管12内的弹簧件13,该弹簧件1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针轴11接触连接。弹簧件13采用不锈钢金属弹簧。针管12和针轴11采用铜材质。
22.连接套3往笔杆10方向延伸有连接脚31。连接脚31沿平行连接套3的轴线方向设置,连接脚31包括平面段32和弧面过渡段33,弧面过渡段33设置在连接套3端面与平面段32之间。两个连接脚31对称设置在连接套3上。连接套3为一体冲压成型的金属件,连接脚31与笔杆内的电路板焊接固定。
23.针管12的两端管口通过压铆形成的收口端面,位于前部的一个收口端面与隔套2的端面、连接套3的端面齐平,另一收口端面抵靠于隔套2内壁上的限位台阶22。通过限位台阶22限制和定位双头弹簧针1。
24.隔套2近笔杆10的端面上突设有环形凸台21,在自由状态下,近笔杆10侧的针轴11触点端从该环形凸台21的中孔穿过并高出该环形凸台21。凸台21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双头弹簧针1组装到位。
25.连接套3套设有连接环20,连接环20过盈配合于笔杆10内壁,连接套3与连接环20间隙配合,连接环20的端面与笔杆10端面平齐。
26.隔套2为电性绝缘隔套2,将双头弹簧针1、连接套3进行隔绝开,避免两者之间直接导通。
27.针轴11的触点端为球弧面。双头弹簧针1前部的针轴11触点端的球弧面与触控屏之间接触,球弧面可以避免将触控屏刮花。
28.本实施例结合现有的触控笔结构进行说明,参照中国台湾新型专利-触控笔(申请号tw110204418),触控笔在笔杆10内还会设置压力传感器,本实施例的双头弹簧针1和笔芯架起到该专利的笔芯与缓冲模组的作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双头弹簧针1上侧的触点端抵靠在压力传感器上,用来测量触控笔书写的按压力(即书写力度)。连接套3的连接脚31与电路板焊接固定,避免笔芯架发生转动和移位。组装时,双头弹簧针1上侧的针轴与
压力传感器接触并挤压,保证针轴要回缩到针管内一段距离,即下侧针轴被挤压时,弹簧件作用在上侧针轴时能推动上侧针轴有一定位移,保证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到书写的按压力。当然在笔尖处还可以设置与笔杆外壁平滑过渡的笔头装饰件,双头弹簧针下侧的针轴露出于笔头装饰件。
29.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双头弹簧针1作为触控笔的笔芯,简化了带压力传感器的主动式电容笔等类型触控笔的笔尖结构,双头弹簧针1整体组装在笔杆10内,简化了触控笔的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30.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设置在触控笔的笔头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作为笔芯的双头弹簧针、套设在双头弹簧针外侧的笔芯架,所述笔芯架设置在触控笔的笔杆内,所述笔芯架包括从内套外同轴设置的隔套和连接套,所述隔套套设在双头弹簧针的针管外侧,所述连接套、隔套、针管之间相互过盈配合,所述双头弹簧针的两个针轴触点端露出于隔套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弹簧针还包括同轴设置在针管内的弹簧件,该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针轴接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往笔杆方向延伸有连接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脚沿平行连接套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连接脚包括平面段和弧面过渡段,所述弧面过渡段设置在连接套端面与平面段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脚对称设置在连接套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两端管口通过压铆形成的收口端面,位于前部的一个收口端面与隔套的端面、连接套的端面齐平,另一收口端面抵靠于隔套内壁上的限位台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近笔杆的端面上突设有环形凸台,在自由状态下,近笔杆侧的针轴触点端从该环形凸台的中孔穿过并高出该环形凸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过盈配合于笔杆内壁,所述连接套与连接环间隙配合,所述连接环的端面与笔杆端面平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为电性绝缘隔套。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轴的触点端为球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控笔弹簧针连接器,设置在触控笔的笔头端,包括作为笔芯的双头弹簧针、套设在双头弹簧针外侧的笔芯架,笔芯架设置在触控笔的笔杆内,笔芯架包括从内套外同轴设置的隔套和连接套,隔套套设在双头弹簧针的针管外侧,连接套、隔套、针管之间相互过盈配合,双头弹簧针的两个针轴触点端露出于隔套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实用性强,通过双头弹簧针作为触控笔的笔芯,简化了带压力传感器的主动式电容笔等类型触控笔的笔尖结构,双头弹簧针整体组装在笔杆内,简化了触控笔的组装工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川富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4/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