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儿童拖车的制作方法

2022-04-02 10:56: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拖车。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儿童拖车大多只具有托载儿童的单一功能,用户要满足其他的使用需求,只能额外购置其他的物品,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费用的增高。部分儿童拖车虽然具备托载儿童之外的其他功能,但其他功能的设置,使得儿童拖车的结构复杂,使用不便。由此,设计制造一种结构简洁且具备托载儿童之外的其他功能的儿童拖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努力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儿童拖车。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拖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的拖车车架、设于所述拖车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所述拖车车架包括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支架与后支架,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高度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上,所述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下,所述支撑架至少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其中,所述第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拖车车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支撑架锁定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下的锁定机构。
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前部设置有前滑动件,所述支撑架的后部设置有后滑动件,所述前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后滑动件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所述后支架上,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用于将所述前滑动件锁定在所述前支架上的第一锁定组件,以及用于将所述后滑动件锁定在所述后支架上的第二锁定组件。
6.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架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前支杆,所述前滑动件包括分设于所述支撑架前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前滑套,两个所述前滑套分别对应滑动配合地套设在两根所述前支杆上;所述后支架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后支杆,所述后滑动件包括分设于所述支撑架后部左右两侧的两个后滑套,两个所述后滑套分别对应滑动配合地套设在两根所述后支杆上。
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定组件包括将所述前滑套锁定在对应的所述前支杆上的两组,每个所述前滑套上均设有将所述第一锁定组件解锁的第一解锁件;所述第二锁定组件包括将所述后滑套锁定在对应的所述后支杆上的两组,每个所述后滑套上均设有将所述第二锁定组件解锁的第二解锁件。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沿前后方向相接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收折的前支撑架与后支撑架,所述前支撑架的前部与所述前滑动件转动地连接,所述后支撑架的后部与所述后滑动件转动地连接,所述前支撑架的后部与所述后支撑架的前部转动地连接。
9.更进一步地,所述前支撑架的前部与所述前滑动件之间、所述后支撑架的后部与
所述后滑动件之间,以及所述前支撑架的后部与所述后支撑架的前部之间的转动中心线均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所述拖车车架还具有折叠状态,当所述拖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前支撑架与所述后支撑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收拢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
10.更进一步地,所述拖车车架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连接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的下底架组件,所述下底架组件高度位置相对固定地设于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上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下底架组件包括连接座,以及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下底杆与第二下底杆,所述第一下底杆的前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第二下底杆的后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第一下底杆的后部与所述第二下底杆的前部分别转动地连接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拖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下底杆与所述第二下底杆沿左右方向延伸并收拢在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之间。
12.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前支架及所述后支架连接的支架主体,以及固设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方的支撑面板。
13.优选地,当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下,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前支架的下部与所述后支架的下部之间;当所述支撑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下,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前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后支架的上部之间。
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儿童拖车结构简洁,并且支撑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抬升或降下,该儿童拖车除托载儿童之外,还能够通过抬升支撑架实现餐桌等其他功能。
附图说明
1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一,其中,支撑架处于第一位置;
16.附图2为对应于附图1中a位置的本实用新型儿童拖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7.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中下底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8.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中第一锁定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9.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二,其中,支撑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
20.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三,其中,支撑架处于第二位置;
21.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其中,支撑架处于第一位置;
22.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四;
23.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的侧视示意图;
24.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由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转换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25.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侧视示意图;
26.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儿童拖车在拖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27.其中:100、拖车车架;200、前轮组件;300、后轮组件;
28.1、前支架;11、前支杆;12、前横支杆;
29.2、后支架;21、后支杆;22、后横支杆;
30.3、支撑架;3a、支架主体;3b、支撑面板;31、前支撑架;31a、前支撑杆;31b、前支撑横杆;32、后支撑架;32a、后支撑杆;32b、后支撑横杆;
31.41、前滑动件;41a、前滑套;41b、前连接座;41c、第一解锁件;
32.42、后滑动件;42a、后滑套;42b、后连接座;42c、第二解锁件;
33.5、下底架组件;51、连接座;52、第一下底杆;52a、第一传动齿轮;53、第二下底杆;53a、第二传动齿轮;
34.6、限位座;61、配合部;
35.7、锁定机构;71、第一锁定组件;71a、装配座;71b、锁定件;71c、锁孔;71d、锁定部;71e、连接部;71f、复位弹簧;
36.8、拖杆;81、拖杆杆体;82、握把;
37.a、第一转动中心线;b、第二转动中心线;c、第三转动中心线;d、第四转动中心线;e、第五转动中心线;f、第六转动中心线;g、第七转动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39.本文中关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的描述,均是根据乘坐于该儿童拖车上的儿童所观察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做定义的。
40.一种儿童拖车,参见图1所示,包括具有展开状态的拖车车架100、设于拖车车架100底部的前轮组件200与后轮组件300。
41.拖车车架100包括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前支架1与后支架2,以及沿前后方向延伸且设置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的支撑架3。参见图1、图5及图6所示,支撑架3高度位置可调整地安装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上,拖车车架100处于展开状态下,支撑架3至少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其中,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具体地,支撑架3的前部设置有前滑动件41,支撑架3的后部设置有后滑动件42,前滑动件41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前支架1上,后滑动件42能够沿上下方向相对滑动地设于后支架2上。当支撑架3处于第一位置下,支撑架3位于前支架1的下部与后支架2的下部之间;当要把支撑架3由第一位置抬升至第二位置时,上抬支撑架3,前滑动件41沿前支杆11的长度方向向上滑动,同时,后滑动件42沿后支杆21的长度方向向上滑动,直至支撑架3被整体地抬升至第二位置下;当支撑架3处于第二位置下,支撑架3位于前支架1的上部与后支架2的上部之间。
42.具体地,参见图1、图5及图6所示,支撑架3包括与前支架1及后支架2连接的支架主体3a,以及固设于支架主体3a上方的支撑面板3b。其中,支架主体3a包括沿前后方向相接且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收折的前支撑架31与后支撑架32。前支撑架31的后部与后支撑架32的前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a转动地连接,前支撑架31的前部与前滑动件41绕第二转动中心线b转动地连接,后支撑架32的后部与后滑动件42绕第三转动中线c转动地连接。第一转动中心
线a、第二转动中心线b,以及第三转动中心线c均沿左右方向水平延伸且在本实施例中三者相互平行。
43.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前支架1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前支杆11,以及固设在两根前支杆11的下部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横支杆12。后支架2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根后支杆21,以及固设在两根后支杆21的下部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横支杆22。前支撑架3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前支撑杆31a,后支撑架32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且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两根后支撑杆32a,在拖车车架100的左右各侧上,前支撑杆31a的后端部与后支撑杆32a的前端部绕第一转动中心线a转动地连接。前滑动件41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前支撑杆31a的前端部的两个前滑套41a,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前滑套41a上且用于与前支撑杆31a转动连接的两个前连接座41b,具体地,两个前滑套41a分别对应滑动配合地套设在两根前支杆11上,两个前连接座41b分别绕第二转动中心线b转动地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前支撑杆31a上;后滑动件42包括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后支撑杆32a的后端部的两个后滑套42a,以及分别固定设置在后滑套42a上且用于与后支撑杆32a转动连接的两个后连接座42b,具体地,两个后滑套42a分别对应滑动配合地套设在两根后支杆21上,两个后连接座42b分别绕第三转动中心线c转动地设置在各自对应的后支撑杆32a上。
44.参见图1至图3所示,拖车车架100还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并连接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的下底架组件5,下底架组件5高度位置相对固定地设于前支架1与后支架2上并位于支撑架3的下方。
45.具体地,下底架组件5包括连接座51,以及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下底杆52与第二下底杆53,本实施例中的下底架组件5具有设置在拖车行进方向的左侧的一组,其中,第一下底杆52的前端部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前支杆11的下部,并且第一下底杆52呈自前而后向内倾斜延伸的弧形;第二下底杆53的后端部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中心线转动地连接在后支杆21的下部,并且第二下底杆53呈自后而前向内倾斜延伸的弧形。本实施例中,连接座51呈开口向外的u形,第一下底杆52的后端部绕第四转动中心线d转动地设置在连接座51上,第二下底杆53的前端部绕第五转动中心线e转动地连接在连接座51上。第四转动中心线d与第五转动中心线e均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本实施例中二者相互平行。
46.本实施例中,第一下底杆52与第二下底杆53之间还设置有联动结构,联动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下底杆52的后端部的第一传动齿轮52a,以及设置在第二下底杆53的前端部且与第一传动齿轮52a相互啮合的第二传动齿轮53a,第一传动齿轮52a的轴心线与第四转动中心线d共线延伸,第二传动齿轮53a的轴心线与第四转动中心线d共线延伸。当第一下底杆52绕第四转动中心线d转动时,经由第一传动齿轮52a与第二传动齿轮53a之间的啮合传动,带动第二下底杆53绕第五转动中心线e转动。能够理解的是,上述主动与从动关系反之亦成立。
47.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支撑架3与下底架组件5之间还设置有在支撑架3处于第一位置时限制第一下底杆52与第二下底杆53相对收拢的限位座6,该限位座6具有分设于第一下底杆52和第二下底杆53上部的两组,两组限位座6均具有开口朝上的配合部61,前支撑架31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两根前支撑杆31a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支撑横杆31b,
后支撑架3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两根后支撑杆32a之间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后支撑横杆32b,当支撑架3处于第一位置时,前支撑横杆31b配合地抵接在位于第一下底杆52上的限位座6的配合部61中,后支撑横杆32b配合地抵接在位于第一下底杆52上的限位座6的配合部61中。
48.拖车车架100还包括用于将支撑架3锁定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下的锁定机构7。
49.锁定机构7包括用于将前滑套41a锁定在前支架1上的第一锁定组件71,以及用于将后滑套42a锁定在后支架2上的第二锁定组件72。
50.具体地,第一锁定组件71包括将前滑套41a锁定在对应的前支杆11上的两组,每个前滑套41a上均设有将第一锁定组件71解锁的第一解锁件41c;第二锁定组件72包括将后滑套42a锁定在对应的后支杆21上的两组,每个后滑套42a上均设有将第二锁定组件72解锁的第二解锁件42c。
51.第一锁定组件71与第二锁定组件72结构相近,下文以第一锁定组件71为例具体说明。
52.参见图4所示,第一锁定组件71包括与前滑套41a一体设置且具有中空收容腔的装配座71a,第一解锁件41c绕第六转动中心线f转动地设置在装配座71a上,第一锁定组件7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解锁件41c与装配座71a之间的锁定件71b,具体地,装配座71a中开设有与前滑套41a套筒内部相贯通的锁孔71c,并且锁孔71c的长度延伸方向与前滑套41a的轴心线方向相互垂直。锁定件71b包括与锁孔71c的位置相对应且能够滑动配合地插设在锁孔71c中的锁定部71d,以及绕第七转动中心线g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解锁件41c的连接部71e,其中,第六转动中心线f位于第一解锁件41c在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七转动中心线g在第一解锁件41c的长度方向上位于第六转动中心线f的下方。第一锁定组件7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解锁件41c与装配座71a之间的复位弹簧71f,本实施例中的复位弹簧71f位于第六转动中心线f的上方,并且用于提供锁定件71b朝向锁孔71c运动所需的作用力。当第一锁定组件71处于锁定状态下,锁定部71d配合地插设在锁孔71c中并与前支杆11相配合。当要对第一锁定组件71解锁时,按压第一解锁件41c的上部,第一解锁件41c绕第六转动中心线f向内转动并带动锁定件71b朝外运动,锁定部71d沿锁孔71c的长度方向向外滑动,并与前支杆11脱离配合。
53.拖车车架100还包括拖杆8,本实施例中,拖杆8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拖杆杆体81,以及设置在拖杆杆体81上部的握把82,拖杆8的下端部转动地设置在前横支杆12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上。
54.前轮组件200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前支杆11底部的两组,后轮组件300具有分设于左右两侧的两根后支杆21底部的两组。本实施例中的前轮组件200为万向轮组件,两组前轮组件200分别万向转动地设置在各自同侧的前支杆11的底部,两组前轮组件200在左右方向的间距小于两组后轮组件300在左右方向的间距。
55.当拖车车架100处于展开状态下,参见图1至图8所示,前支撑架31与后支撑架32相对打开,二者大致沿同一长度方向自前向后地延伸。支撑架3能够沿上下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当支撑架3处于第一位置下,支撑架3、前支架1及后支架2形成一供容纳儿童的承载空间,此时,拉动握把82,该拖车能够被拖行;当支撑架3处于第二位置下,支撑面板3b构成一承托平台,此时,该拖车能够作为餐桌、儿童护理台及置物架等使用。
56.当需要对拖车车架100进行折叠时,参见图9和图10所示,按动第一解锁件41c,解除第一锁定组件71对前滑套41a的锁定,按动第二解锁件42c,解除第二锁定组件72对后滑套42a的锁定,下降支撑架3,将支撑架3转换至第一位置下。分别拉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使得前支架1与后支架2在前后方向上逐渐相对靠拢,此过程中,前支撑架31绕第二转动中心线b向上转动,前支撑架31与前支架1在前后方向上逐渐相对收拢,后支撑架32绕第三转动中心线c向上转动,后支撑架32与后支架2在前后方向上逐渐相对收拢。第一下底杆52与第二下底杆53转动收拢,并带动连接座51向拖车车架100内运动。
57.当拖车车架100处于折叠状态下,参见图11和图12所示,前支架1与后支架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收拢,支撑架3处于第一位置,前支撑架31与后支撑架32沿上下方向延伸并收拢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第一下底杆52与第二下底杆53沿左右方向延伸并收拢在前支架1与后支架2之间。两组前轮组件200与两组后轮组件300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收拢,并且在拖车车架100的左右各侧上,前轮组件200均收拢在后轮组件300的内侧。
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儿童拖车结构简洁,并且支撑架3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抬升或降下,该儿童拖车除托载儿童之外,还能够通过抬升支撑架3实现餐桌等其他功能。本实用新型儿童拖车的拖车车架100还能够进行折叠,便于存放运输。
5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